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瓦解个体记忆的“幕后黑手”

瓦解个体记忆的“幕后黑手”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增加点击量与延长在网时长,新媒体经营者以碎片化的信息替代逻辑化的深度报道,从选择性理解环节斩断选择性注意与个体记忆之间的链条;同时他们在页面中人为制造信息“漩涡”干扰和影响受众对信息的线性接收与理解;最终他们又加以仓促的浅层互动,使媒介信息转化为深层次的受众记忆变得难上加难。于是,受众需求的信息周围被巧妙地安置了暗藏的信息“漩涡”。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媒介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注意力的争夺史。媒介的生存竞争就是达尔文反复强调的“物竞天择”。人们做出“自然选择”,决定哪些媒介生存。[73]好在新媒体诞生之初就不曾否认过自己的经营属性,而媒介企业也一直在社会组织与盈利机构之间相互切换着角色;媒介信息也同时背负着精神产品与消费产品的双重属性;而对媒介经营者而言,受众更是“受传者”与“消费者”两者永恒的统一体。对新媒体盈利能力的评价标准也是异乎寻常的简单,那就是用户规模、用户使用、信息内容、使用服务与技术支持。最终显而易见的量化指标则是流量访问量、接触时长、单次浏览时长与频次。再具体到用户操作层面,越能吸引受众长时间不停点击的媒介就越容易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宠儿”。在传统媒介时代,媒介的美誉度、公信力、权威性、影响力则因为难于精确测量而被媒介经营者们所忽视。最终,如果说新媒体时代受众自身快速消费式的阅读方式是个体记忆的“扼杀者”,那么新媒体的评估标准与操作模式就成了这种扼杀行为的“幕后黑手”。

为了增加点击量与延长在网时长,新媒体经营者以碎片化的信息替代逻辑化的深度报道,从选择性理解环节斩断选择性注意与个体记忆之间的链条;同时他们在页面中人为制造信息“漩涡”干扰和影响受众对信息的线性接收与理解;最终他们又加以仓促的浅层互动,使媒介信息转化为深层次的受众记忆变得难上加难。

1.碎片化信息

信息碎片化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已经形成一种共识。由于意识到网络媒介对提高单一信息内容的深度上难有贡献,更多的新媒体经营者将“加深信息服务的深度作为信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74]。而加深信息服务深度并不意味着新媒体要提供单个信息来满足受众的深度需求,相反,新媒体经营者往往向受众提供的仅仅是不断出现的相关链接,从而似乎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循序渐进的叠加文本或信息链条。

在这一模式的推动下,新媒体行业对信息采集与编排的要求也水涨船高,要求及时、快速、适当地选择信息、编辑信息和推出信息,“在适当的时候推送给适当的人群”[75]。新媒体经营者们就如同零售商一样展开了信息的“分层销售”,通过各种分类导航、索引、链接,给受众提供一条宽阔而又直观的信息快速消费路线,暗示他们只需要跟随路径就可以快速消费更多的零散信息,就可以满足深度阅读的需求,而无需花时间对单一碎片信息进行认真阅读和理解。受众则被这种下意识的刺激推动着不停地点击永无止境的网络链接。浅层次的F形浏览和跳跃式阅读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鼓励和满足,因为当受众将有限的注意力资源投向新媒体中的海量信息时,受众的选择机制变得被动而机械,他们所期待的满足总是隐藏在选择路径的下一个链接中,在选择性注意被疲劳性消费时,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成了一种缺位和不可能。信息接受的选择性机制就像夜晚的探照灯,虽然它在不断摇摆中照亮了许多目标,但并没有从目标那里收获任何东西,仅仅停留在注意阶段,而没有进入理解和记忆的殿堂。

2.信息的“漩涡”

新媒体经营者深知网络环境下受众有限的注意力资源转瞬即逝,见异思迁、喜新厌旧是网络受众的信息消费特点。受众对所需信息的兴趣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所谓的满足,因此要想通过信息供给让受众产生长期的持续的黏性,就需要人为制造暗藏的信息“漩涡”。

就像亚马逊在图书销售中将一本大家并不熟悉的书摆放在《纽约时报》评出的最佳畅销书的旁边,能够有效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一样,尽管这本书的销量不如畅销书,但对零售商来说,许多小生意加起来也是一笔可观的收益。[76]亚马逊网上图书销售额中,有1/4来自排名10万以后的“不显眼”书籍,即“长尾理论”描述的尾部20%部分。

在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领域,“长尾理论”依然奏效,并且如何增加受众点击、延长接触时间变得尤为关键。于是,受众需求的信息周围被巧妙地安置了暗藏的信息“漩涡”。夸张的新闻标题、性感的异性图片、跳动的彩色字符,不断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虽然可能对受众的正常阅读产生干扰或负面刺激,甚至可能导致意志薄弱的受众最终迷失在诱惑性信息的汪洋大海中,但是对新媒体经营者而言,许多受众会因为这些信息“漩涡”而略微增加点击量或关注时长,因此其经济利益是可观的。

不可否认,受众在进行正常阅读时,这些信息不断地漩涡式干扰与刺激无疑会造成受众在自主选择中理性辨别能力的逐步偏移、错乱甚至丧失,受众注意力不断被分散,大脑正常思维“短路”,最终不知不觉地被网上所需信息周边的信息“漩涡”所干扰和吸引,在连锁式点击之后,即使是专注的读者也有可能沉溺其中而忘记了自己最初打开网页的目的。“低俗化是一个可怕的‘漩涡’,如果低俗是大多数受众的需求和选择,那么背离受众的需求就将无法继续生存;如果屈从于少数受众的需求,那就将在这个漩涡中越陷越深,最终也难逃覆没的命运。”[77]

3.仓促的浅层互动

即时互动是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最大优势,受众深度参与信息生产与传播过程,他们既扮演信息接受者又扮演信息传播者,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效果。对新媒体经营者而言,受众越快参与互动,意味着媒体对受众的黏性越强,也意味着更多的点击量和接触时长。

提高受众的黏性在技术层面就是让受众的在线互动简单快捷,无需任何复杂的流程;在操作层面,新媒体必须将所有互动的门槛降到最低,没有任何过分要求,一个表情符号、一个字符等浅层互动即可。新媒体经营者一般不引导受众做深度分析和理性思考,而是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手段引导和激励受众进行这种仓促的甚至是草率的信息互动,似乎这就是新媒体强大传播效果的最终体现,就是信息传播的最后流程。

新媒体与受众之间仓促的浅层互动及其技术和操作上的谋划和设计,是一种源于争夺受众眼球和利用受众心理的经营策略,可能给经营者带来丰厚的利润,但却大大降低了信息互动所应有的严肃性,亦有违新闻行业的职业道德,影响受众的个体记忆和社会的集体记忆、媒介记忆,甚至可能导致信息黑洞、传播危机、历史断裂和文化“短路”。

新媒体似乎并不在意信息传播的目的,也不在意媒介信息有多少真正为受众所接收并转化成个体记忆、集体记忆和媒介记忆。受众也许并不在意一轮疯狂点击之后大脑能记住什么、得到什么。思维“短路”的受众“总是乐此不疲地消费着,毫不思考地接受这个消费社会所提供的一切,不知其中许多东西是完全不必要的”[78]。因此,新媒体时代的信息快速消费过程,与其说是信息消费,不如说是一种低门槛的时间消费和注意力浪费。那么,当受众用自己宝贵的时间和注意力来换取海量的表层信息、浅层信息的轰炸和刺激时,尘埃落定时会有多少记忆可以留存呢?如果有一天记者突然拿着话筒问你:“时间都去哪儿了?”[79]你会如何回答?

【注释】

[1]Pomian K.De l'histoire,partie de la mémoire,àla mémoire,objet d'histoire[J].Revue De Metaphysique Et De Morale,1998,(1):63-110.

[2]媒介进化的“人性化的趋势”理论源于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在1979年的博士学位论文《人类历程回放:媒介进化理论》。论文认为,媒介的演化服从人的理性,有无穷的发展潜力,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合理,越来越完美。

[3]Mayer-Schönberger V.Delete:The Virtue of Forgetting in the Digital Age[M].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9:53.

[4][英]吉莉恩·巴特勒,弗雷达·麦克马纳斯:《生活中的心理学》,韩邦凯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第27页。

[5]Benson H H.“Plato:Theaetetus”tran.with an essay,by Robin Waterfield[J].Ancient Philosophy 1990,10(2):285.

[6]鲁忠义、杜建政:《记忆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7]杜建政:《记忆研究的新取向》,《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2期。

[8]Baddeley A.Working memory[J].Science.1998,255(5044):556-560.

[9][美]Kathleen M.Galotti:《认知心理学》,吴国宏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10][美]约翰·W.桑特罗克:《心理学和我们》,吴思为、岳盈盈、赵敏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71页。

[11]Rainer G,Miller E K.Timecourse of object-related neural activity in the primate prefrontal cortex during a short-term memory task[J].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2,15(7):1244-1254.

[12][美]约翰·W.桑特罗克:《心理学和我们》,吴思为、岳盈盈、赵敏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72页。

[13]Levinson M H.The Tipping Point: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M].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2000:175.

[14]Miller G A.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so 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1956,63(2):81-97.

[15][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王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版,第203页。

[16][美]约翰·W.桑特罗克:《心理学和我们》,吴思为、岳盈盈、赵敏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75页。

[17]鲁忠义、杜建政:《记忆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18][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页。

[19][美]约翰·W.桑特罗克:《心理学和我们》,吴思为、岳盈盈、赵敏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65页。

[20]Roediger H L,Marsh E J.Episodic and Autobiog raphical Memory[M]//WeinerHandbook of Psychology.New York:Wiley,2003.

[21][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张丽妍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版,第64页。

[22][美]约翰·W.桑特罗克:《心理学和我们》,吴思为、岳盈盈、赵敏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90页。

[23]杜建政:《记忆研究的新取向》,《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2期,第129页。

[24]Bartlett F C.Remembering:A Study in Ex 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213.

[25][美]戴维·J.林登:《进化的大脑:赋予我们爱情、记忆和美梦》,沈颖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87页。

[26][美]Kathleen M.Galotti:《认知心理学》,吴国宏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27]PET扫描技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 raphy),用以测量大脑中不同区域的血液流动情况。

[28]fMRI技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研究脑功能的非介入技术,已经成为最广泛使用的脑功能研究手段。

[29]张荣泉:《人类的记忆》,《科学24小时》2005年第3期。

[30][美]Kathleen M.Galotti:《认知心理学》,吴国宏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页。

[31][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王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版,第220页。

[32]Simith E E,Jonides J.Working memory:Aview from neuroimaging[J].Cognitive Psychology,1997(3):5-42.

[33][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王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版,第220页。

[34]曹艳、陈克敏、缪飞:《人类记忆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3年第6期。

[35]Tulving E.Introduction to Section IV:Memory[M]//Gazzaniga M S.The cognitive neu rosciences.Cambridge:Bradford,1995:71.

[36][英]苏珊·格林菲尔德:《人脑之谜》,杨雄里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112页。

[37]韩太真:《突触可塑性与长时程增强现象的研究进展》,《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第4期。

[38]张荣泉:《人类的记忆》,《科学24小时》2005年第3期。

[39][美]尼古拉斯·卡尔:《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刘纯毅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209页。

[40]邵鹏:《媒介记忆与个体记忆的建构和博弈》,《当代传播》2012年第4期。

[4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42]佚名:《听觉记忆逊于视觉触觉记忆》,《参考消息》2014年3月3日第7版。

[43]刘锋:《互联网进化论:破解互联网的奥秘》,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6页。

[44]Wegner D M,Giuliano T,Hertel P T.Cognitive Interdependence in Close Relationships[M]//Lckes W J.Compatible and Incompatible Relationships.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5:253-276.

[45]Wegner D M.Transactive memory:A contemporary analysis of the group mind[C]//Mullen B,Goethals G R.Theories of Group Behavior.New York:Springer,1987:185-208.

[46]Levinson M H.The Tipping Point: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M].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2000:181.

[47]Sparrow B,Wegner D M.Google effects on memory: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having information at our fingertips[J].Science,2011,333(6043):776-778.

[48]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第8-9页。

[49]Wegner D M.A Computer netw ork model of human transactive memory[J].Social Cognition,1995,13(3):319-339.

[50]Wegner D M,Giuliano T,Hertel P T.Cognitive interdependence in close relationships[M]//Lckes W J.Compatible and Incompatible Relationships.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5:253-276.

[51]Krauss R M,Fussell S R.Perspective-taking in communication:Represen tation above other's know ledge in reference[J].Social Cognition,1991,9(1):2-24.

[52]Heath C,Heath D.Made to Stick:Why Some Ideas Survive and Others Die[M].New York:Random House,2007:46.

[53]Vieira S.Reading in the b rain:The science and evolution of a human invention[J].Library Journal,2009,134(18):86.

[54]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55]Heath C,Heath D.Made to Stick:Why Some Ideas Survive and Others Die[M].New York:Random House,2007:173.

[56]Carr N.The Shallows: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M].New York:W.W. Norton&Company,2010:128.

[57]Sparrowy B,Wegner D M.Google effects on memory: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having information at our fingertips[J].Science,2011,333(6043):776-778.

[58]Thompson C.Your outboard b rain knows all[EB/OL].(2007-09-25)[2016-06-01].h ttps://www.wired.com/2007/09/st-thompson-3/.

[59]Suderman B.Your b rain is an index[J].American Scene,May 11,2009.

[60]Carr N.The Shallows: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M].New York:W.W. Norton&Company,2010:138.

[61]Crowell S E.The neurobiology of declarabve memory[M]//Schumann J H,Crowell S E,Jones N E,et al.The Neurobiology of Learning:Perspecbves fro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bon.Mahwah:Erlbaum,2004:76.

[62]佚名:《散步能增强记忆》,《参考消息》2014年2月22日。

[63]佚名:《科学家发现记忆背后“数学等式”》(根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参考消息》2014年2月22日。

[64][美]尼古拉斯·卡尔:《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刘纯毅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131页。

[65]Sorensen H.Inside the Mind of the Shopper[M].Pennsylvania:Wharton School Publishing,2009:14.

[66]Nielsen J.F-shaped pacern for reading web content[EB/OL].(2006-04-17)[2016-06-01]. www.useit.com/alertbox/reading_pacern.html.

[67]Nicholas D,Rowlands I,Huntington P.Information behaviour of the researcher of the future[EB/OL].(2008-01-11)[2016-06-01].www.ucl.ac.uk/slais/research/ciber/downloads/ggexecubve.pdf.

[68]McConkie G W,Rayner K.The span of the effective stimulus during a fixation in reading[J]. Attention Perception&Psychophysics,1975,17(6):578-586.

[69]Anderson C.The Long Tail:Why the Furture of Business Is Selling Less of More[M].New York:Hyperion,2006.

[70]群芳:《爱就抱我3秒钟》,《科学时报》2011年2月15日。

[71]Puzzling web habits across the globe[EB/OL].(2008-07-31)[2016-06-01].www.clicktale.com/2008/07/31/puzzling-web-habits-acros-the-globe par-1/.

[72]Sorensen H.Inside the Mind of the Shopper[M].Pennsylvania:Wharton School Publishing,2009:48.

[73]Levinson P.Human replay:A theory of the evolution of media[D].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1979.

[74]胡小明:《互联网冲击后的信息内容服务业——简述信息规则15条》,《现代信息技术》2003年第10期。

[75]杜骏飞:《新媒介策略:“长尾”时代的双重博弈》,《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5期。

[76]Anderson C.The Long Tail:Why the Furture of Business Is Selling Less of More[M].New York:Hyperion,2006.

[77]邵鹏:《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15页。

[78]河清:《现代与后现代》,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305页。

[79]《时间都去哪儿了?》是歌手王铮亮在2014年春晚上唱的一首歌曲,在习近平主席回答外国记者这一提问之后,2014年2月下旬央视记者也拿着话筒到处问:“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