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枣可乐笑开颜

红枣可乐笑开颜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更有甚者,一个摊位上摆着两到三种仿冒产品,同时还在销售着纯正的红枣可乐,不免令人啼笑皆非。经检查,11个样品全部不合格,检验不合格率为100%。执法小组进入市场依法进行检查,自始至终,被查的业户基本不配合或拒绝检查。甚至有的业户对配合检查的有关人员肆意谩骂侮辱,气焰十分嚣张。从检查前掌握的情况看,仅在该市场经销红枣可乐的业户就有16家,涉及品牌11个。

胡美兰 杨立娟

通过几天来的所见所闻,记者深深地感到,红枣可乐市场非整顿不可了,喊了多年打假打非的力度该加大了,为了消费者的权益,也是为了企业的利益。滨州市政府已经给各地市、区起了带头作用,希望地方保护主义能为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着想,尽快打假,制止假货。不光是红枣可乐,其他产品也一样。假烟假酒假日用品,只要是个品牌,就会有人仿冒假冒,高举地方保护主义这面大旗,好说话、好办事。

据山东省滨州市的顾青森副市长介绍,滨州正在学习温州模式——先培育市场,培育好了,再整顿市场。这固然是一条思路,毕竟温州已经是富裕地区,但这中间,最受委屈的恐怕还是老百姓。培育市场,就意味着一定时期内会假货丛生,而对于消费者的权益就难以有人顾全。

这不是批评“温州模式”,只是记者在想,能不能创造一种比之更有效的更能为广大消费者撑腰的机制。能不能把培育市场与整顿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使经营者从一开始就守法经营、规范经营,使规范化市场一步到位呢?这或许只是一种构想。

滨州市政府已经给我们做出了表率:由政府牵头,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并肩作战,取得了一定成绩,值得全国各级政府借鉴。能不能请求其所有的职能部门,联合起来,变无为为有治?让经营者遵纪守法,让消费者不再担忧,让所有企业不需再成立打假大队,全心全意研制出更多更好更能丰富人民生活的产品呢?到那时,再开始讲究“无为而治”,难道不是对“无为而治”的最佳诠释吗?

不久前,记者接到举报,在红枣可乐的产地——山东滨州出现了大量仿冒、假冒等名目繁多的红枣可乐,以低劣的质量、低廉的价格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不断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这种现象,在山东其他地区,河南、黑龙江等地同样存在。传真过来的“举报信”一一列举了仿冒产品的注册商标、产地等,仿冒品牌(仅滨州市场)已达六个之多。

到达滨州的第二天,我们就来到了颇有些小名气的滨州副食品批发市场,附近县市大多要从这里进货。这个批发市场规模较大,有几百个摊位。从第一个摊位走到最后一个摊位,记者初步计算了一下,有十几种仿冒或冒牌红枣可乐公然摆在摊位上,其出售者之多,其价格之低,都是正牌红枣可乐不可比的。更有甚者,一个摊位上摆着两到三种仿冒产品,同时还在销售着纯正的红枣可乐,不免令人啼笑皆非。记者走到一摊位前问道:

“红枣可乐怎么卖?”

“要哪种?”见记者犹豫不决,补充道:“是送人还是自己喝?”

“买一箱送人,一箱自己喝”记者答道。

“要送人,最好买这种,包装又好看,价格又便直,24罐装的才卖28块钱……”

“那边摊位才卖22元”,记者道。

“你要是买,22元卖你一箱。”

“那自己喝呢?”记者又问道。

“自己喝就要买这箱,40块钱。”

“这么贵?”

“这可是正牌红枣可乐,是我们滨州饮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滨腾牌的,这个好喝。”

“那你为什么还要卖其他牌子呢?”记者问。

“实话告诉你吧,光卖这个不挣钱,这个(冒牌)卖出一箱能赚十几块,而这个(正牌)才赚几块钱。”

“那哪一种好卖呢?”

“当然是这个(冒牌)了,包装又好看,价格又便宜,好多乡下人送礼都买这个。”

……

在市场上走,记者随手就买了几瓶“红枣可乐”,带到了滨州红枣饮品有限公司做化验,结果不出所料:光是糖分一项的化验,就发现有的产品为0,而有的产品为1。从一瓶外型设计最近似“滨腾”红枣可乐的易拉罐内,记者倒出了一些粉红色的液体,浅尝了一口,味道说不出的令人难受。据业内士介绍,这纯粹就是用工业糖精兑水然后再加上一些色素,而糖精早就被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这个包装足可以以假乱真的红枣可乐,恐怕令消费者有口难乐吧!

第二天,记者赶到了市长办公室,主抓这方面工作的顾青森副市长接待了我们,顾市长表示,虽然市里各个部门正在致力于治理三乱,但一定尽快抽出人手来肃清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企业的利益。

滨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红枣饮品市场监督检查情况通报(节选)”

一、检查的基本情况

市技术监督局首先按市里的有关规定,在市监察局开出检查许可证,在市易贸局开出市场检查准入证,然后抽调12名行政执法人员组成两个执法检查小组,由两名副局长带队,身着制服,持行政执法证件,带齐有关行政执法文书,于9月17日,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取得市场管委会同意后,进入副食品批发市场进行执法检查。

本次检查,共检查经销业户9家,抽样11个批次。经检查,11个样品全部不合格,检验不合格率为100%。其中,在所检的主要指标“可溶性固形物(枣汁、糖等成分)”中,有9个批次的含量为0,属严重不合格产品。

二、检查的后处理

根据检验结论,判定本次抽检的样品全部不合格。市技术监督局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经销本批次不合格产品的经销业户,依法从重给予责令停止销售、罚款等方式的后处理,并在全市予以通报。

三、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1.经销业户法律意识相当淡薄。执法小组进入市场依法进行检查,自始至终,被查的业户基本不配合或拒绝检查。甚至有的业户对配合检查的有关人员肆意谩骂侮辱,气焰十分嚣张。在开始检查第一户时,围观的其他业户就达三十余人,说什么的都有。主要说法有:“这个市场是封闭管理,除工商检查外,其他来查的都是非法的,我们有权拒绝”。“现在经营非常困难,你们又来添什么乱?把我们的买卖都赶跑了。”如果不是执法人员亮证检查,耐心解说,文明执法,骂不还口,就极有可能激变成围攻局面。

2.市场秩序亟待整顿。从检查前掌握的情况看,仅在该市场经销红枣可乐的业户就有16家,涉及品牌11个。而此次检查出业户9家,品牌7个,分别占应检查量的56.3%和63.6%,且经销业户拒不向执法人员说明进货渠道,拒绝提供进销批量的有关数据,并在检查开始后,即有许多业户转移商品或干脆关门走人,逃避检查,使本次检查的质量、效果大受影响。因此,对该市场的治理整顿应花大气力进行。

(原载《中国食品质量报·美食周刊》1999年10月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