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京剧院团改革旧台唱新戏

京剧院团改革旧台唱新戏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巴凯》是由中国京剧院与美国纽约希腊剧团联合创作演出的。主要演员是当今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武生演员周龙和中国京剧院主要演员江其虎、孔新垣。但这毕竟不是京剧步入市场经济的一条主要路子,早些时候,一场经过中国京剧院与中艺公司精心包装的《四郎探母》倒一度成为京城京剧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当说到代理制对京剧改革有哪些促进作用时,魏学策也谈了两点。

四郎探母》《巴凯》的相继公演,使一度沉寂的京剧舞台再掀热潮

中国京剧院与中国文化艺术总公司建立经纪代理关系,京剧院团改革又趟新路

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变“以产定销”为“以销定产”,京剧日常价格日趋合理

日前,在中国儿童剧场上演古希腊悲剧《巴凯》,成为中国京剧界的一大新闻。

《巴凯》是由中国京剧院与美国纽约希腊剧团联合创作演出的。主要演员是当今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武生演员周龙和中国京剧院主要演员江其虎、孔新垣。该剧用七幕的篇幅讲述了古希腊神话中的巫神狄俄尼索在遍游亚细亚之后,回到希腊对自己的亲族复仇的故事。该剧的道白是普通话,所有声乐都用古希腊语演唱,这种独特的演出方式令观众耳目一新。

但这毕竟不是京剧步入市场经济的一条主要路子,早些时候,一场经过中国京剧院与中艺公司精心包装的《四郎探母》倒一度成为京城京剧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

一位年近古稀的李大爷对记者说:“我现在都好长时间没有看到过像《四郎探母》这样的戏了,这台演出可以说是群英荟萃、流派纷呈,像耿其昌、李维康、叶少兰、郑岩等都是当今一流的京剧演员。”

《四郎探母》的演出与其说是为了丰富首都人民的文化生活、弘扬民族优秀艺术,倒不如说是为庆祝中国文化艺术总公司与中国京剧院建立经纪代理关系而举行的演出。中艺公司副总经理陈纪新说:“这之前,我们已和上海京剧院签订了演出代理协议。这一举措是中艺公司率先在代理专业艺术剧团及艺术家演出经营方面的尝试。”

中艺公司的艺术总指导徐华说,随着改革的深入,艺术院团的演出活动依照文化主管部门指令性计划进行的方式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当前各院团正面临如何推介、营销自己艺术产品的新课题,但多数显得力不从心。于是由专业演出经纪公司代理艺术院团经营演出的运作方式便应运而生了,这有利于艺术院团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参与市场运作、增强竞争优势。同时,实行经纪代理制,可以使艺术院团及艺术家得以集中精力钻研艺术、提高水准、出好戏、育新人;另一方面演出专管经纪机构可以根据被代理方的优势与特色,针对市场及观众的需求,有计划地安排演出,进行有效的宣传与推广,同时及时将市场信息反馈给艺术院团,使艺术生产变被动盲目为主动积极,即变“以产定销”为“以销定产”,也使京剧的市场价格趋于合理。

参与这次活动的负责人王可愚向记者介绍了《四郎探母》演出时的一些情况。这次票价分150元、120元、80元、60元和40元五等,可150元的票却最抢手。在那天开演前,他们临时请到了几位领导。但整个七、八、九排满座,他们本想请几位领导到后排坐,可谁也不干。他们解释说,票钱退还给观众,并且可免费在后面看。一些观众说:“我们不在乎这些钱,要看戏,就看好戏。”这次观众年龄层次多在四、五十岁以上,八十多岁的老夫老妻也有一些,北京展览馆2700多个座位占满了八成。这样的经济效益,与这次演出的剧目好、演员阵容强大,中国京剧院与中艺公司的默契配合,以及这次演出前的宣传及票点的设置都分不开。

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中国京剧院副院长魏学策认为,《四郎探母》演出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有人才,这次演出的演员都是社会上有较大知名度的中国、北京、战友三家京剧院团的演员,他们的默契合作,也体现了京剧界的团结;另一方面是渠道,京剧院团是艺术生产单位,不是供销单位,而像中艺公司这类文化经销单位,市场信息广,且在国内国际有自己的演出网络,我们这种合作应该算是振兴京剧的一条可行路子。但目前我们与中艺公司合作,还不是“独一处”的原则,我们也可以与其他单位合作,我们之间也没有明确的任务与经济关系,如一年必须合作演出多少场,一场必须交多少钱。也就是说,我们的演出权没有交给他们,还是自己自由合作、自由演出。

当说到代理制对京剧改革有哪些促进作用时,魏学策也谈了两点。一是能很好促进市场繁荣,开辟新的市场,使京剧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重放异彩;二是京剧是种需要广泛推广的严肃艺术,可艺术生产部门又没有这个经济实力,实行代理制后就可以解决某些地方的人想看京剧看不到的问题。这样一来,一则活跃了演出市场,二则锻炼了剧团排演能力,三则提高了演员水平。

随着国家各项改革的推进,京剧院团的改革还应在培养下一代上多下功夫,也就是现在的行话:“解放艺术生产力”。还要多出一些好剧目,对剧目的“改革”,只能循序渐进,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

当然,京剧艺术本身的东西不能变,有的演员盲目迎合观众,这也是不对的。魏学策表示,我们要多出一些健康的、有艺术品味的、观众喜欢的东西。为了争取更多的观众,我们还要把字幕搞好,宣传搞好,当然,利用率不高的演出场馆需要压缩的就压缩一点。

(原载《中国市场经济报》1996年3月3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