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义接仙女

武义接仙女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双七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性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众多传统节日中最具有浪漫色彩的节日。时至今日,七夕节已流传千年。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带的花边女工特别看重乞巧,当地的七夕风俗传承至今,颇有特色。石塘小人节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其代表性传承人骆业生,生于1934年。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双七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性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众多传统节日中最具有浪漫色彩的节日。七夕节日民俗的产生与牛郎织女传说的附会有着一定的联系,特别是织女的形象更是七夕祭拜仪式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七夕节的节俗在不同朝代、地域有部分差异,但大体分为祭二星、吃巧食、唱乞巧歌、比赛乞巧等多种民俗活动。时至今日,七夕节已流传千年。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浙江七夕节概况[26]

浙江各地的七夕节,主要是年轻女子的“乞巧”活动,她们相聚在一起,祭拜牛郎织女,并且向织女乞求灵巧,试图借此机会提高自己的女红技艺,并且祈求自己能够有个美满的姻缘,不过在各地民间人们过节的方式方法会很不一样。

清代杭州的乞巧,有吴存楷《江乡节物诗·针彩》为证。诗云:“穿线年年约比邻,更将余巧试针神。谁家独见龙梭影,绣出鸳鸯不度人。”诗前有题注:“七夕穿针旧俗也。今则以针投之盂水中,翼日视其影之所似,以占巧拙。”《江乡节物诗》又有《巧果》《蛛盒》两首,亦述七夕风俗。巧果是油炸面条小点心,蛛盒则是让蜘蛛在小盒中吐丝,以其形状占卜。老人回忆,当年的针彩乞巧颇有些神秘。七夕前一天,取雨水、井水各半,盛在碗里,放露天一夜,再在太阳下晒半天,中午时分,女孩子将绣花针或新竹丝放水面上,使之浮而不沉,以观其在水下的影子,往往颇细巧,则以为乞得巧;倘若平淡无奇,则以为乞得拙。当然,这里的心理因素颇多,也是很难坐实的。较多的地方是女孩子之间比赛女红手艺,巧拙各有公论,比较实在些。

萧山坎山一带,盛产花边,人称“萧山花边”,20世纪20年代便已闻名遐迩。这一带的花边女工特别看重乞巧,当地的七夕风俗传承至今,颇有特色。在坎山,如果家中有十五岁的孩子,这天就要给他们行成年礼,给他们吃鸡。晚上,有的人家在庭院里摆供桌,祭祀牛郎织女,供桌上有水果、菜肴,以及家中姑娘、媳妇的手工活儿,燃香点烛,虔诚礼拜。当地还有一首在乞巧仪礼上吟唱的《乞巧歌》:

七月七,牛郎哥哥、织女姐姐快快来。

伢给你送肉,教伢学做活;

伢给你送物,教伢扎鞋帮;

伢给你送菜,教伢学裁剪;

伢给你送水,教伢纳鞋底;

伢给你送瓜,教伢纺棉花;

伢给你送醋,教伢学织布;

伢给你送酒,教伢学梳头。

他们那儿也盛行七夕节吃巧果,用槿树汁洗头发,用凤仙花汁染指甲。当地有地藏寺,许多人还在这天夜里到寺庙里去坐夜,祈求幸福。当地有民谚:“若要夫妻俩恩爱,地藏寺里坐一夜。”

在嘉兴塘汇乡古窦泾村一担庙,七夕有“香桥会”。人们将一束束线香裹紧,搭成一座很大的香桥,有桥栏、桥亭,造型古雅,十分好看。人们虔诚礼拜,同唱仪式歌:“一星桥,二星桥,三来要拜神仙桥。香头伯伯有功劳,搭香桥师傅心功巧。香桥上头好跑人,下头好过九龙船。鲁班先师合拢桥,丝网娘娘看仙桥,仙男仙女同过桥……”

温岭沿海的箬山、石塘一带,七夕有“小人节”。这一带有孩子的人家,从出生到十六岁,每年七夕都要为小孩扎制彩亭,男孩扎彩亭,女孩扎彩轿。彩亭造型精巧,有两层或三层,底层供七仙女或妈祖像,装饰假山、花园以及各种戏曲人物。届时在门口设供桌,供彩亭、彩轿,以及鲜花、供品,点燃香烛,为孩子祈祷,最后焚烧彩亭、彩轿。此日,主人家诚邀亲友聚餐,共祝孩子茁壮成长。石塘小人节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其代表性传承人骆业生,生于1934年。他如此口述此节日[27]:

每年到农历七月七,我们石塘箬山一带有小孩的家庭都要过传统的“七夕小人节”。“七夕小人节”是名副其实的小孩子节日,相当于把小孩子都集中在这一天做生日,从小孩1岁起开始做,一直做到16岁为止。

这“七夕小人节”的习俗,是从福建闽南传过来的,因为箬山一带的原住民,其祖先基本都是在300年前陆续从闽南沿海一带迁移过来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闽南文化习俗,而由于箬山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使得“石塘小人节”这一传统习俗得以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石塘小人节”祭祀的对象是“七娘妈”。“七娘妈”即七仙女,是玉皇大帝的七位女儿。闽南一带的传说,是把牛郎织女和七仙女下凡的故事“合二为一”的,传说织女是天帝的第七个女儿,因思慕人间生活,私自下凡来到人间,后面发生的故事已家喻户晓,就不多说了。后来把七仙女演变成了“七位仙女”,即“七娘妈”,是主管小孩子的神。在闽南渔民的心目中,“七娘妈”是美丽、善良、慈爱、吉祥的化身,她能庇佑小孩子健康成长。七月七祭祀“七娘妈”,是为自家的小孩祈求平安健康。

另外据老一辈的人讲,七仙女生有小孩子,生下来后就没有爹娘抚养,是在野外被动物养大的,到后来还成了有作为的大人物。而我们箬山当地的习俗中,对小孩子的昵称,很多都喜欢在小孩子名字后面再加一个“狗”字,如“阿甫狗”“坚狗”等,这个“狗”绝不是骂人的,而是长辈希望小孩子能像小狗一样容易养活。七月七祭祀“七娘妈”,也是人们祈求自家的小孩能像七仙女的孩子那样容易养活,并能够成才。

在“小人节”到来前,箬山居民都要为自家未满16岁的小孩定制一个特殊的祭品,这个祭品是彩亭、彩轿或七娘妈座。过去男孩用彩亭,女孩用彩轿,现今多数女孩也用彩亭了,如遇经济拮据的家庭,彩亭和彩轿也可用简单制作的七娘妈座来替代。彩亭和彩轿都是由用竹条和五彩纸为主要原料扎制而成的。其中彩亭制作得最为精致,它呈半边状立体造型,正面凸出,背面平直。1至15岁小孩用的彩亭都是两层结构,上层是半边亭子形状,亭上贴有横批叫“虫二亭”。为什么叫“虫二亭”呢?以前听我父亲讲过,相传七仙女和董永是在亭子里相遇的,他们之间发生了风花雪月的故事,风月过后,有了爱情的结晶——小孩子。而“虫二”就是风月无边的意思,风月无边——去掉两字的边框,自然成“虫二”两字,所以把这个有着风月故事的亭子叫作“虫二亭”。底层中间是“七娘宫”,里面供有七位七娘妈的画像。“七娘宫”也叫“保赤宫”,意思是保佑小孩子健康成长。底层两边是用彩纸做成的围墙,围墙旁边,还做有假山、花草、盆景等。彩亭的上下两层,还插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小纸人,这些小纸人是彩亭的主角,一个彩亭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小纸人的制作是否精美。小纸人都是戏曲人物造型,有岳飞、孙悟空、八仙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而16岁小孩用的彩亭更为讲究,因为16岁是渔家孩子过的最后一个“小人节”,也是他们的“成人节”,所以这一年的彩亭有个特殊的称呼,叫作“金亭”,而16岁过的这个小人节叫作“满金亭”。金亭做成三层结构,外观金碧辉煌,它除了包含普通彩亭所有的元素外,在底层正中位置还特别多插了一个小纸人,它手拿雨伞、肩背包袱,酷似古代进京赴考的书生,而楼台最顶层屋脊两端,贴着一对恰似状元帽子上的宫花,暗示金榜题名。整个场景意味着小孩子已经成人了,应该出去有所作为了。

纸轿的制作,比彩亭制作简单得多。它是模仿民间花轿的样子,扎糊一个尖顶的轿子,两边一副轿扛,里面一个小偶人即可。七娘妈座则最简易,一张尺许长的长方形硬纸板,下面粘贴上七位七娘妈的头像,背面穿扎两根细竹片固定即可。用插着小纸人的纸亭作“小人节”祭品有什么由来呢?本来谁也不清楚,但是最近据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陈勤建教授考证,它源自北宋时七夕节供奉摩诃罗偶像的习俗,因为摩诃罗6岁就出家成佛,成了当时人们抚育杰出人才的理想楷模,人人争相膜拜。后来摩喉罗在佛教中的信仰光环逐渐退去,变成纯粹的玩偶,并被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人物形象所取代。石塘小人节彩亭中的小纸人即由此发展而来。

过“小人节”的前几天,箬山有小孩的家庭还要浸米做水圆,把做好的水圆送给外地的亲朋好友,并邀请他们过节当天前来赴宴。七月七这天,从外地来赴宴的客人成群结队。上午,各家门口摆上供桌,在供桌正前方摆上彩亭、彩轿或七娘妈座,在彩亭、彩轿或七娘妈座前,点上香烛,摆上一壶老酒和七只酒盅,同时,在供桌上还摆上各种供品,如香蕉、西瓜、刀肉、黄鱼鲞、糖龟等。祭拜完毕后,在鞭炮声中,把普通彩亭上层的小纸人拔下来给小孩子玩,金亭上的小纸人则不能拔,最后将彩亭、彩轿或七娘妈座同纸钱一块焚化,进贡给七娘妈。中午,摆上丰盛的酒宴招待客人。晚上,人们乘凉时仰望星空,偶尔也讲着有关七娘妈的神话传说。

我本人是15岁开始学习彩亭制作的,学成后正值新中国成立,我又重新入校读书,一直读到高中,高中毕业后,我又回到老家,以做彩亭和其他纸艺为谋生行当,后来政府“破四旧”,“小人节”和做彩亭被列入封建迷信活动,遭到禁止,我被迫改行做了油漆工。改革开放后,我又重操旧业,重新开始了制作彩亭的行当,至今已有20多年。彩亭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它是成批制作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制作小纸人。制作小纸人工序的第一步是打坯,在竹签上用纸打好各式各样的小纸人身体坯子;第二步是印头和开脸,小纸人的头是泥做的,预先在陶制模具中印制,印制成型后,晒干、涂粉、上色,再按照传统戏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化上眉目脸谱;第三步是安小纸人的头手脚,把做好的泥头安到相应的纸坯上去,并为小纸人配上手脚;最后是穿衣戴帽配道具,根据小纸人的不同戏曲人物形象,用彩纸剪刻不同的衣服、帽子和相应道具装饰小纸人,例如给孙悟空穿戴上金色的盔甲和头盔,并配上金箍棒等。至此小纸人制作完毕。

2.扎制彩亭。第一步是剖竹扎架。把毛竹剖成一根一根的细竹条,然后用细竹条扎成彩亭的架子,竹条与竹条之间须用纸绳扎牢。第二步是配纸糊亭。为这些扎好的竹架子批量调配好彩纸,接着用剪刀把彩纸剪成各种形状,再把剪好的彩纸糊到竹架子上。最后,把各式各样的小纸人插到纸亭架上,每个彩亭插十余个小纸人,至此完整的彩亭制作完毕。

石塘小人节虽然因其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至今得以保留下来,但是近些年来由于交通、通信的便利和人们文化交往的进一步扩大,小人节的一些文化内容不断地弱化,地方性特色和特点也在逐渐地消失。石塘“小人节”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扩展项目名录,建立起一支传承人队伍,对这个特殊的传统节日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在洞头海岛,则称“成人节”。其实洞头与温岭沿海的居民,历史上大多是闽南人。洞头的“成人节”与温岭的“小人节”大致相仿,只是细节上各有不同而已。在洞头,十六虚岁的儿童要在七夕这天行成人礼,人们虔诚礼拜,祈祷词云:“七月初七天门开,七星娘妈坐莲台。有花有粉请你来,保佑娒儿快快长大免祸灾。”当地还有七仙女帮助百姓的动人传说。

而在缙云县胡源乡招序村的张山寨,则以七七会的历史悠远和规模宏大著称。相传当地的这一文化传统肇始于明万历年间。当地献山庙祀奉陈十四娘娘,俗传七月初七是陈十四娘娘诞辰。各地信众从七月初五至初七,陆续进庙祀拜,并有各种迎神会案,一路巡游,龙狮翻腾,歌舞弥漫,大多为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艺术表演,小小的山村在七七会期间一下子会聚两三万人,形成欢乐的海洋。张山寨七七会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其影响之大。

武义七夕节民俗活动丰富多彩,美不胜收,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农家少女大多于这一天取黄荆柴及乌桕叶捣汁洗发,让一头秀发乌黑发亮,美若仙女;家中女子于七七之夜,设香案陈瓜果糕点于庭院,遥拜七仙女;女孩们会静卧葡萄架或梧桐树等大树下,听牛郎织女窃窃私语……当然,最具文化特色的,自然是“接仙女”。以下就武义接仙女作为七夕节的专题展开论述。

二、武义县概况

武义县地处浙江省中部,位于金衢严盆地东南,东邻永康市、缙云县,南连丽水市、松阳县,西接遂昌县,北与金华市、义乌市相依。该县地势南高北低,中部隆起,丘陵起伏,山地连绵,山脉属仙霞岭分支。全县总面积1577.2平方千米,丘陵占61%,山地占33%,平原占6%。河流分钱塘江和瓯江两大水系,以樊岭和大庙岭为分水岭。境内三面环山,峰峦连绵,中部丘陵蜿蜒起伏,造就了武义这一河谷盆地。再加上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量丰富,年日照时数、无霜期长,十分适合稻作物的生长。因此,当地居民过着火耕、水耨、食鱼与稻作生活,曾一度处于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28]

据《武义县·舆地志》记载:“吴赤乌八年分乌伤,永康县置,隋废,于唐天授二年(691年)分永康西境又置。”[29]据文物工作者考古发现,在今大田乡大公山村拥有新石器时代打磨加工厂,从草马湖、新宅、荷丰等地区出土的石斧、石锤就是有力物证。也就是说,先民在这片地域开拓荒土、繁衍子孙的时间远比文献所记录的时间要早很多。此外,由于地处山谷,武义地区很长时间都要通过熟溪这条水路与外界联系,交通不便使当地民众安心农耕,风俗保留比较完整。宋代理学家吕祖谦称之为:“负山之民,气俗郭懿,乐田亩。”[30]

武义县传统节庆民俗众多:如俞源太极星象村有个圆梦圣地——洞主庙,建于南宋,距今750余年,素有“洞天清幽,避暑仙府”之美称,每年正月十三和农历六月廿六是传统的“圆梦节”。正月十三,白天,村里要举行“擎台阁”民间文娱活动,意在消灾撵祸,期望来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全村大街小巷挤满了观众,热闹非凡。夜幕降临,来自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纷纷住入洞主庙清幽阁,席地而卧,圆“春梦”。农历六月廿六,前来圆梦者更多,其间,俞源村每年都要演三天四夜古装戏,奇怪的是,每年这期间,即使久旱无雨,该地总要下一场喜雨。又如柳城“庙会”在农历五月十六、十七为宣平城隍诞辰。诞辰前,柳城三坊装饰抬阁,至十六,抬城隍神像和台阁出庙游行,并演戏庆贺。五月十四至十七,四方商贾云集,四乡人民来观者成千上万。新中国成立后,柳城沿袭庙会物资交流之俗,将五月十六变为一年一度最热闹的夏季物资交流会,至今仍延续不衰。还有正月十五元宵节,武义县柳城每年都要举行三天的舞龙灯活动。镇内三个村分别舞一条板龙,一路鼓乐,店家、各单位则鸣炮迎接,还要包给他们红包,远近群众都纷纷前往观看,武义大多数乡镇和较大的村都有龙灯队,每年元宵节除在当地舞龙灯外,还跨乡镇舞,有的还舞到县城闹元宵,以展示“众龙”的风采。[31]

三、七夕接仙女的仪式过程[32]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黄河下游大量民众曾迁居至武义地区,并随之带来大量中原文化,[33]北方的七夕风俗很有可能是在此期间传入武义地区。在南宋开禧三年(1207),武义的七夕仪式已经初具规模,节俗的盛行出现在明清时期。据《嘉庆武义县志》记载:“七月七日人家女子夜间陈瓜果于庭以祀织女谓之乞巧。”武义的七夕仪式是一个以女性为主要参加群体、拥有丰富民俗文化内涵的节日庆典。每当七夕,位于武义城东胡处村的龙王山热闹非凡,四乡八村的巧妇会聚在三江口上的龙王庙,赶制荷花灯,以便在七夕节于熟溪两岸乞巧放灯。七夕的熟溪桥最为浪漫,巧女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至熟溪两岸,以熟溪桥为中心,彩灯高悬,鹊桥巧架,元宝折叠,佛经齐颂,荷花灯顺流而放。“第七仙女织绸绫,织得什么好花名?织得鹧鸪会求雨,织得喜鹊会做媒……”熟溪两岸,这首古老的《织绸绫》在巧女们的齐声吟唱里,从古至今仍在回荡。

早在农历七月初七的清晨,年轻的女子就已呼朋唤友前往水边面朝朝霞清洗长发,迎接七夕节的到来,据说这天洗发可以使头发更加乌黑亮泽。是日,在武义县的一些地方还有杀雄鸡、念乞巧、换牛绳的习俗,但是在所有的活动中,“接仙女”仪式是七夕节的重头戏,而且是武义县独有的,至今仍保留得比较完整的节俗。“接仙女”是指通过七月初七夜迎送七仙女使其与牛郎相会,并得到她所赐予的巧慧的一种仪式。

接仙女仪式在武义县的郊区与农村各有分布,主要有以下四种空间布局。第一种,以家庭为单位,在自家庭院中祭拜。但凡家中有适婚年龄的女子,会于此日由女性长辈带领在屋前空地设下香案,摆上瓜果蔬菜,有的还会挂上七仙女的人物画像,然后将点燃的荷花灯插在地上,点香接七仙女过银河并向她祈求巧慧,最后焚烧荷花灯,送还七仙女。这是最古老的七夕祭祀模式,与昔日武义家家户户举行接仙女仪式盛况相比,现今这种仪式散见于各乡村中。第二种,以村落为单位,在村中明堂或村内防火塘边等空旷地带集体举行仪式一同祭拜,这种模式是现今农村接仙女仪式的主要传承形式。第三种,若村内有七仙女庙,则以此为信仰辐射圈的中心,该村及附近村落的村民都于七月初七集中到庙宇进行祭拜。民众除了在庙中祈求婚姻美满,还会有一些其他愿望,具有实用性和功利性。第四种,以熟溪桥为中心的城市文化空间,这种形式作为对家户模式的扩展,是在武义城区内仪式活动地域受到限制的特殊情况下演变而成的。熟溪河沿岸平坦、空旷,便于放荷花灯,每年城内或城郊的居民特别是中老年妇女都会于七月初七夜聚集在此举行接仙女仪式,而熟溪桥也逐渐成为该仪式的城市传承中心。

接仙女的筹备工作一般开始于农历七月初五,民众在各自家中扎制荷花灯,购置黄纸、锡箔、香、果品等一切祭礼,将锡箔折成元宝式样。七月初七下午五点左右,民众陆续前往熟溪河,仪式按规定要在七点开始。她们首先吟唱《敬天敬地经》,并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拜一次,即将天庭中的天门打开,准备迎神。其次,吟唱《蜡烛经》和《摆斋经》,将香案上的蜡烛点燃后,把准备好的时鲜果品、糕点、鲜花、香炉放于向北依次排开的供桌上。接着,用硬纸壳折成长方形作为桥墩,将三至四根香并排搭在两个桥墩之间作为桥架,把锡箔和黄纸覆在桥墩之上当作桥板,其他人接二连三紧随其后,共同拼接成一条绵延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七星鹊桥,打头的人还会将一对荷花灯放于鹊桥的最前面或两边,营造出桥下有水、水上有花的美丽意境。此后参加祭拜的妇女排成几行队列燃香,面向北方吟唱《接佛经》,上至佛教中灵山诸佛、菩萨以及道教中的玉皇大帝、各路天尊,下至民间信仰中的土地神、门神、灶王爷都一齐请至凡间接受香火祭拜,并在供桌上敬上十杯香茶。然后,边吟唱歌颂七仙女巧手善织的《织绸绫》,迎接七仙女下凡,并进行叩拜,祭拜者双手握着荷花灯按逆时针方向围绕供桌转圈,俗称游桥,即让牛郎织女在鹊桥中相会。最后,妇女们在河边吟唱《送佛歌》,带着不舍与祝福恭送七仙女重返仙界,并将各色荷花灯与七星鹊桥一同点燃,点亮的荷花灯放入熟溪河中顺水漂流。至此,接仙女仪式结束。

而壶山街道塘头村的接仙女仪式程序也跟熟溪河大同小异。首先是接仙女活动前的准备,除参加者各自扎制荷花灯外,民间艺人还要制作十四盏荷花灯,其中七盏大荷花灯插在地上,七盏小荷花灯置于水盆中,水盆中再放些莲藕,象征七仙女下凡沐浴的荷塘。大小荷花灯的花瓣都是七瓣,象征七仙女。还要画十幅画,其中七幅画是七仙女的画像,一幅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一幅是金童,一幅是玉女(在民间传说中,金童玉女是牛郎织女的一对儿女)。待一切准备就绪,七月初七晚上七时,村里的女子开始唱诵《敬天敬地经》,接仙女仪式由此拉开序幕。接下来整套仪式还包括诵经、摆供品、点香烛、敬香茶、烧利市、祭拜仪式等,非常讲究。

四、七夕接仙女的文化内涵

武义七夕接仙女习俗作为与农业生产休戚相关的传统节日仪式,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首先,仪式中保留了远古时代的星象崇拜。在祭拜七仙女的仪式过程中,对牛郎织女的经历进行吟唱:“北斗七星七面旗,无爹无娘哥嫂欺。窗口亮来哥嫂叫,满满量米要受气。浅浅量米饿肚饥,长长布料短短衣。家中无被草上眠,塘里洗澡庙上宿,七月初七上天堂。”[34]从唱词中可见,北斗七星(织女星)先为神后转人,这种既没有完全摆脱织女原为星神的星辰崇拜,又包含了神降为人这一世俗化过程的故事原型。同时,从北斗七星对织女星故事主人公地位的取代、《北斗经》的吟唱以及仪式中民众面北祭拜可以看出对北斗七星的星象崇拜。《梦粱录》记载七夕之日:“又于广庭中设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35]由此可见,早期七夕节祭拜的是北斗,后才是牛郎织女星。北斗七星是观象授时影响农耕生产周期的重要星象,也是星野占卜、观测人间旦夕祸福的星象之一。古吴越,扬州地区对应的星宿正是斗、牛、女。自东汉,北斗与道教相结合,道教通过拜斗仪式来求长生,从此北斗具有主死延寿的职能。直到魏晋时期,随着织女在民众心目中地位的提高,民众逐渐在七夕日祈寿的对象从北斗转移到了织女身上,而祭拜北斗七星的仪式也慢慢被人遗忘。武义接仙女通过七仙女经历的回溯引出对北斗七星的祭拜,是对这一古老信仰的记忆与传承。

其次,七夕仪式中使用了七仙女的名字而并非人们所熟悉的织女的名字,其原因大致在于儒家孝伦理的推广所导致的牛郎织女故事与董永七仙女故事的混淆。根据经历了三代接仙女仪式的传承人王柳香[36]口述:她从母亲口中得知,七仙女是有感于牵牛卖身葬父的一片孝心才自愿下嫁于他,在姐妹的帮助下,七仙女顺利实现了一个月内织十匹绸绫的承诺,帮助牵牛还清员外的十两纹银,免去三年长工之苦。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此故事完全是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原型。牛郎织女故事与董永七仙女故事在情节上有一定的相似性,讲的都是人神之恋以及最后被迫分离的悲惨遭遇,何况织女和七仙女都有善织的本领。因此,在故事流传的过程中,很多民众将其中的人物混淆,最终把七仙女误认为织女,在七夕节时进行祭拜。

七夕民俗中的接仙女仪式承载了儒家孝感模式和道家天人两分思想,并且涵盖了口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技艺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它独特的仪式内容包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记忆,是农耕社会民众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社会影响力。

最后,武义七夕接仙女活动是一个集集体祭祀、欢乐喜庆和人际交往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仪式。对于参与主体的妇女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集体狂欢。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妇女们平日大多是在家中为丈夫和孩子操劳,社会上也极少关注这一群体,为她们设置放松身心的娱乐活动,七夕节恰好为她们提供了释放自己情绪、表达内心情感的机会。这些女子一改往日形象,在这个完全属于她们自己的节日里走出家门,在祭拜仪式的过程中会聚一起,一边集体放声吟唱各种经文,一边欢快地跳着各种传统舞蹈,在娱神的同时也从旁人的赞许中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该仪式还是增进情感联络、扩大人际关系的好时机,传统妇女平时的日常活动空间比较狭小,但七仙女信仰可以将方圆几里的姐妹会集到一起,并在仪式过程中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姐妹朋友。对于年轻女子来说,该仪式的祭祀祈福功能更为明显,她们在为牛郎织女这段天上人间情感动容之时,也祈求自己的爱情和婚姻能够幸福美满。

综上所述,武义七夕接仙女活动不但具有地方文化风格,而且比较完整地保留了祭牵牛织女星的古老文化传统,继承了道教文化的牛郎织女传说,融合了儒家孝子伦理道德、佛教平安吉祥的宗教观念,并与民间美术、民间歌谣、民间仪式结合起来,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影响力。随着七夕节这个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当代人的重视,接仙女活动也得到了许多青年男女的青睐,参与此项活动的青年男女渐趋增多,民众参与热情高涨。目前,武义七夕接仙女已被列为浙江省首批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