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下问冶

和“下问冶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和他的弟子究竟是否做到, 可以不去管他。他只能向他认为比自己高明的人学习, 只能向上级学习, 没有“不耻下问” 的精神, 不肯放下架子, 向群众学习。“不耻下问”, 确实是不容易。学生的意见是对的。这也许是极个别的例子,但是它却说明了一个问题, 要做到 “不耻下问” 是不容易的。但是必须懂得, 真理是在实践中、 在群众中, 必须到群众中寻求真理, 首先学会 “不耻下问”。

孔子说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是说给他的弟子听的。孔子和他的弟子究竟是否做到, 可以不去管他。 但是, 总还应当承认这句话是有几分道理的。 其实, 何必一定要三人, “二人行就必有我师”。 因为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每个人又都需要向别人学习。 当然, 这是今天就群众路线的意义上来作这样的理解, 和孔夫子的原意是不同的。

俗语说, 活到老学到老, 学无止境。 任何人, 即便是聪明过人, 如果落后于时代, 也难免会成为糊涂虫。 一个人, 如果认为自己已经学够了, 学到家了, 不需要再继续努力学习, 而自己的唯一任务只是教育别人, 改造别人, 那么, 可以说, 这就是思想停滞、 僵化、 倒退的开始。 因为时代是不断前进的, 新事物、 新问题不断出现, 逼着我们去思考、 分析、 研究、 解决, 昨天熟悉的东西, 明天可能会闲起来, 今天看起来也许是不可理解, 明天就会成为理所当然。 这里并没有什么奥妙, 无非是时代的前进运动而已。 正是从历史的发展来说, 一个人必须活到老学到老。

有的人也承认学习的重要性。 但是, 他的学习是有条件的。他只能向他认为比自己高明的人学习, 只能向上级学习, 没有“不耻下问” 的精神, 不肯放下架子, 向群众学习。

当然, 向上级学习是需要的, 向高明的人学习也是应当的,本来无可厚非。 问题在于这种人把别人分成高明的和不高明的,而这种分别是他自己的主观判断, 并不一定合乎实际。 他认为不高明的人, 并不一定不高明。 一个人必须懂得, 自己并不是什么都懂得的, 更不能认为自己样样都有一套, 如果是这样, 那就离碰钉子不远了。

“不耻下问”, 确实是不容易。 一个人, 如果能从他认为不如自己的人的身上, 甚至能从反对他的人的身上, 学习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应当承认,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放下架子。 据说, 有一位语文教员讲课, 说战国时代的楚国有一个楚霸王项羽, 下边有一个学生说不对, 那还隔着一个秦朝呢! 楚霸王的楚, 不是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的楚。 学生的意见是对的。 但是, 据说这位老师发了脾气, 把学生训斥了一顿, “你不愿意听, 出去!” 其实这又何必呢! 学生这种方式确实不好, 使老师 “下不来台”, 不值得提倡。 不过, 就这个问题来说, 真理终究不在老师方面而在学生方面。 决不会因为你是老师, 历史就改变了顺序, 学生也不会因为你讲错了不承认, 还发脾气, 就增加了对你的尊敬。 这也许是极个别的例子,但是它却说明了一个问题, 要做到 “不耻下问” 是不容易的。 假如是他的上级给他指出这个错误, 他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接受意见, 没有一点抵触。 在学习的道路上, 一个人常常为自己设下了一些障碍, 这里包括思想、 感情、 习惯上的障碍。 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 不去掉这些障碍是不可能的。

说到向群众学习, 这并不是新问题, 笼统地说, 也都不难讲出一套道理, 一堆概念。 但是仔细考虑起来, 究竟向群众学习了一些什么, 却又大可怀疑。 有的人, 不用说向群众学习, 就是真正虚心向下级干部学习学习, 就有可能使工作少出一些毛病, 但是这一点常常也做不到, 反而要在那里发号施令, 这就很危险了。 一个人, 如果以领导者自居, 以 “改造者” 自居, 整天板着面孔教训别人, 把别人当作无知的阿斗, 这种人永远不可能真正学到一点东西, 终究难免要碰钉子的。

认真学习不容易, 认真向群众学习尤其不容易。 但是必须懂得, 真理是在实践中、 在群众中, 必须到群众中寻求真理, 首先学会 “不耻下问”。

(原载 《吉林日报》 1962年8月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