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如前一篇所述,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从古代以来就有着密切的文化联系,其中一些文化的共同性甚至让今日的人们都感到诧异,比如距今7000多年的中国河姆渡文化时期的筛洞炊具,在中国已经失传,然而现在泰国一些地区的民众却仍然在使用。又比如,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铜鼓,与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的铜鼓具有相同的渊源,所以,研究东南亚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以域外视野返视中国艺术。本篇以2015年中国—东盟戏剧周中的东南亚歌舞戏剧艺术为例,评述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越南的表演艺术。
2015年8月31日—9月16日,2015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系列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活动邀请了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新加坡、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的优秀文艺院团倾情献演,而且除了作为戏剧周执行单位的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参演之外,也将邀请贵州省花灯剧院、福建省泉州市高甲戏传习中心、深圳市粤剧团等国内一流的戏剧表演团体共同参与。
作为中国(南宁)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重要举措,创办于2013年的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就致力于携手东盟,共同打造一个文化多元、活力释放、传播友谊、互相借鉴的交流平台。戏剧周在2015年更是首度列入文化部,自治区人民政府2015年中国—东盟文化论坛范畴,成为区域文化领域的重要标志性戏剧活动。熟悉了解东盟国家的戏剧形态,不仅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而且也有利于我们从域外视野反观中国戏剧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以下将对此次戏剧周里东南亚国家参演部分的民族戏剧进行述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