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是“邕剧史”还是“邕剧”前史

是“邕剧史”还是“邕剧”前史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这些内部刊物少人问津,故而几乎被淹没在当下“邕剧”研究者的视野里,也使得现在的研究者更热衷于把“邕剧”的前史视为“邕剧史”本身。主要说法是邕剧来自于湖南祁剧,后受影响于广东粤剧。[2]但这些所谓的“邕剧”的历史沿革,从学术严谨性上看,只能算是“邕剧”的前史,而非严格意义上的“邕剧史”。这与今天“邕剧”作为一种特定地方戏剧的专指称谓具有着质的差异性。

目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里,关于邕剧的文章有近20篇,其中黄伟晶的《邕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研究》为广西师范学院的硕士论文,而《邕剧戏棚官话语音系统》《邕剧“提纲戏”初探》《浅析邕剧排场戏》《邕剧里的壮族历史文化元素》四篇为洪琪、洪珏的系列论文,其余为单篇论文。其中主要观点多引自1984年的《南宁戏曲志》。该书编纂单位为南宁市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纂人员为李玉昆、黄鹤鸣、王兆椿、崔志光、唐济湘。

其实关于邕剧的记载还有一些重要的历史记录散见于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的各种地方史料内刊中。相关文章见南宁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编印的《南宁史料》,此外还有《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编辑部整理的《广西地方戏曲史料汇编》,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研究室20世纪60年代编印的《广西戏剧通讯》,广西艺术研究所编印的小册子《两广粤剧邕剧历史讨论会论文集》等。由于这些内部刊物少人问津,故而几乎被淹没在当下“邕剧”研究者的视野里,也使得现在的研究者更热衷于把“邕剧”的前史视为“邕剧史”本身。

实际上,邕剧的起源颇有争议,各种说法皆有。主要说法是邕剧来自于湖南祁剧,后受影响于广东粤剧。如学者黄静芳认为,邕剧是在湖南祁剧和广西桂剧的影响下,融合本地土戏、民间说唱与外来多种戏曲声腔而成。她还将邕剧的发展衍变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受祁剧和桂剧影响。湖南祁剧艺人玉洪官到南宁一带授艺并成立戏班,到同治至光绪年间,祁、桂部分艺人纷纷南下桂中南部,于是此时的邕剧在表演上注重唱、念、做、打,行当与祁剧相似,唱腔以南路(二黄)、北路(西皮)为主,剧目以历史题材为主,与桂剧基本相同。第二个阶段受粤剧影响。鸦片战争之后,广东商旅沿西江进入广西,于是广东的广府戏班来邕唱戏,本地艺人便纷纷模仿组建“本地班”,采用与“广府戏”一样的“戏棚官话”为舞台语言,以南北路为主要唱腔进行演出。她的文章中还提到:“同治年间,南宁成立了全新凤班,之后陆续成立合新凤、寿新凤和乐尧天,时称邕剧‘四大名班’。”[2]

但这些所谓的“邕剧”的历史沿革,从学术严谨性上看,只能算是“邕剧”的前史,而非严格意义上的“邕剧史”。因为任何一种戏剧种类,之所以获得诸如邕剧、粤剧、京剧的称谓,前提条件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特征,只有具备了能够与他者相区别开来的核心特征,才能算作是成型了,从而可以获得属于自己专有的称谓。

如京剧只有具备了其核心特征,才能称其为“京剧”,至于之前,只能是所谓到了京城的某种戏剧,如徽、秦、汉等剧种。在时间上,京剧的这些前身诸如昆曲、秦腔、徽戏等,早在清初至乾隆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就已陆陆续续进入北京城,然而真正的京剧要迟至大约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咸丰十年(1860年)间才算形成。因为此时的京剧才真正具备了自己的核心特征:其一,曲调板式完备丰富,突破了其源始的徽、秦、汉等剧种的窠臼;其二,行当大体完备;其三,真正形成了一批独属于京剧的剧目;其四,拥有了诸如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这样的代表性演员。如果把京剧的前史都纳入京剧史来计算的话,那京剧岂不是可以跟着昆剧追溯到元末明初?

现在邕剧史上的所谓“邕剧‘四大名班’”,究竟演的是“邕剧”,还是“广府戏”?如果演的是“广府戏”,那么这“四大名班”应该算是“邕剧”的名班,还是粤剧名班?而且即便是“名班”,在演出上尚且相对粗糙,那么其他的戏班的实际表演状况可想而知。

《南宁戏曲志》中列出的邕剧专业剧团有:坛洛甘圩天彩班(建于咸丰七至十年,即1860年前后,主要活动年代为咸丰至同治年间)、南宁市“四大戏班”(创建及主要活动年代为咸丰至同治年间)、南宁富贵华班(创建年代不详,主要活动年代为光绪年间)、武鸣同乐志班(创建于光绪年间,主要活动年代为光绪年间)、金田乐班(创建于民国二年,即1913年,主要活动年代为民国初年的前十年)、军民乐班(创建于1915年,早年与陆荣廷关系密切,1931年后逐渐消亡)、南宁大文明班(创建于1918年,开始有女旦表演,1921年解散)、传古今班和新从军乐班(1925年南宁被滇军包围,艺人凑伙迁往郊区演出,四处流落,到1927年解散,原名“传古今班”,后改名“新从军乐班”)、南宁英庆乐班(创建于1933年左右,活动到1937年)、粤西丁财贵班(创建以及主要活动年代为光绪到1930年前)、黄三顺班(创建于1932年,活动到新中国成立前)、邕宁那陈班(创建年代不详,活动年代零散,光绪年间、1940年前后都活跃过一段时间)、邕宁双定班(创建年代不详,活动年代零散,从1932年到1983年都有零星活动)、南宁市人民邕剧团(1950年在政府关怀下建立,邀请各路流散艺人,于1951年1月正式建团)。

除了南宁市人民邕剧团之外,这些被罗列出的剧团,其所演的剧目非常庞杂,从粤剧到壮剧再到丝弦戏(宾州戏)都有,现有资料不能证明他们是具有较为统一的艺术特征的“邕剧”剧团。如武鸣同乐志班是几种戏(“邕剧”、粤剧、丝弦戏、师公戏等)都能全演,邕宁那陈班、邕宁双定班等,是季节班,于年节和农闲时才演出,其余时间归家干农活。这些特征,足见这些戏班的非正式、非规范的民间草根性质。

老艺人蒋细增在《邕剧是南宁戏》一文中力图通过介绍邕剧的渊源,来向读者说明“邕剧”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存在,但他的论证反而更加证明新中国成立前只是邕剧的“前史”阶段:“左江的龙州班、右江的百色班、武鸣班、隆安班、驮芦班、扶南班、良庆班、杨美班,都同属于邕剧的戏曲形式,他们可以自由搭班,同台演出。宾州班则另为一格,它的剧目和表演很丰富,表现出宾州班的特点和风格,有‘小桂林班’之称,深受群众欢迎。”[3]从蒋细增的叙述中可知,当时的“邕剧”更像是是非专指称谓,实质是指“到邕州演出,或者从邕州到各地谋生的戏班所演出的戏剧”。这与今天“邕剧”作为一种特定地方戏剧的专指称谓具有着质的差异性。

作为参照,在学者冯厚1958年于广西所做的壮剧调查中,即有涉及壮剧与“邕剧”、粤剧的渊源。德保土戏产生于德保县的汉隆、马隘,根据石龙县老艺人的说法,他们所吸收的是“广(府)班”的表演方法,本地师公戏最初的演出服装只有长袍、红衣,后来才有了龙袍、官衣、盔甲、裙子、坎肩、乌纱、加木底的厚底鞋。壮剧的基底是师公戏,由于源自傩戏,故而最初表演者佩戴木脸,后来改用纸面脸谱,到了民国初年则代之以化妆。[4]壮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反观“邕剧”这一草根戏剧的不规范性和不稳定性。

《邕剧是南宁戏》一文附表“邕剧已故的艺人”有新中国成立前的“邕剧”艺人名单,如果从艺术思想史的维度分析,可清晰看出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民间草根性。除了蒋鹤、蒋祖友等名字之外,其余“邕剧”艺人大半只留下绰号:豉油王、牛骨弟、公仔头、红屁股、马骝精、痴五、孖指六、偷狗刘、烟屎五、矮仔王、偷鸡忠、芝兰女、芥蓝菜、盲鬼德、打鼓南……这些戏班究竟是系统的邕剧戏班,还是零散的戏班被“追认”为“邕剧”戏班,不言而喻。

岭南文化包含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今天广东特别是广州地区处于文化优势地位,故而广府文化往往被归于广东文化乃至主要为广州文化,这是有问题的误解。其实粤语方言地区都属于广府文化的范畴,而粤剧就是广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邕剧即为广府文化范畴所囊括,而且它由于与壮族文化结合,还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广府文化。

在此,我们必须厘清“广府戏”这一概念。广府戏作为母概念,是涵盖了今天的“粤剧”“邕剧”这些子概念的。只不过由于20世纪中后期开始,广东(特别是广州)因其在经济文化上的强势地位而获得强势的话语权,他们称“广府戏就是粤剧”,外省也无太多异议,于是实力决定话语权,“广府戏”的概念就逐渐被缩减为“粤剧”的概念。

邕剧的问题是,从其逐步搬演广府戏开始,就一直被广府戏同化,如今更是没法将自己从核心特征上真正与广府戏区别开来。粤剧与邕剧的些许区别,只是两者雅化程度的不同,相当于省港班跟过山班的区别。较当代粤剧而言,邕剧在较大程度上保留了原初的乡土风貌,其中最重要的是武戏部分。当然,也有学者认为,粤剧仅仅在程式化的表演语言中保留“戏棚官话”,而邕剧则在主要行当的韵白及唱腔部分完整地保留“戏棚官话”,同时由其他行当灵活地使用“邕州官话”。[5]但实际上,今日邕剧的实际话语特征已经与此论述有出入了。

现在认为邕剧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出现的研究者,无法直接回答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邕剧据称存在了两百多年,但在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对其命名前,不论是清代还是民国的刊物报纸都找不到它作为“邕剧”(而非广府戏、丝弦戏)的名字痕迹。不但公开的媒体找不到,就连直接证明其存在的民间只言片语都难觅,现存的邕剧本子基本都是粤剧曲目、剧本。作为参照,桂剧、广府戏等却留下了相当多的历史文献,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具体的剧本,都有实物资料。一个独一无二的地方戏剧,却一直搬演着其他戏剧的剧目,难道不让人生疑吗?

如果有某位科学家声称发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新物种,但这种新的物种跟其他原有物种从外貌到基因都基本没有关键差别。唯一的差异,仅仅是这个新物种发现的地点在地域上跟其他的有所区别。难道该科学家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以该地域命名这一所谓的“新物种”了吗?

现在《南宁戏曲志》和曾宁在关于邕剧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叙述方面是有冲突的。在曾宁口述,王兆椿记录的《邕剧名称由来》一文里,曾宁认为“邕剧”一名,是1933年首次被命名,后在1950年被确定的[6]

“邕剧”的名称……始称于1933年冬。当时,南宁商界人士为红十字会筹款,曾于商会后的广场上搭了数间临时戏棚,举办了“南宁红十字会筹款游艺大会”。游艺项目有:戏曲、大马戏(朱少武杂技团)、默片电影(无声)、放烟花、抽彩、山标摊、沙包标摊、博彩等。当时在该处演出的有“广东班”“桂林班”“本地班”和郊区“师公班”等。粤剧和桂剧均有剧种名称;师公(或叫尸公)戏虽有名而欠雅,“本地班”一则无剧种称谓,再则因与改白话前的粤剧笼统称为“广府戏”,恐泾渭难分,故绘制广告时(主办者不知何人,绘制广告者是文伟标,现在百色),分别给“师公”与“本地班”以“古剧”和“邕剧”之雅称。由此,“广西本地班”才破天荒有了剧种的称号。由于邕剧之名给人印象淡薄,只是昙花一现便不再为人提及,艺人依旧自称“本地班”或“广府戏本地班”。故1933年后学邕剧的艺人均不知此事。

解放前夕,邕剧在反动统治的摧残下,已濒临泯灭之境,艺人大都流散改业,生活无着。解放后,在党的挽救下庆获重生。1950年广西调查,恢复地方剧种时,省戏改会主任秦似通知率领社会人士赴东北参观前,嘱我协助组织“本地班”艺人,他返邕后,在“新世界”(即以前的南宁人民剧院)通有关领导×××、王宇红等同志观看他们演出的《马芳困城》等剧目后,确认它是地方剧种之一。定名时,根据上述情况,便沿用了“邕剧”的名称。并于1951年元月22日正式组成“南宁人民邕剧团”。从此,邕剧平位于全国戏曲之林,各榜各艺术辞书。

曾宁说得很明白,1933年邕剧首次被命名时,其戏班实际上是广府戏班(“广西本地班”)1950—1951年获得“重生”的,也是广府戏的南宁“本地班”。1961年7月出版的内部刊物《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邕剧卷,在卷首语中关于邕剧的说法,其实从另一个侧面也印证了曾宁的说法。上面明确提到,邕剧是“抢救培养”出来的,“由过去的奄奄待毙,一变而为现在的欣欣向荣”。这意味着即便曾经存在过“邕剧”这样的剧种,实际上发生了两次断代,一次是祁剧和桂剧派系的断代,改为广府戏的派别;另一次是改广府戏后被省港粤剧冲击,在20世纪30年代末逐步溶解、湮灭。到了20世纪50年代,被复活的乃是粤剧班,螟蛉继子而已。而且“邕剧”的命名,更多的也是在当时领导关怀下发生的,而非依据邕剧核心特征严谨认定的。[7]邕剧的前史部分与获得命名之后的历史之间缺少必然联系。即便有联系,也是断代的联系,就像东汉和西汉之间的联系一样,表面上说起来都是汉之朝代,其实其中的血脉已经变更了。

我们甚至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方法来考量。如学者陈志勇提出,由于戏神信仰具有稳固性,故而可作为判断地方剧种演变的依据,“戏曲艺人对本剧种戏神的信仰和坚守是很顽固的,不管舞台表演艺术怎样随戏班流动,但戏神信仰不会变”“在地方剧种研究史上,程砚秋、欧阳予倩都曾利用戏神信仰的遗迹和记载来裁断秦腔、粤剧历史变迁的轨迹”[8]

如果他提到的这一方法是可靠的,那“邕剧”的流变史就非常清晰了。祁剧奉祀的戏祖、戏神、祖师有三位,一是老郎神唐明皇,二是唐明皇时的著名宫廷乐师雷海清,三是北宋宣和年间供职于皇家教坊的焦德侯爷。[9]

而清末至民国时期“邕剧”、粤剧和壮剧的供奉的戏神是火神爷“华光大帝”。这就意味着,即使“邕剧”与祁剧有过渊源关系,也早已断代。清末至民国之后的邕剧在演出形式上,实际上已经与粤系广府戏合流,成为广府戏的一种地方分支——“邕州广府戏”,而从未有过独立成型的“邕剧”。当然,在剧目、唱腔方面仍然保留着其与祁剧、桂剧,以及壮乡文化的联系,比如《侬智高》等剧目是粤系广府戏所没有的,独属于广西。但作为因素存在的特点,不能说明“邕剧”在新中国成立前存在,只能作为描绘其前史的证据。正如儿子有父亲的基因,不能说儿子在出生前就在父亲体内存在。儿子只有在形成独属于他自己的受精卵之后,才算存在,否则按这种追溯法,这儿子在几百万年前就存在了。

因此,邕剧艺人蒋细增、学者王兆椿等人的那些看起来似乎彼此矛盾的说法就毫不奇怪了,矛盾只是枝节差异,而本质上都证明“邕剧”是“邕州广府戏”。蒋细增在《邕剧是南宁戏》一文中说“过去(指新中国成立前,笔者注),邕剧艺人从来没有叫‘邕剧’为‘本地班’,而称为‘南宁班’‘南宁戏’……1934年,出现过广东‘省港班’和‘南宁班’在艺术上的交流”[10]。而学者王兆椿、崔志光在《邕剧在滇东南的流布与活动》一文里提到:“邕剧在云南,除了部分戏曲工作者、老人称呼它现在的剧种名称外,大多数人叫它是广戏,或把它与粤剧并称为广戏;称它的班社为广班子。”[11]就连南宁邕剧团邕剧第三代传人冯杏元老先生,也在访谈文中说:“粤剧和邕剧其实就是同祖而生的两兄弟。它们是互通的,很多戏的排场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所以新中国成立前,两广的演员都不用排戏,只要大家在一起讲戏就可以直接可以上台同唱了。”[12]

这就是目前学界对新中国成立前是否存在“邕剧”这一问题的尴尬状况:既有认为其“古已有之”的,也有对此持谨慎的保留态度的,在非公开场合更常常持否定的态度的。此外,在广府戏的主要流传地区广东,不太愿意主动承认邕剧与粤剧的同源共生关系,对广西这个“穷亲戚”兴趣不大。[13]而在希望突出地域特色的广西,由于更希望邕剧被认为是本土独一无二的戏剧种类,也不太愿意主动提及邕剧与粤剧的同源共生关系。于是邕剧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前史”部分就愈发面目模糊,成为一种“独特”的戏剧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