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联动发展的理论支撑

联动发展的理论支撑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强化协作联动,不仅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规划的要求,更是片区各县市区的现实要求。④竞争优势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只有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问题。

联动,原意是指若干个相关联的事物,一个运动或变化时,其他的也跟着运动或变化,即联合行动。区域联动发展(coupled strategy),是指以地理上紧邻、彼此间关联的行政(或经济)区域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推动,以基础设施对接为基础,以资源要素集聚为抓手,以市场流通、信息融通为纽带,以产业结构转换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协调为保障,以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区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同、一体运作、高效有序的交互系统、整合过程和发展模式。武陵山片区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区,也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如何强化协作联动,不仅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规划的要求,更是片区各县市区的现实要求。区域经济联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西方的区域贸易分工合作理论、平衡和不平衡发展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和相互依赖理论为分析区域经济联动产生的客观必然性、空间演变模式、表现形式及运行方式等提供了分析依据。

(一)以区域分工合作理论发掘秀山联动发展竞争优势

区域分工合作理论内涵。区域贸易分工合作理论主要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迈克尔·波特、迪格里尼-布杜拉等经济学家为代表。它包括:①绝对优势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先驱亚当·斯密(A.Smith)认为任何区域都有适宜于生产一种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按照这种绝对有利的条件进行分工生产和交换,就会使各个区域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区域生产率、增进区域利益。②比较优势论: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Ricardo)认为,“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只要出口那些它在生产率上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服务,它就会从贸易中获益”。即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并不可能在所有产品上都相同,此时应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区域交换,这样双方就可以从区域分工和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③要素禀赋论:这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Heckscher)和他的学生俄林(Ohlin)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是产生国际或区域分工的基本原因,而国际贸易会带来国际要素价格的均等化,如果不考虑需求因素的影响并假定生产要素的流动存在障碍,那么,每个区域利用其生产要素的优势进行生产,就将处于有利的地位。后来,要素替代理论、新要素禀赋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产周期理论等,均可视作是要素禀赋理论的一种发展。④竞争优势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通过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之后提出。该理论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取决于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和支撑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等四个基本要素和机遇及政府两个辅助要素。这六大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

区域分工合作理论对秀山联动发展的启示:有必要厘清秀山县在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管理水平)、资源条件(自然与文化资源)、发展基础(发展历史与起点)、政策条件等方面的绝对优势、相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禀赋,才能正确地确定秀山县在与武陵山片区联动发展中的竞争优势。

(二)以平衡与不平衡发展理论确立秀山联动发展定位

平衡发展理论。平衡发展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代表人物主要有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斯特里顿等。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大推进”理论,该理论认为,要打破发展中国家贫困恶性循环,必须实行全面工业化;二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该理论认为必须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不断扩大需求,通过供给和需求平衡,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三是“完善的平衡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必须优先发展某些主导部门,实行不平衡增长,经过一段时期后,使国民经济各部门按一定比例平衡增长。

不平衡发展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在批评平衡发展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赫尔希曼、缪尔达尔、威廉逊等。也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不平衡增长理论:发展是一种不平衡的连锁演变过程。只有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问题。二是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社会经济制度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它们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缪尔达尔指出,由于集聚经济的存在,发达地区会同时产生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三是“倒U形”理论。威廉逊认为,区域差异在初期表现为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差异将走向平缓,并长期稳定在一定的差异水平上。

平衡与不平衡发展理论对秀山联动发展的启示:秀山县参与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联动,要正视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合理配置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资金、产业、技术、人才和资源等,实现产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的联动,促进各地区齐头并进,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秀山县在内部联动发展中要权衡协调好部门和产业的平衡发展和不平衡发展,在区域联动发展中,更要权衡协调好与周边地区的平衡发展和不平衡发展,争取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确立好秀山联动发展的科学定位。

(三)以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优化秀山联动发展空间布局

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论内涵。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活动的空间表现形式,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区域特点以及在地域空间中的相互关系。代表人物主要有朗索瓦·佩鲁、劳尔·普雷维什、弗里德曼、萨伦巴和马利士等。包括:①增长极理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该理论提出了“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增长极理论将抽象的经济空间拓宽到地理空间,认为经济空间既存在功能极化,也存在地域极化。②中心—外围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空间分布的资源、环境、市场和技术等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是由中心和外围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的。③点轴开发理论。该理论十分注重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认为一个地方的生产和运输成本会随着重要交通干线的建立而降低,从而形成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吸引集聚沿线地区的人流和物流,发展成为“点”增长极,这些“点”增长极由线状基础设施连接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经济增长轴。该理论认为实施点轴开发更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④网络开发理论。该理论是点轴开发理论的延伸,认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随着增长极和增长轴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将会在一个较大区域内形成劳动力、商品、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和交通、通信关联在一起的网络。⑤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说明世界和国家范围内工业布局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变化和推移模式。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先加快发达地区发展以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最终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对秀山联动发展的启示:①武陵山片区增长极的中心—外围的竞争性确立。秀山县参与武陵山片区的区域联动发展,实质上是协调武陵山片区的空间经济关系。那么,根据增长极理论和中心-外围理论,就需要清楚武陵山片区增长极在哪里,中心和外围在哪里。②秀山县在武陵山片区中的空间区位确立。如果武陵山片区核心增长极目前还无法确立,或正在形成过程中,那么,秀山有没有空间、时间和资源禀赋条件成为增长极的可能?是成为武陵山片区的增长极,还是外围?这是在空间关系中必须思考的。③秀山县的点轴网络及梯度发展问题。确立了秀山发展的中心及外围,才能根据点轴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梯度转移理论,来完成秀山的点轴设计、网络规划和梯度转移秩序,最终优化秀山联动发展的空间布局。

(四)以相互依赖理论确立秀山联动发展体制机制

相互依赖理论内涵:相互依赖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相互依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对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双轨的、相互的作用和影响程度。代表人物有理查德·库珀(Richard Cooper)、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Keohane)和约瑟夫·奈(Joseph Nye)。相互依赖理论对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互依赖理论对秀山联动发展的启示:①秀山参与联动的市场依赖机制。市场的形成和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相互依赖不仅体现在不同区域之间,也体现在区域内部之间,正是这种相互依赖关系的存在,推动了区域合作,促进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市场依赖是一个秀山参与武陵山片区经济联动的重要机制。②秀山参与联动的利益共享机制。相互依赖意味着双向的传递和影响,不同区域在许多方面拥有共同利益,在相互依赖中会获得支撑自己发展的有利条件,闭关自守就会丧失了相互依赖所带来的促进发展的有利效应。③秀山参与联动的效应协调机制。区域之间在相互交往中也存在一些不利效应,相互依赖强调多边协调管理机制、开放的经济和市场以及稳定的社会秩序,区域经济联动正是依据区域之间相互依赖的基础,通过良好的竞争合作,达到最终的协调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