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心愿服务新论

老年心愿服务新论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十分赞赏上海老年大学主持编写的这两部以“歌”命名的书:《学习者之歌》和《志愿者之歌》。随后,天津市在1988年诞生了第一个“为您服务”志愿者小组。到2011年,全国累计已有超过2.68亿人次的志愿者为社会提供了61亿小时的志愿服务。据统计,国内志愿者的数量已超过了80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左右。在保护“母亲河”的志愿服务队队长身上,在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基地工作者身上,在城市文明建设巡访团志愿者身上,在千里奔赴四川

陈雪良

上海老年大学编篡了一本名为《学习者之歌》的书,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点赞。今天这本《志愿者之歌》又放在了读者诸君的面前。似乎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后者是前者的续篇,或者说二者是有着浓郁文化血缘的姐妹篇。道理很简单,学是为了用,为了更加深层次地体现生命的价值。诚如至圣先师孔老夫子所言:“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当代老年人一面是学习,一面又身体力行,投身于社会工作,投身于志愿服务,也可以看成是在实施孔老夫子的遗训吧!

我十分赞赏上海老年大学主持编写的这两部以“歌”命名的书:《学习者之歌》和《志愿者之歌》。“歌”者,歌颂也,赞美也,倡导也。大家不都在说要弘扬正能量吗?看,这就是!

学习者之歌和志愿者之歌,是老年人生命旋律中的两个最强音符,展现着当代老年人的精神境界和人生丰采。

学习和志愿服务,是当代老年人生命的两翼,缺了任何一个方面,生命的腾飞都将成为一句空话。

“志愿服务”是一种高度的思想自觉

在漫长的历史流程中,“志愿服务”一直是人类一个美丽的梦和无尽的眷顾,早在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在一本典籍中就有志愿者向饥渴者提供饮食和捐助钱物的文字记载,我国的《礼记》一书也记载了公元前2000年五帝时代“义人”救济鳏寡孤独者的义举。这些记载,都可以看作是人们对史前社会“志愿”和“志愿服务”遗痕的深情眷顾。

志愿,志愿者,志愿服务,志愿精神……

随着“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的成功举办,这样一些真切体现着时代气息和现代精神的新名词,渐次成为我们共和国公民口头上的流行语,渐次成为我们共和国公民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志愿,这个我们的祖先运用了几千年的词儿,被时代赋予了全新的内涵。

志愿者,正在成为众望所归的时代宠儿。

志愿服务,它是飘扬在社会主义中国万里晴空的一面光荣旗帜。

志愿精神,它生动描绘出了现代公民的崇高的精神图像。

城市管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公共安全、公益项目、慈善事业等诸多领域,我们都可以看到志愿者活跃的身影,都可以感受到志愿服务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的和谐和温馨。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当公民个体——包括老年人,在志愿服务中感受到生活的愉悦和生命的价值的时候,他实际上也实现了公民自身的现代化

从世界范围看,大规模的、有组织的志愿活动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市场经济以至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志愿服务”蓬勃兴起,渐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支最活跃的力量和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中国的“志愿服务”是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紧相关联的。

中国志愿服务的兴起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相伴随。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人力资源相对来说是禁锢的,每一个工作着的人都被终身禁锢在一个单位里,成为生死不变的“单位人”。改革开放的一个结果是打破了这样一种局面,使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后单位制”时代,亦即世界通称的所谓“社区制时代”。社会成员经历着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这种环境和地位的改变,使人们在归属感上发生了极为重大的变化,即单位归属感的缩小和社会(社区)归属感的扩大。

再加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大踏步前进,数以亿万计的农村劳动力进入了城市,成为一定意义上的新城市人。这就进一步打乱了原先维持了数百年不变甚至上千年不变的居住格局,使他们看到和感受到了祖辈根本不可能看到和感受到的许许多多新东西。他们不只与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打交道,也与为数更多的无血缘纽带联系的“陌生人”相处。

生活改变着一切。

生活改变了一切。

原先那么狭小的眼界,一下开阔了许多。眼界的开阔和心胸的宽广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原先被认为不太爱管“闲事”的中国人也开始热衷于管起闲事来了,实现着古人理想中的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华丽转身。

改革开放使更多的人开始钟情于“志愿服务”。

改革开放使中国强大了起来,富裕了起来。在现代化进程中,个体的自身权利要求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以后,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也会逐渐增强,从而表现出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怀倾向,一个最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公共服务意识的提高。在现代社会中,公共服务意识是公民文化和公民意识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其典型表现之一便是志愿精神勃兴。

改革开放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人们生活和生存的自由度大大地提高了。人们可以一定程度上选择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同一岗位上又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自己所钟情的单位和部门。马克思多次讲到过“人的解放”,中国改革开放最重要和最大的成果就是人的解放。这样,8小时之外的闲暇时间就可以完全由自己支配了,这为志愿服务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

中国志愿服务现象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

1987年,广州市诞生了第一条志愿者电话服务热线。随后,天津市在1988年诞生了第一个“为您服务”志愿者小组。20世纪90年代初,有一支在志愿组织中发挥重要影响的团队——“青年志愿组织”在共青团系统中形成,并迅速发展壮大。进入21世纪,中国志愿服务有了进一步提高。到2011年,全国累计已有超过2.68亿人次的志愿者为社会提供了61亿小时的志愿服务。据统计,国内志愿者的数量已超过了80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左右。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各省市进入四川灾区服务的志愿者超过了10万人,四川各地(包括灾区和非灾区)参与灾区服务的志愿者超过了100万人,全国各地参与赈灾宣传、募捐、救灾物资搬运的志愿者超过了1000万人。2015年12月5日是第30个国际志愿日,上海市发布了2015年志愿服务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上海已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组织构架和“一体两翼”的工作构架,建成了市级志愿者服务基地102家,区级志愿者服务基地200多家,实名注册志愿者180多万人,也就是正在直奔200万志愿者的大关了。

高度的思想自觉是“志愿服务”的本质特征。

有这样一位大学女教师,她的工作经历可以说是与她的志愿服务经历的长度是等同的:在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她就资助了第一个山区贫困户,之后一直没有中断过联系。此后,她7次组织并带领大学生赴安徽、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开展爱心活动,临近退休那年,她毅然决然地告别大都市,前往广西百色一所中学支教。退休后即在那里落了户,安了家,决心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志愿服务的事业。她累计出资40余万元资助46个贫困学生,写下了14万字的支教心得和山区家访手记,为的是让更多的人都来唱好这首“志愿者之歌”。

人们一定很想知道其人姓甚名谁。她说,她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如果一定要知道她的名字的话,她的回答就叫“志愿者”。她对“志愿者”三字作了别出心裁的诠释,那就是:

“志在,愿在,我在!”

为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是这位女性的志向和追求之所在,就是她所说的“志在”;

她这样做,没有任何人、任何组织指令她、强制她,完全是她的自觉自愿,这就是她所谓的“愿在”;

志愿精神已经融入了她的每一寸肌肤,每一块骨髓,“我”与“志愿者”是同一的,志愿服务已经融入了她的骨髓,这就是她所谓的“我在”。

其实,她的确普通得很,在当今之世,这样的志愿者何止万千!在保护“母亲河”的志愿服务队队长身上,在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基地工作者身上,在城市文明建设巡访团志愿者身上,在千里奔赴四川灾区服务救助的百万志愿者身上,我们似乎都听到了这样的思想回声:

“志在,愿在,我在!”

这是志愿者特有的高度的思想自觉。这也是现代公民的应有思想素养。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志愿服务的发展轨迹是这样的:青年人一马当先,老年人不甘后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为我国志愿服务的起始点,那时还主要是青年人在打头阵,那么到了21世纪初叶,老年人也已经雄心勃勃地跟了上来。老年人是志愿服务群体中的不可或缺的一支队伍。

在志愿服务上,当代的中国老年人在身心两个方面都具有其突出的优势。

随着近现代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物质财富被开发和创造了出来,再加上人体解剖学的创立和医学的大踏步发展,近数十年间人寿出现了奇迹。到2010年时,世界发达国家人的平均寿命已达80岁,中国也冲破了70岁大关,像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的人口平均寿命已达84.5岁。健康和长寿,既为老年人的学习生活提供了生理上的条件,又为老年人的志愿服务提供了机体上的能源。没有长寿这一条,志愿服务就失去了生命的支撑;长寿而不健康,自己病恹恹的,志愿服务又从何谈起?社会主义中国长寿而健康老人的层出不穷,是老年志愿服务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

当代中国老年人除了有着丰厚的志愿服务的物质基础外,同时还有着浓烈而大气的精神风貌。我们可以算一算这样一笔时间账: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年出生的孩子,现在也已经67岁了,简言之,就是到达“奔七”的年限了。新中国成立那年入学的孩子,现在都已是古稀老人了。新中国成立那年的小学毕业生,现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了。概而言之,当今我国的老年人,就其大势而言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他们一生受的是“正宗”(也就是正能量)的社会主义教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深入老年人的心。而这种“正宗”的教育、“正宗”的观念和“正宗”的人生历程又恰恰与志愿服务的精神相契合的。上面提到的那位大学女教师说的“志在,愿在,我在”,正好体现了广大老年志愿者的心声。

志愿服务宗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志愿服务事业的宗旨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八个大字。它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独特的扶助功能、疏导功能、教化功能和凝聚功能。它是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方式。

奉献是心愿服务的基础。

志愿服务是无报酬的奉献。对志愿者来说,当他投身于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事业中的时候,就根本没想到过要索取什么报酬。志愿者的行动完全是自觉的、自愿的。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思想基础,他才可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志愿者。上海老年大学的一位学员称老年志愿服务是“夕阳暖人工程”,说得既形象又妥帖。只有社会层面上有了大量的具有奉献精神的个体和群体,志愿活动才会风起云涌、蓬勃发展。

被称为太原街头“最可爱的老头”的马金明,他已经71岁高龄,瘦小,多病。可是,一旦进入志愿服务的角色,他就变得英武而气势昂扬。看,他身穿一身运动服,外加一件荧光背心,背心正中大书着“志愿者”三个大字。他左手高举着上面写着“饮酒切勿开车走,家人愿君平安归”的安全提示牌,右手拿着自制的喇叭和红色小旗,嘴里含着口哨。在服务时老人腰板挺得很直,精气神十足。一天七八个小时,风雨无阻,只要他不生病,他是从来也不会间断的。

有谁强迫他这样做吗?没有,这完全是他的自愿。有谁给他什么物质的报酬吗?也没有,他自己从来也没有想过要报酬。这就是我们时代的志愿者,这就是现代公民无比阳光的精神世界。不只是一个“最可爱的老头”马金明如此,数以千万计的活跃在各个岗位上的志愿者都是这样的。

没有无私奉献的思想基础,你就当不了一个真正的志愿者。

友爱是心愿服务的动力。

可以这样说,没有爱,就不会有志愿服务。而这种爱不只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夫妻之爱、亲情之爱、骨肉之爱。在志愿者看来,世代相传的血亲之爱是应该珍视的,但是,如果只是局限于血亲之爱那就显得太狭隘了。现代公民的志愿精神渗入的是一种基于血亲之爱、同时又超乎血亲之爱的大爱。大爱无边,它施于社会,施于他人,施于一切人,尤其是施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为了拯救弱势群体于困境之中,志愿者愿意献牺牲自己的利益。

这就是志愿者的友爱精神。

在四川汶川地震中,全国各省市进入四川灾区服务的志愿者超过10万人。他们有的不远千里而来。若问他们为何能在震后的第一时间就不顾一切地赶到灾区,他们众口一词的回答一定是:“是爱,是友爱精神把我们召唤到这里来的。爱是一种巨大的驱动力,推动着我们奔赴灾区来当一名光荣的志愿者。”

友爱,是人与人之间心的交流。友爱,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与人之间的心贴得更近。

友爱是和谐,友爱让人间显得更美好。

互助是心愿服务的真谛。

谁说志愿服务只是单边的得益?不是的,完全不是这样的。

“助人者自助”——这是千古屡试不爽的真理。志愿者的助人,虽说在物质上一无所求、一无所得,但是,在精神上、在思想上,却是收益颇丰。那是没有当过志愿者的人怎么也体会不到的。上海老年大学的姚玲莉、姚国钦、姚小燕三姐弟同是老年服务队的志愿者,他们的真切体会是:“志愿活动是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活动。我们志愿者服务学校、奉献社会的过程,也是自己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实现人格完善的过程。”说得好极了。爱人者自爱。志愿者给人了爱,而自我获取的是更多的心的温馨和来自社会的敬重。

被网友戏称为“最帅的上海爷叔”的黄上炎同志,身怀高明的医术,他经常在自己所在的杨浦区大桥街道为人义诊,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却从来分文不取。2011年8月,黄上炎同志去张家界天子山上旅游,忽见一位80余岁的老太倒在了山上,大家正慌作一团时,他义无反顾地伸出了援手,用一根银针把老太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老太获救了,他却忙得坐在地上久久起不来。有人问他,你这样整天辛辛苦苦、忙忙碌碌的,图个啥?他答得很干脆:“就图个开开心心、快快乐乐。”他说当看到通过自己的治疗,病人脸上展现出美丽舒心的笑容时,他的心中的快乐是无可比拟的。

志愿者付出的是辛劳,收获的是快乐。

进步是心愿服务的目的。

这里说的进步,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进步,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志愿者在志愿活动过程中,一面是无私无畏的付出,一面又是对自我思想上的尘埃的涤除和清扫。志愿服务的过程,也是自我纯洁的过程,使自己在人格上进一步高尚起来。

马克思有两句话,值得我们永远记取——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当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善,我们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人就会解放成为人。”

马克思一再说到了“人的自我完善”“人的自我解放”“人解放成为人”“人复归成为真正的人”。这是很高的要求,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美好理想。现在看来,人要“解放成为真正的人”,志愿活动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当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地工作时,你自己的精神世界也由此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和纯化,从而也就向“真正的人”大大跨进了一步。

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文化基于对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注重社会道义,强调社会责任,更多地考虑到了社会分配的公正性,把从社会得来的利益,再回报给社会,具有自愿性、社会性、平等性的特点,与现代公民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核心是利他主义价值观,其精髓在于个人对正义、和平和集体福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的老年朋友明白:博爱、给予、利他、济世是志愿文化的基本内容。深厚的志愿文化对于发展志愿事业、弘扬先进文化、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甚至可以说,志愿服务是通向美好的共产主义的阶梯。

老年朋友们,当我们全身心地投身于志愿服务的洪流中时,实际上我们也就踏上了“人复归成为真正的人”的途程,并为通向共产主义的神圣事业添上了一抔土,那样的人生,才是最足珍视的啊!

“志愿服务”是一种实在的责任意识

“志愿服务”永远是与“责任”两字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当然,这里说的“责任”,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法律责任,而是在认真实施法律责任基础上的思想升华和行动自觉,是自觉前提下的对他人和公益的不求回报的一种付出,是超越血缘和亲情的一种面对全体公民的无私奉献。

这种“志愿服务”不只是一种响亮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为,是根据自身的志向、爱好和特长,向社会展示一种真诚的爱,一种无私的付出。

要付出,首先要有一颗献身社会、关切他人的火热的心。没有这样的“热心肠”,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志愿服务者。看,今天活跃在我们社会各个角落的数以千万计的志愿者们,没有一个不是热心公益、关切他人的人。他们的一副热心肠,使我们的社会显得分外的温馨、和谐。

也许有人会说,老了老了,不是就养老吗?不就是安度晚年吗?怎么对老年人说起“责任意识”来了呢?

这里就涉及老年生活的观念的转变问题。

一般地说,人生历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享受和奉献是永远糅合在一起的,这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失去了矛盾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就不存在了。在人类群体中,不可能不应该把一些人划分为只享受权利的人,也不可能不应该把另一些人归之为只尽义务的人。从人生的年龄段看,不应该也不可能把某一年龄段划归是奉献的年龄段,把另一年龄段划归于享受的年龄段。我们的结论是,各年龄段的人都会有自己特有的奉献,也会有这一年龄段所应有的享受。

就拿老年人来说,他自有力所能及的奉献在。这种奉献,或指向家庭的,或指向亲戚的,或指向友人的,或指向社会的,或指向国家的。如果一个人因为自以为老了,所以什么奉献都不想,那么,这种人与行尸走肉何异?与死亡何异?任何一个敢于面对现实的人,任何一个持积极人生观的人,都不会这样。

这就让我们想到了宋代的大诗人陆游。目睹了宋王朝的腐败,不忍祖国的“山河破碎”,希望在实现祖国的统一中出自己的一份微力。青壮年时期,他一直是一位有血气的军人,活跃在抗金的第一线,所谓“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65岁那年,与主持军务的主帅不合,被罢宫免职。按照他的家庭条件,他可以安安稳稳地在老家山阴地区过所谓“养老”的日子。可是他不,他在家乡接待了众多的志士仁人,一起谈文论道,共商兴国之策。他还亲自赶到临安,与那些执掌国柄的大员共商国是。这些都没有人强迫他那样做,是他自觉自愿的。到了快80岁的时候还是在那里为国奔忙,那些达宫贵人不听他的,他甚至向在田间小道上遇到的匹夫匹妇交谈,这些都是史有明文的。后来他是病倒了,临终,写下了千古名句: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只是写给子女的“示儿”诗吗?不是,他是写给那个时代一切有良知的人们的,也是写给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的。而作为一个八旬老人,他为我们民族的所有老人们树立起了一块永远不倒的丰碑。一个老年人如果失去了应有的责任意识,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将失去一切。记得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有的人》一诗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说的就是人的精神世界。

对于一个不失青春活力的老年人来说,志愿服务的天地是极为广阔的。可以这样说,生活的领域有多广阔,那么志愿服务的领域也就有多广阔。上海老年大学有个“志愿服务队”,成立于1999年,至今已经坚持了近20个年头。当有人问他们这些年干了些什么时,他们的回答是干干净净的一句话:“细微之处见精神!”近20年间,志愿者中的一些人奔波于社区、街道、学校、机关和家庭,他们能干什么就干什么,社会需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在帮助病瘫老人时倒屎倒尿都干,走上街头时拾纸片拾垃圾也干,这些是“小事”,可也是“大事”啊!因为就在这些琐碎事中体现着伟大的服务精神。

上海2015年志愿服务的年度报告中有一组十分有意思的数字:现在志愿服务的机构有市级的,有区级的,有社区乃至更基层更民间的,统计了一下志愿服务项目,可以归结为20个大类,如果细分的话,那就有5万多个项目。在这5万多个服务项目中,难道你找不到适合你投身其中的那个项目吗?

从责任意识视角看,老年志愿服务者的功业可以归结为如此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治理的参与者。

我们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社会治理很大程度上又要靠社会本身的力量的参与,使之得以强化和固化。这是我们社会的优势之所在。在社会治理的这支大军中,老年志愿者的作用特别显眼并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里得说一说上海老年大学朗诵班的班长徐凤春老人。她退休后,不只走进了上海老年大学文史系的“朗诵与经典赏析班”,通过学习配乐朗诵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她又自觉自愿地走向社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志愿服务者。她好交友,好与人聊家常。有人买东西上当了、家里的电器设备坏了,都会来找她。她真是个热心人,凡事都尽力帮人解决。她还和独居老人结对子,每天到这位独居老人的家里嘘寒问暖,为人解决实际问题。她还曾经当过马路上的交通协管员,缓解乱穿马路这个老大难的社会问题。在她的参与下,她协管的那个路口后来秩序井然,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第二,社区文化的引领者。

社区是社会的基层,是人们生活的落脚点。无论是哪个人,都生活在社区之中。因此,社区的面貌怎样,直接关系到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甚至可以说,社区的文化水准怎样,会深深地影响到社区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素养。而每天在社区中生活的时间最长的,就是我们这些已经退休的老年人。正因为如此,老年人特别关注社区的文化建设,不少有学养的老人成了社区文化的引领者。

史先生两年前丧偶,虽然育有一子一女,但都不和他住在一起,这样年届八十的他就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独居老人。虽说史先生身体还相当健壮,但是社区相关部门还是把他作为重点照料的对象。一周两次派专人来问候,每隔半个月来为老先生彻彻底底地打扫一遍。这使老先生感动得不得了。一次,他在报端读到一则新闻,说当代一些发达国家,人们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80%上下的公民都热衷于志愿服务,其中就有相当部分的老年人。史先生心中一动,我何不用己之所长,利用自己的余生为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呢?他是个有着相当学养的文史专家,他找到了社区领导,主动提出,每两周为社区义务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讲座。社区领导大喜,说:“史老先生啊,其实我们早就看上你这位大专家了,只是看你那么忙,又年岁大了,不好开口罢了。”史先生的传统文化讲座深入浅出,口才又好,极富感染力。几次下来,听的人越来越多,更为可喜的是,由此社区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人们闲下来就是打牌搓麻将,现在谈传统文化的多了,关心时事的人多了。过了些时日,社区领导怕累着史先生了,说是不是考虑停歇两周,史老先生摆摆手笑着说:“想到志愿服务散发了正能量,我心里就高兴,这事不能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认为老年人只是被服务者和被照料者的观念是偏颇的。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可以说是绝大多数人——可以“一身而二任焉”。也就是说,既是社会的服务对象,反过来又是服务社会的对象。从老年人群体的角度讲,他们相对于中青年来说是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关怀和救助。但是,当代老年人又与传统意义上的老年人不同,他们的身体健康条件比以往好得多,他们的文化水准也是传统老人不可同日而语的,让他们参加一点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动,不只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不少老年人参加了志愿活动以后身体更健壮了,活力更充沛了。说志愿服务是当代老人的一个“文化符号”,是恰如其分的。

第三,各类矛盾的协调者。

在生活中,矛盾无处不在。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存在。矛盾种种,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应该尽力解决好,有的还得求助于法律的手段,但是,更重要和更经常性的,还得靠民众。老年志愿者就是协调和解决各类矛盾的重要手段。

张威的为人像他的名字一样,威风凛凛、威武雄伟。退休十五年来,他一直坚守在“反扒”这道战线上。为了“反扒”,他苦学武术,还专门上武当山向名师求教。为了“反扒”,他专心致志地学了犯罪心理学,弄懂了扒手行窃前的惶恐和得手后的张狂。他每天早、晚两次交通高峰时,出没在全市各地的公交车辆上,只要行窃者敢出手,他就一抓一个准。有些行窃者刚踏进车门,就被他盯住了。只要其一出手,就成了瓮中之鳖。那些行窃者只要风闻张威这几天会在某路汽车上“反扒”,就纷纷逃窜了。退休以来由他亲自抓获的扒手有300多名,抓进去以后,他还多次到牢中去“看望”这些失足者,有的后来还成了他的朋友,一同参与“反扒”。他半是玩笑半是真的对这些“朋友”说:“我老了,今后的‘反扒,要靠你们了。”

张威之“威”,源于他的责任心,源于他对人民的一腔热诚。扒手虽不像强盗那样明火执仗,但社会的危害性并不亚于后者。有的被窃者一个月的工资刚装进口袋,就平白无故地被扒掉了,此情此景,实在是难以言喻的。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想一想,就会觉得“反扒”之事一刻也不可缓!想到这些,他就觉得义无反顾了。他也收到过恐吓信,说要杀尽他全家等。但是他相信,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正义必定会压倒邪恶,个别扒手虽然口出狂言,但迫于社会的巨大压力,未必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下手。当然,这样的亡命之徒也不能说绝对没有。如果真的不幸发生,他也想过了,那也是值得的。想到这些,他的心中会分外地坦然,毅然决然地要把“反扒”斗争坚持下去。

第四,文明新风的倡导者。

我们的社会是个文明社会,可是,文明社会有一个长期发展的渐进过程。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还残留着诸多的不文明因素,大大地影响了我们社会前进的步伐。我们只有不断地清除这些残存在我们生活中的思想垃圾,才能使社会进步得更快。我们且不说被一些人习以为常的随地吐痰、随便出粗口、动不动拳脚相向这样一些不文明行为,就是这些年来最让人头疼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得靠“众人拾柴火焰高”才能解决。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方面老年志愿者的功绩是十分巨大的。

近来,“低碳社会”成了我们整个社会的一个热词,不,应该说是整个世界的一个热词。每天的广播里、电视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可能就是这个词了。这可使相邻而居的夏大爷、陆大爷、朱大爷坐不住了。他们决定成立一个“低碳社会”志愿者宣传队,采取各种方式宣传低碳理念、低碳家居、低碳穿戴、低碳出行、低碳人生。他们相信,这是造福整个社会的大事,值得去做。他们向有车族宣传低碳出行,拿出的数字令人动容:一般发达国家车不比我们少,可是私家车的年出行量一般是4000千米,而我国的私家车平均年出行量为1.8万千米,整整是人家的4.5倍,这是多么可怕的超值啊!我们那些有车族动不动就是开车,这样怎么低碳得起来?这个低碳社会志愿宣传队也走进超市宣传,告诉人们,现在上海市有800多家大型超市,有6000多家便利店,冷藏冰柜用电数量大得惊人。如果我们的顾客注重举手之劳,随手关闭冰柜,那么一年全市至少可以节约4千多度电,相当于节省了1.8万吨煤,少排放4.5万吨二氧化碳。这不就是为建设低碳社会立功了。他们的宣传清新、实在,很有说服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样的社会性志愿服务,对老年人来说,有其特定的优势。一般的中青年人,都有自己固定的工作岗位和学习岗位,不可能参与这样的志愿宣传活动。老年人就不一样,他们在时间和活动空间上都有较大的自由度。由他们出来说话,现身说法,可信度也高,取得的实际社会效果也比较好。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老年人已经占到了将近三分之一,如果老人们从自身做起,从自己的家庭做起,从自己所在的社区做起,那么定能加快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的前进步伐。饭是要一口口吃的,路是要一步步走的,只要我们全体公民,包括全体老年人,齐心协力地前行,光明的前途一定是属于中国人民的。

这里我们讲了四个方面:老年志愿服务者是社会治理的参与者,是社区文化的引领者,是各类矛盾的协调者,是文明新风的倡导者。过去我们没有重视老年人服务社会的作用,老年人自己也往往以“安度晚年”自慰。现在看来,不对了。一旦老年人心目中树立起了“责任意识”的观念后,他们会为我们这个社会贡献出自己应有的热和力,体现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理念,成为我们社会不可小视的一支正能量大军。

让学习生活和志愿服务比翼齐飞

参与志愿服务,需要热情,需要勇气,需要为社会献身的一副“热心肠”。没有这些,老年人的暮气打不掉,到头来还是世俗的、延绵千余年的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里,我们要真切地问一句:单有一副“热心肠”,就可以成为一个现代社会合格的志愿服务者了吗?

显然不行。我们一开头就说到了,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志愿服务者,他必须学习,不断地学习,必须让学习生活与志愿服务比翼双飞。

志愿服务需要相应的技艺与之相匹配。

有这样一位耄耋老人:早年,他毕业于上海的一所教会学校,有着良好的英语基础,并且通过自学懂得了一些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毕业后,先在沪上一家银行工作,由于常与外国人打交道,他的英语水平益发精深。20世纪50年代,他又离沪去外地工作了30年,直到1984年退休回沪。退休后,他几乎每天要去豫园商城和老城隍庙,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主动、热情地为外国游客服务,陪外国游客到商店购物,义务为老外当翻译,外国朋友对他的热心服务非常感激,小区的居民则称他为“民间大使”。

这位“民间大使”的所作所为的确感动了众多的老外,这些年来,他收到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瑞典、西班牙等30多国的外国朋友的感谢信就有300多封,记载他与外国友人友情的合影照片500多张,不少外国友人就是通过他增进了对社会主义中国的了解。记得赵启正同志在《向世界说明中国》一书中说道,当代世界已经进入了“民间外交的新时代”。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上面说到的那位老先生,正是得风气之先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外国朋友说明着中国的“民间大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在“民间”将会涌现出数以千万计的这样的“大使”来。

志愿者的技术含量越高,志愿服务的效果就越好。

事实证明,任何的志愿服务都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就是说,技术含量越高,志愿服务的效果就越好。反之亦然。认为只要有一颗全心全意志愿服务的心,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任何一项志愿活动办好的想法,显然是不够的。

嘉定区安亭镇有个“春盛苑志愿服务队”,队中有位志愿者,军人出身,他当兵时学会了理发技术。复员30多年来,一直坚持为村民免贾理发,先后经他理过发的少说有1万多人次。他对那些孤寡老人、高龄老人、瘫痪病人,更是关爱有加,常常是主动上门服务。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他还专门重新进修了理发技术。为了达到个性服务的目的,他专门研究了各人的头型,使理发更加个性化。他在理发前还恳切地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从留发的长短,到发式发型,尽量满足服务对象的喜好。为此,他花在提高理发技艺上的时间,要比具体理一个发的时间多得多。正是他的苦心钻研和高超的理发技艺,使他的志愿服务获得了众口一词的赞扬。

总之,任何平凡的志愿服务,要取得不平凡的业绩,都要花出许多辛勤的劳动,其中包括苦心钻研和掌握志愿服务的“诀窍”。要知道,要真正掌握各行各业的业务“诀窍”,是不简单的啊!

做“知识型”的志愿服务者。

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有不少别具城市特色的志愿者团队和志愿者服务项目。近10年来,在上海科技馆做科普服务的志愿者已经超过了20万人次。这些科普服务志愿者,他们有的是年事已高的耄耋老人,有的是在校求学的年轻小伙;有的是学有专长的科技工作者,有的是普普通通的职业工人;有的来自都市,有的来自农村。可是,对他们,不,他们对自己,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做一个智慧义工!”

义工,就是志愿者的别称。智慧义工的“智慧”,从何而来?只能来自知识。你要在你的志愿服务的行当内取得发言权,你就要使你的服务博得被服务者的认可,这就得埋头学好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说志愿服务是一种责任的担当,没有文化和知识是不能实现的。我们认为,各行各业、各部门的志愿服务都应该是“知识型”的。当一个行业的志愿服务有了知识型以后,它就会更加生机勃勃,更加具有实际的成效,也会更加得到民众的拥戴。只有这时,责任担当才不再会是一句空话。

学习是提高志愿服务质量的唯一手段。

这里讲一个发生在上海老年大学的学员身上的知识学习和志愿服务关系的动人故事。

一般人对疾病缠身者都会有恻隐之心,且都想帮患者一把。正是怀着这样一种信念,张文儒、唐力仁夫妇学起了“悬壶济世”之术。退休前,夫妇俩可以说对医道一窍不通,丈夫是一位有为的航天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妻子是一位会计师。可是,退休七八年来,他们静下心来系统地学了十一门中西医课程,其中包括中医基础、诊断学、中医藏象理论与疾病、针灸学、中药学、方剂学、免疫与疾病、病毒与疾病等,同时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医学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张文儒、唐力仁夫妇还编撰了《保健康要护肾》《古方调理亚健康》《颈椎病的防治》等医学作品。这时,有位女同志得了乳腺癌,医生要她做手术,而且预言生存期可能只有半年。这对这位女性来说是惊天大难。张文儒、唐力仁夫妇知道后马上赶到该女士家中,了解了情况后,根据病情建议她开刀后进行中医调养。在他们夫妇的关照下,这位女士恢复得很快。后来,他们又介绍该女士参加癌症俱乐部,3年后该女士得以康复。张文儒、唐力仁夫妇的事例,说明学习对于一个志愿者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愿我们的长者都能成为学习生活和志愿服务比翼双飞的新时代的文明老人,这也是国家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吧。我在上海老年大学的一个班级里看到了“三老”“四高”的新鲜提法。所谓“三老”,指的是:活到老、学到老、不服老。所谓“四高”,指的是:年事高、学历高、素质高、出勤率高。仔细推敲,这些提法是否贴切那是另一回事,但是其中包孕着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境界,那是毫无异议的。当老人们具备了如此崇高的境界以后,那是可以创造出令人震惊的人间奇迹来的。

在一个社区里听到了一句类乎民谚的话语:

“爷爷奶奶好好学习、康乐有为,孙子孙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仔细想想,这话说得实在好,有内涵,有分量,它惟妙惟肖地描画出了一幅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的风情写意图。孩子们是国家的绚烂晨曦,老人们是社会的壮丽夕照。晨曦给人希望,夕照让人动情。愿我们这个时代的老老少少齐心协力,携手奋进,共同打造共和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2016年6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