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省会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省会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石家庄市是全国35个最为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十分之一,而且水污染问题严重,水生态恶化日益加剧。围绕这一课题,对石家庄市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地表水资源量占本地水资源总量的30%左右,地下水资源量占70%左右。一是地表水体水质恶化。三是重要水源地供水安全受到威胁。增强全民水资源保护意识和水资源危机意识。

贾贵辰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安全关系到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石家庄市是全国35个最为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十分之一,而且水污染问题严重,水生态恶化日益加剧。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如何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好水资源,科学用水、依法治水、保障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永续发展?围绕这一课题,对石家庄市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水资源概况

石家庄市辖区内有7条主要行洪道和23条支流小河,总长约1780公里。其中主要河流沙河、磁河(木刀沟)属于大清河水系,滹沱河、洨河、槐河、泲河、冶河等属于子牙河水系。受地势影响,河水流向均为自西向东。市域内有大中小型水库243座,总库容37.63亿立方米.其中大中型水库12座,占总库容的96%。地表水资源量占本地水资源总量的30%左右,地下水资源量占70%左右。

石家庄市上游山区地带是城市供水水源区,有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和滹沱河地下饮用水水源地三块供水区。由于早在1989年根据饮用水水源地情况,划定了保护区,对山区水源地和河流形成了有效保护,两库主要水质指标稳定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和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收水区域主要河流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两库是该市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正常蓄水量为12.4亿立方米。滹沱河饮用水水源地是唯一的地下水源地,市区内的6个地下水厂的取水井大都分布在滹沱河南岸地带。近年来,受黄壁庄水库副坝截渗工程影响,地下水补给量锐减,水体稀释功能相对减弱,水质标准有所降低。2014年南水北调一期工程通水,分配给该市水量7.82亿立方米,目前,西北地表水厂已利用7—8万立方米/每天,综合评价为Ⅱ类水,水质较好。

二、水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水资源短缺

一是地理位置不利。该市处在过境河流下游,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上游省份工农业用水不断增加,特别是很多截流工程的陆续建成,致使入境水量急剧减少,目前除滹沱河黄壁庄水库以上河流有水外,其他河道基本断流,且随着上游省份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和截流工程的继续建设,今后入境地表水量还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减少。二是供需矛盾突出。该市干旱少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十分之一,属于极度缺水地区,也是全国35个最为严重的缺水城市之一。近年来,年均缺水约为10亿立方米,考虑南水北调分配的7.82亿立方米的引江水,仍有3—4亿立方米的刚性缺口。

(二)水环境污染严重

一是地表水体水质恶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废污水排量逐年增加,水体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目前,全市地表水总监测河段长度为571.4公里,其中161公里全年干涸,其余406.4公里河段中,水质劣Ⅴ类的占39.6%,水质为Ⅳ类的占9.1%,Ⅲ类及以下的占51.3%。二是地下水体受到污染。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其残留有害物质渗入地下,使地下水质变差;市政排水管网尚未覆盖的区域和农村地区,仍存在利用渗坑排放污水或向河道直排污水现象,对地下水体造成污染。目前,该市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质较差(Ⅳ类)和极差(Ⅴ类)已占平原区面积的23.4%。三是重要水源地供水安全受到威胁。岗南、黄壁庄水库上游尚无拦污、导污和治污设施,一旦上游山西来水受到污染,污水会直接进入水库,且库区未实行全封闭管理,非法旅游、垂钓、游泳、野炊等一些人为污染水源地的行为愈演愈烈,威胁供水安全;在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涉及十余所高校,以及井陉、平山县城等232个乡镇村,大量的污水、垃圾和农药对水体造成威胁,滹沱河地下水源地保护区河道内存有大量建筑和生活垃圾,尚未得到有效治理,也已成为影响地下水源地安全的潜在威胁;灵寿县2万吨城镇污水,处理后经松阳河排入滹沱河地下饮用水源地,平山县城小部分未处理污水排入黄壁庄水库,温塘镇、下槐镇、古月镇等部分水源地周边乡镇污水直排。四是污水直排现象突出。下游平原区域是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虽然所有县城都建有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大部分可达到一级A处理标准,但乡镇级均还没有建设污水处理厂,沿河村庄更是无处理设施,同时部分经济集中区污水处理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造成部分污水直排。五是上游山区水质遇到挑战。上游山区自然环境好、水质好,不仅成为旅游度假的主要去向,也成为市民居住、休闲的关注热点,经济发展也已从下游平原地带向上游地带延伸,正在危及饮用水源地的安全。

(三)水生态恶化

一是河道断流。平原区“有河皆干”现象普遍,河流自然生态严重萎缩,河滩裸露,甚至成为臭气熏天的垃圾场,区域品味和吸引力下降,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二是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多年来,省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靠超采地下水维持,全市平原地区地下水埋深已经由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2—4米,下降到2014年12月的37.39米,年均下降近1米。已经形成了石家庄市区工业开采型和高邑、赵县一带农业开采型两个漏斗,市区漏斗影响面积450平方公里,漏斗中心(东古城)地下水埋深48.50米。三是水土流失严重。山丘区水土流失治理速度赶不上产生的速度,目前西部山区仍有35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占山区总面积的52%。四是水质不达标。排水出境的河流有三条,滹沱河、汪洋沟、洨河全部是两岸的生产生活污水,达不到生态河流最低的地表Ⅴ类水质标准。按省控出市河流水质要求控制在COD80mg/L以下、氨氮20mg/L以下,只有洨河达标。同时,该市是全国唯一的出境河流均没有上游来水的城市,无清洁水入境,无法对城市污水稀释和中和。

三、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一是加强普及教育。通过媒体、展览、讲座、免费发放宣传册等形式,普及水环境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河道水体功能区的划分原则、功能要求、保护要求和现状水质。二是营造氛围。广泛深入地开展水资源形势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国情、市情和水情,提高公众水忧患意识,形成爱水、惜水、节水、洁水、护水的社会氛围。增强全民水资源保护意识和水资源危机意识。三是增强各级领导的水安全意识。各级领导要站在对人民和对历史负责的高度,切实把水资源保护作为重中之重,摆上重要日程。坚持“生活用水抓安全、生产用水抓节约、生态用水抓增量”和“先用地表水、后用地下水,先用外来水、后用本地水”的科学用水治水思路,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全市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四是建立公众监管平台。加强水环境执法与管理的系统化、社会化,建立机制,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和群众志愿者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水环境监督和检查,推进水环境保护,形成“政府监管、依法治水、社会监督、行业自律”的监督管理模式。

(二)统筹谋划,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节水设施普及。发展高效节水农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开展农业灌溉用水计量收费工作。通过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多种手段提高工业节水能力。在生活用水中推广普及节水器具,加快供水管网改造,强力推进中水回用和雨水利用,限制高耗水服务业发展。二是开发利用再生水。抓紧落实《石家庄市中心城区再生水利用工程规划》,早日建成再生水输水管网及配套设施,研究制定再生水利用价格鼓励政策。三是充分利用河流还清水。制定还清水长期建设规划,研究还清水使用办法和技术标准。四是有效利用雨水。着力推进“海绵城市”、“海绵家园建设”,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利用。

(三)加快河道整治,实现自然水生态修复

一是抓紧河流监管立法。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河流具体情况,制定管用可操作的地方性法规,明确各单位职责、强化责任,严格执法,强化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二是引进先进技术。利用河流物化等新技术,实现河流水质达标。三是利用原有河道建设生态公园。不仅让更多的公众享受水资源,也减少河流两岸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居民随意倾倒垃圾和粪便等污染河流水质问题。四是逐步实现河道水生态自我修复。在巩固提高滹沱河、洨河、汪洋沟等综合整治基础上,加强与流域管理机构沟通,制定河流上下游水量分配方案,维持河流基本生态基流,逐步实现生态自我修复。

(四)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控制面源污染

一是配套设施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面貌提升,因地制宜开展乡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综合考虑各行政村的生态环境、地理位置、经济社会条件等因素,形式多样地采用投资少、效果好、维护方便的处理方式和处理工艺,坚决取缔渗坑渗井和无防护措施的垃圾填埋点。二是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在控制养殖规模、合理布局养殖业的基础上,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积极扶持鼓励构建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三是推行科学施肥用药。促进肥药减量增效,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并加大宣传,从经济上、技术上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提升农户“肥药减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保障资金投入和严格管控,确保水源地安全

一是建设水源地围挡工程。市环保局已经向市政府建议,拟投资5000万元,对岗南、黄壁庄水库进行围挡,省环保厅明确表示在资金上给予支持,材料费由省里出,施工费用由地方配套。市政府应当抓紧落实。二是加强库区管理。库区实行全封闭管理,严厉打击非法旅游、垂钓、游泳、野炊等人为污染水源行为。三是严控水源地周边区域污水排放。对县城、乡镇、学校、企业存在污染水源地隐患的区域,要逐个排查,强制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或进行设施的提升改造,避免生产生活污水进入水源保护地。四是强化责任。对地下水源地内的安全隐患,要逐项明确部门职责,如垃圾清理问题,已经成为水质保护的重大安全隐患,应当落实责任,限期清理。有关部门应加强巡查监督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加快乡镇污水厂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要根据各乡镇的经济条件和产业特征、污染程度,分类推进污水厂建设。同时,针对部分经济集中区和个别县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督促对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的提升改造,尽快满足收水能力的要求。

(作者单位: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