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章检视了郑观应的事迹,他一生的努力以及对国家的贡献,令人钦佩。根据上一节的分析,家庭教育是郑观应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将家庭教育经验写成家训,在子孙年幼时就开始教导,培养良好的品格,经过从古代到当代几千年的实践,家训培育了大量社会精英。郑观应是维新思想家,他的家训写于清代后期及民国初期,蕴含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亦采纳了近代西方社会的新思维,因此郑观应家训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同时,无论在当时或当今的社会,都具有社会价值。
1.郑观应家训的学术价值
(1)家训的定义
在分析郑观应家训之前,首先说明家训的定义。中国人自古以来都重视家庭教育,为后辈专门撰写家训,教导子孙做人处事的态度和方法。朱明勋在《中国家训史论稿》指出,家训,就是某一家庭或家族中父祖辈对子孙辈、兄辈对弟辈、夫辈对妻辈所做出的某种训示、教诫,教诫的内容既可以是教诫者自己制定的,也可以是教诫者取材于祖上的遗言和族规、族训、俗训或乡约等文献中的有关条款,或者具有劝谕性,或者具有约束性,或者两者兼具。它包括口头家训和书面家训两种形式。[60]
(2)家训的孕育、发展和实践
家训经历长期的孕育、发展和实践,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61]现扼要作一介绍。家训起源于数千年前的先秦时期,这个时期对日后家训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其中广为人知的有周公家训、孔子家训、孟母家训等。周公家训出自周公姬旦,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他以身作则,礼贤下士,训诫儿子实行谦德。即使周公正在沐浴或吃饭,如果有士人来访,也会停下来接见,他“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事迹一直流传至今。孔子家训主要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择友和礼的教育。当中礼的教育尤为重要,“不学礼,无以立”。他教导儿子学礼、知礼、守礼,作为做人立身处世之道。此外,孟母的家教从胎教开始,她注意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要求孩子的学习不能半途而废,并且坚持言而有信的原则。“孟母三迁”“断机教子”和“杀豚不欺子”等家庭教育方法,将她的儿子孟子培育成为著名的思想家,被尊称为“亚圣”。这些帝王家训、仕宦家训长期为后人仿效。
两汉三国时期,数世同居共财的大家庭逐渐增多,为家训的实践和普及提供了适当的土壤,这个时期有专门训导女子的女训。到了两晋至隋唐时期则出现不少母训,展示了母亲对栽培子女的贡献。
两晋至南北朝时期战事频繁,士大夫身处乱世,为保家族的延续,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颜氏家训》正是该时期所著。《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家训的代表作,由颜之推撰写,是历史上首部有系统地将训言分为不同卷、篇的家训,显示中国传统家训已踏入成熟期。 《颜氏家训》内容丰富,共七卷,二十篇,提出孩子从小就要开始教育,劝勉勤奋好学,要德才兼备,对社会有益。颜之推的子孙听从祖训,用功学习,多人为官。他的五世孙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也是唐朝忠臣,具有高尚的品格。此外,由于唐代诗歌的迅速发展,因此以诗歌形式书写的家训,即家训诗或诗训,被广泛应用。
宋元是家训发展史的繁荣时期,家训数量很多,其中较著名的士大夫家训有范仲淹的《义庄规矩》、包拯的《家训》、陆游的诗训和《放翁家训》等。南宋袁采撰写的《袁氏世范》,被称为《颜氏家训》之亚,共三卷,一百八十七则,立意“训俗”,结合生活上的例子,具有亲和力。这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累世同居共财的庞大的家族,在繁盛时期一个家族可达到“食指三千”的规模。这些大家族借助家训传扬家族的理念,以及管理家族的事务,其中浦江郑氏家族的《郑氏规范》共有一百六十八则,内容十分详细。
明清是中国家训的鼎盛时期,出现大量家训,有帝王家训、官吏家训、商贾家训、名儒家训、抗清义士家训、女训、治家格言等,丰富多彩。到了清代后期,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家训逐渐走向衰落。然而,这个时期的家训却显得更有特色。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条线索:林则徐、魏源这些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官僚士大夫家训的爱国泽民思想的熏陶;集中国传统家训之大成的、以曾国藩家训为标志的仕宦家训的峰巅;洋务派官僚家训在守旧中的出新;改良派思想家对家训的开拓;革命派人物对家训的丰富完善,这些都促进了清代后期的家训发展。[62]
(3)郑观应家训的特殊地位
从上述家训发展历程的扼要检视,可看到制定家训的目的,是为了家庭的和谐幸福,以及教育子孙立身处世的方法。家训是属于家庭内部的,包含着长辈对家人的关爱。一些被界定为属于典范的家训,比如《颜氏家训》和《袁氏世范》的内容,其影响力超越自己家庭的范围,长期被其他家庭仿效,逐渐形成社会上的行为规范。而帝王家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栽培接班人及维持政权稳定的政治任务。在一般家庭,当子孙成才时,家庭得到荣耀,也能促进家庭的兴旺发展。在庞大的家族,家训具有凝聚族人的功能,族人依照家训,有序地履行自己的责任,为家族的生存、兴旺、延续做出贡献。清代后期因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家训开始衰落,但在中西文化碰撞的过程中,这时期的家训甚具特色,大放异彩。
研究家训这一课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本书集中探讨郑观应家训,从整个家训发展史来看,他的家训正处于中西文化交汇的特殊阶段,能反映这个时期的特点。其次,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思想家,他的家训思想很值得研究。再者,有关中国文化的研究中,以家训为专题的研究比较少,今天郑观应家训仍然保存丰富的文献资料,所以我们应珍惜这个文化宝藏,细心梳理、挖掘它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郑观应家训是澳门的文化遗产,香山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世界的文化遗产,在学术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郑观应家训对当代社会的价值
(1)思考家庭教育的方法
随着清代后期西方新思潮的冲击,人心思变,以及战争导致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令很多庞大的家族衰落,中国传统家训文化逐渐失去生存的空间,从顶峰迅速滑落。今天大部分家庭都没有实施家训教育,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逐渐将教育子女的责任交给学校,然而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的其中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家庭教育。根据吴奇程及袁元的《家庭教育学》指出,家庭的职能主要有生育职能、经济职能、教育职能、抚养和赡养职能、休息和娱乐职能。家庭教育是指在一定的家庭文化背景下,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未成年的子女或其他年幼者施加的有助于他们社会化和形成健全人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影响活动。[63]尽管学校教育和社会服务发展很快,家庭教育的地位始终无可取代。
在近代中国社会,人们放弃一种实践了数千年的家庭教育方法,反映人们求新、求变的欲望,可是这个选择不一定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当代社会呈现的各种现象,尤其是青少年问题,促使我们思考家庭教育是否出现不到位的情况。家庭教育的主要作用是培育下一代,所以我们现在应反思,究竟集合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结晶的家训,有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能否应用于当代的家庭教育之中,才是对下一代负责任的态度。
(2)探讨郑观应家训的实用性
为了探讨郑观应家训的实用性,本书以澳门作为案例分析,借此研究郑观应家训是否具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能否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有关澳门的背景资料以及面对的问题,以下作一简要介绍。
澳门面积小,自然资源稀缺,在经济上长期依赖博彩旅游业。2002年赌权由原来的独家经营增至三家以后,澳门凭借博彩旅游业的特殊定位,经济高速增长。在过去十年,本地生产总值上升了约五倍。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24767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89333美元,在亚洲位居前列。居民就业率高,收入增加,2014年就业人口每月工作收入中位数由十年前5773澳门元上升到13300澳门元。但是澳门青少年的价值观,却随着博彩业的蓬勃发展而备受冲击,未成年人触犯法律的情况有增无减,近年有些青少年做出一些令社会震惊的行为,例如校园欺凌、吸毒、运毒、自杀等,不仅令人担忧青少年的个人前途,更关注到澳门社会的稳定和未来发展。伴随着青少年问题,根据人口统计资料,澳门的少年儿童人口正在减少,因此,为了未来的发展,澳门迫切需要解决青少年问题。另一方面,澳门正在进行多项规划,包括配合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发挥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平台的作用,持续深化区域合作以及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等,如果青少年的行为出现严重偏差,将会对澳门的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澳门自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后,在各方面取得理想的进展。为了保障澳门的持续发展,预防及减少青少年问题,澳门政府、学校、社会组织一直都透过多方面的措施关心青少年,栽培他们。然而今天的社会现象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应从小开始,家庭是培养人的品格最理想的地方。英国山缪尔·斯迈尔斯在《品格的力量》推崇品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力之一,道德教育的发源地,或我们已经证明是最好的地方,便是家庭,其次是学校,再次才是社会,即实际生活的大学校。[64]中国自古以来家庭的职能都比较完善,尤其在教育子女方面。郑观应的家族十分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对孩子进行言教和身教,他的子孙辈也出了不少很有贡献的人物,这与郑氏严格的家训和良好的教养分不开。郑氏家族世居于澳门,郑观应年轻时在澳门生活的年代,当时社会上亦存在赌博、吸毒等不良风气,郑氏如何教育子孙,对今天澳门的家庭教育起着借鉴作用。他的家族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人才,其家庭教育方式具有示范作用。因此,本案例研究将会借鉴郑观应的家训,探讨如何改善澳门的家庭教育,减少青少年问题,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为澳门的发展提供保障。
3.综述郑观应家训的价值
综合以上论点,郑观应家训具有两方面的价值。
第一,郑观应家训在学术方面的价值:
(1)从整个家训发展史来看,郑观应家训正处于中西文化交汇的特殊阶段,能反映这个时期家训的特点;
(2)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思想家,他的家训思想很值得研究,有助于了解他做出巨大贡献的原因;
(3)探讨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作用,同时指出郑观应家训产生的影响力。
第二,郑观应家训对当代社会的价值:
(1)目前社会呈现家庭教育不到位的情况,为了改善有关问题,研究有助于了解家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可应用于当代的家庭教育之中;
(2)通过澳门的案例分析,探讨郑观应家训对减少青少年问题,改善家庭教育的作用,为培养人才做出贡献。
【注释】
[1]蒋美贤.郑家大屋阙字联新说[N].澳门日报,2014-4-28(D05).
[2]夏东元.郑观应年谱长编(上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7.
[3]夏东元.郑观应年谱长编(上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8.
[4]上海图书馆,澳门博物馆编.香山郑慎余堂待鹤老人嘱书[M].澳门:澳门博物馆,2007:3.
[5]夏东元.郑观应年谱长编(上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9.买办是19世纪时期在洋行工作,协助商务的中国人。
[6]夏东元.郑观应年谱长编(上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26.
[7]李鸿章为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8]夏东元.郑观应年谱长编(上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08.
[9]商战是郑观应提出的概念。他在《盛世危言》的《商战》篇中指出:“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国家“用官权以助商力所不逮”,堵塞漏洞,致力发展工商业,增强竞争优势。“国既富矣,兵奚不强?”外人不敢轻易挑衅,“此之谓决胜于商战”。
[10]夏东元.郑观应年谱长编(上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55.奕譞是清道光皇的第七子,也是清光绪皇的生父。
[11]夏东元.郑观应年谱长编(上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64.
[12]夏东元.郑观应年谱长编(上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71.
[13]夏东元.郑观应年谱长编(上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72.
[14]夏东元.郑观应年谱长编(上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90.
[15]上海图书馆,澳门博物馆.香山郑慎余堂待鹤老人嘱书[M].澳门:澳门博物馆,2007:7.椷,“函”的异体字。
[16]夏东元.郑观应年谱长编(上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91.
[17]刘圣宜.近代强国之路的探索者:郑观应[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38.
[18]易惠莉.郑观应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379.
[19]夏东元.郑观应年谱长编(下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447.
[20]于有东,赖以儒.郑观应文艺思想与书法研究[M].陈志平主编.香山墨韵:香山(中山)近五百年书画名家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109.注:馆阁体,又称台阁体,是一种方正、光洁、乌黑而大小齐平的官场用书体,以明清两代为盛。
[21]于有东,赖以儒.郑观应文艺思想与书法研究[M].陈志平主编.香山墨韵:香山(中山)近五百年书画名家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112.注:帖学与碑学,从书法艺术角度说,帖学是指崇尚晋王羲之、王献之以下历代诸法帖的书法流派。碑学指崇尚碑刻书艺的书法流派。清代阮元倡导南北书派论,把妍美潇洒的古代墨迹归为南派“帖学”,把古拙、朴厚、粗犷的碑刻纳入北派“碑学”范畴。
[22]夏东元.郑观应集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6.
[23]夏东元.郑观应年谱长编(上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49.
[24]维新,出自《诗经·大雅·文王》的诗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即: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是革新。维新指革除旧法而行新政,改革创新的意思。
[25]夏东元.郑观应集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63.
[26]刘圣宜.近代强国之路的探索者:郑观应[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51.
[27]澳门博物馆.盛世危言:郑观应文物集[M].澳门:澳门文化局,2008:24.
[28]夏东元.郑观应年谱长编(上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348.
[29]夏东元.郑观应集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43.
[30]上海图书馆,澳门博物馆.香山郑慎余堂待鹤老人嘱书[M].澳门:澳门博物馆,2007: 4, 5.
[31]夏东元.郑观应年谱长编(上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63.
[32]澳门博物馆.盛世危言:郑观应文物集[M].澳门:澳门文化局,2008:85.
[33]夏东元.郑观应年谱长编(上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92.
[34]雍陌村修谱组.郑雍陌祖房谱(卷十二)(二十二世)[M].中山:雍陌村修谱理事会,2012:180.
[35]夏东元.郑观应集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63.
[36]虞和平.郑观应研究的回顾与展望[C].纪念郑观应诞辰一百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澳门: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协会,澳门历史学会,2003:8.
[37]夏东元.郑观应年谱长编(上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6.郑观应年谱长编按照中国传统,出生即为一岁,也即所谓“虚岁”。郑观应的父亲郑文瑞,字启华,号秀峰。
[38]夏东元.郑观应集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222.
[39]夏东元.郑观应集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223.
[40]夏东元.郑观应年谱长编(上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7.
[41]易惠莉.郑观应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
[42]刘圣宜.岭南近代文学论稿[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195.
[43]夏东元.郑观应文选[M].澳门:澳门历史学会,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协会,2002:472.
[44]刘圣宜.岭南近代文化论稿[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195.
[45]刘圣宜.岭南近代文化论稿[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206.睦姻任恤指善待内亲和外亲,对朋友诚实不欺,对乡里仁慈。义田指供养贫困的族人所置的田地。
[46]吴润生.澳门镜湖医院慈善会会史[M].澳门:澳门镜湖医院慈善会,2001:3.倡建澳门镜湖医院值事芳名共152个,商号及个人名义分别各占约一半,郑观应父亲以个人名义参与。
[47]澳门博物馆.盛世危言:郑观应文物集[M].澳门:澳门文化局,2008:77.
[48]夏东元.郑观应集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222.
[49]雍陌村修谱组.郑雍陌祖房谱(卷二)[M].中山:雍陌村修谱理事会,2012:41.
[50]雍陌村修谱组.郑雍陌祖房谱(卷二)[M].中山:雍陌村修谱理事会,2012:49.
[51]雍陌村修谱组.郑雍陌祖房谱(卷二)[M].中山:雍陌村修谱理事会,2012:50.
[52]雍陌村修谱组.郑雍陌祖房谱(卷二) [M].中山:雍陌村修谱理事会,2012:51-52.
[53]雍陌村修谱组.郑雍陌祖房谱(卷二)[M].中山:雍陌村修谱理事会,2012:53.
[54]雍陌村修谱组.郑雍陌祖房谱(卷十二)(一世至二世)[M].中山:雍陌村修谱理事会,2012:57.
[55]中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香山县乡土志[M].中山:中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8:卷七,6.
[56]雍陌村修谱组.郑雍陌祖房谱(卷十二)(传文)[M].中山:雍陌村修谱理事会,2012:3.
[57]雍陌村修谱组.郑雍陌祖房谱(卷十二)(九世至十世)[M].中山:雍陌村修谱理事会,2012:1.
[58]雍陌村修谱组.郑雍陌祖房谱(卷十二)(传文)[M].中山:雍陌村修谱理事会,2012:4-7.乡饮是古代一种庆祝丰收尊老敬老的宴乐活动。一般乡饮都选德高望重长者数人为乡饮宾,与当地官吏一起主持此活动。
[59]雍陌村修谱组.郑雍陌祖房谱(卷十二)(二十二世)[M].中山:雍陌村修谱理事会,2012:159.
[60]朱明勋.中国家训史论稿[M].成都:巴蜀书社,2008:10.
[61]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体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62]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739.
[63]吴奇程,袁元.家庭教育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6-7.
[64]山缪尔·斯迈尔斯(Samuel Smiles).品格的力量[M].刘曙光,宋景堂,刘志明译.台北:立绪文化,2006: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