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藏区僧人群体的整体性诠释

云南藏区僧人群体的整体性诠释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著名人类学者庄孔韶教授曾指出宗教人类学研究的两种整体观,其中之一就是“涵盖生境的、组织的、意义的整体观,是早期的从马林诺夫斯基那时候研究开始的整体性”[2]。在这种整体观的视野下观照云南藏区的僧人群体,可以在充分认识当地社会神圣与世俗关系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把握僧人的社会角色,透过僧人群体的社会影响审视宗教与社会的关系。

陈 鹏 高云松[1]

摘 要:本文从宗教人类学研究中“生境—组织—意义”的整体观视角出发,基于德钦县东竹林寺的田野调查,集中探讨云南藏区僧人群体与当地的现实生境、寺院组织和藏民宗教生活意义构建之间的内在联系,落脚于以僧人群体为纽带的神圣空间与世俗世界的联结,力图整体性地把握云南藏区僧人群体的存在方式。

关键词:云南藏区;僧人群体;东竹林寺;整体性

DOI:10.13835/b.eayn.21.15

整体性(holism)是人类学认识论的基石之一,人类学整体观就是将人类社会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组织、婚姻生活、宗教、艺术及语言技术等所有方面做出综合性考量的思维方式。国内著名人类学者庄孔韶教授曾指出宗教人类学研究的两种整体观,其中之一就是“涵盖生境的、组织的、意义的整体观,是早期的从马林诺夫斯基那时候研究开始的整体性”[2]。这种“生境—组织—意义”的整体观是从特定社会的自然与文化生态、信仰团体的组织构成和活动形式、宗教文化的象征和意义三个方面的有机联结出发,来探讨宗教现象的整体性问题。

云南藏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生态,藏传佛教的寺院组织同当地社会状况紧密相连,各种宗教行为也深受特定语言文化的影响,表征着独特的文化象征与宗教意义。在这种整体观的视野下观照云南藏区的僧人群体,可以在充分认识当地社会神圣与世俗关系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把握僧人的社会角色,透过僧人群体的社会影响审视宗教与社会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