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枫[1]
摘 要:全国各高校党委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高校统战工作,取得突出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做好新常态下高校统战工作,就必须充分认识新常态下高校统战工作对象及其统战工作的新特点,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大职能,注重高校统战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才能使高校统战工作取得实效。
关键词:高校统战工作;创新与发展;研究
高校统战工作就是把党的各项统战方针政策具体落实到高校,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促进高校改革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和维护高校稳定服务。高校统战工作的内涵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本质,构建“大统战”格局。把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团结起来,凝聚力量,为高校的改革发展共同奋斗。二是坚持求同存异、大爱包容。大爱是理解,是信任,是支持和互相沟通。高校统一战线是“同”和“异”的对立统一。在高校统战工作中,应该在“同”中存“异”,在“异”中求“同”。高校统战工作对象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要统一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同”的基础上,允许党派之间、信仰之间、民族之间、多种经济成分之间差异的存在,对待高校统战工作对象中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差别,应该大爱包容。坚持“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扣帽子”的原则,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解决好高校统战工作对象之间的人民内部矛盾,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文明和谐的政治局面。
一、高校统战工作“回头看”
全国各高校党委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高校统战工作,健全高校统战工作机构和完善机制,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核心,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加强民主党派组织建设,认真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校统战工作取得的突出成效
1.强化思想认识和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落实。
高校党委始终牢固树立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责任意识,把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紧紧围绕“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根本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知识分子工作总方针和“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的各项政策,为高校统战部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2.加强引导,注重培养知识分子中的党外代表人士。
高校统战工作部门引导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更新思想观念,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党外知识分子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献计、献策、献实力。与此同时,把那些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党外知识分子培养成为党外代表人士。
3.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
高校党委及其统战工作部门认真总结我党多年来积累的统战工作经验,结合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实际,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历史的成功经验,分析现实高校统战工作的复杂情况,探索新的“求团结保稳定、谋转变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把高校统战工作做出了实效。
4.寻找载体,搭建平台。
全国各高校认真研究高校统战工作的规律,运用信息技术、广播媒体等各种新手段,使高校统战工作的方法和载体日趋科学化、多样化、规范化,为高校统战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5.健全完善体制机制。
高校党委及其统战工作部门逐步健全管理体制,从制度建设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管用的工作制度,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使统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高校统战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够高,重视程度不够深。
一是在一些高校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意识中,认为统战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关联不大,不像民主革命时期那样,统一战线与中国命运休戚相关。他们对统一战线的本质及其所担负的“争取人心、凝聚力量”这一根本任务理解不深,认识不足,总把高校统战工作看成“务虚”工作。对高校统战工作持“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可有可无态度,导致一些高校统战工作出现“上级督办,说干就干,讲起来该干,干起来不算”,基层组织无力,具体工作淡化,力量投入还不够。二是对高校统战工作的认识错位。一些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不关注统战工作,甚至认为统战工作是不能创造财富的务虚工作,可做可不做,可轻可重,忽视统战工作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三是对统战工作的民主政治本质认识不足,忽视统战工作的民主政治和监督作用。
2.工作载体和内容单一,工作方式老化,工作标准判断错位。
一是在一些高校,认为开几次会议、搞几次走访座谈活动、核拨点经费、提拔党外干部就算做了而且做好了统战工作;二是一些高校统战工作部门仅靠过去积累的一些老经验、老方法开展统战工作,对具有新变化、新特点的统战工作,缺乏新方法和新途径。
3.工作体制机制缺乏活力。
体制是由若干事物要素结构而成的系统整体,事物的系统结构决定系统整体的功能。没有功能的体制是“尸体”,也就没有机制。高校统战工作体制机制缺乏生机活力,高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治校、教授治学的统战工作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完善。
二、新常态下高校统战工作对象及其统战工作的新特点
所谓新常态就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既不同于以往,又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要做好新常态下高校统战工作,就必须把握新常态下高校统战工作对象及其统战工作的新特点。
(一)新常态下高校统战工作对象的新特点
1.高校统战工作对象范围具有广泛性。
高校统战工作对象的主要范围是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少数民族人士、有宗教信仰的人士、港澳同胞及在高校就读的港澳学生、台湾同胞及其亲属、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等。随着高校的迅速发展,高校教师队伍迅速壮大,统战工作对象也在迅速扩大。
2.高校统战工作对象的思想政治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在长期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过程中,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养成了独立思考而不随波逐流的思维模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他们被“软禁”的思想政治意识得到解放,有的甚至很活跃,其独立性与时俱进,日益增强。
3.高校统战工作对象具有政治参与的优越性。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高校统战工作对象参与高校自身管理的自主意识不断加强,一些统战工作对象已经身居高校领导岗位,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力量;一些高校统战工作对象已经参与各级人大、政协、政府及其部门的领导工作,特别是参与人民政协的民主协商工作,充分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积极发挥“人才库”“智囊团”的重要作用。
4.高校统战工作对象的组织分散,价值观念及其价值取向多元化。
一是高校统战工作对象分布在学校各学院各部门,尤其是无党派知识分子没有相应的组织,处于分散状态。二是高校统战工作对象由于受到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影响,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出多元性。一方面,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活跃,观念更新快,利益观念、平等观念、自由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市场观念比较超前;另一方面,功利主义价值观念也影响着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
5.高校统战工作对象具有流动性。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和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统战工作对象在高校与高校间、高校与社会间的流动速度加快。有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既承担本校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又担任着校外的教学科研任务。一方面,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流动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整合了教师资源,促进了高校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校统战工作对象由于受经济利益驱使频繁流动,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6.高校统战对象具有思想政治上的进步性和科学技术上的先进性。
高校统战工作对象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高等教育事业;高校统战工作对象学术造诣深厚,专业技术特长优秀,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承载力量。
7.高校统战工作对象具有思想上和行为上的感召性。
高校的一些统战工作对象既是民主党派和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又是专家学者。他们既是统战工作的最宝贵资源,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资源,多种身份融为一体,使得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巨大的感召性。
8.高校统战工作对象具有潜在性。
高校统战工作对象的积极性、创造性潜在于内心深处。高校统战工作要通过“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工作,用爱心、制度和机制去激发、挖掘和协调高校统战工作对象的积极性、创造性,把潜在能量激活,为高校的改革发展做贡献。
9.高校统战工作对象具有年轻化特征。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或基地,学生是统战工作宣传教育的最大主体,对大学生,特别是对研究生进行较为系统的统战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就找到了教育培养源头、根本和切入点。
(二)新常态下高校统战工作的新特点
1.高校统战工作的包容性。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内部的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群体和具有不同信仰的全体中华儿女要求同存异、团结奋斗,使统一战线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2.高校统战工作任务的动态性。
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速度加快,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流动速度加快,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向多元化趋势发展。由于受多元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高校统战工作任务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动态变化,具有明显的动态性。
3.高校统战工作范围的广泛性。
随着党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工作重心转移,统战工作领域也由以政治领域为主向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生态等多领域拓展,工作范围和内容也由争取民心、凝聚力量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发展力量、发挥一切建设优势扩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范围日益扩大。
4.统战工作任务的艰巨性。
“围绕发展抓统战,抓好统战促发展”已成为高校统战工作的主要任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攻坚阶段,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急需发挥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和群众的创造优势。高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摇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工作任务很艰巨。
三、高校统战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根据高校统战工作对象及其统战工作的新特点,高校统战工作需要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新机遇与新挑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布局,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建立健全新的体制机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取得新成效。
(一)高校统战工作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1.高校统战工作要创新工作思路。
高校统战工作部门要开拓统战工作新思路,增强超前意识和创新意识,研究统战工作新措施和新方法。一是要辩证分析国际国内新形势。首先,当前和平与发展、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交流合作的国际形势主流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机遇,但是,天下并不太平。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仍然存在,国际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和“渗透”战略给中国的发展也带来巨大的挑战。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华民族主流思想的引导下,团结统一主流文化得到拓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空前发展。但由于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多样化发展,人们在思想信仰、政治倾向、观念准则等方面的选择更加自主和广泛,在全球范围内的横向比较意识和功利主义思想明显增强,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冲突不断加剧,团结统一的主流思想文化受到明显的挑战。因此,高校统战工作要通过教育引导和因势利导,提高高校统战工作对象的拒腐防变思想意识和主流文化意识。最后,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多元、社会信息开放的现实给高校统战工作对象思维形式、工作作风、生活方式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使高校统战工作的广度、深度和社会化程度增强,复杂多变的社会客观因素对高校统战工作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丰富多样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社会要素和组织形式,多阶层、多党派、多团体、多民族、多宗教等社会影响,高校统战工作呈现出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等特点,这些特点又使高校统战工作的针对性明显增强。二是必须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这个党和国家的总体布局、中心目标任务来开展高校统战工作,必须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四个全面”这个中心任务,在开展各种具体工作中,把高校统战工作与“四个全面”有机地结合起来。高校统战工作在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工作中拥有“大团结大联合”“肝胆相照,和衷共济”的政治优势,有广启民智、广开才路、广纳群贤的人才优势,有联系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心、反映民意、民主监督的优势,能够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减少发展阻力、增强改革动力、提高体制机制活力,形成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综合力量。三是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开展统战工作。高校统战工作对象是一个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群体,其特点是智力高密集性,在高校统战工作中只要抓住智力高密集性这一特点,发挥高智力人才优势,就能使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取得实效,做出贡献。
2.在新思路的指导下进行新实践,在新实践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和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在开展统战工作理论研究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高校统战工作部门要利用人才优势对全国统战理论的重点难点和重大课题进行研究,为全国统战工作做贡献;另一方面,重点对高校自身的统战工作实际进行研究,把党的统战理论、方针和政策与学校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研究高校统战工作的新情况、新变化、新发展,探索和创新高校统战工作的新方式和新方法。
(二)高校统战工作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发展
为适应高校统战工作新特点和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要求,必须强化高校统战工作运行机制的创新,增强高校统战工作生机活力。
1.高校统战工作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发展。
高校统战工作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发展包括:一是创新协调运行机制,构建高校统战工作合力。高校党委要健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参与议事决策制度,把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纳入党政班子及主要领导述职、考核的内容,促使高校党委加强统战工作领导,定期研究统战工作,抓好统战工作的落实。二是创新教育培育机制,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高校各级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通过教育培育,提高高校统战工作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三是创新管理网络运行机制,增强统战工作动力。以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为依托,拓展统战工作的覆盖面,将党外知识分子团结、引导和服务工作融入院(系)党政管理工作,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统战工作网络。
2.寻求增强高校统战工作生机活力的有效途径。
增强高校统战工作运行机制的创新,增强高校统战工作生机活力,必须寻求高校统战工作的新路径。高校党委高度重视和支持高校统战工作是关键,健全机构和完善机制是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保障,切实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建设是核心。一是注重高校统战工作的转型发展,健全增强高校统战工作活力的长效机制,使高校统战工作与高校内涵式发展相适应,工作思路由传统思维向现代辩证思维转变,工作措施和方法由经验操作型向科学运筹型转变,工作精神由被动应付向主动出击转变。二是整合校内外统战工作资源,充分发挥统战工作的整体功能。要充分利用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政治优势、高层次人才的学科专业优势,为高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做贡献。要广泛动员统战工作力量,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统战工作献计献策。加强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共同做好统战工作。
(三)高校统战工作载体的创新与发展
统战工作载体是实施统战工作内容、开展统战工作活动、完成统战工作任务的承载和传递方式。高校统战工作载体,是指承载统战工作内容的组织形式、工作方式和措施手段的有机统一体。高校统战工作载体的功能和作用包括运载高校统战工作内容按确定目标发展前行和联系统战工作主客体的纽带或桥梁。创新高校统战工作载体,可以提高高校统战工作新成效。
1.高校统战工作管理组织载体的创新与发展。
高校统战工作管理组织载体创新的目的是增强管理活力。一是把统一战线工作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有机结合,在统战工作中完成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任务,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中渗透统战工作;二是通过管理载体,结合统战工作对象思想和工作实际,及时发现和解决统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统战工作成效;三是通过管理载体做好统战工作对象的引导和服务工作,在教育培训、榜样感染、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等工作中做好统战工作对象的引导和服务工作;四是通过管理载体强化统战工作的服务功能,从统战工作对象最关心、最敏感的热点问题着手,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五是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的作用,在开展党建工作和群团工作中切实做好统战工作对象的引导和服务工作。因此,高校统战工作管理组织载体的创新,就是要依托一定的组织管理,把统一战线的工作融合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中。从目前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现状看,大多数高校都是在学校层面设置统战部作为组织载体,各二级学院明确一名党委(党总支)委员或副书记负责统战工作,具体工作显得空乏无力,因此,要组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等,学校党委和各二级学院党组织要指派一名副书记负责指导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并给予一定的经费和设施等条件保障。
2.高校统战工作制度载体的创新与发展。
高校统战工作制度载体创新的目的是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新的统战工作目标责任制度,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完善考核和奖惩制度,健全主体责任机制。二是建立健全新的统战工作统筹协调机制。由于统战工作组织管理多头,对象增多,特点多样,应该建立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创新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和文件精神的通报、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教育培训的协调、重大活动的分工协作等制度,形成统战工作各部门互动互补的合作协调机制。三是创新调查研究机制。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加强对统战工作的资源利用、载体创建、措施方法、利益诉求等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形成调查报告,重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四是构建畅通的统战工作对象利益协调表达机制。创新重大事项、重要决策的恳谈会、座谈会、听证会制度,形成统战工作对象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有效平台,让统战工作对象反映他们的利益要求,协调解决他们的利益问题,增强统战工作对象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因此,高校统战工作要依托组织载体进行制度载体的创新。一是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度。明确每年工作目标,责任到人,考核务实。二是建立健全统战工作分工协调制度。高校党委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的专家论证听证和通报制度,重大活动的分工负责制度,具体工作安排的统筹协调制度,形成统一战线工作合力。三是建立健全统一战线工作的信息共享交流和利益诉求畅通制度。统一战线工作信息共享交流,能为统战工作对象代表人士提供知情出力、建言献策的信息载体,使他们有直接向校党政和院系领导班子提出建议、反映诉求的畅通渠道。
3.高校统战工作文化载体的创新与发展。
高校统战工作文化载体的创新目的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统战工作文化载体就是把高校统战工作内容寓于文化生产过程之中的传递媒介和承载体。一是以文化为载体,增强高校统战工作的吸引力、渗透力,实现统战工作目标;二是以文化为载体,引导高校统战工作对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高校统战工作文化载体的创新就是要把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通过物质产品蕴含着的精神产品培育统战工作文化,调动统战工作对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高校统战工作活动载体的创新与发展。
高校统战工作活动载体创新的目的是增强活动的有效性。高校统战工作活动载体,就是把统一战线工作内容寓于各种活动之中,使统战工作对象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引导。一是设计和开展各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使统战工作对象在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参与面;三是活动设计和开展部门要增强活动的目的性,统战工作部门要加强对各种活动的指导,提高活动有效性。因此,高校统战部要精心设计、筹划、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搭建宣传教育培训平台、以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为组织载体的建言献策平台、信息交流咨询平台、维权服务平台,用以传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调动高校统战工作对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5.高校统战工作信息载体的创新与发展。
高校统战工作信息载体创新的目的是充分发挥传媒的功能和作用,提高舆论、榜样的感染力。充分发挥传媒载体的宣传教育作用,对统战工作对象进行正面舆论和先进典型的宣传教育,营造优良的统战工作舆论氛围和提高先进典型的榜样感染力。因此,高校统战工作信息载体创新,要保证统战信息传输畅通,及时疏通统战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信息阻碍,化解各种矛盾。高校统战部门要根据工作实际需求,动员多方面的力量,设计和健全完善大众传媒和网络信息载体,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网络信息载体宣传教育作用,营造优良的统一战线工作环境。
【注释】
[1]杨枫:昭通学院党委组织(统战)部部长,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