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变成人的猫》
10月17日至11月21日,中央戏剧学院将隆重推出自己大胆尝试音乐剧教学后的第一部力作《想变成人的猫》。
说到音乐剧,其实在多年前戏剧艺术家夏淳就曾执导国产音乐剧《日出》,由于各种原因,它未能像话剧、京剧等剧种那样形成气候。作为中国戏剧艺术的最高学府的最高领导,徐晓钟院长已觉身上的担子不轻。他曾多次走出国门去取经,今天,中国终于到了开创自己音乐剧剧种的日子。
但这部首次尝试剧目《想变成人的猫》,可不是十月怀胎就能“顺产”的。音乐剧本世纪初最先产生于美国,这样一个外来的艺术品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我们的创作者来说,首先得去学习和研究音乐剧,其近百年发展中形成的规律及特色,掌握它的创作方法,然后结合自己民族的特色,去尝试创作中国的音乐剧。
去年5月份,中央戏剧学院首次招收了音乐剧表演、导演专修班,在教学中,老师们也是老老实实当“学生”。徐晓钟院长说:“第一个剧目,我们就是通过‘描红’的办法去解剖它、研究它,使我们真正对音乐剧做到了解,并逐步掌握其规律与特点。”
《想变成人的猫》是根据美国儿童文学家劳埃德·亚历山大原作创作,讲述的是一只渴望变成人的小猫莱奥里,在它的主人——魔法师对它的惩罚下变成了人,他尝到了人间情爱的故事。此剧由日本四季剧团改编为音乐剧,导演是该剧团现任艺术总监、总导演浅利庆太,编剧尾贺千鹤子,作曲铃木邦彦,编舞山田卓。据中戏党委副书记刘立滨介绍:早在1994年浅利庆太先生和四季剧团开始帮助中央戏剧学院培养音乐剧师资。《想》剧是浅利庆太先生的早期作品,本次上演从版权,演员的培训到布景、服装、道具及音响器材,都得到了四季剧团的帮助。今年5月份,中戏开始排练《想》剧,8月1日,这个班的全体师生到日本四季剧团研修一个月。在那里,浅利庆太先生亲自执导排练此剧。
此剧在日本东京演出后,日本剧评家扇田昭彦说:“演出一开始,我就被年轻演员充满激情的活力、饱满的歌声、熟练的表演所震惊。洪亮的声音、浑厚的和声,给人以听觉的满足。热情的表演也让人难以相信这是初出茅庐的在校学生的演出。”
这给中戏的创作者们打了一针强心剂。本次随团东渡扶桑的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刘瑞琴颇有一番感触:这些学生都是从各方面招来的一年级学生,而徐晓钟院长对音乐剧教学的大胆尝试,从这次在日本演出可以看出,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她还说:“艺术是相通的,我们借鉴其他国家艺术家智慧的精华来发展自己的艺术,是很好的,不要老抱着‘自力更生’的思想。《想》剧中的舞台灯光、摇滚、现代舞等就是从西方‘拿来’的。人们都很喜欢,并且很有表现力。”
关于《想》剧是怎样步入市场的,中戏的陈建华对记者说:“这次演出是中戏第一次经营性演出,分三轮演出,夜场30场,日场11场(主要针对中小学生)。票价25~80元不等,学生票一律25元。此剧到现在我们已经投入了45万元,付出这么多,主要是为让观众了解音乐剧,也为培养一批潜在的音乐剧观众。这次我们在场务管理上也有突破,提前一个月在北京设了10个售票点。还专门有人下到各个学校组织学生专场。我们也是想靠演出回收成本,跳出靠企业赞助的圈子。演出或许成功,也可能失败,但这都是在做一次尝试。”
(原载《北京市场报》1996年10月1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