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国新诗,特指“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出现的,认为自身有别于古典诗歌,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新诗的产生,不但是诗歌本身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必须要变革的内在要求,也与中国自晚清以来传统信仰遭受合法性危机及西洋文学艺术猛烈冲击有关。诗人们往往也是思想家,他们是力图在诗歌世界中建立新的秩序。然而这种新秩序的建立,其难度要远远大于他们初始的设想,所以他们反叛之后陷入的是更为深重的价值迷茫,于是复归传统又成了许多诗人的选择。本篇从20世纪30年代“诗言感觉”谈起,力图探究诗歌变化背后的思想史背景,以及这样的思想史背景是如何影响具体文艺作品创作的。
在中国语境下理解“诗与公众世界”的关系,需要从中国新诗出现的思想史背景谈起。关于诗歌的本质属性问题,历史上有两个主流说法,一是强调伦理层面的“言志”说,二是着重情感层面的“缘情”说。后来罗小凤教授在进行诗歌理论研究时,挖掘整理出了“诗言感觉”的学说。她指出,20世纪30年代以废名、何其芳、卞之琳、林庚、金克木、朱英诞等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在重新考察与阐释古典诗传统时发现“诗言感觉”,重新发现了“感觉”对于诗的重要性,认为“感觉”是诗之为诗、一时代之诗区别于另一时代之诗的关键质素。而诗言“感觉”突破了中国古典诗学仅以“言志”和“缘情”两种学说来概括诗歌的传统理论体系范畴。
“感觉”被废名、卞之琳等人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问题是,为何他们会将“感觉”提到如此高度,“诗言感觉”作为20世纪30年代的重要诗歌探索,其究竟具有怎样的一种历史背景,与之前的“言志”和“缘情”有何关联,这都需要我们进行细致地梳理,而这也是我们理解中国从20世纪20年代出现新诗以来演变至今的宏观状况的一把钥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