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10年前, 中国社会处于封闭、 半封闭、 僵化、 半僵化的状态, 踯躅徘徊, 步履维艰。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驱散迷雾, 拨乱反正, 在全党重新确立了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决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 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雄壮序曲。 这次会议冲破了 “左” 倾思想的长期禁锢, 开始了中国改革的征程, 发轫了具有开创意义的新体制, 推动了指导我国改革和建设理论的勇敢探索和创新, 开创了中国社会新的历史发展阶段。10年的成就是巨大的, 这10年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谱写了中国历史上辉煌的篇章。
伟大的实践呼唤伟大的理论。10年来, 理论研究工作实现了由 “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转变; 由万马齐喑的封闭状态到百家争鸣的开放局面的转变。 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 发挥和发展了一系列的科学理论观点, 比如,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理论、 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理论, 等等。这些理论观点的提出和阐发,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实践相结合的新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初步形成轮廓。 这些理论的发展、 形成, 凝结着理论工作者的勤劳和心血, 也说明这10年我们的理论研究是活跃的、 卓有成效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理论发展的最繁荣的时期。10年来, 我们的社会科学理论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 老一代理论工作者焕发出青春, 中年理论工作者勇挑重担, 大批青年理论工作者脱颖而出,理论研究兴旺发达, 后继有人。
我国以往的革命历史证明, 我们党对我国革命的领导, 首先是理论的指导。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 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干部, 掌握群众, 给人民指明前进的目标和道路, 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指导力, 形成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 从艰难曲折中把革命和建设引向胜利。 如今, 我国正在进行的长征——改革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它的成功也将取决于理论的指导。
应当指出, 我们的社会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 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迅速发展的改革、 开放实践还很不适应, 还落后于实践的要求。 这主要表现在理论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 开放的指导和支持还不是十分有力, 也表现为人们思想中的某些混乱和实际工作中的某些盲目性还有待于澄清。 理论研究的落后, 是实践向理论的挑战, 挑战正是发展的契机, 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就在于不回避现实, 不害怕挑战, 在现实和挑战中发展。 这就要求理论工作者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这里首要的任务是从理论上探索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 论证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阐明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基本道理, 克服阻碍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旧思想、 旧观念, 确立新思想、 新观念, 用党的十三大概括起来的理论思想和观点来回答现实发展和人们思想上的各种重大问题, 并且在实践中把我们的理论工作推向前进。
同志们, 我们是在既取得了显著成绩, 又面临着不少问题,既需要总结过去, 又需要展望未来, 不断发展和前进这样一种条件下召开这次理论讨论会的。 这次理论讨论会的主要内容, 就是交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和省情调查的成果, 从理论上探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 开放中的重大问题, 特别是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这次讨论会, 是在省委直接关怀和指导下举行的。 按照省委的精神, 省委宣传部、 省社联、 省经团联、 省委党校、 省社会科学院在调查研究理论工作状况, 落实研究课题和推荐、 评选论文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现在入选的90篇论文, 是从全省各地、 各系统送来的大量论文中, 经过各学会的民主评议、 推荐, 并由各学科专家的评审评选确认的。 这些论文的作者, 既有造诣很深的老学者, 又有功底扎实的中年专家, 也有思想敏锐的青年理论工作者。 论文的内容广泛,涉及诸多领域, 其中既有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研究, 又有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 既有关于生产力问题的研究, 又有关于所有制问题的研究; 既有基本理论的研究, 又有对策性的理论研究; 既有历史的回顾和总结, 又有对现实和未来的分析和展望。 这些论文大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比较强的现实意义。 由于会议名额有限, 难免会有一些好的论文没有入选, 希望这些论文的作者能予以谅解。 这次会议, 必将进一步推动我省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
同志们, 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宏伟目标来说,我们要走的路程还很长, 新的问题和困难会很多。 这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 对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实际步骤的科学调查和具体对策的探索, 对各种社会、 人文和精神现象的基础性的科学研究, 等等。 这些研究需要有志之士持之以恒地潜心工作, 以期取得有价值的科学成果, 写出有分量的科学著作, 成为指导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
同志们, 我们的时代是马克思主义面临大发展的时代, 是塑造一大批有创造有建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时代。 让我们理论工作者, 沿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的道路, 本着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的精神和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 为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贡献自己的力量。
(1989年2月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