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曾与起义黄花岗,辛亥革命攻“两广”[2]。
投身护国反逆袁,铁军师中参谋长[3]。
(二)
入党即树新志向,掩护所部赴南昌[4]。
百色起义创七军,红旗猎猎飘右江[5]。
(三)
率部转移赴苏区,主持军委作战局[6]。
长征军情急似火,铁流滚滚奔腾急[7]。
(四)
参与创建新四军,江北抗日建功勋[8]。
皖南事变国人痛,协助刘陈鼓重振[8]。
(五)
指挥抗日有威名,齐鲁战役阵阵赢[10]。
淮海渡江支前忙,主政广西好政声[11]。
[注]
[1]张云逸——原名张运镒,又名张胜之。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上僚村人。1909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和讨袁护国战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旅长,师参谋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广州、香港做党的秘密工作。1929年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1933年任粤赣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红军总司令部作战部部长,中央纵队先遣队司令员,中革军委副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1939年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1941年任新四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后兼任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校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及华东军政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南局第二书记,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八、九、十届中央委员。1974年11月19日在北京逝世。张云逸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的忠诚战士。张云逸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2]曾与起义黄花岗,辛亥革命攻“两广”——张云逸1909年加中国同盟会,1911年4月在广州参加黄花岗起义,同年10月辛亥革命中,又参加攻打两广总督府的战斗。
[3]投身护国反逆袁,铁军师中参谋长——张云逸1914年被同盟会南方支部派入军阀部队,从事秘密反袁世凯斗争,1915年参加护国战争。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25师参谋长。
[4]入党即树新志向,掩护所部赴南昌——张云逸1926年10月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秘密掩护和支持25师主力参加南昌起义的行动。
[5]百色起义创七军,红旗猎猎飘右江——1929年12月11日,张云逸与邓小平等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任军长,建立了右江苏区。
[6]率部转移赴苏区,主持军委作战局——1931年1月张云逸与邓小平等决定停止执行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转向湘粤边开展游击战争,适时向中央苏区转移。同年冬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
[7]长征军情急似火,铁流滚滚奔腾急——张云逸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协助军委领导组织侦察、开路设营、部署军事行动。
[8]参与创建新四军,江北抗日建功勋——抗日战争初期,张云逸参与领导新四军的组建、整编等工作。1938年春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3支队司令员。1938年参与组织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任指挥和中共前委书记,指挥第4、第5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在淮河以南、津浦路西侧打击日伪军。
[9]皖南事变国人痛,协助刘陈鼓重振——1941年皖南事变后,张云逸协助刘少奇、陈毅重建新四军军部,并任新四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
[10]指挥抗日有威名,齐鲁战役阵阵赢——1943年11月陈毅代军长赴延安后,张云逸主持新四军军事工作,指挥部队基本上收复了豫皖苏边区根据地,开辟苏浙皖边敌后新区。接着又指挥新四军各师开展对日大反攻作战,歼灭大量日伪军,收复大片失地。解放战争中,先后任新四军第一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政大学校长。先后组织破袭津浦路和平安战役,指挥军区地方部队配合主力作战,在粉碎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起到重要作用。
[11]淮海渡江支前忙,主政广西好政声——张云逸1947年8月兼中共华东后方工作委员会书记,为淮海战役和渡江作战提供数亿万斤粮食,动员上万万民工支援前线,保障了作战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张云逸出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对广西迅速清除残匪,恢复并发展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