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了李书福和吉利的成长史,人们会发现,在李书福一次次转行、创业的过程中,他似乎就是一个时代的弄潮儿,总是能率先嗅到某一个行业的商机,适时切入,并总能取得成功。
怎样的原因让他总是大获成功?是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商业天赋使然,还是另有玄机?
“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机遇是什么?”李书福的回答很简单,“历史性机遇才是真正的机遇。只有抓住了历史性机遇,顺应历史潮流,才能取得成功。”
如李书福所说,他正是抓住了一次次的历史机遇。
而这背后则是李书福敏锐的政治智慧。
在李书福办公桌的抽屉里,始终放着一本已经被他几乎翻烂了的邓小平理论,一有时间,或者遇到问题的时候,他就会拿出来仔细的翻看、体味。
从上高中时总在报纸、广播上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到90年代末期邓小平理论的正式确立,李书福每一次创业时都在仔细的倾听着改革开放的中央精神,从这样的理论中寻找答案。于是有了李书福80年代初期从商;有了80年代末时无偿赠送电冰箱厂;有了1991年看到农业部长解读邓小平精神后,觉得可以干大事;有了在经济危机当口,顺应国家思路,率先走出去收购先进工业企业等。
和柳传志那些企业家一样,李书福深刻的认识到,中国企业的发展,制造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是依赖于中国经济的状况、政府的政策所形成的。30年来的改革开放,给他这样的民营企业来带了发展的机遇。
在李书福看来,一个企业的发展必须符合中央精神,在符合中央精神的前提下,研究“改革开放”的意义。所谓的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对一些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政策的改革和开放。
也因此,李书福总是能够率先进入某一领域,抓住机遇,喝到“头啖汤”。虽然难免在进入某一领域初期游离在体系之外,但他却能看准中央精神,坚定的认为不符合潮流的政策会“改革开放”,并且逐步验证了自己的判断。
这是一种政治智慧。到了现在,李书福仍敢大胆放言,如果国家需要,他可以无偿将吉利奉献给国家。在吉利并购沃尔沃过程中,李书福更是提前备案,步步汇报,最终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外界能看到,直接体现李书福政治智慧的是他在全国9个生产基地的布局。这样高达9个基地的布局被外界解读为吉利跑马圈地。
其实不然,几乎所有的基地都是围绕着国家的精神去做的。
西部大开发,李书福选择了兰州基地。最早兰州基地的开发区里,只有吉利。对于这个工业基础薄弱,零部件配套缺失,物流不畅的地区,人们曾一度怀疑过李书福的目的性,认为他只是借助的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心理,进行圈地。然而真的去干,干起来的时候,李书福发现,真诚是可以感动人的。
在兰州基地的扩产仪式上,骑驴的、骑摩托车的、打腰鼓的,数万当地老百姓自发去现场祝贺。如此大规模的群众聚集,在兰州少有,以至于国家卫星监控图上出现异常,到当地政府询问,以为出事了。
一开始李书福还以为这是当地政府安排的,后来才知道是当地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他们期望通过吉利这样的项目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富裕。
由于兰州特殊的地理位置,需要更多的支持,于是李书福在西部中心城市成都建设了基地,与兰州呼应,形成西南大本营,顺道辐射东亚地区。
中部崛起,李书福选择了湘潭。一方面出于对毛泽东故乡的敬意,另一方面则是顺应中部崛起的大潮。
济南基地则处于吉利布局的需要。之前上冻一直是中国乘用车市场排名第二的城市,现在更有取代广州,成为全国乘用车市场排名第一的城市。尤其,经济危机过后,山东这样的二三线城市表现出了良好的抗危机能力和增长潜力。
至于台州临海、台州路桥、宁波北仑和上海华普四大基地,李书福的布局多少有点无奈,在他看来,从成本等考虑本来1个就足够了。最早是从德阳签到了台州临海,其想扩大规模,但当地政府不同意批新地,要求其用完再批。熟悉汽车行业的人清楚,汽车企业规划、建设厂房有两年左右的周期,一旦用完再规划,就已经跟不上市场的需要。
没有办法的李书福在宁波物色到了一块300多亩的地,而且是从日本企业手中买过来的,厂房采用美国标准建设,因此取名美日。
路桥基地实际上是吉利最早从德阳搬迁汽车厂时就想进驻的地方,只是由于当初政府不信,未能获得理想,不能立项就无法获得土地。待吉利获得准生证后,其想到了家乡,也便有了路桥基地。
上海华普基地最早是李书福弟弟的汽车产业。考虑到上海已经有上汽等企业,不适合再批复新的轿车牌照,于是上海市政府和国家经贸委让李书福收购了这个基地。
在这样顺应国家潮流的情况下,吉利形成的9个基地也实现了全国布局。浙江、上海几个基地辐射市场的重要性自然不必说。其他几个工厂,但从地理位置上已经辐射了全国。兰州辐射新甘宁青、成都辐射成渝、桂林辐射两广云贵、湘潭辐射中部地区、济南辐射晋冀鲁豫以及山海关内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