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与心同的难度

心与心同的难度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罗小凤的论著多能立足于丰富具体的史料考证,其间的艰辛,从其论著涉及范围之广和洞察之深,可见一斑。需要指出的是,我认为罗小凤整理勾勒出的“再发现”和诗言“感觉”说,下一步可与当下诗歌状况结合起来,在已有理论框架内建立起更坚实的阐释话语体系,回应当下诗歌所遭遇的困境和挑战。从学理的角度梳理当下诗歌演化的脉络,这将对于当下诗坛会更有现实和建设性的意义。

罗小凤在诗歌理论上还有一项贡献,看起来虽不引人注目而实际上颇为重要,即是她对诗歌技巧的细致探讨。中国文化历来重道轻技,言及“道”则滔滔不绝,而涉及“技”却不屑一顾。殊不知,“道”玄之又玄,可漫无边际畅谈,而技艺细致直观,故落笔难言。

罗小凤对具体作品的批评,从不止步于学理探讨,而是进一步细致梳理其中的问题:“许多诗虽采取了分行形式,却完全是日常语言的复制,沦为口水诗、废话诗,用词简易、直白、随意,毫无诗性自律,纯属文字游戏、语言垃圾。许多诗人笔下大量运用口语、大白话、方言、土语甚至俗语,解构了诗的审美特性,使诗成为了失去灵魂的粗鄙化、滥俗化语言。”

写作是一种心灵的舒展,属于灵魂的思维工作,但写作更是一项极为精细的技术活,并非徒有激情即能完成的。特别是诗歌写作,其具有高度技巧性。

有的人,有的事,能让你情绪奔涌如海涛,续续不可遏止。然而当你向别人讲述此情此境时,别人却对你的情态无动于衷、茫然无措,甚至莫名其妙。因此,如何传导你的情思,如水中涟漪一样引发其他人的同感共鸣,是每一个写作者难以跨越的坎。小说尚可以大段环境描写作为铺垫,而诗歌没有那么宽的余地,寥寥数行,必须如同摄影一样,寓万千意于一瞬,让读者一触即觉。于是这就对诗歌写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技艺要求。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丧子之痛让她止不住要向他人倾诉。然而她有限的叙述能力,导致她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吐露出来只能成为别人无聊时的谈资。现在许多作者就好像祥林嫂一般,啰啰嗦嗦,下笔千言,把自己倒是感动得一塌糊涂,可是于读者只觉得烦琐。沉甸甸的情思,被叙述得轻飘飘、油腻腻、玄乎乎。

在罗小凤看来:“诗既为诗,必然有其诗歌语言的特质,如跳跃性、非逻辑性、写意性,以及含蓄、凝练、雅致等;诗语是生活语言的淘洗、提炼、升华,需要在不断的锤炼、锻造和打磨中形成。只有建构出这种‘诗化’的诗歌语言,方能胜任灵魂话语的载体之职,传达人类灵魂与世界的对话。”

可以说,“诗性”语言,乃是诗歌自我界定,以及区分于其他文体语言的关键。罗小凤对此有详细的提及:“诗的隐喻、象征、通感、夸张等艺术手法显然是诗与其他文体的重要区别。诗是各种艺术因子聚合爆发的结果,优秀的诗作如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顾城的《夜》、舒婷的《神女峰》、海子的《九月》等之所以令人反复咀嚼而不厌,原因在于它们全面调动了系列意象的组合和象征、隐喻、通感、夸张等手法,极力拓展诗的语言空间与语意空间,尽意驰骋想象与感觉,从而展开灵魂话语的广度、深度、厚度与高度,达到诗歌的立体审美效应。”

笔者深有同感。优秀的诗人,必然努力穷尽表达的每一种可能性,尝试文辞组合每一种表现的形式,最终选择其中最能表现的形式加以彰显。比如以“矛盾并蓄”一项为例,诗歌中冷热分明是容易的,但“冷中蕴热”“热中藏冷”,则需要相当的功力。

以《死水》为例。“死水”一腔怒火中,包含的不是绝望、消极和放弃,而是对彻底改造中国的热情期盼。这几千年的积重难返、盘根错节、犬牙交错,已经窒息了一次次新芽初萌的生机。如何在这样一种惨淡的死水之中掀起波澜,这就是闻一多在此诗中的深切追问。我们还有救吗?路在何方?苍茫之中虽不见路,然而仍愿筚路蓝缕,意坚而行。

再以《赠汪伦》为例。“不及汪伦送我情”表层说的是某次送别之热,实则包含一种远超此别的深层之凉意。民间情感朴素而炽热,官场交情喧哗而冷淡,然而士人还是为了前程辞别乡土情谊,到官场趋炎附势,仰人鼻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火烈何熊熊,飞蛾终扑去。“李白乘舟将欲行”“行”往何处去?为什么李白要在诗中直接署名,而不替之以“老夫”之类代词,其实里面包含着一种冷冷的自嘲,我李白道理都懂,然而并没有什么用,还是常常忍不住去赴火。

这种“矛盾并蓄”的手法,考验的即为写作技艺的纯熟度。这就是为何有作家要特别提到:“对文字小心精微的侍弄是作家的本领,他要谙熟文字的每一个细小的差别,寻找它的缝隙,扩大它的边界和张力,激活它的美艳,掂量它的轻重的原因。”[12]

字面辞藻受字数所限,其所能承载的情感内容是有限的,然而“言有尽而意无穷”,意象具有超越文字局限的潜能。因此,如何借助有限的词汇,构筑出能通往无限世界的意境,最终成为考验诗歌创作者的关键问题。而这,也就是罗小凤对诗歌写作技艺深切关注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罗小凤的论著多能立足于丰富具体的史料考证,其间的艰辛,从其论著涉及范围之广和洞察之深,可见一斑。她扎实的功底往往不经意间即彰显于其论点的展开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历史带入感。且总能从那些被学界忽略的史料中敏锐地发现问题,然后以独特的角度切入,阐述出别具一格的见解。不过在一定程度上,她的问题也往往在于此。学术问题带有综合性和复杂性,常需要通过不同角度,以多种理论视野加以多维度的分析。有的问题是如此复杂,以至于我们只能初步阐述,然后如剥洋葱一样一点点深入解决,有的无法解决的地方还需要搁置悬疑,留待日后观察。

需要指出的是,我认为罗小凤整理勾勒出的“再发现”和诗言“感觉”说,下一步可与当下诗歌状况结合起来,在已有理论框架内建立起更坚实的阐释话语体系,回应当下诗歌所遭遇的困境和挑战。从学理的角度梳理当下诗歌演化的脉络,这将对于当下诗坛会更有现实和建设性的意义。

【注释】

[1][德]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67.

[2]罗小凤.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1930年代新诗的一种倾向[J].文学评论,2012(5):113.

[3][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1卷[M].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21.

[4]罗小凤.“他塑”与“自塑”的互文性建构——新世纪初诗歌中“广西形象”的建构方式[J].南方文坛,2014(3):116.

[5]罗小凤.新世纪广西诗歌观察[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4.

[6]罗小凤.诗言“感觉”——1930年代新诗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J].文学评论,2013(6):41.

[7]②

[8]罗小凤.灵魂话语缺失的迷途——当下诗歌病症之浅窥[J].艺术广角,2013(6):92.

[9]罗小凤.被遮蔽的承传——“五四”时期新诗与传统的关系探察[J].江汉大学学报,2010(5):17.

[10]陈应松.写作是一种搏斗:陈应松文学演讲集[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11.

[11]罗小凤.代际命名视野下“80后”与中生代诗人的比较[J].艺术广角,2013(6):68.

[12]陈应松.写作是一种搏斗:陈应松文学演讲集[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