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创新精神

改革创新精神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开放。江泽民反复强调改革创新的极端重要性,积极倡导勇于创新的精神。1996年12月14日,江泽民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迎接世界军事发展的挑战》中又最早提出了“改革创新的精神”一词。党的十八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革创新已经成为中央领导人、各级地方负责人乃至社会各行各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

1.产生背景

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开放。而改革创新精神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期的改革创新精神是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中孕育,在改革开放中通过不断解放思想、继承发展、推陈出新的历史进程中取得发展和升华。

1976年,粉碎“四人帮”,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但是随着“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在客观上维护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维护了10年间“左”的错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致使当时整个社会思想倾向依然偏“左”,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严重束缚了国民经济、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而在此时的国际社会,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悄然兴起,全球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快速发展方兴未艾,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大。事实证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与传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时中国的发展要求,改革创新迫在眉睫。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这篇文章的发表,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有关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通过这场大讨论,推倒了“两个凡是”方针,破除了个人崇拜,重新确立并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把党从封闭、保守的思想禁闭中解放了出来,为实现历史的伟大转折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为改革创新扫清了思想障碍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是新中国历史上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面对改革开放之初国内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一系列困难,邓小平坚持不断创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科学界定,并于1992年1月,以88岁高龄一路南下,沿途就改革开放中的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谈话,深刻回答了当时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将改革开放推向了新的阶段。在政治体制方面,邓小平针对当时国家政治制度一些弊端,主要包括家长制、领导职务终身制、权力过分集中、干部特权和官僚主义等问题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为构建科学合理的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思想理论方面,邓小平在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时中国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创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并系统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形成了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为日后的党和国家建设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反复强调改革创新的极端重要性,积极倡导勇于创新的精神。1992年10月19日举行的党的十四届一中全会上,江泽民开创性地提出了“与时俱进”这一党的思想路线,他指出:“要根据新的实践要求,重新学习,不断创新,与时俱进。”1996年12月14日,江泽民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迎接世界军事发展的挑战》中又最早提出了“改革创新的精神”一词。在思想理论方面,江泽民在继承和发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如何在新世纪中,要将我们建设成为什么样的政党以及如何去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新世纪国内外形势新的发展变化,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沉着应对各种挑战,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2003年7月28日,胡锦涛在讲话中创造性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的重大历史发展战略和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以及用“什么方法发展”的问题,是结合当时中国国情进行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及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胡锦涛还在继承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精神的基础上,正式概括提出改革创新精神。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提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进一步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革创新已经成为中央领导人、各级地方负责人乃至社会各行各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将是我国在“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的发展思路、方向和着力点。而在其中,“创新”一词排在第一位。自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公开讲话和报道中,“创新”一词出现超过千次,这些论述,涵盖了创新的方方面面,包括科技、人才、文艺、军事等方面的创新,以及在理论、制度、实践上如何创新。正如习近平所说:“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基本内涵

对于改革创新精神,邓小平曾指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他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变革创新精神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和创造性发展。”经过长期思考,江泽民代表党中央在十六大报告中从执政规律的高度做了一番科学总结:“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胡锦涛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这一过程必将为理论创新开辟广阔前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我们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

习近平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从以上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创新精神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地发展完善的。邓小平论述的核心问题在于改革创新所应具有的敢于冒险、敢于实践的勇气这一方面;江泽民、胡锦涛在继承了邓小平观点的同时,将改革创新的重点放在了理论创新这一层面,以期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及各方面创新;习近平则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将改革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将改革创新拓展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由此可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精神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其辐射面也越来越广。

3.时代价值

改革创新精神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精神动力,有着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第一,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的主旨,又要考虑到中国的实际将其活学活用到实践当中。

改革创新精神作为一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之间的有机结合。江泽民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

改革创新精神作为一种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的革新精神,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之间的逻辑互动。邓小平指出,“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在积极领导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勇于践行改革创新精神,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最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运用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第二,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有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但是,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通过发动革命,走上执掌政权道路的,革命党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在党内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时,以改革创新的方式来提高执政水平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面对国内外所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我们党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从观念到决策方式、工作方式有一个较大转变,真正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学会以民主的方式、法制的方式、以人为本的方式与群众打交道。在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三,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有助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底子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基数大,素质不高;资源总量大,人均少。基本国情决定我国的发展模式不能走“依附型”和“资源依赖型”的模式,只能走“创新型”的模式,走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科技的重大战略举措,诞生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基因组研究等重大科技成就,拥有了一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匮乏,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也长期存在。因此,无论从中国的国情,还是从我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带动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是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崔 文)

小岗精神简介

1978年,正值新中国历史的拐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刚从挫折中走出,真理标准大讨论方兴未艾,解放思想的春风正当乍起。在这种形势下,小岗村把握住了时代的方向,以中国劳动人民特有的勇气和智慧冒着被扣下“现行反革命”帽子的风险,自发组织起来,进行了一场涉及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的改革,率先探索出了“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的农民生产责任制。不仅让自己,也使全国农民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同时也诞生了全国闻名的小岗村精神。

1978年,安徽遭遇百年罕见的特大旱灾,全省受灾农田达6000多万亩,有鉴于此,安徽省委率先放宽农村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小岗村所在的安徽凤阳县马湖公社在群众的强烈呼声下,将以往以生产队为生产单位的生产方式变为分组作业的生产责任制。这种新型的生产责任制取得了巨大成功,当年秋,除马湖公社10个生产队8个平产、2个增产外,凤阳县其他社队都出现大规模减产情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虽然其精神在各地贯彻,但是由于长久以来“左”的思想的影响,曾经被神化的“一大二公”体制虽然被实践所证明并不是什么通往共产主义的“金桥”,但在政策上的地位仍然牢不可破;在实践摸索出的包干到组、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虽然被证明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并且卓有成效,却仍然被视为“禁区”。在这种情况下,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向包干到户这个“禁区”发起了冲击。次年,小岗农业获得大丰收,全队粮食总产达13万斤,是上一年的4倍,这个自合作化以来的23年中从未向国家贡献一粒粮食的“三靠队”首次摆脱了贫困,并向国家贡献了粮食6.5万斤,油料2万斤,一举打破了“大锅饭”,开启了全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小岗村精神的精髓就是“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实事求是,胸怀大局、甘于奉献”。小岗农民率先进行农业大包干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风起小岗,但其所引发的改革浪潮却席卷了全中国,其不仅表现出了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巨大威力,也有着其特殊的时代价值。

弘扬小岗村精神是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的需要。农业大包干是在极“左”思潮仍然占据主导思想地位的前提下诞生的,自诞生那天起,就受到了诸如“方向”“路线”“性质”等问题的层层刁难。在仅有实践为依据而理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农业大包干却依然展现出了其勃勃生机,顽强的生存下来,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壮大,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是经过实践证明的适应发展、成效明显的生产方式。同时,也正是小岗村农民坚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的坚持,让他得以产生、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在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人文环境等方面也有很大不同,在改革的大形势下,我们应该立足于各地方的实际条件,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开放的环境中科学选择,做到稳步推进与科学谋划相结合,要把局部发展战略放在全局中进行考量与布局。我们要发扬小岗村实事求是,讲求实际的求真精神,坚决抵制形式主义作风,立足本地实际,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踏实有效的工作,努力向目标迈进。

弘扬小岗村精神是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需要。农业大包干是小岗村农民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要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他们中间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和智慧,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许多改革的思路就无法形成,即使形成了也无法贯彻。在改革发展中,党政领导机关要善于把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善于把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政策加以推行,使人民群众的创业和创新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在艰辛探索中开拓前进。

(崔 文)

特区精神简介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国家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而经济特区建设在深化改革、推动开放、探索经济体制新路径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回顾历史,经济特区创办之初肩负着很多的探索和试验的历史重任,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济特区已经悄然升级,特区精神也逐渐成为大家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由于国际局势及内在的种种原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封闭和半封闭状态中缓慢发展。对于这种封闭的发展模式,邓小平认为其不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建设。他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

1979年4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接见广东省委领导同志时提出:“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怎么样?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同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厦门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上述四个出口特区改称经济特区;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海南为经济特区。

当时,创立经济特区的目的在于“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为社会主义借鉴并汲取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先进经验、吸收市场经济的有益成分,发挥“特殊”的“窗口”和“试验田”作用。事实证明,三十多年经济特区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创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而且产生了难能可贵的特区精神。

2000年11月,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之际,深圳市提出了特区“十大精神”,即:敢闯、敢冒、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创业精神;自立、自强、自信的拼搏精神;团结友爱、扶贫济困的互助精神;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奉献精神;爱岗敬业、健康文明的人文精神;公正严明、规范有序的法治精神;崇尚知识、完善自我的学习精神;公开透明的民主精神;面向世界的开放精神。

2010年5月,深圳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将特区精神归纳为7个方面: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追求卓越、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创业精神;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拼搏精神;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关爱精神;顾全大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奉献精神。

经济特区建设冲破了几十年形成的盘根错节的旧体制,成功为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路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特区精神正是在这一伟大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并反过来指导和推动特区的改革开放和特区建设,有着其宝贵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继承和发扬特区精神有利于持续推进深化改革。邓小平曾经将深圳经验总结为一个“闯”字。正是凭借着一个“闯”字,特区冲破了一个又一个束缚,成为引领中国经济腾飞的“头雁”。如今,随着改革逐步走向纵深,现有的利益结构将面临深刻调整,改革的难度逐步增大,可谓步步维艰,面对着重重困难,我们更需要有一股“闯”劲儿,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就必须要“闯”下去。

继承和发扬特区精神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新时期改革创新。特区建立之初,正是凭借着其创新精神,催生出了中国“第一张股票、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等不胜枚举的“全国第一”,也正是凭借着这种创新精神,特区从无到有构建出了推广全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为全国的经济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现阶段我国正在实行新一轮侧重于供给侧方面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对现有的发展方式、体制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与创新,在这方面,特区在建设过程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

(崔 文)

华西村精神简介

华西村是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村”,经过50多年的持续发展,成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范,华西人凭着坚定的信念、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断追求卓越的品格,艰苦创业、锐意进取,从贫穷落后走向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共同富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创造出了中国农村发展的奇迹,同时也诞生了全国闻名的华西村精神。

华西大队初建时,集体总资产仅有2.5万元,集体负债1.5万元,只有人均分配53元。贫困的状况,坚定了华西人奋发图强的决心。1964年冬,华西村制定了“五个一”的《华西大队学大寨十五年发展远景规划图》。之后,华西人不畏辛劳,仅靠人工将原来的1300块零散田地改造成400余块可以进行灌溉的高产田,为工副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在解决了农业生产问题后,华西人开始进行工业尝试。1969年,华西人开始尝试兴办小五金厂。随后,塑料纺织厂、板网厂、药械厂,一座座工厂陆续建立,华西的钢铁、纺织等产业逐步做强,华西正式走向了工业化道路。

华西人先是通过“造田”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然后通过“造厂”实现了工业现代化发展,而之后,华西人开始进行“造城”,实现了农村城市化。现今,华西人的致富梦想成为现实,家家有别墅、户户存款均达百万以上。而正是在华西人拼搏奋进的致富过程中,华西村精神悄然孕育产生,并成为华西人前进道路中的强大精神动力。

华西村精神被总结提炼出许多已经得到论证和印证,并已经实践和弘扬的丰富内涵,其核心内容是“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服从分配、实绩到位”。华西村精神是当代中国农民非凡智慧和高尚情操的结晶,坚持和发扬华西村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弘扬华西村精神有利于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大锅饭”、“穷过渡”时,华西人坚守发展富民是硬道理的信念,“偷”办村企业;“大包干”、“分田干”时,他们坚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信念,宜统则统发展集体经济;当与周边地区贫富差距拉大时,他们坚守共同富裕的信念,提出共建“大华西”的设想,并将之付诸实践。正是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华西人才能够走到今天。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的理想信念有着其特别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面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面对深化改革中的利益调整,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激烈碰撞,只有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保持信仰不动摇,才能够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与意志,才能避免在诱惑面前随波逐流、腐化堕落,才能够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弘扬华西村精神有利于贯彻落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华西人经受过失败与成功的历练,其中给人印象最深,也是他们体验最深的一点是“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这是华西人的实践智慧,也是华西人解放思想、通向成功的法宝。实事求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正确认识世界发展的大势;才能够科学借鉴西方先进经验,使之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才能把中央的决策同地方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完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崔 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