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宝岛台湾沦陷日寇之手

宝岛台湾沦陷日寇之手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月4日,清廷派遣直隶总督叶志超率领1500名士兵乘两艘兵舰赴朝平叛。10日,起义军和朝鲜政府正式达成和解。次日,起义军撤出了全州。30日,中日双方签订休战条约,休战21天,范围限于山东、直隶、奉天等地。但此时,澎湖已经被日本袭击后占领,宝岛台湾已经成为了日本人的盘中之肉。为了顺利攫取在台湾的利益,日军以一副战胜者的姿态不断对清政府进行威胁。

“台人骤闻之,若夜午暴闻雷轰,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

——江山渊:《徐骧传》,《小说月报》第9卷第3号

(1)

19世纪末的大清王朝是一个大厦将倾的古老帝国,而与之一水之隔的日本却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东方强国。而就在垂垂老矣的古老帝国正企图借助洋务运动的风潮重新振作之际,一直窥伺在侧的日本则加快了侵略扩张的步伐。

1894年,中国农历甲午年,为了转嫁国内经济危机的日本人将他们的枪口对准了垂涎已久的大清王朝。很快,第一枪就在大清王朝的附属国朝鲜打响!此时,千里之外紫禁城内,却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太监宫女,每一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笑容,因为这时正是“万寿无疆”的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期间……

(2)

5月31日,大清王朝的“前院”突然起火了。这一天,作为大清王朝的附属国的朝鲜爆发了农民起义——朝鲜全州被金埲准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给占领了。金琫准是朝鲜全罗道的东学道徒,他率领的起义军主张扫灭权贵、驱逐夷倭、济世安民,因此起义之后得到了很多朝鲜民众的响应。

全州被起义军攻占的第二天,朝鲜国王李熙马上遣人向清廷求救。6月4日,清廷派遣直隶总督叶志超率领1500名士兵乘两艘兵舰赴朝平叛。然而,就在叶志超率领的援朝清军启程之际,时任日本内阁首相的伊藤博文却一脸兴奋地对枢密院议长的山县有朋说道:“此次清廷出兵朝鲜平叛,真乃是上天赐予的好机会,天皇陛下的宏愿即将可以变成现实了。”

6月5日,由日本陆军大臣、总参谋长、参谋次长、海军司令部部长等人组成的“大本营”开始实施入侵朝鲜的作战计划。9日,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以保护日本使馆侨民为借口,率领日军先遣队400余人从仁川登陆进入汉城(现韩国首尔)。在大鸟圭介率领日军先遣队登陆仁川之前,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对其训话:“得施行认为适当之临机处分。”说白了就是,陆奥宗光要求大鸟圭介进行挑衅,伺机找借口发动侵略战争。

令日本人失望的是,全州起义很快就平息了。义军领袖全琫准得知日军先遣队进入汉城的消息之后,马上就看穿了日本人阴谋。为了不让日本人的阴谋得逞,全琫准便与朝鲜政府达成“相议官民相和之策”,提出27条弊政改革方案后达成双方停火意向。10日,起义军和朝鲜政府正式达成和解。次日,起义军撤出了全州。

日本人一看自己的阴谋无法实现,马上开始露出了狰狞的一面。在朝鲜政府要求中日两国撤兵之后,大鸟圭介马上口头答应清王朝的驻朝大臣袁世凯进行撤兵。就在袁世凯等着和日本人签署正式的撤兵协议之际,日本人则在15日提出了“中日两国共同协助朝鲜改革内政”的方案,从而使中日两国共同撤兵的口头协定就此破产,还为日本增兵朝鲜提供了新的借口。

16日,日本大本营派遣大岛义昌少将率领混成旅团第一批部队登陆仁川。28日,日本大本营又派遣混成旅团第二批部队登陆仁川。此时,日本的驻朝兵力已经增加到了8000多人,人数已经是驻朝清军的数倍之多。

令人遗憾的是,面对狼子野心的日本人,负责朝鲜事务的北洋大臣李鸿章则希望日本人履行之前的撤兵的承诺,一直在增兵和先撤兵的问题上犹豫不定。事实上,李鸿章犹豫不定的原因还有另外一个,那就是寄希望于欧美列强的调停。而结果恰恰相反,李鸿章的举棋不定进一步增加了日本人发动战争的野心。

7月14日,在之前已经向清王朝发出了一封“绝交信”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又向清政府发出了第二封“绝交信”,在坚决不撤兵的同时反咬中国一口,指责中国对日本进行挑衅,扬言“将来如果发生意外事件,日本政府不负其责”——清王朝希望通过和谈解决朝鲜问题的方案彻底宣告破产了。

此时,一直按兵不动的清王朝才开始认清日本人的真面目,赶忙派遣军队增援朝鲜驻军。可是,一切都为时已晚。7月20日,伊东祐亨为司令长官的日本联合舰队开始向驻朝清军发起挑衅,同一天,大鸟圭介也向朝鲜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其在48小时之内答应其“废华约、逐华兵”的无理要求。7月23日凌晨,日军向汉城王宫发动了突然袭击,还在睡梦中的朝鲜国王李熙被挟持。随后,日本人扶持李熙的父亲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上台摄政。

日本人的突然袭击让清政府大惊失色,在还没有等清朝统治者们脸上的神色恢复正常之际,7月25日,中国农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联合舰队又突然向朝鲜丰岛海面上的清军运兵船“济远”、“广乙”两舰发动了突然袭击——丰岛海战正式打响,中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后,准备不充分的中国军队先后在平壤战场和黄海战场上遭遇重大失利——9月15日,叶志超、左宝贵等人率领的驻朝清军与日军在平壤展开激战,战斗打响后清军统帅叶志超却贪生怕死,在左宝贵战死之后马上率清军仓皇溃退,溃逃过程中又遭遇日军伏击,致使清军损失极为惨重,平壤之战最终以清军大败告终。9月17日,中日两国的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展开激战,此役北洋舰队被击沉5艘战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等600余名官兵负伤阵亡,虽然日军舰队也遭遇重创,但是北洋水师最终还是退回旅顺、威海,“避战保船”不再出战,日本海军掌握了黄海制海权。

平壤战役和黄海战役的失败成为了甲午战役的转折点。随后,清军又与日军先后在鸭绿江北岸和旅顺展开激战,但是由于清军装备落后,再加上指挥不力等原因,又是接连吃大败仗。1895年3月17日,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大清王朝在洋务运动中花费大力气打造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日甲午战争基本上以清军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3月24日,李鸿章在和日本人谈判完返回使馆的路途中遭遇日本浪人的袭击而受伤。日本人担心此事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马上宣布承诺休战。30日,中日双方签订休战条约,休战21天,范围限于山东、直隶、奉天等地。但此时,澎湖已经被日本袭击后占领,宝岛台湾已经成为了日本人的盘中之肉。为了顺利攫取在台湾的利益,日军以一副战胜者的姿态不断对清政府进行威胁。

4月1日,日本方面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议和条款,李鸿章则乞求降低议和条件。然而,狼子野心的日本人又怎么会放弃到嘴的肥肉呢?

10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向李鸿章递上了条件非常苛刻的“最后议案”后,又趾高气扬地对李鸿章说:“中堂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李鸿章问道:“难道不准分辩?”伊藤博文以不容反驳的口吻回答道:“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14日,软弱无能的清政府致电李鸿章,命其遵旨定约。

17日,中国迎来了19世纪末最屈辱的一天——李鸿章代表大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又称《春帆楼条约》。

《马关条约》共11款,并附有“另约”和“议订专条”。条约的主要内容为:

●中国承认朝鲜“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实则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包括钓鱼岛)、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后增加三千万两“赎辽费”;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驻扎,日本轮船得驶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装货;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市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其产品免征一切杂税,享有在内地设栈存货的便利;

●日本军队暂行占领威海卫,由中国政府每年付占领费库平银五十万两,在未经交清末次赔款之前日本不撤退占领军;

●本约批准互换之后,两国将战俘尽数交还,中国政府不得处分战俘中的降敌分子,立即释放在押的为日本军队效劳的间谍分子,并一概赦免在战争中为日本军队服务的汉奸分子,免予追究。

(3)

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在《马关条约》上签字的消息传到台湾后,每一个台湾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悲愤之中。悲愤过后,大家走上街头开始抗议,罢市、集会、示威游行等反抗活动相继展开。台湾民众发布檄文称:“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拱手而让台。”与此同时,大陆民众也以各种形式支持台湾民众,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上书清廷要求罢免李鸿章和废除不平等条约。

然而,对于“对外懦弱,对内强硬”的清政府而言,他们又怎么会听取本国民众的呼声呢?5月20日,台湾巡抚唐景崧率领所有官员退回了大陆。6月2日,清廷代表李经方走上了停泊在基隆口外的日本军舰“西京丸”号,正式与日本第一任台湾总督兼驻军司令官桦山资纪签署了《交接台湾文据》,至此,一直以来都是神州大地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台湾脱离了母亲的怀抱,成为了一个孤悬海外的游子。

台湾就这样被清政府无情地割让了,但是台湾人民却并没有放弃反抗。台湾义士丘逢甲组织了反抗日本占领台湾的新政府——“台湾民主国”。“台湾民主国”的总统为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丘逢甲为副总统兼台湾义勇军统领,台湾总兵、黑旗军将领刘永福为大将军。事实上,“台湾民主国”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为了对抗日本保卫台湾而成立的“国家”,这一点从它年号中就可以看出,其年号为“永清”,意思为永远效忠大清王朝。另外,“台湾民主国”成立伊始,总统唐景崧就在文告中也讲道:“惟是台湾疆土,荷大清经营缔造二百余年。今虽为自主国,宜感念列圣旧恩,仍恭供奉正朔,遥做屏藩,气脉相通,无异中土。照常严备,不可稍涉疏虞。”

对于台湾人民的反抗,日本人则露出了凶残的獠牙,因为在他们看来,武力是迫使台湾人民屈服的最好方式。5月27日,日本近卫师团从冲绳出发,兵分两路直取台湾。29日,日军在基隆登陆,守军拼死抵抗数日之后,但是终因力量过于悬殊而撤退。随后,日军丝毫不给台湾军民喘息的机会,集中兵力进攻新竹。6月12日,义军首领吴汤兴率部与日军激战六昼夜后壮烈牺牲,新竹沦陷。17日,桦山资纪在台北宣布台湾正式归属日本,日属的“台湾总督府”正式成立,并将这一天定为“始政日”。

台北沦陷后,丘逢甲、刘永福、徐骧、姜绍祖、汪国辉、胡嘉猷等人率领的军队仍和日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令日军每占领一寸土地都要付出鲜血的代价——在战况激烈的新竹争夺战中,台湾义军与日军血拼20余次,时间长达一个多月;在台中保卫战中,“黑虎将军”杨泗洪率部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最后壮烈殉国;而在著名的彰化争夺战中,台湾义军死伤多达2000余人;不怕牺牲、一心保卫台湾的义军们为了阻止日军的侵略步伐,用极为低劣的武器与日军激战4个多月,打死打伤日军3万多人,日军中最精锐的近卫军团被歼灭了近一半,其师团长中将能久亲王、旅团长少将山根信成先后重伤毙命。

然而,由于孤立无援,台湾军民在武器装备和兵员人数方面一直都处于绝对的劣势,从台北沦陷后,台湾军民先后与日本侵略者打了一百多场仗,但是败多胜少无力阻挡日军的侵略步伐。10月21日,台南宣告沦陷,台湾全境至此全部沦入敌手。11月18日,手上沾满了台湾军民鲜血的桦山资纪一脸得意地对外宣布,“台湾完全平定”。

从此,台湾沦亡日本侵略者之手长达半个世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