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国年间东川铜矿业的艰难发展

民国年间东川铜矿业的艰难发展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代东川铜矿业的发展,与国家的铸币政策有很大的关系,是典型的国家资源。就东川铜矿而言,成立了东川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东川的铜、铅等矿,使东川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抗战结束后,国民党下令滇北矿务局停办,东川铜矿业处在停办状态,由此进入衰竭时期。

清代东川铜矿业的发展,与国家的铸币政策有很大的关系,是典型的国家资源。辛亥革命后,清政府被推翻,政府所拨的款项和各省之协款都停止,东川铜矿业的发展所需资本严重缺乏,京运停止,所产之铜无路可销,致使各厂失业,秩序混乱,铜矿业的发展陷入困境。

面对云南矿业的发展困境,云南军政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就东川铜矿而言,成立了东川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东川的铜、铅等矿,使东川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清末民初,由于战争的需要,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矿产资源的掠夺,其中日本在民国二年(1913年)派地质学家进入东川进行调查,企图攫取中国的铜资源。山口义胜曾“以日本‘地质学家’的身份,详细调查了东川铜矿的地质和储量情况,建议当时云南地方政府,使用日本的技术力量,扩建东川用矿,企图利用云南的廉价劳动力,为日本垄断资本攫取铜矿资源,后因经费筹集困难未成。”[1]抗日战争时期,东川铜业作为军工资源,由国家资源委员会统一管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抗战结束后,国民党下令滇北矿务局停办,东川铜矿业处在停办状态,由此进入衰竭时期。

随着政权的更迭,东川所辖区域也出现了新的变更,民国三年(1914年),改会泽县为东川县,民国十五年(1926年),又复名会泽县,地域包括了今天会泽、巧家及东川三县区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