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先生的这段话,为教育工作者如何看待教育之于个体人格发展的影响作用指明了方向。而西方现代心理学则为教育工作者如何遵循发展规律、把握发展脉络、适时适当地帮助受教育者养成健全人格提供了理论依据。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人生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包含有人格发展的内容,每个阶段都要面临发展的挑战,面对挑战时的积极应对有助于自我的成长,促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消极应对则会削弱自我发展,阻碍适应能力的形成。依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初中学生会主要面临两方面的问题/困惑:一是关注“和别人相比我是有能力的吗?”;二是开始思考“我是谁?”。前者带来的发展挑战主要体现在处理学业任务与为人处世相关问题的过程中,后者带来的挑战则体现在个体全面认识自我,思考自己的角色与责任、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确立自己的正确位置和发展方向的过程中。在上述过程中,个体如果能够获得有效指导,掌握积极的应对技能,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则有助于建立自信、明确目标、积极进取,否则容易出现自卑、厌学、违纪、情绪障碍等各种心理及行为问题,进而导致人格发展的停滞乃至退行。因此有效利用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学业、进行同伴交往的自然情境对其施以引导,促成其面对压力时各种积极应对能力的发展,进而促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就成为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而校本课程,因其相比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所独有的自主性、多样性、针对性,在此项任务的达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如何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帮助学生培养健全人格?“走进圆明园”课程设计中就蕴含了我们对此议题长期思考后的主旨,即将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的团体辅导工作形式与课程教学相融合。事实上,团体辅导既是一种心理辅导的方法,又是一种促进人格发展和预防心理困扰的有效教育活动。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团体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交往、相互作用,使之能够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方式、学习有效思维方式、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走进圆明园”课程的教学方案,多以下达任务、集体研修、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的方式实施,过程中由指导教师引领大家开创与维护一个充溢着真诚、尊重与共同成长的团体氛围,通过渗透于教学过程中的关怀、鼓励、示范等多种方式,逐步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接纳自己,理解、宽容、支持他人,建立合理信念,激发各自潜能,促成积极变化。最终,朝向身心持续健康发展而迈进,为把握人生幸福而奠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