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人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人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8年5月罗村地区解放,凶手被镇压。刘志霞牺牲时年仅26岁。至今,在淄川县蟠龙区罗村庄东边,有一座女烈士墓,墓主名叫刘志霞。次日,一个叛徒劝降未能奏效,又抓其未婚夫胁迫之,亦未成功。1948年4月5日龚万英被枪杀,年仅24岁。11月14日凌晨,景谷县恶霸原国民党县长李希哲发动了武装叛乱,叛匪包围了县政府和中学民工团住地,战斗从早晨持续到中午。

第五章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人

【周 竞】女,原名金莲,又名爱莲,山西定襄县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同年12月入党,后任县妇救会主任;1939年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42年后,任太岳军区司令部情报站政委。1942年,太岳军区司令部派她和丈夫齐平到太原搞地下工作,在白色恐怖极端严重的情况下,她多次深入虎穴救出同志,穿越火线偷运药品,打进敌人内部巧取敌人城防工事图。

1947年10月被叛徒出卖,她抱着乳儿在狱中饱受折磨,但始终不屈,被难友称为“铁大姐”。1949年太原解放前夕,敌人用细麻绳勒死了她,时年31岁。今人有诗《周竞》赞曰:“秀丽端庄信仰坚,深藏虎穴几多年。出生入死斗顽恶,铁姐英名永世传。”

【刘志霞】女,1948年3月4日牺牲。刘志霞生前是山东淄川县蟠龙区罗村村(今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妇救会长,1922年生于山东省博山县一户贫苦人家,出生后被送人,故只知其养父叫刘文礼,而不知其生身父母。1941年,刘志霞与罗村的贫农李玉信结婚,受到参加革命的丈夫的熏陶;1945年6月,八路军到了罗村,她支持丈夫参军。1946年8月刘志霞入党,不久当选为罗村妇救会长。

1947年的秋天,淄川形势恶化,罗村的还乡团进行反攻打算,还乡团头子陈某扬言要千刀万剐刘志霞。刘志霞毫无畏惧,带领乡亲们坚壁清野,安排群众转移,最后才匆匆离开罗村。1948年春节后,蟠龙分区委派刘志霞回乡了解敌情。她只身回罗村后,被还乡团匪徒发觉,于3月3日在罗村村外被还乡团诱捕。敌人穷凶极恶地将其吊在保安所的窗户上,还绑来了她婆婆,残酷地讯问:“村里谁是共产党,谁是干部,只要你说出来,我保证你没事。你们抢劫的财物都藏到什么地方了。”皮带、铁锨连拍带抽,昏死在三月冰冷的地下,又被保丁用水泼醒。老虎凳上不停地垫着砖,烧红的烙铁烙胸膛,刘志霞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冒,再一次昏死了。敌人弄来伪镇长梁某妄图“劝降”,结果被奚落得灰溜溜地走了。黔驴技穷的敌人知道,硬的软的都无法撬开刘志霞的嘴了。1948年3月4日,牢房阴暗潮湿,一钩弯月幽寒,刘志霞遍体鳞伤,衣服已被打成碎条,腿也被打得一瘸一拐,两个匪徒窜进牢房,拉着她走了。黑夜沉沉,她回望了一眼关押婆婆的牢房。匪徒们把刺刀捅到她的嘴里,牙齿全部被打掉了,一只耳朵被残暴地割掉了。最后,她被扔进罗村三里外小窎桥村报废的叫“三阁”的煤井里。事后,乡亲冒着危险捞出她的遗体,葬于罗村东面的莲花庵。

1948年5月罗村地区解放,凶手被镇压。刘志霞牺牲时年仅26岁。青山埋忠骨,淄川吊忠魂。至今,在淄川县蟠龙区罗村庄东边,有一座女烈士墓,墓主名叫刘志霞。

【王 华】女,江苏沭阳县塘沟乡碾盘村人,1929年出身贫苦农民家庭,被誉为“赤红犁铧上刘胡兰式的女英雄”。1944年加入妇救会,积极从事动员青年参战、带领妇女磨军面、做军鞋、传递情报等抗日工作。1946年8月入党,任周集区妇联副主任兼德芳乡妇联主任。

1947年4月28日下午,王华到小梁庄动员姑父参加革命,因坏人告密,被钱集据点的国民党军和王大猪的流亡“还乡队”包围,王华为保护群众梁聚德而被捕,梁聚德被当场枪杀了。钱集据点里,夹棍酷刑以及金钱、官太太的引诱,均未奏效。土墙头旁,一穴深坑,最后的利诱恫吓之后,敌人将“铁打的红花鞋”——烧得通红的犁铧按捺在王华的脚上,脚板被烧焦了,她昏倒了。在被推进深坑,以绳索勒紧其脖颈的刹那,她高呼口号,敌匪惊慌了,忙推倒坑旁的土墙,砸死了年仅18岁的王华。

【龚万英】女,1924年10月生于江苏启东县启西区正风乡(今属圩角乡)一个贫困农家。万英幼时,全家8口人住两间破草屋,租种地主的地,受尽盘剥欺凌。1942年党的民运队到正风乡,减租减息,开展抗日武装斗争,万英的哥哥任乡农抗会主任。启西区委经常到万英家联系工作,龚万英在接触之中受到革命熏陶,于1945年5月入党。1946年4月任区妇联会理事兼正风乡妇联会主任,参加土改、支前等运动。1947年3月形势紧张,区委批准了她坚持原地斗争的坚决请求。龚万英秘密回到正风乡,昼伏夜出,联络了群众骨干,挺进到据点附近,监视敌人,带领乡小队保护群众抢收抢种。对敌实行坚壁清野,“跑反”转移,与民兵一起镇压奸细。敌人千方百计抓她,她时常爬沟趟河、钻坟墩、睡猪棚,与敌周旋。几次扑空后,敌人恼羞成怒,将龚家洗劫一空后放火烧掉。

1948年2月一个清晨,大雾弥漫,十几步外不辨人影,龚万英与启西区新区工作队准备开群众动员会,途经强风小学附近,敌人伪装老乡摇摆毛巾,她去侦察时为掩护队友被捕。在合兴镇据点,匪首季南荣,下令对其用酷刑,龚万英几次昏死过去。次日,一个叛徒劝降未能奏效,又抓其未婚夫胁迫之,亦未成功。1948年4月5日龚万英被枪杀,年仅24岁。

【张尔芳】女,生于山东安丘担山乡西韩吉村贫苦农民家庭。她16岁参加革命,不久担任了官庄区妇救会主任。

1946年4月30日凌晨,安丘城还乡团突然包围了官庄区政府,她为掩护同志撤退,不幸落于敌手。押至安丘城后,她一次次地被过堂审问:“你是不是共产党员,与你同时被捕的还有谁是共产党员?”她说:“我只是一个青年团员,还不够共产党员的标准;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告诉你们这群豺狼。”鞭子抽,刺刀刺,摧残了两个多月,她始终没屈服。匪徒黔驴技穷,声嘶力竭地嚎叫着“活埋!活埋!”1946年7月的一个夜晚,毛毛细雨,安丘城西城门边,他昂首从容地跳下敌人挖好的土坑,年仅18岁。

【杨 慧】女,原名杨燕玉,云南通海县人,参加革命后,改名杨慧。1925年3月生于通海县城高家巷,1947年入党,同年7月党派她到石屏县宝秀中学。1948年3月她被派到元江青龙厂,负责地下党交通联络站工作,任党小组长。同年离开青龙厂,云南人民自卫军元江整编后,杨慧任二纵队新七支队组织股长。

1949年9月,她率部到景谷县城,亲自抓钟山、凤山两区建政工作。11月14日凌晨,景谷县恶霸原国民党县长李希哲发动了武装叛乱,叛匪包围了县政府和中学民工团住地,战斗从早晨持续到中午。由于被叛徒出卖,县大院被攻破,杨慧被俘。匪徒把杨慧等同志捆绑毒打后拖到原团保局所在地,在大寨坡脚小河边,敌人令其跪下,她依然坚定地站着,最后浑身被刺了五六十刀,杨慧壮烈牺牲,时年仅24岁。

【冯和兰】女,浙江鄞县石碶镇冯家村人。1937年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入党。1945年9月新四军浙东纵队北撤,她奉命留下坚持斗争。1946年7月,她奉调到鄞县后塘乡梁山伯庙小学,以小学教师的公开身份,领导小教界开展反内战、反饥饿斗争。她根据党组织的规定,定期向设在西门外四明特派员秘密机关汇报工作,接受党的指示。

1947年4月12日上午7时,由于被叛徒出卖,敌人突然包围西郊路639号四明特派员秘密机关,13日上午,冯和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因女佣没来得及拿掉门口表示安全暗号的菖蒲,她误入院落而被捕,机智地吞秘密信件于腹中。后来她被押解到杭州,关在省保安司令部的监狱里,几经酷刑,又转到特种刑庭受审。敌人束手无策,叛徒供出冯和兰的身份。冯和兰受尽皮肉之苦,坚贞不屈。半月后,特务改用软化诱降的手段,说“只要填张表,写上‘悔过自新’四个字,就可获得释放”,最后敌人诱降失败了。国民党的监狱是人间地狱,阴暗潮湿,臭气、蚊子、臭虫、跳蚤、白虱到处都是,凶狠的狱吏还要克扣囚粮,她与饥饿难熬的难友一起进行绝食斗争。

1947年11月6日凌晨,在宁波江北岸草马路被杀害,时年30岁。临刑前,冯和兰戴着手铐,给爱人李健民及诸位兄弟姐妹,写了最后一信说:“春假一别,竟成永诀,我在狱中承蒙你们邦(帮)助我经济,这使我衷心感激,今天要说的话毕竟是太多了,但已经来不及说,同时也不允许我说,引以为憾!我是牺牲了,望各位不要难过。惟望缘、平两儿多照顾,待他们长大成人,请告诉:我是为了人民顾不得儿女,请他们原谅我。五哥可能早已牺牲,如果能有回家的一天,请你们告诉他:‘我是对得起他,并请可能范围内邦(帮)助家父母(因为年老无子,又没有遗产)。’别的不啰唆了,望你们善自珍重,这是我所至盼!从此你们只能在回忆中见到我了。此致敬祝。和兰写于宁波警局,三十六年十一月六日早上。”这正是:狱中书简和泪写,为国岂容再顾家。

【陈汉英】女,刘胡兰式的女英雄,生于1931年,原籍广西融县游华区双善村,后迁到柳城县沙塘乡沙塘街(今属柳州市郊)居住。家庭贫穷,一家十口靠父母做小买卖维持生活。1940年陈汉英在沙塘读小学,1946年小学毕业后失学,1947年入柳城县中学就读期间,受到进步教师的影响,接受了革命道理,不久因经济困难被迫休学,1949年再次读中学。1950年4月解放军146师436团,到柳江县清匪反霸,陈汉英所在的工作组到里团村工作。4月22日,工作组在里团村农会工作,突然遭到一股土匪围攻,陈汉英主动要求回区政府报信和求援。她到区政府报信后,自告奋勇为部队带路。7月25日清早,在下乡征粮的时候,前往县城途中的保村附近,被土匪俘获。敌人施尽各种办法,诸如吊起来毒打、叛徒来当说客劝降、写“悔过书”便放生路等等,都未奏效。最后,匪徒只能继续以酷刑拷打,在柳州人情山下的冲沟里,无耻地剥掉她的衣服,刺刀挖心剖腹。陈汉英牺牲了,年仅19岁。

【陈可珠】女,福建闽侯人(今福州市),于1925年1月8日生于福州马尾区快安村一商人家庭,牺牲于1949年8月15日。其祖父陈继上(陈漠)是前清秀才,其父陈宜辉和伯父陈宜珊在村合营酒库和京果生意,家道小康。其少时聪颖,6岁入私塾,11岁时父亲和伯父相继去世,家道中落。这时,家庭生活全靠母亲林春妹纺纱织布来维持。小学毕业后,虽辍了学,可珠仍总是天不亮就起床,读诗书,练书法,紧张、艰苦的生活磨练了她吃苦耐劳的品格,也了解了贫苦农民的悲惨景况,她写诗道“夏日炎炎照九州,田园到处半枯焦。此时谁解农心苦,指日官来把税收”。

1943年,陈可珠18岁,嫁与同村大学生刘大起,出嫁后不到两年丈夫病逝,后只身前往福州、马尾等地小学任教。194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魁岐支部政工干部。1948年4月,中共五县中心县委决定成立工委,陈可珠任工委委员,创建了50多人的游击队,后发展到300多人。1949年5月,陈可珠任中共连江县委副书记,领导当地武装斗争。6月解放军挺进闽北。8月初,敌人偷袭道澳村,12日晚游击队撤至才溪村遭伏击,陈可珠掩护同志安全转移,于次日落入敌人魔掌。敌人连夜提审,威逼利诱,绑其手脚吊在梁上一昼夜,皮鞭抽,枪柄打,针尖扎手指,烧红的香火刺烫乳房。8月14日再审,敌人依然无所获。8月15日敌人在解放军的进攻下仓惶溃逃,在连江县城江南桥头的沙滩上,陈可珠被害,年仅24岁。16日连江解放。

【李保真】女,生前并没有名字,连姓什么,老家在哪里,也无人知道。人们只知道她13岁那年,被人贩子不知倒了几次手,最后卖到了山东省广饶县颜徐村,给贫农李保才当了童养媳。自此,她算有了家,人们就叫她“李妮子”。1945年日本投降,淄河流域全部解放。1946年冬,李保真被选为村妇救会长,人们都亲昵地称她“女会长”。1947年春夏,土改复查的群众运动形成高潮。1947年阴历六月二十九日,反动派对山东重点进攻,地主武装还乡团进了广饶城。县委向小清河北撤退。敌人是疯狂的,还乡团一进村,那些地主、富农、被斗户、被杀家属等都得了意,像疯狗一样进行反攻倒算,惨无人道地刑讯、枪杀、活埋……李保真,于阴历七月十四日,送女儿回颜徐村准备托人照料,当晚被叛徒出卖。在柳家村,残酷的刑讯逼供、皮鞭、棍子,像暴雨一样,她很快昏过去了。在杀人魔王毛曰芬导演下,那些被斗的地主婆、富农婆,被杀、被关的反革命家属们,像一群绿头苍蝇“嗡”地扑来,又撕又打。毛曰芬的匕首,贴着李保真的头皮从前往后削去,削去一大片头皮。伪保长“猴子山儿”提着铁壶,给李保真“洗洗头”,一壶开水从头顶浇下来……毛曰芬锋利的匕首刺进李保真的大腿,拔出,又刺进另一条大腿……顿时,鲜血如泉,下口扎着的裤腿如两条胀鼓鼓的血布袋。她死后,群众给这从小无名无姓的女会长起名叫“李保真”。

【朱惠萍】女,乳名桂新,曾用名渭萍,家住江苏崇明县现新民乡永丰村,生于1919年10月15日,牺牲于1947年4月23日。她出身于农民家庭,家中兄妹5人,她排行第三。1937年,朱惠萍18岁,与同村青年郁鹏飞结婚,正值日寇侵入崇明岛

1939年秋,中共党人韩念龙、范义等来其家乡活动,其丈夫以办学校为掩护,朱惠萍协助开展抗日活动,耳濡目染革命事业。1941年7月丈夫奉命撤往苏北,1944年冬朱惠萍也随其去苏北。1945年3月朱惠萍重回启东,先后在启东区妇抗会、惩办汉奸工作队、民运队工作,策动根除奸细、“二五”减租等活动,组织妇抗会、农抗会,支持抗战,诸如发动妇女纺纱、织布、做军鞋、缝军用,以及组织群众担架队,为部队送粮、送饭,救护伤员。1945年9月,朱惠萍入党,1946年3月去党校学习、参军。

1947年1月国民党军疯狂“清剿”启东地区,2月初启东区大小市镇大都被占领。国民党强行编制保甲,实行连保连坐,组织特务情报网,形势十分险恶,因此,组织上作出决定,女同志撤至启东、海门交界和小闸口一带较安全处,朱惠萍决然请命坚守。1947年4月,敌人猖獗至极点,还乡团到处反攻倒算,血腥的白色恐怖开始了。17日,国民党军包围了东圩乡,朱惠萍来不及撤退,被敌人认出,当场被抓。敌人从随身的篮子中搜出了周凤清的介绍信,敌人厉声吆喝着“谁是周凤清”,朱惠萍回答“到县里领粮去了”,就这样,一句话骗过了敌人,保护了同志。敌人将她捆绑,边走边用枪柄打,直至腿被打断。押至惠安镇据点,敌人软硬兼施,以住花园洋房等物质手段相诱,未果;用刑依然没有用。党组织写信给惠安镇敌据点的施品芳同志,叫她里应外合,救出朱惠萍。岂料,信落叛徒手中,当晚,施品芳被捕。4月22日后半夜,在启东惠安镇南市区公所西土窕里,朱惠萍、施品芳、施贤三位同志被活埋。今江苏启东惠萍乡(原惠东乡),是为解放战争献身的朱惠萍烈士而命名的。

【刘桂英】女,被誉为“射阳烈女”。1918年生于江苏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南灶村一农民家庭,幼年读过一年多私塾。19岁,刘桂英嫁给盐城李家舍一粮行老板儿子,遭虐待,后离婚回娘家。1941年盐东县建立民主政权,其参加妇女识字班;1943年任乡妇救会主任,1944年任方强区妇救会主任;1945年入党。1946年秋盐东全面土改,以反动农业资本家王兰甫为首的“复田团”在8月1日,进行了盐阜地区的一次最大的反革命暴动。4日凌晨,暴徒突然袭击太平乡和平村,刘桂英不幸落入魔掌。王兰甫露出凶相,叫暴徒用菜刀割去她腿上的肉,用棍子将其胳膊打断。就这样,暴徒将其活活地打死在路上,并砍下头和四肢。刘桂英牺牲时,年仅28岁。英烈的家乡南灶乡,后命名为桂英乡,后为桂英大队,现为桂英村。

【里 希】女,原名李亚芬,1921年生于上海一个贫苦工人家庭。8岁时丧父,生活更加艰难。全家五口,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和母亲,就靠大姐一人在厂里做工来维持。大姐出嫁后,年仅12岁的李亚芬在一家很小的电机袜厂做工,学习缝袜头。她白天做工,晚上到中共地下党的阵地——“女青年会补习夜校”念书,由此步入革命征途。

1940年冬里希参加皖南新四军;1941年“皖南事变”中,她突围幸存;1942年2月辗转回苏北。后多次请命去最艰苦之地,组织上便调其到山东渤海二分区,从事开辟新区的工作。因反奸诉苦、没收大汉奸的财产等而引起敌人怀恨。

1946年4月21日深夜,一小股十余人的白军匪特,假冒工作团团部送信,骗房东开门,将里希抓获。里希的乳房及两眼都被割掉、挖去,浑身是血,被埋杀于一个阴森森的桥洞下,敌人暴行令人发指。牺牲时年仅25岁。

【解文卿】女,莱西县水集镇义潭店村人,1929年11月生于一贫农家庭,1947年9月28日牺牲。1940年春,其父被逼在水沟头(今水集镇)给日寇修碉堡,惨遭毒打而死;后来,其母亲病逝,两个哥哥分家。文卿挑起了家庭重担,同年幼的弟弟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

1945年8月22日,莱西解放。1946年12月,县、区干部驻义谭店村,她第一个报名为工作队当向导、递通知,由此投身革命,带领群众支军支前。1947年2月17日入党,并任妇救会长。1947年秋,白军进攻胶东,土改时逃往青岛等地的地主恶霸组成还乡团尾随而至。其他村干部带领群众转移,文卿仍在村里坚持工作,后到展格庄未婚夫家隐蔽。9月17日,还乡团解家晋、解振汉、解保国窜回义潭店村,反攻倒算,屠杀革命干群。9月27日,解保国威逼文卿的大嫂:找不回解文卿就满门抄斩。无奈,其嫂来劝,解文卿毅然随其回村,她说“一人做事一人当”。28日,她被浸水的麻绳绑走了,押到解家璞东院,被吊在梁上,用刺槐棍子劈头盖脸地打,皮开肉绽,昏死过去。最后,敌人在其脚下点燃了一堆麦秸,就这样,解文卿被活活烧死了。牺牲时年仅18岁。

【谢兰英】女,河南淮滨县城关人。1924年与新集放排青年施光孝结婚,后移居罗山县宣化店谋生。1927年,宣化店一带的农民闹起了革命,谢兰英夫妇便投身到革命洪流之中。1929年底,鄂豫皖边区革命迅速发展,谢兰英夫妇带着两个孩子参加了红军。1947年,刘邓大军再次解放了新集。谢兰英,从地下战线再次公开参加了革命。新集区人民政府建立,她任区妇联会主席。1947年年底,刘邓大军向南转移,谢兰英同区乡干部一起退到深山隐蔽,不久,反动民团占领了新集,四处寻找和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悬赏30块大洋,买谢兰英的头颅。

1948年1月,她转移到田铺水旁,不幸被反动民团捉住。她被打得皮开肉绽,敌人又使用酷刑,钉竹签、上压杠、刀割、火烧……4天4夜。18日,在新集河东沙滩上,谢兰英视死如归跳下土坑,被活埋。

【申长根】男,河南省林州市姚村镇下陶村人。生于1923年,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工作积极,勇敢善战,先后荣获一等功两次。

申长根入伍后,被编制到机枪连。在很短的时间内,他成为百发百中的优秀射击手,被提升为班长。在全连射击比赛中,他们班获得第一名。

1946年1月,国民党88师疯狂侵犯我鲁南解放区鱼台县。1月5日,我军向北进军,到达杨庄附近。岗哨炮楼里的敌人向我军疯狂扫射,连长命令申长根带领全班战士为突破组,在15分钟内夺下敌人的炮楼,保证后续部队前进。在申长根的灵活指挥下,战士们顺利完成了任务,攻克了敌炮楼。

在解放民权的战斗中,为了扫除障碍,连部命令申长根班摸进敌军内部,以内外夹击敌人。申长根班后因被敌人四面包围,多次冲锋,没能冲出去,在仅剩两颗手榴弹和几把刺刀的情况下,同敌人展开肉搏,终因寡不敌众,申长根英勇牺牲。

【黎一上】男,四川铜梁人,读书时,刻苦用功,写文章很流畅,说理深邃,同学们争相传阅,誉为佳品。1942年在铜梁全县举行的作文比赛中,他获得第三名,1944年,他经铜梁县保送入四川大学法律系深造。在学校,他非常关心学生运动,与进步同学往来密切。1948年,反动政府制造“四九”血案,使他进一步看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嘴脸,激发了革命热情。他以铜梁旅蓉同学会的名义,办起《新铜梁》刊物,以犀利的文笔,揭发反动派的罪行。川大未毕业,他又考入陆军军官学校。1949年春,他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后,根据上级指示,在军校发展组织,进行策反工作,以期争取一部分军官、学生起义。经过努力,他在军校发展了10多名民革成员,并担任了小组长。同时,以学术研究会的名义,吸收了30余人,作为团结对象。

1949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川康分会筹组的民主联军川西军区准备在崇宁县发动武装起义,急需崇宁、灌县、邛崃、雅安等地的军用地图,遂派人向川康分会求助。于是,组织上即派王建昌和他联系,他虽然知道这个任务十分艰巨,风险很大,但为了革命的需要,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他在做通了军用地图保管员的工作后,乘一天雨夜,偷得地图。就在这时,他的活动情况被敌特机关所掌握。1949年5月,他不幸被捕,关在将军衙门省特委看守所。在关押期间,他表现坚强,视死如归。1949年12月7日深夜,他和其他革命志士一起,英勇就义于成都外西十二桥。

【伊斯哈克伯克·穆努诺夫】男,柯尔克孜族。青少年时期,曾随父往返中俄边境从事商业贩运。1925年,伊斯哈克伯克参加乌恰边卡队,曾多次参加消灭窜入我国境内的苏俄反革命土匪武装的战斗。1928年,伊斯哈克伯克去苏联伏龙芝市学习,初步接触了马列主义,思想上发生显著变化。1930年,他从苏联返回乌恰边卡队任文书。1933年,南疆农民暴动,伊斯哈克伯克随起义部队到达喀什,因对起义队伍中一小撮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大搞反苏反共不满,不久愤而返回乌恰。1934年2月,马仲英部攻占喀什,“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土崩瓦解,部分反动头领窜入山中,占山为王,横行掳掠。伊斯哈克伯克为争取边卡队首领其帕克哈孜放弃民族分裂立场,极力劝解,反遭忌恨。为防不测,伊斯哈克伯克率部下偷袭边卡队,夺取了边卡队的领导权。接着,伊斯哈克伯克与采取亲苏联共产党立场的盛世才政府联系,愿意协助政府消灭坚持民族分裂立场的土匪武装。1935年初,伊斯哈克伯克被省府任命为南疆第一骑兵团团长,不久,又任南疆骑兵旅旅长。伊斯哈克伯克指挥部队东征西讨,终于平定了危害南疆人民的兵祸匪患,使南疆形势逐渐平定。不久,盛世才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将伊斯哈克伯克调离部队任乌恰政治局局长。1937年4月,南疆马虎山、麻木提发动叛乱,攻城夺地,危及整个南疆。盛世才为解燃眉之急,重新启用伊斯哈克伯克为南疆骑兵旅旅长,配合苏联红军一举平息叛乱。

1940年初,伊斯哈克伯克调任伊犁区哈柯文化促进会会长。1942年,盛世才密令特务逮捕伊斯哈克伯克,押往迪化(今乌鲁木齐)。伊斯哈克伯克获悉消息,秘密逃往苏联。在苏期间,他组织其他避居苏联的人士进行军事政治训练。1944年11月,伊宁暴动发生,伊斯哈克伯克率部队赶往伊宁参战,同时参加游击队的军事指挥活动。1945年4月8日,三区民族军成立,伊斯哈克伯克任第一骑兵旅旅长,被授予少将军衔。1945年9月,伊斯哈克伯克亲自组织指挥了精河战役,消灭守敌5000余人。战役甫定,伊斯哈克伯克又被任命为南线武装斗争总指挥,领导了蒲犁(今塔什库尔县)游击战争。1945年10月,伊斯哈克伯克被三区授予中将军衔,不久又接任民族军总指挥职务。1946年7月,新疆省联合政府成立,伊斯哈克伯克任省府委员兼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1948年1月,“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成立,伊斯哈克伯克任中央委员兼组织委员会委员。1949年8月27日,伊斯哈克伯克与阿合买提江等人赴北平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因飞机失事,在苏联外贝加尔山遇难。

【何雪松】男,又名永柏、柏林,笔名蜀英,四川高县人。出生在书香门第家庭。其父是闻名川南的书画家。1932年,他从高县罗场小学毕业后,考入县城叙南中学。他善于独立思考、性格刚毅、仗义执言、勇于同邪恶作斗争。1934年,何雪松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同学中秘密传播革命思想和传阅进步书籍,积极参加各种革命活动。中学毕业后,何雪松弃文习武。1936年春,考入川康绥靖主任公署陆军教导总队,分配在第三大队。1937年秋,随第三大队全体学员调到省办的全川中等以上学校寒假战时训练团受训,积极宣传坚持抗战,反对乞和投降,与国民党三青团特务学生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战训团结束后,到武汉,参加国民党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下属的电影工作队。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到桂林,与当地的抗日宣传队并肩战斗。1940年,他领导的电影队,被调到浙江金华的第三区工作。1941年7月,他到桂林,在临桂县立中学任国文教师,利用讲坛积极宣传新文艺思想,介绍高尔基、鲁迅以及当代进步文学家、诗人和他们的作品,组织学生办墙报,搞歌咏比赛,排演话剧等文艺活动。因支持学生运动,被学校解聘。

1946年,他历经坎坷到重庆,在海棠溪孙家坡第五军官总队任上校教官,兼《五总》月刊总编辑,常向进步作家、专家、学者约稿。同年7月,他退役后到成都,与李荫枫、李子伯等取得联系,准备发动地方组织,举行武装起义,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四川。

1947年10月9日,他因事情泄露在重庆被捕,与李子伯、肖中鼎、李荫枫等被押往重庆白公馆监狱。他严词拒绝“自首便可获释”的条件。4月,被转囚渣滓洞楼下五室。他为人正派,刚直不阿,处事果断,被推为室长。1948年11月,与其他难友一起,他秘密发起并组织了“铁窗诗社”,利用放风的短暂时间,与各室爱好诗歌的难友联系。他写有《灵魂颂》《海燕》《迎接胜利》《你等待着我吧》等诗,把对祖国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对革命胜利的喜悦、对敌人残暴的仇恨均倾注在诗章里。

1949年10月24日,他与李子伯、肖中鼎被国民党行辕军法处提审,国民党企图以“共匪”罪名将其枪杀。在审讯中,他们否认“武装暴乱”之事,坚持自己是爱国知识分子。法官无罪可判,只得送回渣滓洞关押。11月27日深夜,国民党特务对渣滓洞的革命者实行大屠杀。他用身体挡住倾泻而来的枪弹,掩护难友破窗突围,英勇就义。1950年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他为革命烈士。中共重庆市委根据其生前的要求,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单本善】男,山东钜野人,出生农民家庭。幼年在家乡上私塾,实行新的学制后,进县书院读小学。小学毕业后,考入免费供给食宿的县师范学校(专门培养小学中低年级教师的学校)。“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积极投入爱国救亡运动。1932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菏泽县后期师范学校(培养小学高年级教师的学校),但因经济困难,未能入学。1933年12月,他只身来到南京。后到一轮船上当杂工,往返于川江之上。1935年,通过考试,进入四川管理自流井的盐务机关,后被调到江北县(今重庆市江北区)的川东盐务局江北税警队工作。1938年后,由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通讯员训练班教职员工发起,联合国民党江北党政机关、工商各界,筹办江北战时知识训练班。他积极参加训练班的活动,常常在训练班办的阅览室里埋头读书,先后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许多著作,以及反映陕甘宁边区、八路军生活和战斗的小册子,思想觉悟得到很大提高。40年代初,他进入重庆的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学习。1946年1月初,经民治新专同学周西平介绍,他进入中共南方局领导创办的,由教育家陶行知任校长的重庆社会大学,进一步系统学习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科学知识,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不久,他因被盐务局免职而失业,依然积极投身民主革命活动。

1946年4月8日,茶山飞机失事,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等遇难,他写下题为《长歌当哭挽先烈》的挽诗,并发表在同年4月19日的《新华日报》特刊上。在挽诗的最后他振臂高呼:“起兮,起兮,漫天云雾行将散,一轮红日快当空!”不久,他又写了一篇题为《尾巴先生传》的杂文,发表在重庆《新民晚报》副刊《西方夜谈》上,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本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46年冬,他任《陪都晚报》编辑主任,利用社会新闻,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种种黑暗和丑恶。他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注意。

1947年冬,因《陪都晚报》副刊转载了一首含有反对征兵打内战的小诗,他被解雇。此后,他靠摆摊卖自己珍藏的书籍度日。1949年9月18日,他被国民党特务逮捕,拘押在重庆市中区罗汉寺内,后移解到重庆较场口新世界饭店地下室关押。1949年11月29日11时,他被枪杀于重庆戴公祠前。

【胡方端】男,四川云阳人,1900年生。为了生计,他很小就挖煤。1932年,共产党员赵唯由上海返回农坝,从事革命活动。他与赵唯接触较多,思想不断进步。1935年他参加了党领导的农坝乡大湾铁厂矿工工会,不顾家庭及个人安危,积极掩护党员。中共云奉边区特委负责人谭林、张述成等,多次受到他的接待和掩护。194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地下党的交通联络员,为地下党和游击队传递情报、站岗放哨,家也成为地下党和游击队经常进出的食宿点。由于长期从事采矿劳动,他患有严重的矽肺病,但他不顾体弱,仍节衣缩食,为同志们提供食宿。1949年春,国民党反动派对云阳地下党组织和游击队进行大规模清剿,反动分子四处搜寻党组织和游击队的行踪。他被抓到乡公所,敌人软硬兼施,妄图用儿女之情引诱他开口,对围在面前的亲人说:“国民党反动派说我通‘共匪’赵唯,赵唯是为穷人打天下的,我死后,赵唯他们再来的话,你们要像我在世一样招待他们。”随后,他对敌人说道:“要杀就杀,要我招供,那是妄想!”说完,他跨出乡公所,向前面的青松林走去,边走边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共产党万岁!”从容就义。

【陈国桢】男,福建莆田人,1898年生。14岁考入乙种商科学校。1917年考入兴化道学校,后又考进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学习。1919年,受新思潮影响,参加学生抵制日货的斗争。1920年,赴新加坡谋生,在芙蓉洲瓜唠庇叻华侨中学任教。大革命失败后,他以《商报》主笔的合法身份为掩护,为各地共产党组织秘密采购武器和军事地图,开展武装斗争作准备。1928年,他参加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从事统战工作。1937年,因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他再次去南洋,在庇叻州福建会馆当坐办,并加入马来亚共产党,主编《白虹月刊》,宣传抗日救国,鼓励青年投向革命。1946年1月,马共组织星洲各界举行“纪念‘一·二五’星洲沦陷大会”,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兼大会秘书。大会游行队伍与军警发生冲突,造成无辜群众死伤数十人的惨案。陈国桢奉命暂代党代表,负责领导处理善后工作,受到英殖民当局逮捕。一个多月后,他被遣返广州。1949年3月,因叛徒出卖,陈国桢被捕入狱,解押龙岩,在临解放前夕惨遭杀害。

【陈 策】男,四川合江人,1918年出生在贫穷的教师家庭,其父早逝,母亲带着他兄妹三个,靠亲朋好友资助度日。他天资聪颖,从小勤奋好学,尤爱文艺。在舅父贾迪之的资助下,毕业于合江二里小学,尔后考上重庆中学,因无力支付费用而弃学。1932年春,他到重庆巴蜀印刷社工作,逐步接受新文化思想,并开始创作,经常在报纸杂志上发表充满革命思想的新诗,以致遭到资方辞退。陈策返乡担任小学教师。1936年秋,他因不满封建地方势力统治学校而愤然离校,投奔国民党28军饶国华部,任文书。日寇侵华初期,饶部出川驻安徽青阳。1937年冬,日军从沿海一带往内地进犯,他随部同日军展开了艰苦的战斗。1938年6月,该部到安徽省南陵县休整,由于目睹国民党假抗战、真妥协的一系列事实,认识到只有共产党及其军队才能扛起抗日救国的大旗,于一天晚上和同乡士兵杨绍清(健在)一起,摒弃了国民党部队,赶了六七十里夜路,到达泾县茂林村投奔了新四军,任军部新闻干事。他积极学习马列主义,勤奋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1939年5月,陈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采写新闻稿件,积极地、实事求是地报道和宣传革命思想、革命形势、革命英雄人物;同时,他利用同广大群众接触的机会,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动群众积极抗日。1941年1月,他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被捕,被关押在重庆,后转押贵州息烽,最后又转押重庆白公馆,先后坐了八年多时间的牢。在黑暗而漫长的监狱里,他革命意志坚定,充分显示了他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的革命气节和坚贞不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敌人给他高官厚禄,动员他参加“军统”特务组织,被他严正地拒绝了;敌人也曾施以酷刑折磨,他也毫不动摇。他对同志却怀着无产阶级兄弟般感情,每看到敌人欺辱难友,他总是挺身而出,敌人对他恨之入骨,有时大打出手,但他这种精神却鼓舞了同监难友,团结起来同敌人斗争,一定程度地抑制了敌人的胡作非为。他在狱中仍继续创作了一些富有革命激情的诗,深得人们爱戴。

当陈策即将被害的消息传到狱中时,同室难友们紧紧抱在一起,放声痛哭,他却平静地给同志们讲:“这一天我早就料到了。看来国民党反动派的末日已经来临,狗急了是会跳墙的。这是他们的灭亡之前所作的垂死挣扎,你们要好好活下去,同国民党斗争到底,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并把自己创作的充满对旧社会的憎恨和对新社会渴望的诗——《告别》念给大家听,然后和同志们一起唱起了国际歌,在国际歌声中被押往刑场。

【萧 逸】男,原名徐德纯,江苏南通人,1915年出生于农民家庭。1929年,高小毕业后去上海乐器公司当学徒,然后又去读书生活出版社工作。“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遂积极投身于上海的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上海沦陷,他跋山涉水,终于到达了久已向往的革命圣地延安,参加了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4月,鲁迅艺术文学院在延安成立,萧逸为第一期学员,结业后任周扬的秘书。1945年春经组织批准,萧逸与茅盾的女儿沈霞结婚。8月,党组织决定派他俩去张家口工作,当时沈霞已经怀孕,为了集中精力工作,他们毅然决定人工流产,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太差,加上医生疏忽大意,沈霞终因细菌感染,不幸于8月20日逝世。他强忍悲痛,奔赴张家口边区政府,担任《晋察冀日报》记者。解放战争初期,他在新华通讯社晋察冀前线分社工作,采写过许多好通讯。一次我军在运动战中,歼灭国民党新编32师,击毙敌师长,敌军长自杀身亡,国民党中央社却吹嘘打了胜仗,他在战场上采写了题为《揭穿中央社的牛皮》一文,用事实揭露了国民党的谎言,在国内产生了强烈的反响。1949年3月,萧逸被派往20兵团分社任前线记者。4月15日上午,萧逸随我军敌工干事到达城东前沿阵地,进行战地采访,了解请降敌军情况。当他与敌工干事向敌碉堡喊话时,突然,诈降的敌人向我阵地射击,他不幸中弹牺牲。

【孙寿名】男,宁夏固原(原属甘肃)人,出身于农民家庭。1930年,毕业于固原提署街高等小学堂,1931年,经人介绍,到国民党甘肃行署新一军十旅任营部司书。1932年在天水办的中央军官学校西北分校学习军事,结业后,回十旅任排长、连长、参谋等职。1937年,孙寿名参加邓宝珊部组成的抗日先遣队任营长,在山西中条山一带与日军作战,因作战英勇,被提升为副团长。1940年孙寿名由前线调回西安游击干训班受训。在此期间,他和“鲁迅式的共产党员”杜斌丞结识。结业后,孙寿名留校任上校区队长,1941年又调任甘肃庆阳保安副司令、保安二团团长等职。1942年孙寿名积极参与和组织反蒋抗日活动,因泄密被撤职,禁闭两月。获释后,派到西北干部训练团任上校大队长。1943年孙寿名因厌弃“西训团”的反动教育,愤然离去,回固原县城居住。在此期间,他与数十名进步青年组织成立了“西北青年抗日民主促进会”,进行民主抗日活动。1945年孙寿名取消“西青会”,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为了便于开展民主同盟活动,孙寿名再入军界,任胡宗南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上校副官处长,借机以合法身份掩护我党地下工作人员,为游击队输送枪支弹药等做了大量的工作。1947年,孙寿名被中国民盟甘肃支部增补为支部委员,负责军事联络工作。他以笔代枪,写下了《人民至上论》《西北青年饥饿线的呼声》《西北新青年》等反内战、反饥饿,争取民主与自由和反对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动统治集团的文章。1948年,为了迎接大西北的解放,他在军界政界做争取、策反工作。1949年为扫除革命障碍,促进甘肃早日解放,孙寿名和数十名进步青年,积极进行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民主革命活动。

1949年2月17日孙寿名被匪特逮捕,被囚禁在兰州大沙坪秘密监狱。敌人为了破获中国民盟甘肃民盟人员名单,对他进行了威逼利诱,严刑拷打等残酷手段,但未能得到只言片语。在关押期间,他仍不失斗志,为了迎接解放,积极策划越狱,在被特务发现后,为了使其他同志免受灾难,他毅然承认是主谋。1949年8月2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兵临兰州城下时,孙寿名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

【宋绮云】男,江苏邳县人,1904年生。13岁在江苏省峄阳小学读书。1919年,“五四运动”波及邳县时,被推选为邳县学生联合会古邳分会主席。他组织同学上街游行,查禁日货,宣传抗日,在邳南掀起爱国热潮。1920年,宋绮云考入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勤奋好学,同时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1925年2月,宋绮云从六师毕业后,返回邳县,先后在峄阳、土山小学任教。1926年11月,在北伐军攻克武汉的鼓舞下,他毅然投笔从戎,投考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第六期)。1927年3月,宋绮云在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参加叶挺指挥的讨伐叛军夏斗寅部队和追击杨森部队的战斗。汪精卫叛变革命以后,宋绮云与南京中共地下党员康靖人、郭清洁、曹冷泉等秘密成立了南京中共地下党清凉山小组。11月,宋绮云参加中共南京市委扩大会议,不久,被组织安排在南京警察教练所任第二中队副中队长。1928年5月,宋绮云回到邳县。是年夏初,宋绮云参加李超时为首的中共邳县特别支部的领导工作,为组织干事。9月,宋绮云成为刚刚建立的中共邳县县委的主要领导成员之一。1929年,由于邳县形势发生变化,宋绮云离开了白色恐怖的家乡,奔赴北京。在共产党员刘亚民的帮助下,在北京大学文学系做旁听生。1929年12月,他在河南南阳参加杨虎城部队,担任《宛南日报》主编。从此,开始了他的新闻生涯。

1930年11月,宋绮云任《西安日报》编辑主任。1931年夏,宋绮云被任命为第十七路军的机关报《西北文化日报》副社长兼总编辑,使该报纸在宣传抗战、反对内战方面独树一帜。1932年至1933年间,经和中共西北地下党、川陕苏区同志的共同奋斗,打通了由西安经汉中通往川陕苏区的红色交通线。1935年10月,为统一领导西安地区党的工作,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建立中共西北特别支部,宋绮云任特支委员,并担任西北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的宣传部副部长兼管部分总务。根据特支的决定,协助谢华等筹办了“西救会”的宣传刊物《救亡周刊》。1936年,宋绮云成功地组织了第三次追悼鲁迅先生的大会,并在《西北文化日报》发表《敬悼鲁迅先生》的社论。西安事变前夕,他充分利用报纸这个阵地宣传抗日,反对内战,发表《今年国庆所惑》、《国民军之奋斗与今日之国难》等一系列文章。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他参加草拟张、杨抗日救国八项主张等文件,还担任了新成立的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委员,负责对群众的宣传工作。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遭软禁,杨虎城被逼“出国考察”,他离开西安。不久,“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宋绮云不顾个人安危,重返西安。1938年初,宋绮云从延安学习归来不久,中共陕西省委又派他去鹿钟麟的河北省临时政府(系国共合作的联合政府)任政治处副处长兼组织科长,负责同八路军总部的联络工作。1939年初,宋绮云担任“难民服务团”(全称是“行政院救济委员会第七救济区难民服务团”)总干事。1939年11月,宋绮云任第四集团军总部少将参谋,后任总部干训班副教育长兼政治教官,并被委任为干训班特别党部书记长。在此期间,他与国民党顽固分子展开艰苦而又微妙的斗争。1941年9月8日,宋绮云在蒲阳被国民党军统诱捕。1941年11月,他被移禁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白公馆监狱。1949年9月6日,他和杨虎城及其他难友,在重庆松林坡惨遭杀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