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乌江流域地理特点及族群分布

乌江流域地理特点及族群分布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0]关于其中的奥秘,我们只能从乌江流域的地理特点及族群生计去求得答案了。历史上生息在这一地区的族群主要是氐羌、苗瑶族系各族群等。乌江流域喀斯特山地坡度大,势能大,山上的土石在势能的作用下很容易下滑。此外这一地区还有众多的高原溶蚀湖。这些湖多出在乌江流域的喀斯特山地,它是在喀斯特发育过程中,因为地下水道被堵塞积水后而形成的非稳定性湖泊。这些地区都是氐羌族系民族的冬季牧场。

乌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区,该区多暴雨、凝冻,地形结构复杂,生态结构脆弱,不能展开大规模固定农田开发,一旦开发不当,就会诱发诸多复合生态灾变,如喀斯特石漠化灾变、泥石流灾变以及高原滨水湿地的消失等。历史上生息在该区域的氐羌、百越、苗瑶、汉诸族群,在长期与环境磨合的进程中,大多能做到开发模式与环境的兼容。[60]关于其中的奥秘,我们只能从乌江流域的地理特点及族群生计去求得答案了。

(一)高寒山地疏树草坡

就乌江流域言,该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乌江的发源地黔西北山区,该生态系统的特点是地势较高、气候寒冷,土层较薄、多高原溶蚀湖等,因而茂密的树林不多,地面植被主要是灌木和草本植物,但却可以稀疏地长出巨大的乔木。值得注意的是,此类生态系统能长期延续,原因在于这里的草本和木本植物有着良好的保土功能,不但可以避免阳光直晒地表,防止水分蒸发,还能高效利用大气降水。此外,这样的植物使地表粗糙,能将大气降水储存于地下,支持草坡植物度过干旱季节。同时这些植被残枝落叶经多年堆积后,在温暖季节会被微生物降解,形成一层黏性极强的腐殖质,将草坡上细微的土粒黏结起来,形成一层深厚的腐殖质层,这样的腐殖质层透气、透水,能支持草原植物的生长,同时可以发挥抗拒暴雨地表径流和凝冻侵蚀的作用。但这样的疏树草坡比较适宜放牧,不适宜开辟为大片农田,[61]一旦生态被破坏,要自然恢复至少需数十年的时间。此外,这里的大部分地区为石灰岩山区,土层薄、土壤基质颗粒细小,透水、透气性能差,受雨水冲刷后还会诱发大面积石漠化。最后,这一地带河谷深,坡度大,基岩与土壤接合不牢,加之土壤过湿,很容易诱发大面积滑坡。故要确保这一地区草坡的稳定,就需要护草,执行游牧生计。

历史上生息在这一地区的族群主要是氐羌、苗瑶族系各族群等。元明清典籍将其称为倮罗、僰人、箐苗等。氐羌族系民族长期以来一直从事“耕牧混成”生计,这一生计模式特点是执行季节性高山垂直游牧为主,粗放农耕为辅,能够做到生计模式与环境的兼容。故在历史上,该区域草坡及高原溶蚀湖甚为稳定,牛羊成群。而生息在当地的箐苗,他们主要实行有计划的轮歇耕作制,这样的耕作不但促进了林地、草场更新,更与氐羌族系民族结成了稳定的族际制衡格局,有利于高寒疏树草坡生态系统的稳定,具体兼容情况见下文。

(二)黔北温带山地丛林

黔北及其毗连地带属温带山地丛林,这一地区的特点是山多、坝子少,坡度大。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坡面有众多地块裂缝,高大乔木大都扎根在岩缝的泥土中,而且乔木层和灌木层中都伴生有大量藤蔓类植物,这些藤蔓类植物也是其他植物的生存依托。因而一旦开发不当,就会加速水土流失。另外,此类生态系统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丛苔藓层等,这样的层次结构能有效防止暴雨冲刷,不会导致水土流失。故要维护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一定要维护好植被的层次结构,特别是要维护好底层植物的完整。

历史上,生息在这一区域的仡佬族、苗族、土家族等,元明清的典籍中称其为仡佬、花苗、冉家蛮、土人等。清代以来,他们从游耕、农林复合生计转为主要从事柞蚕养殖林农复合经营生计。这一经营模式不但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维护了环境的稳定,具体见下文。

(三)喀斯特藤乔丛林

喀斯特地区土层薄、石头多,植物生长次序是先长出苔藓类等低等植物,在此基础上再长出藤蔓,最后长出乔木,学界因该类生态系统是藤乔共生才能维护其生态系统稳定,故称。此类地质结构特点体现如下:其一是水土流失严重。乌江流域喀斯特山地坡度大,势能大,山上的土石在势能的作用下很容易下滑。另一方面这样的山地土壤与基岩间结合不牢,黏合力小,加上暴雨较多等,每到暴雨季节,表土极容易受到雨水冲刷而导致水土流失,最终诱发为石漠化灾变。其二是地表易漏水。喀斯特基岩纵向裂纹多,此类裂纹直接与地下的伏流、溶洞相通。一旦地表植被遭到破坏,绝大部分大气降水,都会通过地表和岩缝渗入溶洞,导致地表脱水。其三是成土速度慢。喀斯特山区主要是由碳酸盐基岩构成,此类基岩风化过程中基岩岩体有90%会溶解于流水中被带走,滞留下来的土壤基质不到10%。这样的环境下,土壤一旦丧失,再度恢复就会相当困难。其四是植被恢复难。喀斯特山区植被一旦毁损,导致石漠化灾变,裸露的基岩和岩石就不能支持植物的生长。加之,喀斯特山地生物物种高度特化,对环境条件的依赖性强,一旦景观改变,整个生态系统的生命力就会明显下降。其五是喀斯特山区的敏感性高,抗拒人类干扰能力很低,即使利用强度很低,也能导致局部喀斯特藤乔生态系统的蜕变。

历史上,喀斯特藤乔生态系统在未受人类规模扰动前,植被茂密,石灰岩缝中也能长出高大乔木,裸露的岩石上均能长出厚厚的苔藓层来。个别盆地还能储集大气降水,形成小型的湿地,并不存在脆弱与否问题。而生息在喀斯特藤乔丛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苗族、仡佬族等,他们在这样的地区多实行游耕生计,从未将这样的地区视为生态脆弱区,他们不仅有效地利用了这一地区的各种生物资源,还总结和凝练出了众多的生态智慧,其内容到了今天仍具有借鉴价值。

(四)滨水湿地生态系统

乌江流域支流较多,其中流域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者有六冲河、猫跳河、西清水江、湘江、洪渡河等16条之多;在靠近乌江主流区,称为“蚂蟥箐”的地名很多,此类地名反映该区域温暖湿润,多淡水两栖蚂蟥。此外这一地区还有众多的高原溶蚀湖。这些湖多出在乌江流域的喀斯特山地,它是在喀斯特发育过程中,因为地下水道被堵塞积水后而形成的非稳定性湖泊。彝族将其称为“侯”,土家族将其称为“符”或“湖”。这些地区都是氐羌族系民族的冬季牧场。这些湿地的脆弱环节是周边草地和汇入湖区的山间植被,一旦这些区域的植被遭到规模破坏后,就会诱发供水不足,进而导致湿地消失。

历史上生息其间的汉族和百越民族在河谷台地尽管种了庄稼,但在庄稼收割时,仅是收割谷穗,将大多秆蒿留在地里,以充作彝族冬季牧场饲料来源,这样不仅保证了湿地的稳定,还促进了湿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与氐羌族系民族结成了稳定的族际制衡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