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这门学科用细致的观察和系统的记录,孕育了现代科学的萌芽;而现在,它成了认识世界的一种朴素而美好的方式。圆明园里丰富的资源恰恰提供了这样的场所—上百种鸟和几百种植物可供学生们观察和思考,从而令他们更加喜爱大自然。
那么什么是博物学?这又是怎样的一门学科?在现代生活中对青年学生有什么益处?北京大学著名的刘华杰教授以“博物学:以圆明园植物为例”为题,为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刘教授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先后两次进入圆明园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察。博物是对大自然进行宏观尺度的、综合性的、平面式的考察和探究的方式,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人物都是博物学家,如班克斯(Joseph Banks)、赖尔(Charles Lyell)、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沈括、郑樵、徐霞客、朱橚、李时珍等。刘教授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为大家介绍了博物学的概念、研究博物学的意义和如何博物,从而让学生们认识到:博物的真谛就在于认真观察和发现身边的事物,了解身边的一切,通过眼和心,记录丰富多彩的世界,眼到、心到,动之以情。刘教授还告诉学生们:人类生活于大自然之中,大自然本身是美丽的、重要的、必须保护的。博物学可以培养个人对大自然的感情,建立起个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对话,提升和增进人们对自然关爱从而为保护大自然而努力的智力与情感。博物使人敬畏、谦卑和感恩。
刘教授讲座的意义在于:不仅仅是让大家认识一些圆明园中的植物,让学生们对植物的分科、博物学有所了解,知道本土物种和外来物种,学会欣赏本土植物,并通过观察植物了解周围环境的变迁和地球生态系统;更在于告诉他们,不要在竞赛和考试成绩中迷失了自己的光阴,宜通过博物亲近自然,发现身边的美,有简单纯粹的兴趣爱好—不是出于功利的目的,因为博物学就是普通人可及的世界范围,而且博物可以让人合作、快乐、自在。从学生们听课专注的眼神和热烈的发问,表明他们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在提问环节,孩子们发言的踊跃和问题的深入,让刘教授数次竖起了大拇指,对他们做出了极高的评价,我们的活动也得到了预期的效果。
图2—1和图2—2是刘华杰教授在讲课,以及学生们在认真听课的情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