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串起珍珠的那根线

串起珍珠的那根线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对于导致这种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仍不得而知,但是诸多类似的真实细节,无疑让今人对清代建筑的认知由扁平变得立体、生动,也为真实再现圆明园提供了最翔实的依据。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圆明园后湖西北岸的“上下天光”景区。“在圆明园中,二层楼的建筑十分有限,我当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上下天光。”

圆明园从始建到被毁灭的历史超过150年,这期间园中大大小小的营建工程几乎不曾间断,这样一段不短的时间里,很多“定法”也发生了演变。

“以前我们总喜欢把‘清代建筑’视作一个单一的整体来分析,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近300年的时间跨度。其间许多建筑的细节都发生了变化,而历经五朝皇帝的圆明园无疑是一个研究的范本。”贺艳回忆说,一个关于“山花”的例子让她印象深刻。

所谓“山花”,是中国歇山式的屋顶两侧的三角形墙面。今天我们在故宫看到的主要建筑的山花都是木质、红漆。这也被认为是清代皇家建筑的标准做法。然而,在复原圆明园的过程中,却有了新的发现—在成画于乾隆年间的四十景图上,许多建筑的山花呈现出暗淡的灰色。是时间久远,颜料褪色?还是实物本身将木结构刷成了灰色?又或另有原因?

复原团队想起了曾由郭黛姮教授主持保护修复工作的恭王府。恭王府最初是乾隆朝权臣和珅的宅邸,作为同时期建筑,这里会不会保留有实物线索呢?果然,在乾隆中期修建的锡晋斋找到了类似于四十景图中的灰色山花,它的质地是砖而非一般认知的木质。虽然对于导致这种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仍不得而知,但是诸多类似的真实细节,无疑让今人对清代建筑的认知由扁平变得立体、生动,也为真实再现圆明园提供了最翔实的依据。

“圆明园的营造史贯穿了它自身历史的始终。它的丰富内涵不仅是横向地比较而言,还纵向地体现在自身的变化之中。”郭黛姮教授所说的这种“时移景异”,在某些景区尤为频繁。圆明园曾是五代帝王长年起居、理政、游赏之所,更有大量皇族亲贵、嫔妃、官员、仆役兵丁等出没其间,无论是使用中的损耗、天灾人祸的毁坏,抑或是主人审美的变迁、使用需求的更改,都可能导致拆、添、改建工程。

对于这种变化,《圆明园内工则例》虽有记载,但仅有文字,难以了解其真正面貌;四十景图只提供了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一个断面上的景观,无法反映出变迁的过程;样式房图档虽然含有比较丰富的改建信息,却有相当一部分既未标明年代,又未标明所绘景区名称。要想摸清、理顺这些变迁,必须综合多种史料,也必须结合其他史料,来推测、求证。

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圆明园后湖西北岸的“上下天光”景区。这是一个以赏月、宴饮著称的佳处,在胤禛赐园时期就已建成,时称“湖亭”。从四十景图上看,乾隆初年上下天光的主体建筑是上下两层四面通透的敞厅,二层带有宽大的平台,楼前月台入水,曲桥卧波,蜿蜒百尺,颇有临水轩亭的趣味。

这处景观自乾隆朝到咸丰朝,经历了多次改建,层楼形制、湖岸位置、附属桥亭都有了很大变化。因此线索、资料也格外散乱庞杂。一天,研究人员在档案中发现了一条咸丰十年(1860年)2月21日关于改建上下天光的圣旨,其中写道:“上下天光天棚加进深,换柁板拉。”从这条记录可知,至迟在咸丰十年,上下天光主楼前已经加建了一个用于遮挡阳光、雨雪的天棚。问题是,这个天棚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样式房图档中一张没有任何标注的设计图,引起了贺艳的关注。这正是一座天棚的立面图,图上显示它搭建于一座二层楼建筑前。“在圆明园中,二层楼的建筑十分有限,我当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上下天光。”为了验证这个推断,她找来了同一时期上下天光景区的总平面图。总平面图上本来就已用红色标注出搭建天棚的位置,而且,经过对比,两张图中的二层楼建筑的各项数据尺寸完全吻合。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此幅没有题目和日期的样式房图,正是上下天光主楼前搭建天棚的设计图。“我们不但顺利地获取了天棚的复原数据,还帮助样式房图的收藏机构,为这张身份不明的图纸验明正身。”贺艳说,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在堆积如山、未经梳理的原始史料中寻找联系,在大量的数据积累中厚积薄发,“如同一盘珍珠,被一根细线串连了起来”,最后才能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建筑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