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目连戏”作为中国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戏之一,历史非常悠久,已在舞台上搬演延绵近千年。它始萌于唐、五代,最早文字记录见于南宋,从宋元到明清,经过民国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再有新中国成立后的风雨洗礼,如今进入移动互联网新时代,目连戏在继承古戏的基础上,一直在与时代思潮共沉浮中发展演变。作为最具代表性之一的传统曲目的“目连戏”在当代的演绎状况,从另一个侧面也折射出群众欣赏喜好的历史变迁。本篇以南宁粤剧团搬演的广西粤剧《目连救母》为例,探讨以“目连戏”为代表的传统曲目在当代是如何创新与重构的。
目连故事出自《佛说盂兰盆经》,此佛经为西晋竺法护译,亦有学者认为此经为托佛经的形式撰出。[1]而目连戏原本亦为为了招度亡魂而在中元节等祭拜时节所演出的所谓“鬼戏”,本意是以戏剧艺术形式为载体,宣扬佛法、佛理。后有郑之珍于万历十年(1582年)基于此经作《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给这部原本以宗教宣法为核心的戏剧注入了“孝文化”的因素。
由于此戏中的人物刘青提和傅罗卜母子俩的冲突,直接关涉中国社会的传统伦理积习,亦关涉宗教理想和现实处境的对立;既有骇人的阴间地狱场景,又有温暖的家庭亲情,各种复杂的两难选择交织于其中,故而格外具有戏剧性,深受广大民众喜爱。逐渐从一部简单的宗教宣法戏,演化为各地区民俗活动中重要的表演艺术。目连戏的扮演,开始脱离单纯的佛教范畴而与中国各地的本土民俗文化结合,该戏的搬演,既有让观众在忙碌之余得到艺术享受的娱乐功能,也有通过热闹的表演营造祈福逐疫、祭祀鬼神的民间信仰仪式功能。“每到夏天,城坊乡村聚资演戏,以敬鬼神,禳灾厉,并以自娱乐。”[2]诸多因素融合在一起,使得目连戏成为中国流传最广泛、演化最丰富、功能最多样的戏剧之一。
笔者观看了2015年6月30日南宁粤剧团最新一场广西粤剧《目连救母》,演出精彩纷呈、“桂”味盎然,不少地方值得细细探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