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与海霞精神的形成

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与海霞精神的形成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是在毛泽东主席“大办民兵师”的号召下成立的,女子民兵连在军民联防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海霞精神的形成,是党领导下的革命传统精神的凝聚。如今,“海霞”成了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英雄集体的形象代表,海霞精神成了洞头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形成了以“海霞”队伍为纽带、以“海霞精神”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社会心理的海霞精神文化体系。

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是在毛泽东主席“大办民兵师”的号召下成立的,女子民兵连在军民联防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1965年12月,浙江省人民委员会、浙江省军区为该连记集体一等功一次;1978年9月,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浙江省军区命名该连为“洞头县先锋女子民兵连”;1979年和1983年,该连两度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以洞头女民兵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于1966年7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72年再版,而后又被译成英文版、德文版、日语版和叙利亚文版,还被改编成电影《海霞》。1977年10月,在第十届巴塞罗那国际电影周和第三十届洛迦诺电影节上放映,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反响。小说《海岛女民兵》、电影《海霞》,成了文学和影视的红色经典,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建连55年来,女子民兵连始终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训练不断,传统不丢,战旗不倒”。如今,“海霞”成了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英雄集体的形象代表,“爱岛尚武,励志奉献”的海霞精神,成了洞头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和特色红色旅游资源。

海霞精神的形成,是党领导下的革命传统精神的凝聚。自古以来,巾帼不让须眉。尤其是每到重要时刻,“半边天”们会挺身而出,为国家、为民族、为一方承担重任,奉献智慧与力量。以“海霞”为代表的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是在军事斗争背景下产生的英雄群体,其诞生和成长,存在着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基础。洞头历经三次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东南沿海特别是台海局势紧张,毛主席说海防建设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将常备武装力量和人民武装力量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保卫国家海疆的安全。1960年4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民兵代表大会,提出要大办民兵师,构成强大的全民防御网。在洞头党组织的领导下,从投入保卫海岛,到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凭着坚定执着的信念,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开展渔农业生产、学习文化、苦练本领,坚守海防一线,谱写了一曲曲“军民联防”“保卫海防”“建设海岛”的壮丽篇章。

海霞精神的形成,是大海孕育下的洞头文化的赋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大海养育了这一片水土,也造就了这一方人宽广澎湃的性情。生活在海边的渔家姑娘,原本受民众信奉的“妈祖”文化的熏陶,加之海边生活也塑造了她们豪爽大度的性格,她们立足海岛,胸怀祖国,以无畏的精神担当保家卫国的重任,以朴素的情感践行地方建设的使命,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个人人生的价值。面对复杂艰难的环境,她们仍然毫不动摇地献身国防事业,大海赋予她们广阔胸怀和坚强性格,她们敢于同风浪搏击,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面对各种利益纷呈的诱惑,始终矢志不渝,不断奋发有为、争先创优。50多年来,“海霞们”不仅敢于担当,而且善于担当,每个任务都精益求精,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和赞赏。“海霞”成了洞头的标杆、精神模范和学习榜样,成了洞头的名片和品牌,实现了“传统代代相传、战旗今朝更红”。

海霞精神的形成,是社会转型下的思想教育的升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海霞”继承和发扬了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延续下来的优良传统作风,又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女子连的官兵们秉承着“爱岛尚武,励志奉献”的海霞精神,留下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她们以自己的思想标准和追求的信念目标,支撑着社会转型时期精神文化的整体建构。在各级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关怀爱护下,海霞精神作为洞头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文化内容,不断积淀和升华。女子连已不仅仅是代表当年守岛固边的民兵连,更是改革开放大潮下战旗更红的连队,海霞积极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精神境界,内涵更加丰富,更具生机活力,更有时代特征。如今,“海霞”成了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英雄集体的形象代表,海霞精神成了洞头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形成了以“海霞”队伍为纽带、以“海霞精神”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社会心理的海霞精神文化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