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启航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启航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黄骅市东南有一个小村子叫海丰镇,它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小村落,考古人员对海丰镇遗址的发掘证实,这里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始发地之一,被誉为“古代黄骅港”。大型系列报道《走进魅力村镇》今天播出第54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启航》。目前,黄骅港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31个,年吞吐量1.76亿吨,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大港。

黄骅市东南有一个小村子叫海丰镇,它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小村落,考古人员对海丰镇遗址的发掘证实,这里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始发地之一,被誉为“古代黄骅港”。大型系列报道《走进魅力村镇》今天播出第54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启航》。

(出讲解员录音)上面的这件是定窑的印花碗,主要特征是碗口没有施釉,下面这个是磁州窑的酱釉碗,这边就是红绿彩的瓷偶,是出口韩国和日本的……(录音止)

在沧州博物馆海丰遗址展区,讲解员边走边向大家介绍遗址上出土的瓷器,一脉相承的千年文化在这里灵动起来。在珍贵的绞胎瓷器展品前,参观的游客凝视许久,由衷发出感叹:

(出录音)今天看到咱们展柜里的展品,磁州窑、酱釉碗,还有这种器物盖,都反映出了工艺水平的高超,而且海丰镇遗址,可以说作为交通枢纽站,对沧州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录音止)

走出博物馆,大家去遗址看看的想法愈发的强烈,于是驱车前往,到了海丰镇村南,远远地就看见马鞍形的遗址矗立在一片高高的台地上,地表随处可见的白色碎瓷片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繁华。在这里,记者巧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水下考古调查小组,带队的雷建红介绍,经过前三次的发掘,确定此处为海港遗址。

(出录音)雷建红:产品多样化,成色比较新,好多东西都没有用过。一般遗址里面都是用过的,都有使用痕迹的,为啥没有使用过,是出口交易的。(录音止)

现年70岁的李志成是海丰镇的一位长者。他说,老辈子就有传说,700年前,这里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港口,老人带着我们来到村南的一块菜地,指着中间位置告诉记者:

(出录音)原来这块儿有口井,井(直径)有3米,说明居住的人口多,这里人多繁华。(录音止)

从当地村民的描述中,海丰古镇帆樯林立、商贾如云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街道两旁,精美的瓷器摆在门外,人们操着南腔北调吆喝商品或讨价还价,海丰镇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瓷器碎片,为当年的繁华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教授、 博士生导师冯恩学:

(出录音)遗址中出土的瓷器及各种瓷片的比例是正常居住遗址出土量的3到4倍,出土瓷器中主体是定窑、磁州窑,其次是井陉窑,少一点儿的是景德镇窑,有些器物是成组地出现。(录音止)

可以说,当年官窑中大量的陶瓷精品运到了海丰镇。海丰镇东近渤海,濒临运河,一条柳河将京杭大运河和海丰镇连通在一起,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来自高丽、琉球、爪哇的海运船队,带来了他们家乡的特产,并换回去瓷器。柳河的水运商船,则将内陆的陶瓷运抵海丰后,返程运走海丰镇的特产——盐。海丰镇村民李志成:

(出录音)这个地方煮盐,盐辐射到全国各地,要是描述起来,河里有船,船上放着盐,拉船的竖起帆来,热闹。(录音止)

可是,这么繁华的港口却在元朝时消失了。沧州市文物局郑志利说,从目前掌握的文献资料看,海丰镇的衰落缘于元代开凿了惠民河。

(出录音)郑志利:元代定都大都也就是北京市,南方所产的粮食需要南北向的水路运到北京,惠民河疏通开凿阻断了东西向的柳河,这样柳河的堵塞就阻断了盐的运输和瓷器的运输,这样海丰镇就逐渐丧失了水路交通口岸的地位。(录音止)

2001年12月,一声长长的汽笛声划过渤海湾黄骅海域,随着第一艘轮船的停靠,沉寂了近700年的港口在距离海丰镇不远的黄骅复兴。

与古代黄骅港相比,如今的黄骅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宽阔的海域竖起了高耸入云的门机,木船变成了巨型货轮。目前,黄骅港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31个,年吞吐量1.76亿吨,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大港。作为黄骅港第一批建设者,沧州港务集团副总经理张恒在见证港口巨变的同时,更深刻体会到,黄骅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出录音)张恒:黄骅港的建设不仅建成一个煤炭出海口,综合港的建设(可以)拉动整个冀中,延伸到山西、内蒙古腹地,“一带一路”给了我们一个更好的契机。(录音止)

(作者:魏燕智 孙立宏 李春霞 王杰 高丽红 吴思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