我国的北方相对南方而言,气温较低,游牧民族占据了相当的比例,骑马善射、好饮酒好吃肉。故而一提到北方,先想到的一个词汇就是“豪放”。由于环境相对恶劣、战争实难避免。所以从戏曲种类来看,我国北方的戏曲题材主要以军事、战争为主,比如京剧中的《空城计》、豫剧中的《穆桂英挂帅》等。在唱腔方面,我国北方戏剧的唱腔高亢有力、粗犷豪放,这与历史、地域环境是分不开的。在服饰方面,北方戏曲中常见的服饰,往往浓墨重彩,十分鲜艳。另外,追本溯源,从来源角度看,通过《中国戏剧史》可以了解到,北方的戏曲的母体大多来自于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具体来讲如评剧,其本源为冀东莲花落音乐;山东吕剧音乐来源于琴书音乐等等。
由于来源不同,也造就了南北地方戏曲剧种音乐在艺术上的不同特征及优长。如源于民间说唱的北方戏曲的剧种,一般更重于唱,特别是其叙事性唱腔更成熟、多样,且表现性能更强烈和突出。而源于民间歌舞的一些南方的剧种及音乐,更以动作、载歌载舞为其主要的艺术特色。具体在后面的章节再做详细表述。在北方戏曲中,颇有力度和节奏感的打击乐器很是常见的,比如鼓、锣等,这一点与南方的乐器喜好也存在不小差异。
在唱腔方面,北方戏曲注重“先字后腔”。简言之,就是演唱时先出字后行腔。此法乃是北方戏曲剧种唱腔处理“字”与“腔”相结合的要领。它表明,与南方戏曲剧种的唱腔演唱相比,其似乎更为注重“字正”的要求。如北方评剧的演唱,一般是在一个限定的时值内,把一个词组(一般为三个字)唱出,然后在其尾字后行腔,以延伸其抒情性的内涵。其中,咬字部分要做到“字正”(字调与旋律走向相谐),而行腔部分则要在旋法、调式、落音等方面符合本曲调的规范,与整个音乐风格相统一。一般会在段落的终止或半终止部有多达数小节的拖腔(甩腔)。下面列举一些北方地区最常见的剧种,通过分析其艺术特色,以期表述北方戏曲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
一、京剧:声、乐、美的完美结合
京剧被称为我国五大戏曲之一。由于其形成于北京,故得名于“京剧”。京剧在其200多年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从孕育到形成再到完美和提高的不同阶段。众多的专业和民间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使其在文学、表演、唱腔、音乐、脸谱、化妆、造型等各方面更趋完善。
京剧由于在形成之初就进入了宫廷,故其在艺术形态和表现内容上,乡土气息相对较弱。京剧这个剧种所表现的内容往往十分宏大,对舞台要求也相对较高。在京剧中最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就是“唱、念、做、打”,这四种手法被誉为京剧的基本功。从京剧的基本功来看,京剧显然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既有唱的要求也有武打、对白、舞蹈的要求。京剧最常用的乐器有打击乐,鼓、锣、铙、钹以及板等,管弦乐最常见的则为京胡、京二胡。
京剧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西皮倒板”用来起头,后跟大量的唱段比较常见,比如《四郎探母》中,杨延辉唱的“未开言不由得人泪流满面……”这一唱段就是典型的西皮倒板。
京剧较擅长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这一点和北方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京剧的剧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比如经典的《霸王别姬》就是一出折子戏,《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则是全剧。
京剧中的脸谱是非常具有艺术特色的一种化妆方法,在京剧中每一个历史人物几乎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脸谱用浓重的油墨来进行装点,进而用夸张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各种人物的美与丑。比如在脸谱的勾勒中,大致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歪脸、白粉脸、太监脸以及小花脸的豆腐块等数十种。红色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脸表示豪爽粗犷、刚正不阿;紫色表示老实忠厚;黄色表示凶狠勇猛;蓝色表示桀傲不驯、刚强爽快;白色表示奸诈多疑;绿色表示骁勇鲁莽;粉红色表示年迈色衰;金银色表示庄严,多用于神仙圣人。比如一提到京剧中的曹操,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白脸。这就是京剧所带来的艺术影响力。
京剧角色的行当,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等。“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二、豫剧:浓墨重彩、铿锵大气
豫剧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第一大地方剧种,其发源地是河南省。一般认为河北梆子是豫剧的发源基础。早期的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因为其音乐伴奏主要是用枣木梆子打拍而被称为河南梆子,又因河南省简称为豫,豫剧以此得名。
豫剧从清朝末期至今已经形成了四大声腔: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以开封为中心地区流行的豫剧是祥符调。祥符调是标准的中州正韵。而豫东调则被称为东路梆子,它是祥符调传入豫东后形成的一个地域流派,也有地方称之为“高调梆”。豫西调在洛阳、郑州等地流行,又称之为“西府调”,音味略带秦腔,优美动听,清晰入耳。沙河调流行于沙河流域,这种腔调是祥符调和南阳梆子相结合的产物,在祥符调还没有流传到豫南以前,豫南淮北一带的沙河西岸,流行着南阳梆子,后来祥符调在漯河、周口一带扎下了根,又吸收了南阳梆子的精华后而形成的一个流派。
初期的民间豫剧装置十分简单,只要有芦席、桌椅等即可开演。各工作人员也是身兼数职,如打锣的也兼做检场的工作。发展到成熟期,豫剧进入城市后才开始有较为固定的演出场地。此时的大小剧院大多开始采用布幕、布景等装置,服装也讲究了一些,如旦角服饰分为老旦、正旦、花旦等不同款式。此后又受京剧服饰的影响,已基本与京剧服饰相同。
浓墨重彩是豫剧的妆容特色。不论剧中的何种角色一律用油彩上浓妆。各种角色画的各有千秋,脸谱更是五花八门,生动惟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豫剧的唱腔以抑扬有度、铿锵大气著称。其行腔酣畅、吐字清晰又不失生动活泼,这一特点使其成为了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又极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剧种之一。豫剧因其艺术古今兼纳被赞誉有“中和之美”。豫剧的唱腔十分有力,往往铿锵大气,十分富有感染力;曲调高低抑扬,阴阳之气分明,每一句发声都具有十分强大的感染力。豫剧的行腔十分酣畅、乡间气息浓厚,演员吐字清晰,人物刻画力强。从内容上来讲,由于其节奏明快,故事情节尖锐有度,豫剧不但可以演出轻松的生活剧目,还经常用来演皇宫贵族的大场面戏。豫剧在关键剧情上一般都安排有大段唱腔,唱腔流畅,具有十分明显的挑战性,由于吐字清楚,也易被普通观众所接受,显示出特有的中原艺术魅力。
现在,除了河南省以外,许多省份都有专业和民间的豫剧团活跃在舞台上,截止2004年,我国大陆的豫剧团就有近200个。豫剧在2006年5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秧歌戏:节奏明快、丰富多样
起源于民间劳动的的秧歌戏,是活跃在我国北方民间的一个剧种。主要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秧歌戏最早发源于田间地头,是劳动人民在劳动间歇所唱的民歌,后与杂技、武术、舞蹈等相融合逐步发展而来。近些年吸收了梆子戏的剧目、音乐和表演内涵,逐渐发展为舞台演出,向地方大戏演变。
秧歌戏与地方的风土人情十分贴合,表现形式也很灵活,很多表演就是在田间地头以简单的有情节的小段子来展现的。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步完善进而将角色进行细化,比如生旦净末丑等。秧歌戏没有宏大的场面,所展现的内容大多都是家长里短的故事。虽然在唱腔方面也吸收了梆子腔的特点,但在声调方面,调式极多,甚至有“九腔十八调”之说,具体如:水胡、娃娃、头行板子、哭糜子、还魂片子、大清阳子、二清阳子、甩炮、秃爪龙、桂枝香、山坡羊、莲花落、二板起腔等等。
各地的秧歌戏多以兴起或流行的地区命名,这些秧歌有的以唱民歌小曲为主,如祁太秧歌、韩城秧歌、陕北秧歌;有的是民歌组合与板式变化相结合,如朔县秧歌、繁峙秧歌、蔚县秧歌,其主要唱腔和板式多来自梆子腔,板式有头性(慢板)、二性、三性、介板、散板及滚白等,其中的民歌小曲统称“训调”,包括“四平训”“苦相思训”“高字训”“下山训”“跌落金钱训”“推门训”等,演唱时采用板胡、笛子、三弦等伴奏,俗称“梆扭子”;有的属于板式变化,如定县秧歌、隆尧秧歌,唱腔板式分慢板、二性(二六)、快板、散板、导板等,演唱时用板鼓或梆击节,大都不用管弦,只用锣鼓伴奏,因此又叫“干板秧歌”。
与北方典型的乐器特征一样,秧歌戏的乐器也是以打击乐器为主,讲究节奏。秧歌戏在表演时,借助的道具很丰富,最常见的有扇子、手绢、丝绸等。有的甚至会踩着高跷。总之在民间可以见到的各种工具经常运用到秧歌戏中。而民间传说也是秧歌戏最为常见的题材。秧歌戏在表演时一般是口中一边唱着戏文,一边扭着各种舞步,进行走场。一般开始和结束时为大场,中间穿插为小场。大场是边走边舞的各种队形组合的大型集体舞,表演出“龙摆尾”“双过街”“九连环”等各种图案的舞蹈。小场是由两三人表演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如“刘海英戏金蟾”“车幺妹”“跑旱船”“傻子接媳妇”等。
秧歌戏很少会独立搭建舞台,一般在街头民间串巷表演,边舞边唱,围观群众众多,热闹有趣。秧歌戏之所以受到民间百姓的欢迎与其中的扮相也有极大的关系,比如其媒婆、少妇等扮相惟妙惟肖,颇受观众好评。
四、二人转:东北特色的多彩艺术
东北地区将二人转称为“蹦蹦”,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其多变灵活的艺术特征。东北二人转流传至今已经有300余年的历史了,一直受到东北群众的喜爱。东北二人转根植于民间文化,属走唱类曲艺。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东北民歌,后在长期的发展中又吸收了河北的莲花落、东北大鼓、河北梆子、驴皮影等文化元素,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既然是一种说唱艺术,当然是边唱边说,一般由一男一女演唱。对于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四功”即唱、说、做、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在二人转演员的手持道具中最常见的是花伞、手绢、长绸,武场(戏曲表演分为文场和武场)中常见的乐器有鼓、锣、钹,随着曲牌的更新,南方的一些常用乐器如琵琶等也渐渐容纳进来。总体呈现出一副兼容并包的态势。不过虽然种类丰富,其最主要的乐器还是板胡和唢呐。有时候在民间,一组二人转演员,加一个唢呐,一个板胡就可以串一组节目下来。二人转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共300多个。二人转表演中独特的说口艺术往往是最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说口包括说白和数板,多用韵白,单出头语言风趣幽默,滑稽可笑。二人转中影响较大的剧目有《包公赔情》、《蓝桥》、《杨八姐游春》、《小拜年》等。由于二人转来自于民间,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长期的发展中,二人转掺杂了一些诸如插诨打科的桥段,一度被定义为低俗的艺术。其实,二人转的舞蹈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唱腔辽阔、悠扬,我们作为文化工作者要注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我们民间的艺术瑰宝发扬光大。
五、河北梆子:唱腔高亢激越,曲风优美圆润
梆子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有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上党梆子等。梆子腔是戏曲声腔之一,因用梆子加强节奏得名。其中河北梆子最具代表性。普遍认为河北梆子诞生于18世纪中下期。解放前,梆子在河北本地被人们称为直隶梆子,还有人称之为京梆、笛棒子、反调等,直到1952年才统一称为河北梆子。起初由于其表演内容等原因其演出基地多为农村乡下等离河北不远的地区。随着社会和文艺的发展,除了北京、天津等河北周边地区以外,河北梆子还逐渐被河南、山东、东北甚至内蒙古等地方人民所接受,并成为一种颇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全国性大剧种。
河北梆子剧目十分丰富,光传统剧目就多达500多个。这些剧目有的是以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丑恶为主题的,有的是以歌颂抗战英雄人物为主题的,还有的是赞颂新时期女性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与向往的。这些剧目大部分是对当时农村生活的风趣反映。可以说是最早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剧种之一。
河北梆子曲风优美、圆润,道白清晰,其唱腔高亢激越,悠扬婉转,具有浓厚的抒情韵味和乡土气息。其中大慢板经常用来表达人物的愁绪、沉思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正调二六板则流畅从容,让人神清气爽。而反调二六板则哀怨缠绵、凄楚悱恻。
河北梆子唱腔诞生之初是生、旦、丑三行,在不断发展中于清光绪年间增加了净行,最终形成了四个行当。属于生行的小生、武生、基本都用老生唱腔,但不唱大慢板;属于旦行的花旦、刀马旦、彩旦、老旦等则用青衣唱腔,亦很少唱大慢板;净行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基本板式,有小慢板、二六、尖板、流水四种,但不甚完备;丑行也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唱腔,除无大慢板外,其他板式俱全。男女声唱腔,采用同宫同腔,男演员唱来较为吃力。正调唱腔是微调式,反调唱腔为宫调式。唱腔中的四、五度大跳进,是旋律进行的突出特点。演唱上讲究腭嗽、喷口、砸夯等特殊技巧,听来慷慨激越,淋漓痛快。在器乐方面,河北梆子的文场以板胡为主,笛子为辅,其他乐器有笙、唢呐、三弦等。
河北梆子的经典剧目有很多,其中《秦香莲》、《打金枝》、《杜十娘》等是民间经常表演的经典剧目。我国著名的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裴艳玲曾在香港和新加坡多次演出,其唱腔高亢,表演华丽又不失真实情感,受到国内外观众的一致认可。
六、河南坠子:朴素的乡土风味
河南坠子俗称坠子书,是一种产生于河南,流行在皖北等地区的说唱艺术。坠子书之所以名为坠子,主要是因为其乐器构成中,最重要的乐器为坠子也就是坠琴。坠琴由琴杆、共鸣箱、琴轴、琴弓、琴弦等几部分组成。最初的坠弦据传有三根弦,分别为内弦、外弦和中弦,其中内弦和外弦在音阶上为八度的关系,中弦与外弦为纯四度关系。不过,这种三根弦的坠琴目前已经很少见到了,现在的坠琴与二胡、丝弦一样都是由两根弦组成。在表演时,一般琴师将琴置于腿上,左手持琴杆,右手拉琴弓进行演奏。右手的弓法与二胡类似,有颤弓、甩弓、长弓、短弓等弓法,左手也有滑音、跳音等手法。演唱者一般左手打檀木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也有两人对唱的,一人打简板,一人打单钹。还有少数是自拉自唱的。坠琴的声音与人声很贴近,所以在传情等方面的表演十分形象到位,以至其音色不仅可以演绎出粗犷还能演绎出哀婉绵长。
河南坠子的演唱是以河南方言为主要唱体,在字句结构方面有着严谨的规则。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即二二三,也有十句式即三四三、三三四。唱段唱词句式一般为偶数,演唱者在表演时有时可以加衬字。河南坠子在音乐表现上很有特点,其音乐主要包含闹台曲、前奏过门、引子、起腔、平腔、垛板、快板、落腔等几个部分。在正式表演前,一般琴师会演奏闹台曲,这些曲子的表演往往是为了烘托气氛,所以曲风大多欢快、热闹。正式表演一般是伴奏者拉坠琴,有的并踩打脚梆子。初期大多演唱短篇,也有部分演员演唱长篇。现代题材曲目都是短篇。说唱表演的方式早期为“单口”,演唱者一人,左手打檀木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后来发展出“对口”,两人对唱,一人打简板,一人打单钹或书鼓;还有三个人搭档演出的“群口”;也有少数是自拉自唱的;几种方式各有适宜的节目。
河南坠子从酝酿到形成,一直在民间流传,保持着朴素的乡土风味和浓厚的生活气息。从道情、三弦书、山东大鼓、琴书等曲种移植、继承了大量优秀书目,以后又创编、积累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书目,有长篇、中篇、短篇200余种,保存了不少流传悠久的艺术精品,如《借髢髢》《偷石榴》《王庆卖艺》《梁祝下山》等。
七、晋剧:兼具粗犷与细腻
晋剧又称山西中路梆子,广泛流传于山西、陕西。晋剧起源于清代,在光绪年间最为辉煌,并在表演方式、风格上形成了三大流派。民国初期,受政治因素影响,山西政局相对稳定,因此相对其他剧种,晋剧在这个时期并未受到影响反而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剧目也逐渐随之增多起来。在当时,常见的晋剧有《六月雪》《铁弓缘》《烈火旗》等共200余本。文武皆有,唱作念打等方面也十分精湛、出彩。随着阎锡山、冯玉祥中原大战的失败,山西陷入了萧条,各种文艺活动也逐步走向了低谷,此时晋剧也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困境,元气大伤。近些年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晋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晋剧的唱腔比较有特色,属于板腔体,分为三类:乱弹、腔儿、曲子。“乱弹”是晋剧的主要唱腔,共有七种板式:平板、夹板、二性、流水、介板、滚白、导板。“腔儿”是指晋剧中的各种花腔,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依附在各种板式的“乱弹”中。“腔儿”有五花腔、三花腔、走马腔、二指腔、十三咳、四不象、导板腔等。“曲子”是指所唱的昆曲和地方小曲。晋剧的这种唱腔和表演不仅具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的一般特点,而且具有比较圆润和工细的独特风格。因而,既能表现慷慨激昂的历史故事,也能表现优美健康的民间生活。这种粗犷与细腻巧妙结合的艺术形式,是晋剧赢得众多观众喜爱最直接的因素。
晋剧中的弦乐曲牌最多,常用的乐器就是三弦和二弦。文场中有一种乐器就是“呼胡”,这种乐器属于中音乐器,亦名葫芦子。用椰壳制作,比板胡壳大,状如鸡心,口面直径约12厘米~13厘米,粘以桐木板。主档以硬木质制作,长70厘米。安有腰码,固定在档之中部。下码置于桐木面上端六分之五处。马尾竹弓,音质柔和,酷似男中音声腔。呼胡拉主旋律,二弦、三弦、四弦配合伴奏。
晋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常作为地方庙会的大戏上演,一般村庄、集镇在年底或年初时也会经常搭建戏台,表演晋剧。
八、秦腔:以情动人、技艺高超
作为典型的北方剧种,秦腔的知名度很高,这和贾平凹的文学作品有着分不开的关系。秦腔是目前为止在文学作品中最常出现的一种剧种。秦腔最初盛行于我国西北陕甘宁一带,是一种反应当地人民生活的歌舞艺术。由于陕西省关中地区古时被称为“秦”,故秦腔由此得名而来。秦腔在当地又被称为“乱弹”,以方言为基础,其中以宝鸡口音的秦腔历史最为悠久、古老。拥有古老历史的秦腔,被我国收录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秦腔所演的剧目当中,以神话故事和各种公案戏为主,比如《白蛇传》《三滴血》《大登殿》等。秦腔的唱腔分为板式和彩腔,音的构成有苦音和欢音。苦音是秦腔最著名也最有特色的一种唱腔,在运用苦音演唱时,一般采用悲壮、深沉、高亢的唱法以表现出那种悲哀、愤怒、凄凉的负面情绪。欢音正好相反,从字面就可以看出其演唱特点是欢快、明朗、喜悦的。在板式方面,秦腔的板式主要分为四种,分别是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无眼和无板无眼。
秦腔的角色很丰富,有“十三门二十八类”之说。光旦角就分为小旦、花旦、媒旦等。小旦又分为闺门旦、刀马旦;花旦又进一步细分为玩笑旦、泼辣旦、武旦。秦腔对角色的演绎很细腻,每门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艺,在秦腔中让人叫绝的特技有很多,比如趟马、拉架子、吐火、吹火、喷火、担子功、梢子功、翎子功、水袖功、扇子功、鞭扫灯花、顶灯、咬牙、耍火棍、跌扑、髯口、跷工、獠牙、帽翅功等。另外,秦腔倡导以情动人的理念,表演时强调感情的真实,要求演员一招一式皆情理真切,喜、笑、怒、骂、悲、哀、愁、爱、恨、憎、欲要明显强烈,以达到“装谁像谁,装谁就是谁”的效果。
秦腔剧本以历史正剧居多,大多取材于三国、列国等,根据三国创作演绎的剧本达100种之多。目前,比较流行的有《五典坡》《杨门女将》《周仁回府》《三滴血》《下河东》《游龟山》等传统剧目,还有《江姐》《洪湖赤卫队》《祥林嫂》等现代剧。
秦腔最主要的乐器为板胡,因板胡的声音细腻清脆,符合秦腔的唱腔和板式变化的特色。秦腔的脸谱与京剧脸谱大同小异,只是细节之处花纹更加复杂。
九、评剧:贴近百姓生活的剧种
评剧最初名为平剧,后因常上演蕴含各种道理、警醒世人的故事,故在平的旁边加上了言字旁,改为评剧。评剧的历史较短,剧目题材大多来自于生活,没有帝王将相之类大气磅礴的剧情,其显著特征就是贴近百姓生活。《杨三姐告状》就是评剧中著名的剧目,这个故事就是根据民间百姓的真实故事创作而完成的,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除了跌宕的剧情之外,这部剧受喜爱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剧中人物从举止到言谈都来自于生活,看到剧中人物的行动就好像看到身边人一般,故评剧在北方民间流传甚广。
评剧的唱词一般都很浅显易懂,没有晦涩艰难的唱词,有着亲切的民间味道。比如赵丽蓉老师在演绎杨母时,其诙谐的上炕、磕鸡蛋等动作,亲切得就好像身边的一个普通老妇人一般,每每演出都能赢得现场的一片掌声和笑声。另外评剧的吐字清晰,即便对戏曲不甚了解的群众也能听得懂评剧的唱段,从而达到跟随剧情渐入佳境的境界。
评剧历史虽短,但却涌现了很多知名度很高的评剧演员,比如白玉霜、筱白玉霜、新凤霞、魏荣元等。《花为媒》《刘巧儿》等剧更是家喻户晓。评剧的伴奏乐器和其他剧种一样,也分文场和武场。武场有板鼓、梆子、锣、镲等;文场有板胡、二胡、中胡、低胡、琵琶、笛、笙等。后来又增加了大瓢胡、贝司、铜管、大提琴、小提琴等。西路评剧的乐队配制为大弦、横笛、鼓、镲、手锣、梆子等。
总起来说,评剧是群众基础十分广泛的一个剧种,在所有的戏曲当中是离百姓生活最近的剧种,其剧本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极富生活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