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油焖大虾
卢心波
休假回到家乡潜江和家人团聚,妻子说:广华“五七油田”的“油焖大虾”很有特点,在广华还建了一个“虾市”,每到夏天“虾市”前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车辆,有当地的,有沙市的、武汉的,甚至北京和上海也有慕名前来品尝的。今天正好是星期天,孩子们下午放半天假,我们也去体会一下“油焖大虾”,让紧张学习的孩子们也放松一下。恰遇朋友电话相邀去广华吃“油焖大虾”,我便欣然允诺,于是两家人一同驱车前往。
从潜江到广华的“五七油田”大约有50分钟的路程,我好奇地问朋友,“油焖大虾”真是那样的传奇传神吗?朋友笑答:看来你对“油焖大虾”还是外行,于是他详细地介绍了“油焖大虾”的制作工艺。
“油焖大虾”的虾产于本地,虾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龙虾”,以前我们这里还没有这种虾子。据传这种虾子是“二战”时期由日本鬼子带入中国,目的是为了细菌实验,也不知何时传至本地。大概是潜江水美地肥的缘故,这种虾的繁殖特别快。听说虾的钳子对农民的堤埂和水稻还有破坏作用,所以吃虾的人也就心安理得。不过由于现在吃虾的人多了,龙虾也开始人工养殖了。“油焖大虾”顾名思义,主要是用一锅油,一盆虾。由于这种龙虾生长在淤泥里,且善于打洞,因此虾身淤泥很多,所以虾是一定要清洗干净的。在虾市的每一个店门前,都有许多人围坐于一盆虾前,用流动的清水将虾洗净,并一一给食客过目。他们分工明确,先由一人以最快的速度用大刷将虾的背部、爪子、肚皮刷洗一遍,再由一人用小刷将虾从内到外,由头到尾仔仔细细地洗净,再由一人用剪刀剖开虾的尾部,取出肠子,再剪掉虾的头部,取出里面的污物。不过这取头抽肠还挺讲究的,稍不留神,肠子就抽不干净,虾黄也会在油焖的过程中流失。
做虾就更有讲究了,大约半斤油下锅,烧至滚开后,将事先准备好的桂皮、八角、草果、白艹术、生姜、大蒜、花椒、尖椒等料下入锅中,等佐料的香气扑鼻而来之后,再将虾倒入锅中不停地翻炒,一会儿一只只青褐色的龙虾就变得通红通红。大约烧至四五分钟后,再倒入一瓶啤酒,少许白酒,白糖、盐,开始油焖,焖二三十分钟后,啤酒烧干,油焖大虾便成功出锅了。
再说吃虾,也有技巧,戴上一次性塑料手套,拎起一只大虾,千万不要认为虾的钳子不起眼,当你轻轻一咬后,露出粉红色的肉,细腻而清甜;再用杠杆的方式撬开虾头部的壳,轻轻拨开两边的灰乎乎、毛茸茸的腮,从中间挑出金黄色的精华——虾黄,入口即化,色香味俱全;再用手拨开虾的尾部,取出白白嫩嫩的虾肉,沾点盆里的香辣油,入口有滋有味,美不胜收。
说话间,我们已来到虾市,果然是热闹非凡。虾到处都有,而正宗的要数“五七油田”的“小李子油焖大虾”,幸亏我们来之前已定了位置,否则,此行当有点遗憾了。
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小李子油焖大虾”处。走进大厅,已宾朋满座。服务员将我们引至后院,这里原是一个游泳池,四周也已满是食客,相识的、不相识的,大家都兴致勃勃,是的,在炎炎的夏季里,在泳池边品虾,确有另一番情趣。
小小的虾子,居然能做成品牌,有这样的轰动效应。我想,无论什么人做什么事,只要持之以恒,用心去做,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