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的夜色下,火车在胶济铁路上奔驰。半开的车窗下,从原野涌进来的风吹动着吴崇先和三弟的头发。又一次离开家乡,又一次远行。吴崇先尽管有过军旅生涯的经历,对于闯关东,对于未来,仍然是一片迷茫。吴崇先看着火车远离了城阳,远离了即墨,忽然心头涌起一阵感伤,不知今生何时能再回到家乡?而未婚妻王秀珍亭亭玉立的形象,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不知今生还能否见到她?
三弟第一次远行,对未来充满了想象和憧憬。他的眼睛,投向火车的窗外,铁路旁,有迷离的灯光;铁路外围,是玉米田。玉米已经长高了,吐出了穗子,原野的风,带着田野植物的气息,迎面扑来。三弟无法想象关外是什么样的风景。在这个“年少不识愁滋味”的年龄,他眼中的未来,就像一幅锦绣的画卷,在他的脚下连续展开。
随着火车的晃动,两人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火车到了济南,一路北上,家乡远了,兄弟两人都变得高兴起来,感觉自己仿佛雄鹰飞向更高的天空,可以毫无束缚, 自由飞翔了。火车上有各种各样的人,火车里服务员推着小车兜售各种各样的小食品。吴崇先看到弟弟眼馋,就慷慨解囊,买了让弟弟品尝。
火车出了山海关,火车服务员开始检票。火车上有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没有买票,不知道是怎样偷偷地溜上火车的。乘务人员开始检票后,这个男孩,一看不妙,撒腿就跑,结果自投罗网,一头撞在火车乘警的身上。这个男孩没有票,火车到了下一站,被乘警提溜着揪下火车,而那个男孩,手脚挣扎着,大喊大叫:“放下我,我要去长春找我爸爸。”这一幕场景,吴崇先和弟弟看到,感到挺滑稽可笑的。
两人在火车上胡吃海喝,一点都不会节约着花,到了吉林省吉林市,两个人只剩下一元多钱了。三弟开始后悔了,吴崇先宽慰弟弟:“车到山前必有路,有哥哥在,你不用担心,我们先找个旅馆住下再说。”
两人在一个简单的房间住下,同一房间里还有一位身材魁梧的军人。吴崇先看到他,感觉很亲切,于是和他攀谈,原来这位军人是排长级别,正好要转业,刚回到吉林市。吴崇先告诉他,自己也是转业军人,三年前从蚌埠空军第二十师转业。而这位要转业复员的排长老家是山东海阳,两人越聊越投机。排长问吴崇先来吉林市干什么,吴崇先把自己的处境和排长说了。这位排长很豪爽地说:“你到安图县干什么,你干脆跟我一起到吉林市转业军人安置办公室报到,那里就给你安排工作了。”吴崇先有顾虑地说:“我还有个弟弟,他又不是转业军人,我不能撇下他不管,不好办啊。”待转业的排长痛快地说:“老哥,包在我身上了。我家里有缝纫机,让他先住在我家,有缝纫机,先学个技术,做服装多好啊,保证有钱赚。”
吴崇先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和弟弟商量,可是,弟弟怎么也不听,觉得此行的目的地就是安图县松江乡的杨木桥子,除了这个地方,哪里也不肯去。
看到两人执意要去安图县,了解到两人没有钱买火车票的苦恼后。排长说:“这个好办,我明天送你们到吉林市火车站,火车上有穿黄军装的乘警,我去跟他们说一声好了。你是转业军人,不用买票就可以到安图。至于你弟弟,假装是送行的好了,先混上车再说。”
三弟对无票上车被乘警揪下车那一幕印象太深刻了,死活不同意排长的安排。吴崇先对排长的好意表示感谢,对排长说:“天无绝人之路,我带了好多值钱的行李和物品,我明天卖上几件,就可以上路。”
排长说:“这样也好,明天一早,你们两个到街上摆摊,卖东西。我在一旁看着,保护你们,别有人看你们人生地不熟欺负你们。”
吴崇先第二天一大早起床,把装行李的口袋取来,用随身带的钢笔,在口袋上写了几个大字:“转业军人遇到困难,低价甩卖行李。”吴崇先和三弟、排长一起,来到吉林市繁华的大街,在人行道上摆了一个摊子,把大哥送吴崇先的一件新毛衣、 自己转业时带回来的一双高高的皮靴,一块手表,一支钢笔,摆在上面。毛衣是新的,从没有穿过。靴子也是新的,没有穿过。手表是吴崇先转业回家后,有一位朋友借了钱,还不上,就用手表抵债。钢笔呢,是美国的派克钢笔,在当年是奢侈品。吴崇先转业后,领取了700斤小麦,这支钢笔,是他用小麦换来的。
行人路过此处,看到摆出的东西,毛衣和靴子,手表和钢笔,感觉很有吸引力。再加上吴崇先的转业军人证件,毛衣和靴子很快卖掉了,卖了20元钱。
吴崇先领着弟弟和排长道别,挥挥手,看着排长消逝在人海。吴崇先打心眼里觉得东北人真好,耿直、善良、爽快、热心肠。
两人用20元钱买了从吉林市到安图县的火车票,就这样顺利地到达了安图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