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连片特困区的相关研究

连片特困区的相关研究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连片特困区贫困形成机理与成因的相关研究。连片特困区的反贫困方式与对策研究。吉首大学则编著了首部连片特困区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初步搭建了连片特困区研究联盟。虽然现有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连片特困区的贫困与反贫困问题,但多从微观和中观层面对单一连片特困区进行研究,缺乏对我国11个连片特困区贫困状况的宏观比较分析。

集中连片贫困现象较早得到了关注,姜德华等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归纳了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难以脱贫的共同原因。不过,由于当时实施的是“国家整体经济增长带动下的温饱型反贫困战略”,集中连片特困区的研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2011年片区扶贫攻坚战略提出,连片特困区迅速成为关注的焦点。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连片特困区识别与贫困状况分析、形成机理(成因)阐释、扶贫方式与对策探讨三个方面。(1)连片特困区识别与贫困现状研究。王亮等(2011)在对西部171个地级行政单位进行综合发展评价的基础上,依据地理空间一致性对特殊困难地区进行地域划分,得到7个集中连片地区;胡业翠等(2008)则通过构建贫困化指标体系对广西喀斯特山区的贫困进行了识别和分类;陈琦(2012)首次应用A-F法对连片特困区的典型代表武陵山片区的多维贫困进行了测量;丁建军等(2013)则应用不同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对武陵山片区的多维贫困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时空演变研究。(2)连片特困区贫困形成机理与成因的相关研究。周晶(2012)、周忠学等(2004)、李阳兵等(2012)、张大维(2011)、苗建青等(2012)对连片特困区贫困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其中,周晶(2012)基于中心—边缘的视角分析了地理边缘、行政边缘、民族边缘对武陵山片区贫困形成的影响;周忠学等(2004)分析了山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对连片特困区贫困文化形成的影响;李阳兵等(2012)则对岩溶山地聚落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及演化模式进行了分析;张大维(2011)基于武陵山片区149村的调查分析了自然灾害对贫困形成的影响;苗建青等(2012)以重庆市南川区为例分析了石漠化的人文成因及其与贫困之间的关系;周猛(2012)以西藏自治区改则县为例分析了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致贫成因。(3)连片特困区的反贫困方式与对策研究。关于连片特困区的反贫困大体有改善生计方式、优化空间格局、培育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公共产品供给等几种思路。其中,生计方式改善方面,张大维(2011)指出连片特困区的反贫困在于增进生计资本,实现优良的生计产出,进而实现善治;汤青等(2013)则对黄土高原贫困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生计策略;赵雪雁等(2013)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考察了生态补偿项目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在空间格局优化方面,童中贤等(2012)以武陵山片区为例阐释了增长极培育对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的意义和作用机制;陈全功(2011)、王明黔等(2011)则从空间贫困的视角探讨了连片特困区反贫困的路径。在自我发展能力培育方面,冷志明(2011)基于新区域主义视角论述了自我发展能力培育对连片特困区持久脱贫的意义,并从中观层面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进行了解构,对武陵山片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王丽华(2012)则从人力资本、智力扶贫的角度探讨了连片特困区低收入人群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公共产品供给方面,李乐为等(2011)探讨了公共产品协同供给对连片特困区反贫困的作用。

此外,黄承伟(2013)对连片特困区的片区扶贫理论体系进行了宏观层面的初步探讨;郑瑞强等(2012)、寻舸(2013)、苏维词等(2012)分析了连片特困区的扶贫开发机制。吉首大学则编著了首部连片特困区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3)》,初步搭建了连片特困区研究联盟。虽然现有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连片特困区的贫困与反贫困问题,但多从微观和中观层面对单一连片特困区(主要为武陵山片区)进行研究,缺乏对我国11个连片特困区贫困状况的宏观比较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