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我而来。
2016年1月2日
深圳
在2016的新年钟声敲响之际,看到公众平台上发布的北大公益讲座合唱歌曲《蓝色志愿者》,我还是忍不住点击观看。尽管这首MV我已欣赏过无数次,但当雄浑低昂的歌声传来,当一张张熟悉的志愿者面孔从眼前掠过,当一幕幕温馨的场景在脑海重现,在跨越2015年的分秒之间,我的心弦再次被拨动,情不自禁为自己是这群享受付出的蓝色梦想者中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和满足。
2015年,北京大学公益讲座又刷新了创办以来的记录,全年开讲课程142场。讲师团受邀去到国内25个城市和地区,为56个不同的机构和群体送去讲座。其中,第一阶“从生命到慧命”开讲64场,第二阶“光明圆融善”开讲31场,第三阶“幸福是想出来的吗”举办3期,开讲27场,“慧命之旅”举办3期,开讲18场;最新开发延伸课程“梦想者的天堂”开讲19期,“母爱的觉醒”也完成了第1期,课程基本架构已经确定。
在这一年密集开课的间隙中,讲座也拓展了多种丰富多彩的相关活动。6月16至19日,在江西大余举办了为期四天三夜的“讲师培训丫山2期”;8月14至16日,首次尝试组织若干深圳志愿者家庭,成功举办了“丫山家庭分享会”;8月18至23日,在青岛举办了“8月缤纷蓝色之旅”,数十位志愿者带着孩子参加暑期“亲子行”;10月13日,在深圳圆满完成“北大公益讲座第500场暨深圳第100场”庆典,来自国内外的300多位志愿者参加了本次活动。而在不断的行走之中,大家的灵感被激发,诗歌、微电影、视频、歌曲、书籍等各类原创作品层出不穷。
年终做完各种数据统计,发现2015年开讲的142场主要课程中,我参加了128场,也创下年度个人出行的最高纪录,一年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课程中或是在去往课程的路途中。
而对我来说,2015年的收官之作,是在北京录制了散文诗朗诵:《孩子,真的对不起》《妈妈,我想对您说》。12月4日,在当代中国出版社的组织下,梓林学长、庞坤学长和我作为《我们共同走过》系列丛书的作者,一起走进了中国传媒大学,为同学们开讲“梦想者的天堂”,畅谈讲座的缘起与写作心得。
跟随北大公益讲座三年多来,我已经旅行了35万公里,绕地球9圈。这趟不一般的生命之旅,原不是我的设计,而2012年2月11日,与北大公益讲座无意间的邂逅,被点燃的“慧命之光”就引领着我义无反顾地开始了走向生命远方的旅行。
在“信愿行”的路上,愿意奉献自己生命的光和热,去为众生服务,有人说这是行“菩萨道”。我知道,以我的修为,要去行“菩萨道”,是高看了自己,但对于“菩萨道”,却是“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所以,回首这一路跟随北大公益讲座走过的千山万水,心中是满满的喜悦:“哪里是听众需要我们,是我们需要这个道场来成就自己。”直到今天,我渐渐领悟:“众生不需要菩萨,菩萨需要众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正是这样的人生感悟,使我在做每一件细小的工作时,都能集中精力,而且好像有用不完的劲儿,每件事情都是从内心中生发出来的,而不是别人让我做的。北大公益讲座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谁提议谁做。”而我却总是在不断地提议,所以,每一天都有很多事情可做。这在外人看来,我是在为别人做,只有我心里明白,都是为了自己更好。这种感觉,已经完全超越了小时候做家务,希望得到父母夸奖,在学校做好事,希望得到老师表扬,在单位努力工作为了得到领导嘉奖的那种格局。
外在认可和尊重,是如此的不重要,因为内心是清净明朗的。而坦然无求,是做事不累的真正原因,因为我相信:这件事根本就是我的事。这一切都是为我而来。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在短暂有限的人生之中,我们不可能用相同的自己,去创造不同的结果,而帮助别人,服务众生,是遇见最好的自己唯一且最快的途径。
因为“为众生其实是为自己!”从甘愿付出,到达享受付出之后,我已经知道这句话是真实不虚的。正所谓:做到,做到,只有做,才能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