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记忆领域里的合作、互动将日趋全球化,跨行业、跨语言、跨民族、跨国界的联动将趋于日常性和生活化。这是因为:信息采集、编码、存贮、呈现和传播已经日益智能化、网络化和高科技化了,原始记忆的属性和特点正逐步淡化,并正以一种全新的产业属性和特点日益晴晰地呈现出来;受众构筑公共记忆的热情增加了,提供历史记忆准确性佐证材料的积极性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媒介记忆中传统的竞争关系正在演变为一种全新的竞合机制,各竞争方不再将彼此视为生存与发展的威胁,而更多地看重记忆合作中所存在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进共荣的机会和空间;媒介记忆中的众筹模式、商圈意识正逐步得到全球媒介的认同和接受,独来独往、单打独斗、不合作主义等行为正在成为过去时;本国用户或受众检索和接触国外图书馆数据库和全球媒体数据库的比例逐年攀升,而全球媒体对中国用户或受众的争夺也愈演愈烈;开放存取、合作共建也是世界记忆和全球记忆的惯常经营模式,如维基百科、百度百科、搜狗百科等,都是为全球用户提供的一部自由、开放、共建、共享的“网上百科记忆全书”。浙江大学主持编纂、张曦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球第一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各断代集成(总规模将超过125册),采取的也是基于共同的中华文化记忆、全球中国画收藏机构合作共建、开放存取的记忆模式,这将是一项造福全人类的中国文化记忆工程。“世界记忆项目”专家阿布德拉奇兹·阿比德(Aldelaziz Abid)在《教科文组织信使》(UNESCO Courier)2007年第5期的一次访问中指出:世界记忆的数字化及其“文献保存本身并非其自身的终结,反而是世界人民能够阅读文献的渠道及条件。项目的最终目标是让人们能阅读数字时代来临前被锁藏的珍贵资料”[24]。全球性的记忆合作是世界珍贵文化遗产最有效的保护和记忆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