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猫冬姜家沟

猫冬姜家沟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夏的姜家沟,这个建在海边山沟的整个屯子,2005年之前还是绿树成荫。动迁了,姜家沟及红星一带所有的村民将搬进“绿洲半岛”小区的高层住宅,老百姓把动迁俗称为“上楼”,因为原来住的是平房。姜家沟有两座小山一条沟,屯子面向海西面的大连湾。《柿子红了》取材于曲径通幽的姜家沟,一处靠海的坡上。姜家沟路桥下东面的这户人家,房子就建在沟中,不过宅基地好像垫高了不少。

气温渐冷,天空湛蓝,无雾没霾。炊烟的轮廓都非常清晰,冒着或暖白色或黄灰色的烟气,一团一团的,像厚厚的棉絮,挂在如洗的空中。

春夏的姜家沟,这个建在海边山沟的整个屯子,2005年之前还是绿树成荫。民房依坡而建,参差不齐,身临其境颇为激动,一转身便成一幅构图,不挪地方就可转圈地画下去。

老县城金州开至大渔沟的班车,从柏油马路开进沟里的沙石路,小客车售票员高声地呼喊着“金州、金州”,招呼村民上下,如同邻里的私家车一般亲热。村民们习惯于隔着一座新市区去逛老县城,而不喜欢自己的新主子——中国第一开发区和近在咫尺的金融贸易区的繁华闹市、灯红酒绿。不去瞅那到处飘扬的花花绿绿的外国旗子,金发碧眼的洋妞,或是众多被暗称“鬼子”的黄皮肤日韩人,村民们不稀罕,少去掺和。

动迁了,姜家沟及红星一带所有的村民将搬进“绿洲半岛”小区的高层住宅,老百姓把动迁俗称为“上楼”,因为原来住的是平房。曾听说初兴开发区那会儿,有老乡将家畜放在阳台上喂养,以为物尽其用。那是住习惯农舍,突然没了院子,少了乡情,连猪鸭鸡鹅也无法喂养的缘故。屋子虽小,心里却空落落的。

2005年开始,红星交给一家著名地产公司整体开发,具有战略意义的辽宁省“五点一线”滨海公路建设也将从村边穿过。

去姜家沟的路上回望

姜家沟的农舍

蛎粉加工厂

磷肥装袋

寂静山村 麻布油彩 80cm×100cm 2006年

红星通往外界的小公汽

我在画《落日余晖之一》

网笼装车

“飞来墙”

落日余晖之一 麻布油彩 50cm×70cm 2007年

值得欣慰的是老人们乐意上新楼,有集中供热的暖气、不用换罐的管道煤气,可安度晚年。相对于急盼乔迁的老人,年轻人却不愿意搬走。他们并没有老人恋旧,而是顾及海上养殖的筏子。虽说政府能包赔损失,可毕竟靠海吃海已成终结,失落的则是未来。据说赔付后家家手里都有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年轻人开宝马坐奔驰带粗粗的金项链,女人们打扮得花枝招展涂脂抹粉,他们虽然没脱土气,却是一身名牌。

姜家沟有两座小山一条沟,屯子面向海西面的大连湾。远远望去,大连湾港口的大吊车一字排开,不断传出汽笛声。海面上巨轮静泊,拖轮穿梭;山坡上高楼林立,山坡下别墅成片,对小渔村来说,有一种现代都市和工业厂房大兵压境之感。

直到2007年时,屯子里还有一眼辘轳井还在使用,不时有村民前来洗洗涮涮。我几次站在那口辘轳井台的北面,背朝太阳画去。菜地里只剩下几棵大白菜泛着嫩绿尚没收割,几束顽强的小草和玉米秸秆与树枝做成的栅栏在微风中挺立着,野草都已枯萎倒地,家园一派寂静。即近严寒,大家不再修缮房屋打扫庭院,因为这里已经测量完毕,等待开发前的赔偿。有人买轿车开出租,有人整天吃喝玩乐花天酒地,也有人串门、打牌、聊天、喝酒。虽说这里是东北的最南端,气候不冷,但大家还是乐意猫冬,也是在等待搬迁。

一位村民在房前望着开过来的汽车

姜家沟的辘轳井,画作《后沟暖阳》就取材于坡上

西海屯填海

后沟暖阳 麻布油彩 50cm×70cm 2007年

姜家沟屯,靠海的大房子

我在红星村文化室的门口往南画去

文化室大门镶嵌着红星

屯中的便道

文化室的院子空空如也

姜家沟的寒冬 麻布油彩 50cm×70cm 2007年

《回望》这幅小画,虽说尺寸不大,但前后修改过多次。主要原因是画面过于琐碎。我只记得中学时期学画的时候,没有教科书和参考资料,看过一本手抄本颜文梁的《色彩所谈》,自己也抄写过。那上面有一句话,叫作:“大画要当小画来画,小画要当大画去画。”其意思就是小画不能只画大关系,要有表现的细节和内容;而大画则不能过于注重细节的表现而忽略了整体大关系。这张画没改之前细节过多,显然学画之初过于教条。修改时使我对颜文梁的话,温故而知新。即便是小画,在细节表现上也是不能过分的,同样要注重整体的表现,注意画面上色块之间、素描关系之间等大关系的呼应和对比。

《回望》写生时的场景

勃勃生机一片葱绿

红星渔村饭店的仓库被拆后

姜家沟的主干路

回望 麻布油彩 40cm×50cm 2007年

《柿子红了》取材于曲径通幽的姜家沟,一处靠海的坡上。往西望去远远可看见大连湾港口滚装码头的巨轮,渐远渐近的汽笛声,码头作业的喧嚣声,仔细听来清晰可辨。柿子树旁的小院人家,经济富足,生活幸福,所画的时间段中,不断有自家微型面包车开来驶去,感觉一家人笑声朗朗、和和睦睦。

场景和我的画作

姜家沟的小道

姜家沟的小坡道

柿子红了 麻布油彩 60cm×60cm 2007年

姜家沟北坡上几处村民的房子

倒地的姜家沟石碑,由原大孤山乡人民政府所立

路旁晾晒的网笼

野葵花 麻布油彩 50cm×70cm 2007年

我在画《邻海》时,常被误以为是政府派来规划或为地产公司测量的人员

几个老乡在好奇地围观

渔村已被现代的高层建筑逼得毫无退路,有一种在劫难逃之感

一年后我所画的这个场景被夷平

邻海 麻布油彩 50cm×70cm 2007年

《姜沟坡道》的原始地貌

我在现场作画

这个景的下面是红星渔村饭店的仓库

姜沟坡道 麻布油彩 60cm×60cm 2007年

我在面对那个场景写生中

夕阳西下

从姜家沟北望新落成不久的童牛岭

远处是当时尚未开张的九龙湾饭店

新土之三 麻布油彩 50cm×70cm 2007年

《沟北之望》写生过程之一

起稿

《沟北之望》的原场景

无风的晚秋感觉有一丝凄凉

沟北之望 麻布油彩 60cm×60cm 2007年

这幅画在构图上几乎没做任何改动,就照抄画下来了。只是在色调上强化了秋天的黄色,以至于把远处的山的冷灰色也画成了暖暖的绿灰色,以适应整体的暖色调的需要。

景中的小树太多太杂乱,我删除了几棵,简化后的画面被梳理得似乎比场景更简洁一些,更有秩序感。因此也更好看了。

《后沟晚秋》写生中

在姜家沟的小路上,我写生时,身后的家犬叫个不停

后来狗吠停歇后,屯子静寂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

直到写生完成也不见一人来往

后沟晚秋 麻布油彩 50cm×70cm 2007年

地表水位下降了,还是雨水少没有山洪了?姜家沟路桥下东面的这户人家,房子就建在沟中,不过宅基地好像垫高了不少。

从桥上东望,农家小院一览无余。浓重的树木参差不齐,与远山的平行线互相切割着。菜园未收割的大白菜和小葱,张扬着不同的绿色,只有倒下的玉米秸枯黄着萎缩在地上。房子是视觉的中心,作为渔家人,除打鱼外还经营着这方园地,岂不优哉游哉?

《渔家菜地》正在涂抹之中

《渔家菜地》的现实场景

下雨了

渔家菜地 麻布油彩 65cm×80cm 2007年

我就是在这个路边写生的《红星村之路》
走到远处拉近镜头才和画面构图一致

姜家沟一瞥

静寂的岸边

姜家沟大桥两旁

红星村之路 麻布油彩 80cm×100cm 2008年

这几位可爱的小姑娘都是红星村人,本来她们几个都是远近的邻居,并在一个学校读书,因为动迁,有的人提早搬进了“绿洲半岛”的高层公寓,有的则因为室内装修、原住宅的牲口家畜等原因还住在红星的老地方。那天,几个人是专程从动迁的新楼过来,看望另一位还没搬家的小姑娘。她们相约来到将军石屯的海边玩水。其中一位小姑娘告诉我,她很想再去看看自家的房前屋后,看看是否已经被拆掉。这是孩子们的心声,何况大人呢?

偶遇红星小姑娘

《村姑》草图

姜家沟写生

村姑 麻布油彩 120cm×120cm 2010年

我在专心画画

姜沟桥东的一户人家

静静的山村连微风都没有

姜家桥南头的高坡上堆满了海蛎子壳

姜沟桥东 麻布油彩 50cm×70cm 2007年

《没有炊烟》的实景

盛开的野生向日葵

山坡旁边的一户农家

没有炊烟 麻布油彩 50cm×60cm 2007年

将军石屯拆迁时的样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