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提高人大监督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调研报告

关于提高人大监督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各方面情况,对草拟报告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上报省人大常委会的调研报告。由于常规监督手段疲软,刚性监督手段缺失,因而导致人大监督乏力,收不到应有的监督效果。人大监督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审议意见的落实。抓评议结果的兑现,对排名后3位的单位负责人,人大负责诫勉谈话,对连续两年排名倒数第一的单位负责人,县人大常委会依法作出调整或撤职的决定。

衡水市人大常委会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安排部署,衡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专题调研组,从5月份开始,开展专题调研两次,起草人积极参加市人大常委会进行的执法检查、视察等活动八次,深入到了全市11个县市区,利用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察看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基层人大代表和群众的意见,详细了解人大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办法和改进建议。综合各方面情况,对草拟报告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上报省人大常委会的调研报告。

一、监督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监督工作相对薄弱,监督乏力,问题较为突出∶

(一)监督定位不准。不少地方监督议题泛泛,往往避重就轻,把一些堂而皇之的问题确定为监督议题。比如对气象、人防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视察或调研。表面看起来挺大,每件事都同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也是很重要的民生问题,而又不触及深层次的矛盾,落实起来比较容易,随便列出几个科技和财力不足的理由,就大而化之了。还有的地方干脆看省、市人大确定什么监督议题,由草拟工作要点的内部机构,东拼西凑几个监督议题,面面俱到,很全活就行了。这种不考虑本地的实情,应付形式的监督议题自然漫无目的,泛泛空谈,缺乏针对性。

(二)监督流于形式。不论是执法检查、视察,还是调研,先是例行公事的发个通知,让被检查的地方准备上一段时日,再由政府组成部门陪同,按照事先确定的路线,绕开角角落落,光往好的地方转悠,什么问题也看不到,什么实情也摸不着。接下来简单的听听汇报,开个座谈会,大家本着多插花少栽刺的做法,把看到的光彩东西,加上一些修饰词藻,评功摆好一番,求得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满堂彩。就是提一些建议,也是轻描淡写地说一些不痛不痒、无伤大雅的通病,什么人和事也不涉及。这样的监督好比走秀,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失去了监督的作用和效果。

(三)刚性监督缺失。从近年来监督的实践看,运用常规执法检查、视察和调研的手段比较多,而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手段尚没有启用。从了解的情况看,不仅我市是空白,就是外地市运用刚性监督手段的也很少。监督力度较强的专项工作评议虽然好些地方已经铺开,但真正务实管用较真碰硬的屈指可数。大多在开展的专项工作评议中,只注重了对事的监督,而忽视了对人的监督,评议的方法过于简单,有的举手表决一下,有的象征性投投票,评议结果都是优。由于常规监督手段疲软,刚性监督手段缺失,因而导致人大监督乏力,收不到应有的监督效果。

(四)审议落实不力。人大监督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审议意见的落实。调查发现,审议意见的跟踪落实不力,有的地方常委会作出审议意见后,按照程序转交政府及有关组成部门就完事了;还有的地方对审议意见,定了有关的交办制度,只满足于程序性催办,不管落实结果。这种三转五转,就没了下文的审议意见,成了文来文往的摆设。究其原因有政府及组成部门不重视落实应付的因素;也有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云里雾里难以操作的问题;更有照抄照搬政府部门报告内容不用回答的原因。长此以往,人大最有效的审议监督形式,就成了盲人打夯瞎锤一气了。

二、增强监督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益尝试

衡水市人大常委会虽然成立较晚,但我们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索改进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一)精选监督议题,增强监督针对性。本届人大常委会成立以来,确定年初工作要点的监督议题,按照“四重、四源、一持续”的指导思想,着力从选准、选好、选精监督议题上下功夫。“四重”就是围绕重大部署,抓住重头工作,关注重要问题,瞄准重点民意。“四源”就是监督题目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市委的工作布局;二是“一府两院”的工作安排;三是代表比较集中的建议;四是群众反映强烈的意见。“一持续”就是社会高度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就持续的进行监督,久久为功,以此来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5年确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8个专项工作报告,进行4项执法检查,开展14项专题调研,都贯彻了这一指导思想。比如大气污染防治问题一直是个大问题,市委市政府重视程度高,群众关注度高,2013年搞过执法检查,2014年在人代会上作出了专门的决议,在征求意见和论证研究中,大家认为这是一个需要持续跟踪关注的问题,应该连续抓几年,所以今年听取市政府贯彻大气污染防治决议情况的报告,其他监督议题也都做到了重点突出,针对性强。

(二)改进监督方式,加大监督力度。为避免监督流于形式,摸索出了“一全、二看、三座谈”的监督办法。“一全”就是横到边、竖到底全方位的视察。2014年在对地下水超采工作的视察中,市人大组成专题调研组兵分三路分别对六个县市进行视察,其他县市自行视察,全面掌握情况,实行全方位的监督。“二看”就是既查看成效突出的地方,更检查容易忽视被遗忘的角落。不久前对城市供排水情况的视察,对众多排污口进行了详查,了解到城市雨污混排,现状堪忧的真实情况,已形成整改建议准备提交市委,将有力促进衡水城市供排水管网建设。“三座谈”就是召开职能部门、代表、群众三个层面的座谈会。2014年对食品安全法的贯彻落实情况的执法检查,所到县市区都遵循了这一原则,市直同样进行。根据全面了解的食品安全的现状,为促其有更大的改观,2015继续开展执法检查,2016年将对其进行专题询问,助推衡水食品安全工作的提升。

(三)强化评议工作,提升监督质量。为改变执法检查、视察和调研等监督手段相对薄弱的现状,近年来,我市在加强专项评议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不断完善专项工作评议措施,提高了人大监督的实效。阜城县“三抓、三突、一排”的专项工作评议做法,收到了让被评议主体“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其“三抓”就是抓评议前调研、抓评议现场活动、抓评议结果兑现;“三突”就是突出法律法规学习贯彻、突出履行职责实绩、突出廉洁奉公品行综合测评;“一排”就按照综合测评得分情况进行大排队,通过电视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其中现场评议活动环节对被评单位负责人的震动最大,80多名各界代表与被评议主体有问有答现场互动,是一堂很好的法治和民本教育课,有助于增强人大意识,提高履职水平。抓评议结果的兑现,对排名后3位的单位负责人,人大负责诫勉谈话,对连续两年排名倒数第一的单位负责人,县人大常委会依法作出调整或撤职的决定。有一垂直的电讯部门负责人,县人大常委会建议上级垂直管理部门进行了岗位调整。市人大总结阜城县专项评议的成功做法,今年对地下水压采工作也进行了量化测评,扭转了过去大多满票的现象,出现了2张反对票和5张弃权票,对被评主体形成了不小的触动。为了深化专项评议工作,还将逐步探索对执法主体的履职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报市委作为考核评价的依据,提高人大常委会依法监督的刚性约束。

(四)加强追踪落实、务求监督实效。我们坚持抓“两环”,强化跟踪落实。第一环,就是抓审议意见落实环节。专门出台了《关于审议意见的办理规定》,从办理时限、规程、责任以及报告制度、处理办法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还相继确定了主任会议听取落实情况汇报;确有必要的下年度列为常委会议题,着重听取办理情况汇报,并进行满意度测评表决;对仍不满意者,常委会发《监督通知书》重新办理;若仍不满意的,就此项工作提出质询案。近年来,常委会所形成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决议落实、人民法院执行工作、重点项目建设情况、造林绿化、大气污染防治、财政预决算等十多个审议意见都按照时限要求予以落实。第二环,就是抓专题调研报告建议的落实环节。这项工作早就做到了经常化、制度化。比如对市区中小学班容量过大问题形成的调研报告,提出改扩建中小学校校舍的建议后,市区两级都非常重视,积极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的建议,均本着“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理念,合力攻坚,投入大量资金,划拨市繁华地段用于学校建设。近10年间衡水市中小学几乎全部改扩建,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衡水中学和二中高考持续享誉全国,打牢了坚实的基础教育根基。开展的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专题调研,富有针对性建议的落实,有效缓解了城镇困难职工的住房问题。

三、提高监督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针对人大监督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结合衡水市强化监督工作一些具体做法,为全面开启我省人大监督工作的新局面,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坚持“四联”、定位监督。各地在确定年初工作要点时,通过“四联”的途径∶第一联,努力做到省、市、县、乡四级上下贯通,实现上下监督信息资源共享;第二联,建立党委、人大、政府协调联动机制,促进横向监督信息的互联互通;第三联,切实将人大机关成为代表之家,发挥代表联系四方的桥梁纽带作用,构建四通八达的监督信息网;第四联,开展好下基层精准帮扶活动,同群众密切相连,延伸监督的信息触角。借助这四种监督信息传递渠道,真正把党委、政府关注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列为人大监督的重点,选准、选好、选精监督议题,切实监督到点子上,监督到关键处,实现定位监督。

二是务实监督、较真碰硬。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关键是从严从实。人大的监督只要能秉承这一指导思想,在所开展的执法检查、视察和调研活动中,按照宪法、法律及各项决议的规定去认真了解,不难摸到详情和实情。从帮助、关心、爱护的角度,坦诚直率地交换意见,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各级人大只要把常规的监督手段用足用好,动真的来实的,就会有效地解决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发现的棘手问题,持续追踪监督,依法依规敢于较真碰硬,大胆运用法治思维、理念和手段综合施策,再硬的骨头人大也能啃得下,定能发挥好人大在扶正祛邪方面坚如磐石的作用。

三是搞好评议、重拳监督。各地开展的专项工作评议、述职评议、履职满意度测评,通称人大监督评议,是目前监督实践中最有效的手段。建议省人大从法规的层面上,对开展的各项评议工作,进行权威性的规范,形成强有力的指导意见。关键是各种评议,切忌运用举手表决或者是简单投投票的方式,最好是推广一下衡水阜城县的做法,让基层代表群众做评委,形成一定规模,采取从0到10量化打分的测评办法,进行无记名投票,将被评议的主体按综合得分排队,及时向各新闻媒体曝光,真正对连续排名末位的单位负责人毫不留情的亮红灯,坚决依法追究责任,发挥好人大这一重拳监督的作用。

四是持续追踪、久久为功。各级人大要在审议意见、专项报告和代表建议的落实上,坚持反复抓、抓反复,持续追踪。本着“一听汇报、二列议题、三组织特定问题调查”的落实程序,强化跟踪问效。也就是对交办政府的审议意见、专项工作报告及代表的建议,要按照规定的时限,定期召开主任会议集中听取落实情况汇报,落实不力的,重点督促落实;根本没有落实的,常委会要列为下年度再次监督的议题,实施重点检查,常委会会议听取落实情况汇报,并进行满意度测评;经满意度测评仍不满意的,就此项问题组织特定问题调查,视调查情况,人大常委会依法对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提出撤职或罢免案,向党委及有关组织部门通报。只要人大环环相扣地抓落实,一招不失地持续追踪监督,就会收到预期的监督效果,确保法律的威严,逐步建立起公平、公正的法治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