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的心理学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重视个体或群体角色在解释贫困成因及影响方面的作用;1980—2000年间,开始考虑影响贫困的结构和社会因素,并同时重视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对贫困的影响;进入21世纪后,重点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与穷人行为的反作用以及这种互动关系如何被贫困情境加剧。
第一阶段,心理学文献基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阐释贫困的成因与贫困的影响,不涉及影响穷人的更宏观层面的社会和结构因素。在贫困成因方面,将贫困归因于穷人自身的缺陷,如劣势基因、“成就需求”缺失、固有的精神疾病、灾难性的道德问题以及不健康的童年带来的内在自我冲突等(Rainwater L.,1973)。而在贫困影响方面,贫困导致心理疾病被广为接受。
第二阶段,贫困的病理学观点遭到批判,影响贫困的结构和社会因素受到关注。“成就需求”缺失理论、个体归因论被认为过分地指责穷人自身而不考虑外部因素的影响是不公平的。心理学家们开始回归贫困文化论,认为文明进程本身不可避免地产生两类文化,一类是富裕文化,一类是贫困文化(Javier R.,etc.,2002)。他们拒绝纯粹基于心理学的贫困研究但也不否定心理学的作用,认为如果将心理学理论用于描述人的心理过程以及与这种心理过程的偏差如何产生贫困,这有助于对贫困的理解。
第三阶段,心理学家从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以及人类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来理解贫困。他们将贫困归因于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同时考虑贫困对行为和环境的影响。如莫雷拉主张西方文明中物质贪婪的全球化传播应对“物质主义贫困”等的产生负责(Moreira V.,2003)。凯尔等则认为世界银行提出的由安全、权利和机会缺失组成的“三支柱理论”应成为心理学家进行贫困研究和干预的理论基础(Carr S.,2003)。
事实上,心理学关于贫困的研究主要有两个切入点和三条路径。其中,两个切入点是个体行为和社会环境,前者将贫困归因于穷人的内在缺陷,后者则在更广的结构因素层面找原因。三条路径则是个体行为与贫困的相互关系、社会环境与贫困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作用的个体行为与社会环境两者与贫困之间的相互影响。第三条研究路径越来越得到重视,2000年美国心理学家协会(APA)《关于贫困的决议》(Resolution on Poverty)呼吁心理学家们更多地关注社会环境以及人类行为的相互作用对贫困的影响。《2015年世界银行报告:思维、社会与行为》关注贫困情境如何影响个体行为和社会环境的互动,指出贫困情境对决策制定过程中认知资源的损耗导致了贫困者短视、缺乏抱负以及对机会不敏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