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是李书福

为什么是李书福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交割仪式的结束,李书福历经八年的风风雨雨, 终于创造了历史,与福特成功地交割了沃尔沃。不得不承认,这一次,李书福的东方智慧和吉利民营企业的身份给他们帮了大忙,“中国民营企业”的身份,是福特看重沃尔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直到李书福拿出的方案令福特、沃尔沃的工会、管理层都认同后,双方才开始有关收购价格等实质性的谈判。

北京时间2010年8月2日下午,吉利集团与福特汽车公司在伦敦举行沃尔沃资产交割仪式。

“我们在伦敦这边的交割仪式刚刚结束。吉利集团向福特公司支付了13亿美元现金和2亿美元银行票据,余下资金也将在下半年陆续结清。前大众汽车北美区首席执行官斯蒂芬·雅克布加入沃尔沃并担任沃尔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同时我们今天还公布了以李书福为首的沃尔沃新董事会成员名单,这也标志着,吉利集团圆满完成了对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

刚刚加入吉利的董事长助理宁述勇,在电话措辞严谨的向中国记者们实时地报告着当天的交割现场,却难掩兴奋。宁述勇曾在外企工作多年,是中国著名的公关经理人。

随着交割仪式的结束,李书福历经八年的风风雨雨, 终于创造了历史,与福特成功地交割了沃尔沃。这个原来只有李书福相信的神话故事终于变成了现实,变成了历史。

在这之前,曾经有一个经典的排比句形象的说明着过去的李书福:“李书福以一个白手起家者的精明、一个草根阶层的无畏、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执著,一路闯关,突破国家产业政策的重重禁区,终成民企造车第一人。他被称为汽车疯子,他以完全外行的姿态挤进一个绝对专业的领域,然后以离经叛道的方式打破所有的游戏规则。”

是的,就像这个排比句所言,他用狂妄的语言、张扬的个性高举起自主创新、民族品牌的旗帜;他在建立起自己的汽车王国的同时,也圆了无数中国老百姓的汽车梦。

但这一次,当李书福将世界知名豪华车品牌沃尔沃收入囊中,令国人欢呼雀跃之时,另一个问题却不能回避。即使有了八年锲而不舍的追求,有了心思缜密、亦步亦趋的安排,又恰逢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但以中国的汽车格局来说,面对那么多大型国有汽车集团,无论如何,分享这个饕餮盛宴的都不应该是草根李书福和民营企业吉利。

为什么是李书福?为什么是吉利?

不得不承认,这一次,李书福的东方智慧和吉利民营企业的身份给他们帮了大忙,“中国民营企业”的身份,是福特看重沃尔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记忆力好的人会记得,那些反对意愿强烈的瑞典政客反对的理由之一就是“吉利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一个‘单纯的中国民营企业’”,担心背后有中国政府的强大支持,呼吁不要被假象蒙蔽了眼睛。

换句话说,如果吉利是一间单纯的中国民营企业,就会赢得他们的好感。这样的假设可能有些极端,因为很有可能即使吉利是一间单纯的民营企业,他们也会找出其他的理由反对。但这多少反映出了国际上对于中国,以及中国国有企业的负面声音。

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即使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快速发展,努力融入到全球化的氛围里,但在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人们的眼里,中国仍是一个信息闭塞的国家,加之一些事件的影响,对中国的信用仍存担忧。很现实的情况是,在商业世界里,中国的国际形象甚至不如印度。如果一个印度人和一个中国人与西方人做生意,西方人会更信任印度人。

有专家曾指出,中国在全球的形象如何改善,赢得尊敬和信任,是中国融入全球化经济中要上的第一堂课。如果这个形象不能得到改变,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会分外艰难,处于不平等的竞争中。就像汤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写的那本《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所说,全球化的今天,世界正在被磨平,中国企业要从国内、国际的点滴小事做起,认真、讲诚信、遵守国际规则,一点点努力。

接近福特的一位人士透露,除了吉利,中国的奇瑞、北汽等国有汽车企业,甚至不乏一些更大型的国有汽车集团,均对并购沃尔沃项目向福特传达过好感,福特最终坚定的选择实力并不是最强的吉利,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吉利是民营汽车企业。在国际上,他们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才是真正的企业,国有企业背后更多的是代表国家意志,并不代表市场经济。福特看到了上汽收购双龙失败的案例,担心中国国有企业收购后,沃尔沃会成为双龙。

当然,吉利最终赢得福特的另一个因素是其多年形成的西化理念。吉利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快乐人生、吉利相伴”,企业愿景是让世界充满吉利。在这里“吉利”有着双重意思,一方面是其品牌,另一方面则是吉祥、幸运的意思,希望吉利的员工、客户、合作伙伴和方方面面大家都是快乐共处,双赢多赢。无论是从文化上,还是人性化的理念上,这些价值观念都与西方相通。如果是加班加点的狼性文化,在西方行不通。

另外,吉利的目标和使命是打造最安全、最环保的汽车,这与沃尔沃品牌本身享誉世界的安全、环保相通相融。在“让世界充满吉利”的愿景下,吉利近多年来不断坚持自主创新并且取得大量专利的事实,也赢得了福特和沃尔沃的尊重。

收购沃尔沃的确不光是钱的问题,背后更多的是文化、理念等。福特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公司,他们希望寻找一个有责任的企业,对自己、对沃尔沃负责。在跟吉利谈判过程中,福特曾反复的拷问吉利,如何运作沃尔沃,对于其未来的目标、计划安排等。直到李书福拿出的方案令福特、沃尔沃的工会、管理层都认同后,双方才开始有关收购价格等实质性的谈判。

“民营企业的身份”,这真是一个复杂的多命题。

事实上,如果把李书福和吉利的成长史放到中国汽车工业的大背景下,就会发现,吉利能够并购沃尔沃是一个顺理成章的故事,是一个在不可逆转的全球产业转移大浪潮下必然发生的事情。多年前,李书福执着的造车梦改变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格局,多年后,李书福执着的海外梦,正在改变着全球汽车业的格局。这种改变产生结果的大小,还需要时间去证明。但至少在这一刻,李书福成了中国的汽车英雄,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际意义上的跨国公司。

“吉利最后不一定成功,但我们走的这条路是正确的。”即使成功收购了沃尔沃,李书福也不敢妄言成功。从“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的无知无畏,到拆遍天下名车的执着,再到终于拥有一个豪华品牌的淡然,昔日的“汽车狂人”成熟了。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背后,实际是中国汽车业民营企业艰难生存的现状。这不仅仅是吉利一家的艰难,而是整个中国自主品牌寻找升级出路的困惑。它不是一个为了成为英雄而有的英雄梦,而是在历史洪流中,如果不想被淘汰就必须向前要走的路。

李书福找出了一条路。

对于走过的路,现在的李书福很少提,他把更多的时间用来想未来,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他也总是愿意说未来的规划,对于原来总是挂在嘴边的创业如何艰难等等,早已闭口不提。人们想当然的认为因为无数次徘徊在政策坚冰之外,他应该有所抱怨,但他却总是在无数大小场合坚定的感谢祖国,内心充满感激,因为他认为是祖国的强大,改革开放和所处的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他的今天,他只是抓住了历史的机遇。

还好,李书福有过去,有小人物时创业的经历,有曾经愿意诉说沧桑经历的人生阶段。也因此,他的很多故事虽然被描写的七零八乱,但还总算有迹可循。

还原李书福的创业经历,如果他和吉利成长的故事放在美国,一定拥有大批的拥趸,他是一个典型的美式英雄故事,很多欧美媒体把李书福比做中国的亨利·福特,原因是也他造了“让老百姓买的起的车”。或许本书的标题还可以叫做“两个‘福特’和一个沃尔沃”。

即使放在中国,关于李书福的成长故事也注定是一个备受欢迎的故事。大众需要一个带点传奇色彩的英雄,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在创业或者想要创业的年轻人,李书福的成长路就是身边真实存在的一部励志小说——草根出身,凭借自己的意志、勤奋以及不可阻挡的热情创造了出人意料的成功。

他的故事如柳传志和王石一样,对许多立志创业的青年人来说,是一种激励,这样的励志故事让每一个有意创业的青年都可以怀有这样一个希望——如果我足够努力,也可以成功,可以创造那些看似不可想象的成功,甚至是创造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