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书法界,有一种说法叫“大楷学颜、小楷学刘”。这里的刘指的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也被称为“第一人中最后人”。他就出生在沧州肃宁县的北石宝村,这里也被老百姓称为“状元村”。其刻苦勤奋、图强争先的状元精神也一直熏陶着这里的人们。大型系列报道《走进魅力村镇》今天播出第49篇《北石宝村:状元文化在民间》。
(狗叫声,压低混播)初夏的早晨,来到北石宝村,田地里的小麦一尺多高,绿油油一片。走进村里的小巷,抬头看,村民家里大门洞上,鸿基腾伟业、祥云腾紫阁、风云壮神州等门匾,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村民底春玲说,这大门匾上的字都是村民自己写的。
(出录音)底春玲:主要是受春霖文化的影响,好书法都比别的村多,都愿意把自己的字写出来,展示一下。(录音止)
村民底春玲的话不假,在村民活动室里,北石宝村书法协会七八个成员正在这里切磋书法技艺。65岁的村民刘庆华刚刚从田间放羊回来,放下羊鞭,拿起毛笔,大笔一挥,强劲有力的“春晓”二字跃然纸上。刘庆华乐呵呵地说,同村里许多人一样,练习书法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宣纸贵,家里的报纸都用来练习写字,村里收废品的都收不上旧报纸来。
(出录音)记者:家里的报纸都干什么用了,卖吗?
刘庆华:不卖,练字呗,一块多钱一张宣纸,哪有那个经济收入啊!在报纸上写,写完一张就这么放起来,我都捆成块了。
记者:有一米多高吗?
刘庆华:差不多。(录音止)
建立北石宝村书法协会的不是别人,正是刘春霖的第四代叔伯孙刘纪纲。正说着,刘纪纲推门而入,给大家送书法作品获奖证书来了。
(出录音)刘纪纲:给京昆把(证书)捎回去,这是我们县财政局组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法展,我参加了,这是给的证书。(录音止)
说到长辈刘春霖的故事,60多岁的刘纪纲脸上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竖起大拇指说,刘春霖小时候家里比较穷,但学习非常刻苦,他的一手好小楷,真是一笔笔练出来的。
(出录音)刘纪纲:当时刘春霖上学的时候每日每晚地都在练字,她妈妈看他辛苦就不让他练了,他就在被窝里偷着练,后来他母亲发现了就把他被子给撕了,后来他就在胸脯上练,最后把胸脯上都练出茧来了,有一种刻苦劲,持之以恒的这种精神。(录音止)
跟随记者一同采访的肃宁县地方志编辑刘广通一边听一边点头,他介绍说,刘春霖天资聪颖,3岁能文,5岁能诗,9岁写的对联都能拿到村里集上去卖。
(出录音)刘广通:他几岁的时候到姥姥家去,姥姥家的黑豆和高粱掺在一起了,姥姥就让刘春霖将黑豆和高粱分开,他说鸡不吃豆,就叫来了一群鸡,果不其然,一会儿,鸡就把高粱吃完了,黑豆剩下了。(录音止)
聪明好学,加上一腔热血的报国之志,刘春霖在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获得甲辰科状元。但据书中记载,刘春霖起先并不是状元,而是殿试的第二名,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呢。肃宁县地方志编辑刘广通:
(出录音)当时慈禧太后因为国家乱,没有心思看,随便看了一下就交给光绪帝了,光绪帝一看刘春霖(卷子),一个是字写得好,再一个是文章特别好,把时政论述得非常精辟,说明了治理不好国家的原因,提出了好多建议,光绪帝就动心思了,把刘春霖从第二名提到第一名。(录音止)
这样,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科举状元诞生了。中了状元后,刘春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家乡建小学。
(出录音)刘纪纲:当年刘春霖拿出4000块大洋,在这儿建了北石宝小学,并且题匾为“铸才炉”,希望学生们成才,重视教育。(录音止)
做了状元后,刘春霖虽身处要职,但因清王朝的衰败,他的报国之志也终难发挥。但他“坚决不当汉奸”的爱国情操却赢得后人尊重。
(出录音)刘纪纲:当时溥仪受日本帝国主义扶持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政府的总理请他出任满洲教育部部长,他严词拒绝,不干,他说我是中国人,不能依附于外国人。民族气节好,坚决不当汉奸。(录音止)
直到今天,北石宝村人以刘春霖为自豪,更以他勤奋、刻苦、爱国的精神为做人的准则。虽然现在刘春霖所建的“铸才炉”学校已经不在,但村里学习氛围却非常浓厚,北石宝村村委会主任黄振清:
(出录音)每年考上一般大学的二十大几个,考上重点大学的有八九个,有考上北大的,也有考上清华的,考不上的就是两三个,比别的村得多一两倍吧!(录音止)
不仅如此,在状元文化的影响下,与刘春霖故居住对门的村民梁小乐,就练就了一身汆丸子的本领, 3个人同时汆丸子都赶不上他一个人快。2011年,41岁的梁小乐创造了一分钟汆120个丸子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出录音)梁小乐:一定要拼,一定要闯,在不断竞争情况下,要(竞争)工作下去。(录音止)
现在,肃宁县通过挖掘整理状元精神,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提出了新的肃宁精神。肃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袁树凯:
(出录音)新时期的肃宁精神是志存高远、开放包容、崇信尚义、图强争先,它的核心就是状元精神,状元思想,现在应该是这种创先争优的状元精神融入到每一个肃宁人的心中去了。(录音止)
(作者:魏燕智 孙立宏 王美中 孙兰 霍惠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