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中传统发展理论特指可持续发展和包容发展理念出现之前的经济增长或发展理论,大致经历了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和新增长理论等三个阶段。
结构主义发展理论以结构主义分析思路占主导地位而得名,主要涉及计划化理论、唯资本理论、涓滴理论、平衡增长和不平衡增长理论、起飞理论等。计划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的经济具有刚性、短缺、过剩、滞后、低弹性等特点,价格机制及市场调节的均衡作用不能自动实现,需要计划和控制加以调整(Arndt,H.W.,1999);唯资本论则认为在自然条件、劳动力和资本这三种投入要素中,资本最为关键,包括刘易斯模型、恶性循环论和哈罗德—多马模型;涓滴理论指出涓滴机制及其带来的储蓄增加对发展十分重要,同时收入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向低收入群体滴落,库兹涅茨曲线便是该理论的经验支持;平衡和非平衡增长论则是关于发展模式和路径的相互争论;起飞理论实质上是经济发展阶段论,认为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启动可能实现井喷式发展。
新古典主义发展理论是在对结构主义发展理论及其政策主张评价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发展观,大体涉及农业发展观、市场机制观、贸易发展观和再分配理论。舒尔茨是农业发展观的开创者,认为传统农业部门不能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的原因是农业生产要素和农民自身人力资本缺失,通过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投资人力资本可以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市场机制观则是新古典主义复兴的结果,新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市场机制不仅可以解决静态的资源配置,也能通过增量配置解决动态发展问题;贸易发展观则强调自由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认为自由贸易可以通过动员落后地区尚未利用的资源,扩大产出和福利,促进经济增长;再分配理论在质疑涓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收入再分配对经济增长的意义,主张“边增长边再分配”的发展战略。
新增长理论以及新制度主义发展观是传统发展理论的第三阶段。新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作用的产物,认为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发投入、收益递增、分工和专业化、干中学、开放经济和垄断竞争等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落后地区要通过挖掘这些因素来促进内生增长;“新制度经济学运动”则使经济学家们认识到制度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或阻碍作用,进而将资源、文化、禀赋和制度等内生化到经济发展模式中,形成了新制度主义发展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