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是社会的眼睛,媒体又是党的喉舌,让媒体对襄樊发生的事情进行深入的观察、思考并公之于众,让全社会来认识、评判,无疑是一种公正客观的好办法。
凭着对新闻的职业敏感,全国各级媒体闻风而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湖北日报以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高度关注,立即陆续组织记者来襄樊实地采访,并发表了大批文章。由于时间过于久远,笔者曾认为已无缘于这些文章,但鄂万友不辞辛劳。以年近八旬之躯,顶着夏日酷暑,到湖北省图书馆,硬是在浩如烟海的报刊资料中,找出了部分当年的新闻报道,这才使得我们能看到当年记者们的采访文章。在此,笔者和所有读者一起,向鄂万友老人致以崇高的敬礼。
襄樊引进人才发展经济的过程时间跨度大,牵涉人物多,影响面广,媒体的记者们在采访中也是由表及里,逐步深入,最后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为方便读者了解这一过程,笔者将这些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做了一个大致排序,便于与读者的阅读思维同步。
1979年4月21日,工人日报头版刊发报道“襄樊市普及科技新成果成效显著”:
湖北省襄樊市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的推广、使用和普及,使新技术进快转化成生产力,在工业生产上获得了显著成效。
他们的做法是:第一,展示新技术的威力,破小生产因循守旧的思想……
第二,服务生产,解决急需……第三,创造推广条件,保证物资供应。
1979年4月29日,光明日报头版刊发“襄樊市推广普及新技术成效显著——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湖北省襄樊市通过多种形式,有组织有领导地推广了30多项新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1978年,在电力缺口达50%的情况下,全市完成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纯利润比历史最好水平翻了一番。
……
1980年6月26日,光明日报拿出两个版面,大篇幅报道了襄樊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经验和做法以及引进的科技人才发挥聪明才智,促进襄樊经济发展的事例。尤为重要的是,光明日报在头版用了整版的篇幅刊登了长篇记者述评“从襄樊经验看科技人员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
从襄樊经验看科技人员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
襄樊市的领导十分重视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1965年,全市工程技术人员不到60人,生产发展受到极大影响。为促进经济发展,他们到处“张榜招贤”,放手延揽科技人才,几年来从全国各地调入各种专业科技人才700多名,技术工人1000多名。……1974年——1976年,正当广大知识分子被视为“臭老九”,遭受“四人帮”疯狂打击、迫害的时候,襄樊市却把许多科技人员请了进来,三年共“引进” 了450多人。粉碎“四人帮”以来,又从上海等地请来一批退休的科技人员和老工人当参谋、顾问,进行短期技术指导。
近两年来,襄樊市委明确提出破除过去干部工作中的“三重、三轻(重资历、轻德才;重党内、轻党外;重出身、轻贡献)”的清规戒律,大胆提拔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委以重任。全市有140名工程技术人员晋升工程师,104名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了副厂长以上的各级领导职务……从1979年至今,全市在科技人员中吸收了65名新党员,树立了10个又红又专的标兵。
科技人员中普遍存在“三重(经济负担重、家务负担重、工作负担重)”的情况,襄樊市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予以解决,如为100多名技术骨干有限配备了煤气灶,优先改善住房条件,还为全市150多名科技人员解决了两地分居和子女就业问题。
由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贯彻执行得较好,襄樊市的广大科技人员以主人翁的战斗姿态,活跃在生产科研第一线,成为建设新型工业的先锋,改造老企业的骨干,推广新技术的尖兵……
这支队伍具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事业心强。不少科技人员在饱尝辛酸之后来到古城得遇“知己”,粉碎“四人帮”后又欣逢治世,沐浴着科学的春风。他们憋着一股劲,要把在十年动乱中糟蹋了的年华补回来,拼了命也要把生产、科研搞上去, 因此在工作中不讲条件,不怕困难,不计报酬,忘我劳动,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鞭策自己。企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直接显示了他们的才华、干劲和理想,也是对他们精神上的最高奖励。
二是年富力强。这支队伍平均年龄39岁,他们当中许多人精力充沛,朝气蓬勃,不仅勤奋刻苦,努力学习,还担负了生产组织、技术管理和培训技术后备力量的责任,成了工厂和研究所里“最忙的人”。
三是注重实干。他们比较重视科研、生产的经济实效,注意技术经济分析,掌握技术经济情报和市场情况,善于把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同本地、本厂、本所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克服了物质条件上的种种困难。
襄樊市的经验说明了一个普通的道理:千“四化”离不开科技人员。如果没有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劳动,这里的新型工业企业就难以起家;如果没有科技人员做骨干,这里的老企业技术改造将是一句空话。这里的许多集体所有制企业之所以能够从“破产”的边缘走向蓬勃发展,“回春”的“妙手”正是一些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襄樊市的领导干部,凡是有事业心又有进取精神的,都迫切感觉到重视人才是客观需要。
然而,要使人们真正认识到“四化”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还必须有具体制度上的改革。不妨对照一下:有些集体所有制的小厂子,条件很差但生产技术水平进步很快,一年一个样;而有的国营大型企业相形之下反而逊色……科技人才的作用发挥不够,原因比较复杂,“四人帮”造成的流毒太深,至今并未肃清;一些同志对科学技术在“四化”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问题,也有待进一步解决。襄樊市委对待科技人员所采取的态度,科技人员在这里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这篇文章分量极重,对襄樊市引进知识分子和科技人才的举措给以正面肯定,歌颂了科技人才在生产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结尾点题更是语重心长。
除了第一版外,6月26日的光明日报还在第二版以“战斗在襄樊市生产第一线的几位领导和科技人员”为题,发表了一组采访文章。现将其中的几篇转录如下:
掀掉盖子
全国科学大会以来,襄樊市纺织局党委为本系统的科技人员卸“包袱”,掀“盖子”,为本市纺织工业的发展解放了一批人才。
襄樊市纺织系统共有一百多名科技人员,其中许多同志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包袱”,不是“家庭出身不好”,就是“社会关系复杂”,要不就是“历史上有过错误”。这些都成为压制科技人员发挥积极性的“盖子”。一些有真才实学的技术人员长期得不到重用,符合党员条件的入不了党,有组织才干的人进不了领导班子。他们想干一番事业,可是“重盖压身”,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市织布厂白亦奠就是一个。
白亦奠同志是个技师,1972年带着两个“盖子”来到织布厂,一个是1957年“不戴帽的右派”,另一个是十年动乱期间“有过错误”。到厂里后,他刻苦钻研,熟悉了从设计到生产的一整套工艺, 因为工作踏实肯干有能力,1978年被提为生产股长。厂党总支书记阮宜生是个爱才的人,他早就有了继续提拔重用白亦奠的想法,并向纺织局党委提出建议。可是在多数同志还不理解的情况下,事情暂时还行不通。随着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逐步深入人心,1979年,局党委认为,现在再也不能用老眼光看人了,要发掘启用有真才实学的人。局党委建议把白亦奠提为副厂长。补偿有的领导想不通,觉得启用白亦奠这样的人是“阶级立场问题”。局党委深入考察了白亦奠的工作表现:几年来,白亦奠负责抓工艺、设计、质量工作,他设计的北京风光、黄山花卉大提花床单很受外商欢迎。他虽然是个股长,干的却是厂长的工作。1975年,他负责与外商谈判,打开了国际市场,各种规格的大小提花布销 售到27个国家和地区,成绩和能力都没问题,局党委决定委以他重任。可是厂里少数领导干部仍以白“有骄傲情绪”为由反对。局党委书记熊炳德和厂长阮宜生一个一个做工作,厂里有一位总支副书记是最想不通的,熊炳德只要见到她,都免不了开导开导。经过多次做工作,厂领导班子终于同意了认识,白亦奠被提拔为布厂副厂长。走上领导岗位后,白亦奠更是拼命工作。他抓产品质量,吃饭睡觉都在车间里,现在大小提花布一等品率都进入了一档水平;他抓设计,今年新产品变相孔雀大提花布被评为全国优良产品。
五一纱厂53岁的老工程师孙本炎也是从“盖子”下解放出来的。孙本炎1975年调入该厂后,为厂里的产品质量和扩大生产能力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独立完成三万锭车间的设计工作;他走访用户,改进工艺,使32支棉纱被评为全国优良产品。他要求入党,厂党委认为他已经基本够党员条件,但是,一看到他的父亲和岳父在国民党里担任过较高官职,本人又参加过“青年会”、基督教。尽管他早已向组织上讲清楚了,但仍旧为此使得厂党委产生了顾虑。到了去年,厂里认为再也不能老是用历史问题卡人了。孙本炎的入党申请经党员大会讨论通过并上报局党委。局党委为此召开三次会议进行研究。第一次,大家认为,这样重大的问题我们拿不准,要上报市委组织部,由上面负责;第二次,大家认为重在表现,建议上级批准;第三次,大家感到,不批准孙本炎入党,不符合党重在表现的政策,不光是给他本人造成精神上的负担,也会打击一大批人的积极性。他们会同市委组织部请示了市委,市委批准了孙本炎入党,入党后又提拔他为副厂长。
经过上下共同努力,掀掉“盖子”,放下“包袱”,1978年下半年以来,襄樊市纺织工业系统已有8名科技人员被吸收入党,8人担任了副厂长以上的领导职务,今年又有8人晋升为工程师。
重才好学
襄樊市红卫化工厂党支部书记,38岁的叶兴发同志原是化工局的一名政工干部,1975年,他调到橡胶二厂当党支部书记,一年多时间使这个厂扭亏为盈。1978年2月,他调到红卫化工厂党支部书记一年时间,又使这个快要散伙的企业蒸蒸日上。人们称赞他的领导医术高明,高明在哪里呢?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重才好学”。
红卫化工厂是一个配套小厂,主要为湖北省制药厂提供原料盐酸羟胺。由于技术落后造成产品积压,1978年6月,这个厂接到用户下半年不再要货的通知,生产没有着落,全厂员工的生活顿时没有了来源。员工人心不稳,有人对叶兴发说,企业要散伙了,想办法组织人到外面去打零工吧。
自1970年建厂以来,由于没有技术人员,生产粗放,工艺落后,红卫化工厂多次遇到“生死存亡”的问题,打过零工停过产。1976年,由于工人没有掌握酸碱等原料的性能,发生过一起80多名员工中毒,差点死人的重大事故。就在这一年,厂里来了一位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工所调入的技术员常广训,在他的努力下,厂里的生产秩序逐渐规范,生产形势有所好转。现在,厂子面临散伙的危险,叶兴发根据自己在橡胶二厂依靠技术人员打开局面的经验,怀着期待的心情去找常广训。叶兴发表态:只要你能把厂子救活,我拼了命也全力支持你,常广训表态:只要党支部放手支持我,我豁出命来也要把局面打开。困难时刻,两双手紧紧握到了一起。
经过多方奔走,1979年3月,他们终于与一家特大企业东风轮胎厂签订了供货合同。东风轮胎厂新建设一个车间,为保证7、 8、 9三个月高温季节的生产,车间的大型制冷设备急需溴化锂制冷剂。东风轮胎厂要货很急,3月份签订合同,6月份就要货。满打满算三个月的工期,红卫化工厂能完成任务吗?常广训想方设法在车间里组织生产,关键时刻,生产急需的一种原料没有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原料,生产顿时停了下来。生产不出产品,企业会失去信誉, 东风轮胎厂的新车间也无法正常生产。大冷的天,常广训和叶兴发急得浑身大汗。经过四处求援,得知武汉有一种产品废料可以取代这种原料,废料真能取代原料吗?不光企业职工,叶兴发也心存疑虑。但他相信,常广训是从中科院来的专家,这点问题他一定能解决。此时,他什么也不多说,唯一做的就是全力支持常广训的所有工作。关键时刻,常广训的专业知识发挥了关键作用。经过他的研究,答案是肯定的。在他手里,废料终于变成合格的代用原料。时间已经是5月了,用户催问产品的电话持续不断。常广训带着原料从武汉回到襄樊,连家也没回,一头扎进车间里,动手设计产品配方和工艺,一干就是7天7夜,吃住全在实验室,常广训熬得筋疲力尽。这7天,叶兴发寸步不离地跟着常广训,做好后勤保障。常广训做实验时,叶兴发就帮助刷瓶子,端器皿,做起了勤杂工。常广训7天没出实验室,叶兴发让炊事员把饭做好送到实验室,他专门交代食堂师傅,常广训是安徽人,要做合他口味的饭菜。看到常广训劳累不堪,他硬是让常广训休息一会儿。经过常广训的努力,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顺利解决,产品在车间里一次投产成功,并按时给用户发货。得知产品生产的过程,本已失去信心的用户赞叹不已。全厂职工更是感激常广训给企业解决了生存问题。
……今年,有一批药品装桶分量不匀,常广训发现后立即要求全部追回。有人认为这样做企业损失太大,叶兴发坚决支持常广训的意见。他说,这些产品,用户可能不经检验就直接按照表明的分量下料,微量的配料不匀就会使用户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甚至报废,既给对方造成损失,也损害了我厂的信誉。一番话说得大家心服口服,也使常广训感到叶兴发与自己的心越贴越近。
叶兴发将厂里的生产指挥权全部交给常广训等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了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聪明才智,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一年过去了,红卫化工厂不光没散伙,而且生产红火,效益越来越好。
妙手回春
襄樊市有一些中小企业,资金投了不少,汗水流了不少,但由于缺少技术,产品质量不稳定,企业效益差,生产走下坡路。 自从引进了科技人员后,靠科学技术抓产品、抓质量、抓工艺,结果生产发展了,企业的效益也直线上升,橡胶二厂是一个典型代表。
橡胶二厂建于1967年,主要生产架子车内外胎等一般产品,生产粗放,产品技术含量很低,质次价高,产品销路滞塞,生产越多亏本越多。厂里没有技术人员,“新活不敢接,接了不会做”。到1976年, 累计亏损21万元,厂里账面上只有十几元钱,连买点铁钉也要向私人借钱。银行通知要吊销厂里的账号,厂里长期发不出工资,人心思散,不少工人要求调走,眼看要散伙,为给工人发点生活费,厂长只能带人到河边挑沙。
1976年7月,借着引进人才的东风,厂里请来高学慧、郭崇武两名技术员,他们一个从事橡胶工艺,一个从事橡胶配料。厂领导将厂里的生产指挥权全部交给他们,希望他们能给企业带来生机。经过调查研究,两人向厂里提出三条建议:为保证现有产品的质量,要建立起严格的工艺流程和操作程序;要研制新产品,扩大市场对路的花色品种;要给全厂职工开设技术课,让他们掌握最基本的橡胶产品生产知识和技术操作知识。这几条建议针对性强,得到厂领导和全体工人的坚决支持。
那段时间,两人一边给工人们普及基本生产知识和技术水平,一边设计新产品、并准备相应的配方、模具、图纸、生产线。厂里太穷,连最基本的办公室也没有,一张办公桌还要两人共用。高学慧、郭崇武两人不嫌厂子穷,决心依靠自己的技术救活厂子,他们日夜连轴转,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在提高老产品质量的同时,试制并投产新产品:汽车“轴承密封圈”。按照国家标准,这种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为2.5万公里,他们的产品达到8万公里,收到用户大量欢迎,争相订货,仅此一项产品,厂里当年就还清了全部债务并实现盈利。
自1977年以来,在高学慧、郭崇武的带动下,全厂各种不同花色品种、规格的新产品发展到了一千多种,他们研制并投产的橡胶传感片用于石油钻井的指重仪表,实现了进口替代,为国家节约了宝贵的外汇。1979年,全厂实现工业产值243万元,从1977年至今,三年利润达到43万元。两名科技人员救活了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全厂职工夸他们“妙手回春”。
敢攀高峰
1979年12月上旬,一机部自动化研究所在北京首次举办我国汉字打印信息处理系统展览,展会上,在国产108型计算机的“指挥”下,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针形汉字打印机以每秒15个字的速度, 自动打出清晰美观的汉字和表格,谁也没想到,这台尖端电子产品,竟出自襄樊一家街道电子工厂。
1970年,由13名地质队家属和两名职工办起了襄樊市计算机外部设备厂, 当时的产品是收音机用的双联电容器。由于缺乏技术人员指导,尽管大家都努力生产,但产品质量低劣,生产很不景气。1976年,40多岁的乔云山和李德兴从中科院力学所和七机部某研究所来到这个小厂。1977年,他们接受了市里交给的研制针形汉字打印机的任务。以厂里的人员素质和设备要生产当时见都没见过的针形汉字打印机,这个难度无异于登天。当时厂里唯一的电子检验设备就是一台万用表。但乔云山和李德兴两人没有任何推脱便接受了任务。经过调查研究,他们自己设计图纸,制造零部件。打印机导板要求精度高,不光厂里没有设备加工,外面协作也无法完成。乔云山以自己丰富的科技知识,另辟蹊径,采用新的加工工艺,顺利地加工出合乎要求的导板。经过一年多的奋斗,他们在全国率先试制出七针汉字打印机。1979年,根据中科院计算机所的推荐, 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将22针宽行汉字打印机的研制任务交给了他们,宽行汉字打印机是计算机重要的终端设备,是我国汉字信息处理系统的重大科研项目,对行政、军工、通讯、教学、统计、会计管理、医疗卫生、企业管理等都有重要作用。虽然我国是汉字的故乡,由于没有汉字信息处理系统,研究汉字信息处理系统的委员会都设在国外。抱着一定要为国争光的勇气,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市委、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在没有养鸡,没有图纸的困难环境下,乔云山和李德兴带领一个设计小组,分别负责机械和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加工,……经过80天没日没夜的奋战,终于试制出样机并完成组装调试。1月15日,我国第一台宽行汉字打印机在襄樊计算机外部设备厂诞生。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专家与领导的检测评估,一直认为,该机性能先进,稳定可靠、字迹清晰、噪音低。经过乔云山、李德兴等人的进一步改进,该机性能更加完善,打印速度已提高到每秒25个字。今年将正式投入生产。
继6月26日发表一组文章以后,光明日报社的领导高度重视,同时要求,要进一步就襄樊市重用知识分子依靠科技发展经济的现象进一步深挖,要把襄樊依靠科技发展的经验找出来。根据报社领导的指示,光明日报再一次派出理论部主任曹清理带队来襄樊采访,时任科委秘书科长张子强和张海平全程陪同,在深人采访的基础上,1980年7月14日,光明日报又在头版头条刊发题为“科研与生产结合,注重经济效果——襄樊市工业发展情况调查”的调查报告,报告对襄樊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结论是“该市领导重视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人员的专长”,现将部分内容摘要如下:
粉碎“四人帮”以来,襄樊市的科技战线生机勃勃,科技投资经济效果显著,工业生产发展很快,三年来,全市共取得比较重要的科研成果45项,完成技术革新4200多项。据1979年的不完全统计,15项当年开始应用于生产的科研成果, 当年就能收回全部科研、生产和基建投资; 当年推广引进的新技术,每投资1元钱,就能取得30—90元的经济效益。据市属14个重点企业统计,在挖潜、革新、改造中,由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而直接提供的利润,平均占企业总利润的37.8%。三年来,全市工业产值平均每年递增20.86%,与1969年相比,1979年工业产值增长了十一倍半,利税总额增加了十八倍,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点六倍,1979年市属工业的利润和税收全市人平为665元,比1969年增加547元。这个市的轻纺产品,质量比前些年有显著提高,花色品种大幅度增加,畅销国内市场, 出口产品以前是空白,现在已经发展到50多种。
襄樊市地方工业发展快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这个市的各级党政领导比较重视科学技术工作。比较注重科研和生产建设投资的经济效果,能比较好地处理科学技术与经济工作的相互关系。
第一,把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由经济口统管。主管工业的副书记和革委会副主任同时主管全市科技、生产和经济工作的各部门;
第二,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已成为这个市的国民经济总体规划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上的重大技术课题纳入科研规划和计划,有些科研成果列为生产企业更新产品的规划、计划;
第三,重大的国民经济建设项目,从科研、设计到试制、投产,统一分配资金,相对集中地使用人才、物资。通过国家或地方财政投资银行贷款、国家和集体合资经营、试行科研合同制等经济手段,为科研和生产广开才路;
第四,突出重点,统一协调。全市从科技、经济、生产战线同意抽调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常设的挖潜、革新、改造指挥部, 负责重点项目的科研、设计、试制(或施工)、投产中的协调工作。1979年确定的22个重点项目,由于发挥了组织协调和力量集中的优势, 当年就有18个项目见效受益。
襄樊市十分重视因地制宜,用科技改造老企业,使老企业的挖潜、改造过程,成为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他们努力做到,研制一项新成果就投产一种新产品;完成一个革新项目就改造一批老设备;设计一套新装备就建成一条生产线;打开一个新领域(科技)就增加一批新(产品)品种, 占领一个新市场。在实行科研与生产结合,促进老企业挖潜改造的过程中,有两个因素起了重大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专长,在认真调查市场情况分析国内外科技和经济情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适用技术”……
二是下工夫抓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
在襄樊市的工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始终起着开路的、关键的作用,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日益改变着襄樊市工业生产的面貌和经济结构。60年代,这里只能生产火柴、铡草机、白粗布、毛巾等低档产品,现在这里有了无线电、 自动控制、印染、微生物、冶金、激光技术等20个科技门类,办起了11个市属研究所和4个厂办研究所,迅速发展了集成电路、传感元件、低水平a测量仪、同位素射线仪、激光手术器、电子记账机等电子轻工产品,品种由几百种增至4000多种,质量也不断提高。
1980年8月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记者廖雨题为“建设有了科技人才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副标题为“从襄樊市的发展看技术人才的重要性”的报道:
中共湖北省襄樊市委和许多企业领导干部,从本市工业发展中体会到人才的重要性,他们说:“搞四化没有人才是不行的,工业建设有了科学技术人才,就像长了翅膀一样。”
襄樊市发展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才相对集中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期间,市委招贤纳士,先后从外地请来了大批科技人才,使全市工业战线科技力量大大加强,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全国科学大会以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逐步落实,人才的作用更为显著。
科技是生产力,在襄樊市许多工厂企业里得到生动的说明……市里领导同志深有体会地说:“有这么一批技术力量处在生产第一线,其作用比投资几百万几千万的作用都要大多少倍。”……
1980年12月,人民日报刊发记者龚达发题为“人才是创业之本”的报道,摘要如下:
……襄樊市从外地调进科技人员700多名,对发展本市工业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
1966年以前,襄樊全市工程技术人员不足60名,只有4名工程师。大部分工厂连一个技术员也没有。有一次, 中央某部组织重要工程会战,襄樊市领导鼓足了勇气去接任务,可是人家一听他们的介绍,连连摇头说:“凭你们这样的技术力量,能接我们的工程?”
襄樊市委逐步认识到,要改变城市的面貌,光靠购买先进设备,伸手向上面要投资是不行的。重要的是人才,人才是创业之本。人才从哪里来?襄樊没有高等院校,国家每年分配的大学生也很少,办法是逼出来的。1975年,襄樊市委领导提出:“走出襄樊市,到人才密集的地方去引进人才。”并且决定,凡是愿意来襄樊工作的科技人才,可以解决夫妻分居,家属农村户口的可以安排在郊区享受城镇商品粮待遇。由市科委负责人带领,先后跑了北京、上海、天津的几十个科研院所,走访了上千名科技人员,历时三四个月,一共招回400多名科技人员,去年,他们又派出市委领导、科委主任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到一些纺织工业比较发达的地方,招收了100多名纺织科技人员。
1975年秋天, 当大批科技人员携家带口来到襄樊时,市委不仅带头为他们服务,还动员全市各单位帮助科技人员和他们的家属。襄樊市的住房很紧张,市里刚刚盖起一栋六层的楼房,市委决定,让市民们克服困难,这栋楼房全部给引进的科技人员居住。在这栋楼里,我们见到了来自北京工业学院的两位知识分子,他们告诉我们,他们每户都分到了四五十平方米的住房,这还不是最好的,市里又盖起了工程师大楼,不亚于北京的教授楼。
在襄樊能用上煤气炉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过去只有少数人才能用到。在一次市委常委会上,科委主任鄂万友提出,科技人员工作很辛苦,每天要为做饭花去很多时间,应该考虑给他们分配煤气炉。这个建议得到常委们一致同意,会后,市委书记立即把煤气公司负责人找来,要他想办法解决全市200多位引进工程师的煤气炉问题。煤气公司克服重重困难,很快使200多位工程师家家用上了煤气炉。
有一段时间,有科技人员反映,家属户口在郊区,城区不供应副食,生活有困难。当时的市委书记知道后,立即跟科技人员座谈,倾听他们的呼声,并当场拍板解决。座谈会以后,市委组织部长亲自拿着副食供应本,挨家挨户送到科技人员手中。去年春节前,襄樊市鲜鱼供应紧张,市轻工局局长田洪元买到鱼,专门给轻工研究所的科技人员送去。有科技人员反映粮食不够吃,田洪元就把自己的粮票给他们。
襄樊市领导不仅把引进的科技人员当“座上宾”,更重要的是把他们当成四化建设中的中坚力量和骨干,把他们当成襄樊市的栋梁,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现在全市大部分企业的科技人员都是厂里的组织者和主要骨干,很多人担任了厂长、副厂长、有了指挥科研和生产的权力。
如今的襄樊,科技人员受到高度重视,工业生产也因而发生了深刻变化。
1981年2月13日,光明日报刊发记者王忠人、李林的报道“一个重视知识分子的领导班子——访襄樊市轻工业局”
襄樊市轻工业局党委领导班子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要发展生产,必须像依靠工人阶级那样依靠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工作在局领导工作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现在全市轻工系统共有工程技术人员173名,最近三年来,晋升了48名工程师,吸收了8名党员,共有56名国内工程技术人员被提拔为科股长以上领导职务。全系统1个研究所,2个公司,17个企业,全部配齐了技术副厂长。5名工程师当选为市人大代表,1名工程师当选为政协委员。他们对待知识分子真正做到了,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他们的做法是;
视才如宝,求贤若渴……
爱之也切,要求也严……
关心科技人员胜过关心自己……
1982年2月,科技日报发表北京经济学院杨时旺教授“振兴经济要靠科学技术——襄樊市依靠科技人员发展工业的调查”,摘要如下:
……襄樊市的领导同志在实践中认识到,发展经济离必须依靠科技,依靠科技离不开科技人员,他们的做法是:
狠抓科技队伍建设:一是从外地大批调入专业人才,扩大科技队伍。二是自己培养科技人员。举办科技进修学院,与大专院校、科级单位挂钩,联合培养。
大胆提拔重用科技人才。对具有真才实学,善于打开局面的科技人才大胆提拔,政治上信任,生产上重用,组织上培养,生活上关心。注意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主要是经济决策的参谋和咨询,论证和公关。
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开展科技工作:一是在技术改造上下工夫;二是在节约资源上搞革新;三是贯彻“以老养新、推陈出新、常变常新”。
广开渠道筹集科技经费:襄樊市经济规模有限,资金紧张。依靠科技发展经济需要资金支持,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襄樊市采取集零为整,积少成多。广开渠道,保证重点的做法,有效地保证了有限的资金用在急需上。
1982年4月5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刊发记者莫新元的采访报道“襄樊市依靠技术进步发展工业生产”。文章在导语中说:
……近几年,襄樊市工业生产大有发展,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科学技术。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显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襄樊市的同志们在实践中认识了这一点,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成果。他们的经验值得重视。
第一,把科研办到生产第一线;
第二,走技术联合之路;
第三,依靠科技人员进行经济决策。
……
1982年5月,新华社记者陈日、李年贵以“今日‘诸葛’——记从外地来到襄樊的三位技术人员”为题,报道了3位引进科技人员的小故事:
今日“诸葛亮”——记从外地来到襄樊的三位技术人员”
我们吃上了兴旺饭
……当我们问,红卫化工厂怎样从破落中振兴时,工人们喜笑颜开地说:“我们靠常厂长吃上了兴旺饭。”
常厂长名叫常广训,今年47岁,1962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化工系,1976年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来到襄樊。常广训到襄樊后就同厂领导、职工商讨工厂的出路,他提出,不能靠“打短工”混日子,应当赶快恢复化工生产。他对老产品盐酸羟胺每道工序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并采用石墨薄膜浓缩新工艺使产品的合格率由原来的百分之十几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年产量也由原来的二三吨增加到三十多吨……现在,这个不到200人的小厂已能生产14种产品,产值利税成倍增长。今年,襄樊市委市政府授予常广训劳动模范称号并决定提拔他为市化工局副局长。可是,这个厂的干部工人们不愿放常广训离开,最后,市委决定,常广训仍然兼任红卫化工厂厂长。
科学技术真的能使鸡毛飞上天
1965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业学院的徐向东,1976年从国家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来到襄樊水泥二厂。他了解到,我国有的地方生产过硫铝酸盐早强水泥,但使用原料是天然石膏。天然石膏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资源紧缺,价格高,能不能利用工业废渣磷石膏生产早强水泥呢?徐向东决定闯一条新路。在市科委的支持下,他带领几名工人开展了试验……经过100多次试验,符合国家标准的早强水泥终于试制成功了,它比使用天然石膏节约成本30%。工人们高兴地说,厂里引进了科技人才,靠科学技术,鸡毛终于飞上了天。
企业管理的现代化
……康续武是西北国棉五厂的管理干部,从事纺织工业生产25年,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1980年被招聘到襄樊市棉织厂二车间当主任。襄樊棉织厂过去长期靠手工操作,没有形成一套现代化的管理。二车间是1981年新建成的,设备先进,专门生产出口产品,质量要求高,厂领导要求康续武拿出一套现代化的管理办法。康续武决心把西北国棉五厂的先进管理办法移植过来。他着重抓了两件事,一是将部分新工人带到西北国棉五厂进行技术培训;二是建立健全计划、质量、操作、设备管理一整套规章制度,依靠完善的科学管理办法来管理生产,收到明显成效。现在这个车间每个人都有岗位责任制,每台设备都有管理档案,设备完好率达到100%。
1982年5月14日,北京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记者报道“他们是受欢迎的人——访从北京调到襄樊市的几名科技工作者”:
今年2月中旬的一天,北京展览馆的大厅里,许多人聚精会神地看着一台由计算机控制的针式宽行汉字打字机的操作表演。随着操作者按动按钮,一排排清晰的汉字,以每秒25字的速度在白纸上打印出来。参观的人们,连同来推销汉字打印机的一些外商,对这台打字机别具匠心的巧妙设计,也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一打听才知道,这台国内首创的宽行汉字打印机的主要设计者,是从北京调到襄樊去的两位科技工作者:乔云山和李德兴。他们是怎么从北京到襄樊去的呢?他们在那里工作生活得怎么样?……
在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乔云山和李德兴正在调试一台设备。你们是怎样到襄樊去的呢?听到记者发问,他们俩踌躇了一会儿,便娓娓道来。
乔云山和李德兴分别在中科院力学所和七机部某研究所工作。乔云山家在辽宁省,夫妻两地分居,他又是研究所的课题组长,工作很忙,家里有事就会影响工作,他很为难。李德兴的家在河北农村,他爱人在家带着两个孩子,还抚养着一个失去双亲的侄女, 困难很多,他又不能经常回家照顾, 因而很苦恼。正在这时,襄樊市为了发展经济派人来北京张榜招贤,他们听说襄樊把科技人员当成宝贝,既有用武之地,又可以解决夫妻分居问题,在征得本单位同意后,他们便揭榜应招了。李德兴是个急脾气,一心想早日到襄樊来开展科研工作,很快便乘上火车直奔襄樊。乔云山是个有心人,他听说自己要去的工厂要试制汉字打印机,就想要带点“见面礼”去,于是他不南下,而是先北上,对新产品的技术问题作了一番调研。
记者问:“你们到这里来,过得怎么样?”
“这里的领导把我们待若上宾,可热情了。”
李德兴说,来的头一天,看到这里的条件那么差,几间简陋的平房做车间,里面几台老掉牙的车床, 同北京的实验室相比,真够寒酸的。思想就斗争开了。但是,看到这里的工人不甘人后的精神,看到厂里正在建设楼房,看到厂里当时虽然没有宿舍,却租了一大间民房,打扫得干干净净等着他。一大家刚来,家里什么都没有,有的工人见我家没烧的,便从家里送来一筐煤,有的看我还没买菜,便送来几捆新鲜的蒜苗。厂领导李秀文硬拉着我们一家老小到家里,一起吃了顿热呼呼的“团圆饭”,这一切感动得我眼眶都红了。这里的同志多好啊,我的心定了。
李德兴现在的住房是厂里的仓库改建的,三间房约30多平方米。乔云山住在一间二层楼的一层。乔云山说,厂里正在搞基建,厂里很多人老少三代同堂,比起他们,我们科技人员算是破格优待了。他们指着旁边一大块空地说,厂里今年准备动工盖职工宿舍,我们的住房条件还会得到改善。
话题转回他们正在研制的针式宽行汉字打印机。这种由计算机控制的汉字打印机在我国还是空白,他们这个厂虽然小,但上上下下都有一股为国争光的热情。尽管厂里资金紧张,但还是舍得拿钱让乔云山和李德兴到北京等地去搜集资料。北京也向他们伸出了热情的手,中科院计算机所支援了他们部分急需的设备,无私地提供了技术资料。原七机部二院为他们提供了廉价的元器件……
乔云山和李德兴埋头搞设计,襄樊市科委的领导亲自组织给厂里协作,帮助技术攻关。常常深夜到厂里来看望大家。……
在机器总装调试阶段,周景年、周荣桂等几位技术员又从北京调来了,这使乔云山他们如虎添翼。他们不顾这里三伏天的酷热,常常从天不亮就干,一直干到通宵。乔云山苦心钻研,以独特的思路解决了关键部件的设计,1979年9月15 日,我国第一台针式宽行打印机终于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厂里诞生了。乔云山和李德兴诚挚地说:“这是集体的心血啊”,可是厂里却非常重视他们的创造性贡献。厂党支部书记陈道学告诉记者,他们来襄樊后有三喜:工资提了两级,被晋升为工程师,乔云山被评为市劳模、先进科技标兵,提升为副厂长;李德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提升为车间主任。
采访结束时,襄樊市副市长李世久接见记者,他说:从祖国各地请来的诸葛亮为本市工业发展出了大力,我们还邀请更多的诸葛亮来。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最近又有一大批科技工作者要从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到襄樊来工作。
大量媒体文章的发表,既扩大了襄樊在全国的影响,也使得一些对引进知识分子和科技人才的持负面看法的人再也不吭声了。
必须看到,“极左”思潮泛滥多年,已经具有相当的社会基础,对科学、知识、人才的轻视、漠视、冷视乃至无视并非个案,正是如此,中央才提出要下大力气“拨乱反正”,襄樊引进人才的反反复复说明,短时间内集中几篇报道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还不够,作为社会眼睛的媒体还需要持续地从多种角度关注,从思想根子上深挖,形成强大的舆论环境去影响社会大众,最终让全社会都认识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和关键。只有这样,引进人才、重视人才的事情才不会被人为地贴上各种标签遭到反复批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