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忠
彭阳历史悠久,距今约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先民就在红河、茹河流域繁衍生息。战国秦时设朝那县,西汉时属安定郡,北魏设长城县,隋唐设百泉县,元明设广安郡,至明弘治十五年(1502)废州并县,其间在今彭阳境设郡置县的历史长达1770余载。在中国历史上,曾四次设立三次撤销“彭阳县”,前三次设立的彭阳县城驻地均在今甘肃省庆阳市辖区内。1983年7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新的彭阳县,是中国历史上第四次设立的彭阳县,因而说彭阳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县。彭阳县今城址,是唐时百泉县故址,宋改为彭阳城而得现名,现考证如下。
一、隋代的百泉县
581年,杨坚灭北周,结束了自西晋以来300多年的分裂战乱局面,建立了隋朝,实现了统一。隋开皇三年(583),废北周时的诸郡,存州县两级。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并省诸州,寻改州为郡,行政建置为郡、县两级,共有郡190个,县1255个。今宁夏彭阳县就隶属于平凉郡百泉县辖地。
百泉县,治所在今彭阳县红河乡友联村与红河村相接的马河组,有城址遗迹,当地农民称“城子洪洞(城子胡同)”。据《魏书·地形志》二下第七应当为朝那境内的胡城遗址。《隋书·地理》上卷二十九载:“平凉郡……百泉后魏置长城郡及黄石县,西魏改黄石为长城,开皇初郡废,大业初改为百泉”,属平凉郡,辖今彭阳县之大部,泾原县之一部。
黄石固,应当是今红河乡红河村一带,十六国时地名,称黄石固。《晋书·载记·赫连勃勃》卷一三○曰:“姚兴来伐……勃勃又攻兴将金洛生于黄石固”。此黄石固与北魏所置黄石固当为一地,即阳晋川。按《元和郡县图志》所记,阳晋川即今彭阳县的红河,黄石固必在红河流域,且西北去现在县城三十里。黄石之名,原系屠各族部落名称,估计原居黄石固,因部族而名地也。
考察当地地名,确有一个叫“黄石固”的地方,只可惜现今地名已异化为“王石沟”,特别是南方方言“王”“黄”不分,“固”“沟”相通,才使后人寻找根基颇费周折。再据《晋书·载记·刘曜》卷一○三记:“黄石屠各路松多起兵于新平、扶风”语判断,黄石是屠各族的一个部落则是无疑的。实地测得胡城东西长480-640米,南北剩余长度不足百米(约一百米被河水冲刷掉),估计原长840米,符合一个县城的规制。再则,此地是当年河套直奔平凉最近的一条便道。其地具有战略要地之称谓。1983年,在该处出土一级文物“二十七年晋”铭文戈,长21厘米,援长13厘米,内长8厘米。援的断面是菱形,中部起脊,内长有一穿及透雕纹饰,戈为长胡三穿。胡部从上至下细线阴文镂刻铭文,“廿七年,晋上(尚)容大夫”,大夫二字为合体字,与此件同一地域内还出土各类青铜器、陶器10多种,由于管理不善,散落民间。与此有关还有在同一条河的上游新集乡2001年出土一方墓表,上写:“秦故领民酋大切门将,袭爵兴晋王司州西川,梁阿广以建元十六年(380)三月十日丙戌终,以其年七月岁在庚辰廿二日丁酉,葬于安定西北小庐川大墓茔内,壬去所居青岩川南卅里”。此墓志是国内出土最早的墓志之一,其考古价值另文阐述。但有一点,这里有一个“晋”字,说明新集到红河这条河古时叫阳晋川。
综上所述,隋时的百泉县在今彭阳县红河乡友联村城子胡同(洪洞)当是无疑的,此城可能是魏时的胡城。
二、唐代的百泉县
隋大业十三年(617),唐国公李渊攻克隋京城长安,隋亡。次年五月,李渊于长安称帝,建国号曰唐。唐初改隋郡为州,并在缘边置总管府,后改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始于山河形变”分全国为十道,即: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道下设州、府,州府下辖县。至贞观十三年(639),全国有州府358个,县1551个。开元二十一年(733)新增京畿、都畿、黔中三道,又分山南、江南为东西道共15道。道下仍设州府(天宝年间改州为郡),全国有郡府328个,县1573个。又于边境置节度使十,经略守提使三。唐代还设有管理归附少数民族的羁縻州、府数百,不在上述州府总数中。
今彭阳在唐代属关内道原州百泉县辖地。
关于原州的变迁,根据《旧唐书·地理志》卷三十八载,其基本脉络如下:北魏置原州,隋改平凉郡,唐武德元年(618)仍改原州,贞观元年(627)属关内道。贞观五年(631)置都督府,管原、庆(治安化,今甘肃庆阳)、会(治会宁,今甘肃靖远)、宁(治安定,今甘肃宁县)、亭(治华亭)、达、要(此二州治所不详)七州,贞观十年(636),省亭、达、要三州,唯督四州。天宝元年(724)改为平凉郡,乾元元年(758)复改为原州。广德元年(763)大部没于吐蕃,置行原州于泾州灵台之百里城(今灵台县西)。贞元十九年(803)徙治原州之平凉(今甘肃平凉市西)。元和三年(808)又徙治泾州之临泾(今甘肃镇原县)。大中三年(849)收复原州,归治平高。广明(880)后又没于吐蕃,复侨置临泾,至此,原州治所迁出今宁夏境。原州原领县三,天宝年间领县四,为平高、平凉、百泉、萧关(他楼县改)。其中平凉在今甘肃省境。州境有木峡、石门、驿藏、制胜、石峡、木崝、六盘关,称原州七关。
百泉县,唐初治在今彭阳县东。北魏置黄石县,隋改为百泉县,均治黄石固(今宁夏彭阳县红河乡友联村),唐因之,武德八年(625)县治迁至现在彭阳县城,唐末,没于吐蕃,县废,辖今彭阳县大部、泾原县之一部。其主要依据有:其一,《旧唐书·地理志》卷三十八:原州中都督府,隋平凉郡。……百泉、隋县。(如前文所述)其二,《新唐书·地理志》卷三十七原州平凉郡,中都督府,望。……百泉。上。其三,《括地志》卷一:“原州……百泉县朝那古城在原州百泉县西七十里,汉朝那县也。泾水源出原州百泉西南笄头山泾谷,东南流入渭。”这个方位很清楚。《通鉴》胡三省注:“汉朝那古城,在原州花石川”。花石是指风化石而已。从红河友联西行三十里到现在彭阳城,西行约四十里到古城,正好符合“朝那古城在原州百泉县西七十里”的方位图标。再次,唐百泉县包括今泾原一部分,因而“泾水源出原州百泉县西南笄头山泾谷”,记叙也是准确的。其四,《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原州,……管县四:平高、平凉、百泉、萧关……。百泉县,上,西至州九十里,本汉朝那县地,故城在今县城西四十五里,后魏孝明帝于今县西南阳晋川置黄石县,隋炀帝改为百泉县,武德八年移于今所。可蓝山,一名都卢山在县南七十里……泾水,源出县西南泾谷……,又南流经都卢山,山路之中,常如弹筝之声,故行旅因谓之弹筝峡。”以上记载更进一步论证了百泉县于唐武德八年(625)迁于现在县城,西距州九十里,朝那古城离县城四十五里,有点不符合现在里程,但过去道路是沿河道西行,且店洼水库未形成前,河曲走道四十五里(现在是三十八里是经过多次裁弯取直后的里程)。所记方位、山形与现在基本吻合。其五,《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三:原州……百泉县,东九十里,五乡,亦汉朝那故地,城在今县理西四十五里。其六,《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八:平凉府……百泉城,府西北八十里,本姚秦时之黄石固,赫连夏置长城护军于此,后魏置长城郡,治黄石县。西魏改黄石为长城县,隋初郡废,县属原州,大业初,又改长城县为百泉,唐因之,仍属原州。贞元二年,吐蕃诈浑瑊盟于平凉川,韩游環奉诏军洛口,遣五百骑伏瑊营侧,令曰,若有变,汝曹西趋百泉,以分其势是也。五代初县废。
县名几次更改,均有出处。称“黄石”是因部族名称而因之;称长城是因境内有长城而起名。至于“百泉”的名源有两说:第一,源于新集陶家海子的百泉寺,此地有泉约百眼,且在红河上游,有可能以此为名,但相当学者认为百泉县治在陶家海子。笔者经过多年考证,认为不妥,一是此地无任何城郭遗址;二是不具备立县的客观条件,不可能在陶家海子立县;三是与史书记载的方位不一致。基于此,我认为以陶海子作为故百泉县址不妥,而应是红河友联的城址。第二,是以丰台山下的百眼泉而得名,笔者持此说,民国固原县志中有百眼泉记载。虎辅周老先生《百眼泉记》中称:“泉出城东九十里之封家台下,泉底勇出赤砂如珊瑚隋涌沸腾,不问冬腊,冬尤温熨,虽盛寒而水十余步尚不结冰,土人呼之曰‘海眼’。逢旱祷雨辄应,吾以其啧涌乱出,起伏万状,不啻百眼,故名之”。此百眼泉现今为槐沟水库所淤积,已无往日之伟观,仅凭虎辅周的记载,可见当年胜景。我认为此百眼泉与唐百泉县迁徙有直接关系,民国时都如此壮观,那在唐代就可想而知了。
总之,唐百泉县迁徙到现彭阳城证据是确凿的,只是无人考证而已,笔者试考证上文,以飨读者。
三、其他有关百泉县的佐证
《宣统甘肃新通志·舆地志·山川上》卷六:“固原直隶州,……横河,源出州南六盘山下,东流经瓦亭,蒿店,五十里至苋麻湾出境入平凉界。……泾州直隶州,……洪河,一读洪曰横,自镇原县来,在州北六十里脱家庄入境,东南流至曹村景家沟入泾水。……镇原县,……横河,自固原州来,自张佛堡入县界东南流合四小水至川口铺,有平泉水西来注之,又东出本境入泾州界,旧志引寰宇记之阳晋水,谓即泾州横河上源。……”这段文字说明,阳晋川是横(红)河的上源横河,今称红河,现在入泾处为红河乡,上游也称红河乡,属同源异地同名。
又据《元和郡县图志》及《太平寰宇记》记载,唐百泉县在原州(治今固原县城)东九十里,朝那在其西四十五里。《读史方舆纪要》则谓在平凉府(治今甘肃平凉)西北八十里。用坐标法将这些记载标绘在一处,唐百泉县都集中于今彭阳县城。而今彭阳县城在固原东九十里,在平凉西北八十里,离古城镇三十八里(比四十五里缺七里路程,主要是道路改道裁弯取直所致),离友联的城子胡同三十里,这足以说明唐百泉县在今彭阳县城,隋百泉县在今红河友联的城子胡同。《文献通考》,原州,春秋时属秦,始皇属北地郡,汉属安定郡,后汉因之。晋属新平郡,后魏太武置高平镇,后为太平镇,兼置原州,后置总管府。隋初废郡,而原州如故。炀帝初,原州废,置平凉郡。唐武德初,平薛仁杲,置原州或为平凉郡,属关内道,统县五(高平、平凉、萧关、百泉、他楼),广德六年(763)没吐蕃,太中二年(848)收复,广明后复没吐蕃,及以泾州临泾县侨置原州,五代因之。宋至道三年(997)以宁州彭阳来属,属秦凤路。其地羌戎杂居,北捍蕃地。神宗时置十一镇寨守之,建炎后(南宋高宗1127年以后)没于金,绍兴三十二年(1131)姚中收复,寻复陷金,隶陕西庆原路。贡甘草,领县二,治临泾。临泾(隋县,有阳晋水,朝那水)彭阳(唐丰义县宋改,有蒲川河,大胡河),(此彭阳为镇原东彭阳)从近代考古及地下文物发掘来看,2005年,在彭阳老城修建供销大楼时,掘出一小部分窑藏铜钱,其年号全部为唐代之前,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唐百泉县就在今天的彭阳县城老城内。且彭阳现城址处于茹河与小河的交汇处,符合建城要求,又处于传统的东干线惠安堡到平凉的中点,是一个理想的县城建设之地,因而,唐时将百泉县由阳晋川迁到此地,也是符合历史规律的。
一座历史县城,今人坐享其成,却对她的历史变迁未知一二,本文提供一点考证依据,以供同志们阅读,并提出批评意见,以期得到更为完善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