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蜀中名将刘伯承,得遇玉章杨闇公[2]。
南昌起义冒弹雨[3],赴苏学军器已成[4]。
(二)
卫戍瑞金办“红埔”[5],红军将才源源出。
长征之前任参座[6],乌江金沙重飞渡[7]。
(三)
率师抗日多骁勇,刘邓涉县赤岸情[8]。
上党平汉胜淋漓,逐鹿中原著先声[9]。
(四)
狭路相逢勇者胜,慈不掌兵古将风[10]。
会师华野战淮海,解放西南传盛名[11]。
(五)
神机妙算媲孔明,每临战事观五行[12]。
逢战必胜堪称奇,一帅能敌百万兵[13]。
(六)
倾情军院育英才,呕心沥血金石开[14]。
全军将士多钦敬,天下难得一帅才。
[注]
[1]刘伯承——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原名刘明昭。四川开县赵家场人。1912年加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护国、护法战争中,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1927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1928年留学苏联。1930年回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1932年起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军大学副校长,中央援西军司令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市长。参与指挥上党、邯郸、陇海、定陶、豫北、鲁西南、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1950年任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1957年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1966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刘伯承同志是党和国家、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刘伯承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战功赫赫,在新中国成立后,呕心沥血,为我军培养了大批高级指挥人才。他功高德重,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由衷的爱戴和尊敬。
[2]蜀中名将刘伯承,得遇玉章杨闇公——刘伯承早年曾在四川川军护国、护法反袁和清扫袁世凯余孽的战斗中打了不少胜仗,威名赫赫。1924年刘伯承经吴玉章、杨闇公引导下,脱离军阀羁绊,投身新的革命。1926年5月13日经中国共产党重庆执行委员会书记杨闇公和吴玉章介绍,刘伯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3]南昌起义冒弹雨——刘伯承在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总指挥部参谋团任参谋长,他与贺龙等一起共同指挥战斗并冒起枪林弹雨,指挥起义部队消灭了警卫敌总指挥部的朱培德的一个精锐团。刘伯承在整个起义过程中的出色表现,赢得周恩来和参谋团所有成员的充分肯定。
[4]赴苏学军器已成——南昌起义失败后,1927年11月,党派刘伯承和参加南昌起义的一批优秀军官到苏联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军事。刘伯承以坚强的毅力学习俄语和军事科目;党的六大后,刘伯承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系统学习了苏联红军各种条令和有关司令部组织指挥的知识,以及正规战的战术,军区和野战部队的建设等比较系统的军事理论,还读了马恩列斯著作,广泛涉猎许多军事论著,政治上、军事上大开眼界。1930年春,刘伯承与左权等同志接中央通知,秘密回国参加革命斗争。
[5]卫戍瑞金办“红埔”——1932年春,刘伯承到达瑞金根据地后,毛泽东代表中央局分配刘伯承任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希望他把红校办成“红埔”,为革命培养干部。刘伯承领导过的中央红军学校和红军大学,为红军输送大批军政人才。
[6]长征之前任参座——1932年10月,刘伯承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1934年因反对李德的错误指挥,刘伯承被博古撤销了总参谋长的职务。
[7]乌江金沙重飞渡——1934年12月23日,博古代表中革军委重新任命刘伯承为红军总参谋长,并兼任军委纵队司令员。刘伯承在长征中指挥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遇敌歼敌,先后指挥先遣团飞渡乌江、抢渡金沙江、大渡河,为长征立下汗马功劳。
[8]率师抗日多骁勇,刘邓涉县赤岸情——1937年9月30日,刘伯承率由红军改编的八路军129师东渡黄河到达山西前线抗日作战,指挥所部先后取得奇袭阳明堡、长生口战斗、神头岭伏击战、长乐村急袭战等胜利。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率一二九师指挥机关驻在冀南的涉县赤岸村,与当地人民群众结下鱼水深情。
[9]上党平汉胜淋漓,逐鹿中原著先声——1945年8月底至10月,刘邓大军集结重兵发起上党战役,痛歼进犯解放区的国民党阎锡山军队。接着,经中央军委批准,刘邓指挥新改编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于1945年10月28日在邯郸以南发起平汉战役,争取了国民党第11战区副司令兼新8军军长高树勋起义,活捉国民党第11战区副司令兼第40军军长马法五等国民党军将领,歼敌4.2万人。痛快淋漓的上党战役和平汉战役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进攻,关系全局极为重要。1947年6月30日,刘邓野战军奉毛主席指示,横渡黄河,率先打到外线去,挺进大别山,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夺取中原。
[10]狭路相逢勇者胜(语出战国赵奢用兵方略),慈不掌兵古将风——刘伯承治军严格,“狭路相逢勇者胜”和“慈不掌兵”是他常说的两句话,他也是这样做的。
[11]会师华野战淮海,解放西南传盛名——1948年11月6日我军发起淮海战役,11月16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总前委,统一指挥淮海战役,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的总前委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以邓为书记,刘、陈、邓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1949年11月23日刘邓离京南下,指挥第二野战军进军川黔和西藏,解放大西南。
[12]每逢战事观五行——刘伯承用兵如神,每次战前均要认真分析任务、敌情、我情、时间、地形等要素,他把这五个要素比作五行,常说:“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
[13]一帅能敌百万兵——蒋介石曾评价刘伯承顶得上百万军队,这个评价还是正确的。
[14]呕心沥血金石开——刘伯承创办军事学院呕心沥血,为人民解放军培养了大批高级指挥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