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动发展的推动措施
(一)制定确立联动战略
区域联动发展理论及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孤立发展,封闭保守,闷头苦干,没有开放意识和进取精神,是绝对不行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当今天资本流、信息流、交通流、人才流和知识经济全面开放的时代,联动发展是必然要求。经济全球化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方向,武陵山片区域间激烈的竞争将引导区域经济联合重组,形成区域整体优势。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深化改革,也要求走协调联合发展与扶贫一体化之路。
1.指导思想
在武陵山片区规划“跨省协作创新区”的总战略框架下,以渝东南生态保护功能区为建设目标,针对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激烈竞争的现实,全面开放区域资源与市场,消除一切显性和隐性的合作壁垒,以主动的姿态、灵活的方式,在基础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新型城镇化、民生促进等全领域,推动多主体形式、多模式、多渠道的协同式联动互动,促进秀山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升级。
指导思想的三个关键词:开放、灵动、协同。
开放是联动的前提。开放是区域自信的表现,怕交流、怕合作、怕赶超是固步自封的保守意识。舍不得这,丢不下那,没有全面开放意识、没有宽广的胸怀,总是以一些显性和隐性的壁垒来限制合作,县域永远难以有大发展。
灵动是联动的推力。灵动是指灵活、主动。区域发展不能消极等待,要有所作为只有主动出击,才能开拓新的天地。但主动不是盲动,是灵活性主动,是根据条件优势的强强合作,善于灵动,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合作双方的优势,避免弱势,达到共享的良好局面。
协同是联动的保障。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协同论认为整个环境中的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不协同的联动,只会造成力量相互抵消的内耗,无法达成合作目标;不善于协同的联动,也会造成合作的低效率。联动各方需要在步调节奏上协同、在力量方向上协同,才能达成联动的目标和效率。
2.联动目标
总体目标:以渝东南生态保护功能区建设为总目标,统筹秀山参与武陵山片区的联动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开放、灵动、协同为指导思想,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特色产业竞争力,强化扶贫攻坚和改善民生事业,使秀山县成为武陵山片区的“联动创新示范区”。
目标指向:将秀山县建设成为生态环境有保护、特色产业有实力、扶贫攻坚有保障、民生事业有进步的“联动创新示范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武陵山片区的“联动创新示范区”)。
3.联动定位
秀山县在武陵山片区的区域关系定位中,应树立“竞争性联动合作”定位意识,确定“优势引领、等势错位、弱势赶超”的定位策略,遵循“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开放公平、互利共赢”的定位原则,总体上形成县域特色突出、产业错位发展、民生互荣共生的区域联动定位新格局。
优势引领。秀山县与其他市县相比具有绝对优势的方面,要千万百计强化,并对其他地区发展起引领、带动和效应扩散作用,不因占有优势而保守封闭。
等势错位。秀山县与其他市县相比具有相等优势的方面,如相类似的且具有显性与隐性竞争的生态与文化资源、产品与产业、品牌与市场等方面,应不简单地、粗糙地或盲目地竞争或模仿,应深入研究资源、产业和市场的差异性,差异发展、错位或错时发展,避免简单重复恶性竞争。
弱势赶超。秀山县与其他市县相比不具有优势的方面,则要学习跟进,抓住其他市县还没注意到的薄弱环节和有潜力的突破方向,奋起直追,后发赶超。
4.基本任务
根据前述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的要求,总体上应完成以下四个方面的任务:
培育开放竞争意识:通过区域联动发展,培养和提升秀山县干部群众的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在联动发展中走出封闭保守,学人之长,避己之短,进一步提振干部群众发展县域经济社会的信心。
打造产业发展体系:通过区域联动发展,进一步在区域比较中明确秀山县的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产业链环节、品牌与市场,打造真正适合于秀山县的产业发展体系。通过联动合作,进一步提升锰行业环境整治质量,将产业结构向特色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农机装备等非锰产业调整。
提档升级城镇建设:通过区域联动发展,科学定位和发展秀山县的新型城镇化,突出秀山县城镇的特色、特点、特征,将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市级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山水园林县城、森林县城等“五城同创”工作推向深入。
强力推进民生工作:单靠秀山县自身力量,要全面推进民生工作难度极大,可通过区域联动,借势外力,改善城乡办学条件,联动合作提升教学质量,联动合作改善提升医疗软硬件条件,联动合作改善提升体育、文化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二)拓展深化联动领域
1.资源联动开发
秀山县的自然生态矿产资源、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等,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可依照生态保护功能区的发展要求,采取开放式资源联动开发模式,通过相互合作,通过区域联动中的从五个方面入手资源联动开发:深入研究建立资源开发的准入条件;探索资源与产品流通登记票证电子网络管理系统;落实资源产权的标识制度和资源开发协管员制度;建立县(市)区之间违法违规案件统一举报联查、联打制度;建立资源与产品开发企业联盟。资源联动开发,可首先在秀山县与花垣县的涉矿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开采与开发中试点,先进行两县双边联动合作,取得成功经验,继而向周边县市区推动推广,形成开放式多边联动的资源开发新格局。
2.空间联动优化
空间联动优化就是要保证发展要素的畅动。联动的发展源于区域要素的自由流动。当前武陵山片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极大地缩小了县市区的时空距离,有效地促进要素流动,进一步强化了秀山与周边县市区间的交流合作。秀山县应进一步优化基础良好、区域衔接的设施条件,促进要素加速流动,达到保证联动发展的要素畅动要求。以优化完善陆路交通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联动。发达的区域综合交通网不仅是实现区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更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效手段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武陵山片区的交通运输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无法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其中,建设合理的高速陆上交通网是促进秀山县与武陵山片区一体化联动发展的重要环节。优化秀山的公路交通建设,重点是及早建成秀山交通物流、完善城乡交通运输网。应以跨省市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紧紧围绕若干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初步建立以高速为核心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现代化通信为主的区域信息交互网络体系和以防洪排涝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主的区域灾害减防体系。
3.政策联动争取
秀山县应搞好与周边县市区的政策对接。武陵山片区长期致力于同质制度环境的营造,以实现政府、企业多层面的制度对接,为联动政策对接打下基础。武陵山片区将以国家战略为契机,充分发挥区域原有制度优势,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以联动发展为导向,通过制度创新、清除传统制度障碍、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消弱地区间的政策摩擦,推动同城化的政策对接,实现区域内同质的政策环境。
4.区域联动管理
秀山县应与周边县市区共促共进发展。武陵山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国家战略的实施,客观上要求武陵山片区进一步加强县区市联系,要求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充分考虑各自优势,明确区域定位,实现区域共同发展,从根本上深化了区域一体化发展。秀山县应更好地发挥区域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和确立自身的优势,与周边县市区更好地共享联动所带动的区域整体效益,实现联动相互促进和发展。
5.产业联动发展
秀山县应搞好与周边县市区的产业互补发展。产业互补是区域联动效应的产业空间响应,它强化了片区的资源配置功能,有助于形成更具竞争优势的产业高地。联动效应要求进一步强化县市区的产业互补定位,有利于制定差异性的产业方针,合理调整产业空间布局。秀山县立足产业融合的思路,一是搞好工业联动发展:把工业经济重心从能源开采加工转向发展消费品工业、围绕生态保护,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消费工业、物流产业和秀山旅游等,形成产业互补新格局。以加快秀山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增强制造业发展后劲为目标,秀山与重庆市相关县市要加强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技术、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能源科学和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及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新技术新工艺中的联合开发与协作。打破行政分割,统筹规划,内涵发展,形成农用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现代通信设备等制造业的合理分工,使秀山县与周边县市区的工业技术和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整合优化。二是搞好以金融、商贸、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联动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秀山仍将继续加强对武陵山片区的金融辐射、商贸合作、旅游联合。其中,秀山县的金融机构要依托秀山县与重庆市之间密切的经济联系,大力推进金融机构拓展秀山县金融市场,特别是在渝东南主要县市区建立起完善的金融分支机构,以进一步加强渝东南和大湘西的金融合作;秀山县的商业贸易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络、人才、管理等优势,结合湘渝高速通道商贸业规模大、专业化的特点,通过制定湘渝县市区商贸合作的总体规划,组织科工贸联手,优化布局生产、加工、销售的基地。三是以组建跨地区企业集团为重点的企业联动。组建武陵山各主要城市间的大型企业集团,将是推动秀山县与武陵山联动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依据“政府引导、自愿组合;资产经营、多元发展;核心构成、强强联合、弱弱互补”的原则,利用秀山和武陵山其他城市的各种优势,积极组建和重点发展代表武陵山片区走向跨省市甚至国际化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通过经营规模化、功能多元化、管理科学化、营运国际化,实现资本扩张和市场扩张。围绕周边大城市如重庆、成都、贵阳、长沙、武汉等城市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战略目标,以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中药材、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为重点,实现各城市企业间功能互补、资产优化和互惠互利,组建和重组若干全国性企业集团重点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市场。各地方政府要为组建跨地区企业集团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主要包括共同协商,避免双重征税;拓宽融资渠道,给予优势企业股票上市的优先权;制定鼓励跨地区经营的相关法规等。
6.生态联动保护
秀山县应搞好与周边县市区的生态共治,以跨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环境保护联动。武陵山片区是“中国绿心”,片区发展与扶贫战略所确立的生态建设核心理念是联动发展的重点。秀山县应通过参与联动与周边县市区一起搭建的生态同治平台,从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出发,以“生态保护功能区建设”为标准,树立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共同进行环境治理,共同制定生态保护制度措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武陵山片区生态可持续发展,形成区域同城的生态治理局面。
7.民生联动改善
武陵山片区的社会发展源于多方面社会协调,这是区域联动的起点。秀山县应积极整合区域资源,立足实现区域资源共享,积极推动区域社会事业的联动发展,已在公共交通、医保等多领域尝试联动服务,主动强化社会事业的区域协调,带动武陵山片区基于共同目标的社会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社会事业呈现更加明显的并进趋势。
8.人才联动互用
秀山县应结合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人才发展思想和主要目标,强化人才资源总量和明确人才效能,增强人才贡献率,争取科技进步水平处于渝东南前列,发明专利授权量在武陵山片区领先。为了进一步引进人才,启动四大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一是实施“百名经济发展紧缺人才引进计划”;二是实施“百名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计划”;三是实施“百名高层次医护人才引进计划”;四是实施“百名专家柔性流动引才引智计划”。
9.技术联动共享
应推动秀山县与周边地区的区域协作创新为重点的科技联动领域。加强和完善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合理分工。以加快秀山电子及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化增加发展后劲为目标,加强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新技术新工艺中的联合开发与协作。打破行政分割,统筹规划,内涵发展,重点形成手机项目、笔记本电脑配套产业项目、交通信号灯项目、节能照明产品制造项目、小型家电项目、农机制造项目等制造业的合理分工,使秀山县与武陵山片区的工业技术和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整合优化。
10.文化联动交融
武陵山片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文化特色,依托联动发展,搭建文化交融平台,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县域间多元文化的汇集、交流、共享、融合,形成区域文化的和谐互动。武陵山片区发展与扶贫规划鼓励文化互动,目的是实现片区多元文化的认可、包容和整合,倡导文化带动,强调在更广的时空范围内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襟,打造区域文化多元交融的良好局面。
11.城乡联动创牌
秀山县应通过联动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个性。《武陵山片区发展与扶贫规划》十分重视城镇建设与农村的带动作用。武陵山片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人文环境和外部区域城镇化发展三种因素共同综合影响,决定了秀山县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理念是彰显特色,要以民族文化彰显秀山县个性化城镇特色。在同质化竞争严重的武陵山片区,秀山县做出具有自身特色、自身特点、自身特征的个性化城镇,首先要抢占民族文化的制高点,民族文化是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灵魂,如果失去民族文化这个灵魂,个性和特色将无从体现。极有必要保护、深度发掘民族文化内涵,更新其外在形式,占据民族文化的制高点。面对与周边地区资源同质性竞争的现状,秀山县必须在同一资源前提下打造个性,做旅游城镇时,洪安要与花垣边城镇区别开来,突出“异质”、“不同”、“个性”。
(三)清理扫除联动障碍
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中,把“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片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由此看来,推进秀山联动发展的核心动力问题是消除保守观念、思想开放。要充分利用联动开放契机,以新点、新方法、新措施加快思想开放。地方精英群体的思维方式,是决定某一地区是否具有开放意识并将开放意识落实到行动中的重要因素。培育精英群体,使之具有开放意识,是启动秀山县思想开放的重要引擎。
1.培育有开放意识的公务员群体
着力提高党政机关、各个部门及事业单位的领导及工作人员的开放合作意识。推动干部异地交流,扩大干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广度和深度:加大请进来力度,增加党政机关、各个部门及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由发达地区干部担任的比例,请进来了领导便请进了发达地区的思想观念、人脉关系、资金与先进管理经验。加大走出去力度,有计划、有目的、分层次、有步骤、按年度、分行业增加秀山县到发达地区挂职甚至任职锻炼。建立地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学习的长效机制。推动“领导干部学习大课堂”,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或开放发达地区党政领导讲学培训,并建立学习考核评价机制。
2.培育有开放意识的企业家群体
着力提高秀山县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中层管理人员的开放合作意识,有意识地培育根植于当地文化传统、具有开放精神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本土企业家群体。没有这样的企业家群体,政府的产业发展方针和措施要大打折扣,不会产生良好的执行绩效。政府应大力鼓励企业家进行学习深造,鼓励他们上MBA课程,强化工商管理知识,对规范化有序化管理企业,推进家族企业制向现代企业制转型,规避市场风险,预防企业非法甚至犯罪行为产生,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强化企业家日常管理,主动培训企业家;通过政府组织和宣传部门设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指标,评选优秀企业家。建立政府与企业家的正常、健康的密切联系。通过工商联、商会、非公有制组织、统战机构等各种渠道、各条途径,建立政府与企业家的沟通渠道,重视关心和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促发展。
3.引进“三高”人才提升开放意识
“三高”人才最具有开放意识。应大力引进高素质、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建设人才专项工程,给予引进人才专项资金。大力引进“三高”人才进入党政机关、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并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创业谋事的平台,改变高层次人力资源结构。二是大力鼓励本土企业引进高素质、高学历、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职业经理人),或输送企业员工上学历、上水平、上素质,以促进企业后备人才的成长。对企业引进高水平人才政府给予奖励和支持,如在工商、税收、用地、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优惠,或给予人才科研起步费、安家费等。
4.培育有开放意识的产业工人和新型农民群体
懂技术、懂管理、具有合作开放意识的产业工人群体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基石。要敦促大企业高度重视并加强员工职业技术培训、职业道德培训,提升产业工人素质;政府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加大对农民工培训,尽快完成由农民向现代新型产业工人转变;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四是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培育实用型人才。
5.引导跨区域全民大交流大学习,推动全民开放意识
应大力鼓励本地人士去外地旅游、教育培训、公务、商务、干部异地交流、企业跨区合作、个人走亲访友的力度;也可以“请进来”,本地大力开展旅游、教育培训、公务、商务等交流活动;打破书本小学习的局限,学过程、学管理、学技术、学为人处世。在政府引导下,形成全民大交流、大学习、大提高、大开放、大发展的氛围。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四)创新完善联动机制
区域联动机制,就是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机制,使不存在直接隶属关系的行政区域之间集中指挥、统一行动,协调处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运作模式。建立一个功能齐全便于组织指挥的联动机制,是适应武陵山片区发展需要,有效整合和发挥各方面资源,切实提高综合发展能力的现实需要。区域联动最主要的是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联动机制,明确联动中区域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在具体行动中的职责,这样才能真正使区域间搞好协作与对接,达到“内部整体联动、系统上下联动、部门协作联动”的效果,从而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合力。
1.建立自主联动机制
区域间自主联动机制是指在没有固定或直接隶属(指挥)关系的独立单元或要素部门,根据任务需求和各自的能力特点,相互之间建立的自主式协作关系。救灾行动时效性要求高,如凡事均要逐层上报、逐级请示,可能造成被动。相比而言,现场指挥更直观灵活准确。可采取三种方式,增强联动时效性:一是地缘互助,即在自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就近就地联动使用资源;二是资源互惠,即通过区域间协议规定,向对方区域输出或从对方引进资源,使资源实现有序流动、跨区域流动;三是功能互补,即信息化条件下区域联动不是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行动,而是着眼于实现要素之间功能上的融合;不再强调按条块分割建制的强迫指挥关系,机械地组合在一起,而是以行动目的为依据,打破行业和行政的壁垒,灵活进行单元、要素的组合,从而使各种力量在功能上实现完全的融合。
2.建立信息交互机制
联动环境的建立,需要依靠信息网络的支撑。信息交互机制就是指区域之间打破信息资源不透明的被动局面,形成一个高度集中统一、高度共享互联互通互操作的交互机制。跨区域联动的形成和巩固,首先需要各个不同区域之间在情报信息上的互动关系,为此,必须克服区域间信息不对称的缺陷。要通过网络、传媒和各种信息渠道定期、规范、详尽地将本区域的发展信息发布出来,接受公众监督、查询、了解、分析、评价,使不同区域间能共同感知态势,为共同决策、共同采取行动奠定基础。
3.建立联合预警机制
主要包括确定区域的预警内容(生态环保预警、自然灾害预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预警等)、预警范围(监控的时、空、对象)、区域之间预警信息通报的次序、范围和方式,以及判定预警内容波及的范围和领域,以及相应的响应预案。建立一整套有效的专业预警机构和科学的预警分析联动机制,发挥其具体预警防范功能,并进行科学、定量、实时的分析、监测是区域间共同抵御各种区域危险危害的首要条件。
4.建立联动保障机制
跨区域联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点多、线长、面宽,要想使区域间的各个部门、各个系统有条不紊、协调一致地运行,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科学合理地流动,健全的保障机制是关键。着眼满足片区发展与扶贫需要,发挥区域间联合的优势,建立区域间综合保障机制,有效保障人员、物质、资金和信息,以提高区域联动发展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
5.建立联合救援机制
针对包括秀山县在内的武陵山片区多自然灾害的现实,建立跨区域联合救援机制,可以应对区域可能发生的灾情,协调、调用区域间物资、力量。建立跨区域联合救援机制,要充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针对自然灾害、疾病防控等各种突发事件,从人员编组配备、演习方案、专用物资保障等诸多方面,及早准备,形成预案,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事故的等级,及时启动联合救援预案,派出应急救援人员及装备,对事故发生区域实施联合救援。
(五)推动落实联动行动
秀山县与武陵山片区联动发展,政府要强力推动,但又不能仅仅是政府部门唱独角戏,要善于发动和利用各方力量参与,应建立大秀山县与武陵山联动发展的行动体系:以政府为推动主体,强力推动合作;以企业为执行主体,全力实践合作;以非政府组织(高校、职业院校、科研单位等)为辅助主体,尽力帮助合作。另外还要搞好经济合作的多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与非政府组织)的协调。
1.建设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落实联动行动
秀山县可以提议或发起成立武陵山片区县市区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共同解决武陵山片区合作联动发展大计和处理矛盾问题,定期进行高级别领导的互访和发展思路的对接,制定共同发展章程,形成规范的对话与协商制度,从目前的对话协商方式逐步向有约束力的协议方式转变。还可以建立和完善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湘渝高速沿线的县区市政府共同参与的专业职能管理机构。待条件成熟时,建议成立由中央政府牵头、武陵山片区各县市区共同参加的“武陵山片区城市合作与发展委员会”,其主要职能拟包括:编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规划,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指导区域合作重大项目建设与重大任务的推进,协调解决涉及区域内部以及武陵山片区与其他地区发展的重要问题。政府合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优化自身的软环境建设:
改进区域合作作风。区域发展大局为重,坚持把合作服务作为各级各部门履行职责、行使职能的基本要求,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发展服务。优势区域要承担带动弱势区域的责任,弱势区域应配合优势区域,做互补式发展。不相互拆台,要相互补台。
合作清理行政审批。依法设定、取消和调整跨行政区审批收费项目,严格禁止以改变名称、拆分许可权、备案等方式变相恢复或新设许可项目。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编制好政务公开目录,规范政务公开内容,扩大群众的知情权,保障群众的监督权。
联合规范执法行为。武陵山片区各县市区应联合加强对行政执法权力运行的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乱评比。联合查处案件,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因工作失职失责,造成严重损害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问题、出现严重问题不采取措施纠正且影响恶劣的,对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的人员实行责任追究。公开处理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摊派等“四乱”问题,公开处理司法不公、枉法裁判、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等典型案件,震慑违法违纪行为。对各种损害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的行为,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停职学习、调离工作岗位直至免职等组织处理;构成违法犯罪的,采取果断措施,坚决予以打击。
联合整顿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诚信信息记录、披露系统,控制失信市场主体在市场运行。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破市场封锁和区域封锁,对外开放竞争性领域。开展商业贿赂治理工作,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经济行为,反对不正当竞争,营造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加强重点建设项目和企业周边治安环境整治。
联合优化舆论环境。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舆论导向,围绕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和秀山县开放开发,联合宣传报道一批服务经济发展的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开设“聚焦软环境、联合促发展”专栏,宣传报道协作区内其他地市州软环境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经验、做法,增强相互的了解和建立互信。
2.促进企业跨区域合作,推进联动行动
政府是经济合作的推动力量,合作的实际运作最终还是靠企业和市场。应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吸引内外部企业联动合作发展。鼓励建立各类半官方及民间的跨省市合作组织,广泛推进联动发展。例如建立政府指导下的武陵山片区城市联合商会和行业协会,大企业联合会和经济联合体企业联谊会,产权交易联合中心和证券交易分中心,以及武陵山片区发展研究院或发展研究中心等等。
整合本地企业,打造企业集团或企业联盟。秀山县产业集中度很低,大型企业少,多数企业处于散小弱局面,整合发展的空间非常广阔。可采用完全收购、控股收购、参股、兼并、接管、供销契约、联合开发、交互许可、供应链整合、渠道共享、代理、租赁、授权经营等多种形式和手段,促进秀山县形成企业集团化发展或进行联盟发展。可根据已有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不同类别,整合成旅游企业集团或联盟、矿业集团或联盟、水果业集团或联盟,生物科技企业集团或联盟等。可跨区域整合培育一些企业,作为后备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吸引强实力的民营企业进驻秀山县。多吸引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综合性民营企业,全国民营企业五百强、全国服务企业五百强、重庆市民营企业五百强等类型的企业进驻秀山县发展。应帮助现有强实力民营企业滚动式发展,支持其连续发展。还要大力在重庆内外,引进更多的强实力民营企业,建设开发秀山县。
吸引大型国企进驻秀山县。秀山县独特的资源、优越的区位和武陵山发展与扶贫的优惠政策,成为吸引大型国企开发秀山县的主要因素。应放开眼界,主动出击,在产业发展领域、城市建设领域、民生工程建设领域,联合或引进国有大型企业,建设大项目、引进大投资,做大手笔文章。
3.借势非政府组织力量,服务联动发展
以非政府组织(高校、职业院校、科研单位等)为辅助主体,建立有机的非政府组织参与机制。通过辅助主体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调动多方参与的积极性,做大做强区域内的产业规模。重视发挥武陵山片区本地高校、职业院校、科研单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本地非政府组织对本地资源特点、历史人文研究深入、了解透彻。应加快武陵山片区内综合性大学发展,重点支撑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当地科技单位对本土资源的开发研究,促进本地化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深入展开校地合作,推动与省内外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在重视本地高校发展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本省和省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技术与管理,强化产学研合作,联合攻关技术难题、管理难题。
4.以重大合作项目为抓手,逐步深化联动发展
以政府联合推进为动力,建立健全跨县市分工合作的管理协调主体,形成“职能部门管理、区域综合协调、民间联合推动”的分层分步推进的行动措施。主要以一些重大合作项目为抓手,来启动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联合打造湘渝高速经济走廊。渝湘高速重庆段归属国家高速公路网包头—茂名高速公路G65(即包茂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规划的第七纵线,也是重庆市规划的“二环八射”主骨架高速公路网中重要的射线之一。起点位于秀山县洪安镇(与湖南省境内的包茂高速相接),止点在巴南区界石镇,与已通车的渝黔高速相接。从湖南往重庆主城方向,路线先后经过秀山、酉阳、黔江、彭水、武隆、南川、巴南。这条路途经渝东南和湘西两大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及少数民族地区,人称“扶贫路”,对渝东南和湘西人民脱贫致富无疑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经渝东南武隆、彭水县、黔江区、酉阳县到秀山县,渝东南物产十分丰富。有烟草、木材,有杜仲、天麻等名贵中药材,有锰、汞、磷、铜、煤等储量可观的矿产资源。渝湘高速路贯通后,湘西地区的原料和矿产可以大规模向重庆运输,沿渝湘路进入长江上游最大的集装箱港寸滩港,再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出海,运输成本将大大降低。武隆、黔江等地的无公害蔬菜、畜产品等通过高速路,可直供珠三角等地,对加快资源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应联合湘渝高速的秀山、酉阳、黔江、彭水、武隆、南川、巴南、花垣、保靖、吉首等县市区合打造湘渝高速经济走廊。与湘渝高速交通大通道沿线上城市签订《合作创建湘渝高速经济大走廊合作框架协议》,在区域协作、产业、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深入交流合作。
联合构建武陵山无障碍旅游区。渝湘高速将乌江画廊、芙蓉洞、芙蓉江、仙女山、小南海地质公园、酉阳龚滩古镇、酉阳桃花源、龙潭古镇、洪安边城、凤凰古城等众多风景怡人的旅游点“串”起来,并且近张家界、梵净山等风景区。渝湘高速必将极大地促进沿线的旅游业的繁荣。湘渝高速沿线,应早日启动无障碍旅游区建设,全面合作,实现旅游市场共建、客源互送、共建区域旅游品牌,消除行政壁垒和人为障碍,促进各地旅行社按有关规定在本省开办分支机构,利用各自的客源优势,互为组团地、地接地。全面开放旅游市场和服务,建立统一的旅游及相关信息服务体系,创建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合作。同时加强信息沟通和执法联动,维护旅游消费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逐步实现无障碍旅游。
推进五个“联防联治”环保大行动。开展跨界河流生态环保合作,启动湘渝高速沿线重大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打造生态绿色经济走廊。将环保五大行动推向武陵山片区:①蓝天行动:加强机动车尾气、扬尘、燃煤污染控制,强化建筑工地管理,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0天以上。②碧水行动:巩固锰行业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加快县城污水处理三级污水管网建设。抓好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强化饮用水源保护。③绿地行动: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大大提升森林覆盖率。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④宁静行动:开展夜间施工、娱乐场所等噪声污染整治,解决噪声扰民问题。⑤田园行动:大力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推进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逐步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应建立协调统一机制、建立区域环保联防联治机制、建立环境执法和环境安全预警制度。建立协调统一机制,整体利益考虑,重点协调统一经济技术政策、环境功能区划、排污总量优化分配与组合、产业布局与生态保护;建立区域环保联防联治机制,把保护湘江饮用水源安全作为核心;制定统一的产业准入和退出政策,禁止发展高污染产业;建立环境执法和环境安全预警制度,建立统一的污染源监控、环境质量监测、建设项目审批信息发布系统和重大污染事故灾害通报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和相互监督。
联合编制“武陵山发展指数”。相关高校联合编制“武陵山片区发展与扶贫指数”,测度武陵山片区联动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定期公布这一指数。构建“武陵山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旨在对各区域联动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和量化评价,以利于综合考察各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联动的要素组合和运行状况,总体判断区域联动发展所处阶段,从而为推动区域经济步入一体化和协调发展之路提供政策依据。
合作创办“飞地经济园区”。“飞地经济”是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双方政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飞出地”方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方的工业基地,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持续或跨越发展的经济模式。当前,国内许多地区进行“飞地经济”联动合作,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秀山县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经验,推进联动合作。可用两种模式推动:一是飞地经济模式,即在秀山开发园区中划出一定区域,经合作双方县(市)政府约定产业发展方向、经营管理期限、权利义务等,由秀山县将“净地”交给拟合作的县市政府,由其组织开展建设与管理,独立经营,封闭运作。二是共同建设模式,即以秀山县开发园区整体或部分区域为合作对象,在合作双方县(市)政府的协调指导下,发挥拟合作方的政府、开发园区、战略投资者的管理、资金和品牌等优势,采取紧密型合作方式,联合成立园区管理机构,共同制定发展规划,共同出资设立投资开发公司经营管理,实现基础共建、产业共育、利益共享。针对两种合作方式,按利益分享原则,具体事项由合作双方一事一议、一例一策。关于飞地经济园区的利益分享,园区的经营期限为10~15年,在此期间,经营方可在园区设立规划、税务、工商等派出机构,行使相关经济管理权限,享有园区开发经营收益。园区享受重庆市支持开发园区的各类扶持政策。园区社会事务可由秀山县管理。设立园区占用的土地指标,可用土地复垦、村庄整理开发的土地指标优先予以解决。关于共建园区的利益分享,合作双方县(市)政府按协议比例分成园区的增值税、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拟合作方可控股园区投资公司,按比例享受股权分红,行使公司人事任免权。拟合作方、建设方优先享有项目入园权和园区开发权,优先获得商贸、研发、金融、财会、法律、信息等服务业经营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