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十余年工作回顾

五十余年工作回顾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是1931年生,江苏省通州市人,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先后担任省作物学会理事、水稻专业委员会主任、《吉林农业科学》编委、吉林省科委专家组成员、吉林省农业厅学术委员、吉林省农科院学术委员、水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公主岭市政协常委、吉林省农科院九三学社副主委,政协小组组长等职。1998年被院评为优秀科学家。

我是1931年生,江苏省通州市人,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我于南通农校毕业,分配到苏北行署农林处种子公司工作,任技术员。1951年调到南通专员公署农业局种子站工作,任技术员。1952年初下派到海安县农业局种子站,任副站长。1952年9月调干到苏北农学院农学系读书,1956年大学毕业。毕业后统一分配到东北农科所(1959年改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任研究实习员,1963年晋升助理研究员,1985年晋升副研究员,1992年晋升研究员。曾任水稻研究所育种室副主任、副所长、所长、党支部书记。先后担任省作物学会理事、水稻专业委员会主任、《吉林农业科学》编委、吉林省科委专家组成员、吉林省农业厅学术委员、吉林省农科院学术委员、水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公主岭市政协常委、吉林省农科院九三学社副主委,政协小组组长等职。曾先后被评为吉林省水稻育种学科带头人,院、所先进工作者,省科教兴农先进工作者,并记功一次,省农学会、省作物学会、中国作物学会先进个人,公主岭市政协先进委员。同时被编入《中国农林牧专家辞典》,《世界名人录》中国卷,《东方之子》第二卷、《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中华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世纪珍藏版),并荣幸地去香港参加《世界名人录》首发式大会。1998年被院评为优秀科学家。

五十余年来,我一直从事水稻栽培、生理和品种选育工作,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生产观点,为北方稻区和吉林省的水稻栽培和新品种选育及生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曹静明

一、成绩显著的十年(1956—1966年)

1956年9月,我大学毕业后,从鸟语花香的江苏扬州来到祖国北方冰天雪地的小镇公主岭。一开始生活上很不习惯,但由于从事科研工作,心情还是十分愉快的。1956—1959年主要给水稻专家吴鸿元先生当助手,学会了水稻科研工作的一些基本功。1960年领导派我参加全国植物生理培训班,在江苏南京学习半年,回院后被分配到作物所生理室工作。1961年开始,全院组织水稻栽培、土肥和生理三个专业的同志组成综合研究组,共同去延吉市长白乡新丰大队总结全国劳模崔竹松水稻丰产经验。当时我以生理专业主持人身份参加了此项工作。经过几年的跟班劳动、试验研究、共同总结,不仅学会了种稻技术,而且把劳模的水稻丰产经验,从形态指标到内部生理变化,从地上长相到地下土壤肥水变化,系统总结了劳模水稻丰产经验,科学地阐明了水稻高产的内在联系,并且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受到全国水稻专家的好评。

在总结崔竹松水稻丰产经验和示范推广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挫折,也有教训,使我深受教育,并有以下几点体会:

1.在总结劳模经验过程中应该虚心向劳模学习,拜劳模为师,通过跟班劳动,才能真正把劳模经验学到手。

1961年春我们到基点后,劳模崔竹松是很欢迎我们的,并亲自为我们安排好住宿和伙食。我们科技人员为了尽快把劳模经验学到手,每天找崔竹松谈水稻丰产经验,由于语言不太通顺,有时和劳模谈心时间长了,劳模心中也很着急,给我们说经验没有了;使我们也感到很为难,水稻插秧结束回院休整时,向唐川院长和李桂森副院长汇报后,当时院领导听后对我们语重心长地说,总结劳模经验不是短时间就可总结出来的,在思想上要有耐心,要虚心向劳模学习,一定要拜劳模为师,通过跟班劳动,在劳动上与劳模一起干,在干的过程中,虚心请教。我们改变了过去的做法,在劳模高产田与劳模一起劳动,休息时听劳模谈体会、谈经验,使我们收获很大,劳模的水稻丰产长相经验和种地绝活,如水稻分蘖时,叶片要甩开来,长相呈喇叭筒,拔节时,叶片要立起来,出现“拔节黄”,又如骚根后,把秧苗两边的须根要掐断,呈喝醉酒状,这是劳模的绝活,如果不下地干活是学不到的,通过几个月的田间劳动,劳模很高兴,彼此间感情更加融洽了,也可以说无话不谈了。因此说,虚心拜劳模为师,通过跟班劳动,才能真正把劳模经验学到手,并进行科学总结。

2.在总结劳模经验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专业之间的关系,以劳模经验为中心,心往一处想,才能真正搞好综合研究。

在总结劳模经验过程中,一开始各专业都从自己本专业出发,强调本专业的重要性,研究方法也习惯于单项研究的方法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观点,当年李桂森副院长听到汇报后,立即把两个研究所所长和三个专业的主持人召集在一起。明确提出综合组要以劳模人物为中心,以综合丰产技术措施为内容,以大面积高产为目标,以单项研究为基础的前提下,组织综合研究,并根据总任务制订出综合组每年的共同研究任务计划,1961年以研究崔竹松水稻的丰产长相为中心;1962年以调查研究崔竹松水稻丰产的技术措施和论点为中心;1963年以重点示范和研究水稻高产技术及理论为中心。在年度计划的基础上,综合组根据工作进展的情况,每年在整地、育苗、插秧、分蘖、拔节、孕穗、出穗、成熟各个生育阶段在同一田块上集中进行田间会诊,分头进行经验分析,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力求对劳模的每个增产措施,都能予以科学的分析,在综合研究的前提下,还要求各专业提出自己的年度计划,在工作过程中尽量发挥每个专业的专长。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劳模的丰产经验是我国农民传统经验的结晶,是综合运用各项技术措施的结果,丰产长相与技术措施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不组织综合研究,劳模经验的精华是总结不出来的,由于各专业研究的出发点是一致的,目标是共同的,研究内容又是互相衔接的,研究结果是互相需要、互相验证的,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又是互相不能代替和包办的。因此,以任务带学科组织综合研究,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重大成果。同时又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和提高,这是一条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多快好省的正确道路。

3.领导重视,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为生产服务方针,是胜利完成崔竹松劳模经验总结的重要前提。

在我们组织综合研究组总结崔竹松劳模水稻丰产经验过程中,中央农业部、省农业厅、省科委、院领导唐川、李桂森、张一夫、院科研科都非常重视,经常要求我们要虚心向劳模学习,关心当地农业生产,在总结过程中要注意团结,大家心往一处想,充分发挥每个专业和所有科技人员的作用和积极性。通过三年辛勤劳动,把劳模丰产经验总结出来后,农业部和省农业厅和科委组织专家组进行验收,专家组组长由著名水稻专家杨守仁博士担任,杨教授对我们总结崔竹松劳模水稻丰产经验评价很高,劳模的丰产经验及公顷产量7500公斤配套栽培技术的科学总结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开创了水稻栽培研究新的里程碑。农业部也非常重视,将崔竹松劳模水稻丰产经验和陈永康水稻丰产经验在全国展览,在农展馆大厅里崔竹松劳模和我合影大照挂在大厅中央,引起很大轰动,谭振林副总理看了展览以后指出“南陈北崔”水稻丰产经验值得推广,1964年11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科院工作组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总结群众经验,发挥社会主义农业科学”的文章,同年《人民日报》为我们总结崔竹松劳模水稻丰产经验,发表了社论:“对丰产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对我们的总结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是我院有史以来第一回,明显提高了我院的声誉和地位。吉林省人民政府在1963年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表彰了我们综合研究组,评为先进集体,国家科委对我们总结崔竹松水稻丰产经验评为重要成果。农业部在1965年全国样板田工作会议上对我们总结崔竹松劳模水稻丰产经验给予大会表彰,我很荣幸出席了这次大会。在大会上听了周恩来总理形势报告,李富春副总理大会总结报告,晚间在人民大会堂观看了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演出,非常激动,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会议期间,中央广播电台对我进行采访,并进行直播。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也采访我,凡此种种,使我深受感动和教育。我要牢记唐院长的教导,牢记毛主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教导,正确对待自己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农业部、省农业厅、科委、院所领导重视分不开的,是与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为生产服务方针是分不开的。

在总结劳模经验过程中,先后在《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学报》上发表了数篇学术论文,受到同行们的好评。由于成绩突出,1963年被破格晋升助理研究员。当时引起来院“56届”大学生的好评。这是我一生中科研成果最大的时期。可是好景不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灾难降临了。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五年(1966-1971年)

1970年我们全家到榆树县光明公社小乡大队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了一名“五七”战士。临行前院秘书长翟林同志到我家问我有没有困难,使我很感动。在农村插队两年,由于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了农村情况,同时了解了旱田作物栽培技术,增加了生产观点,思想感情上与农民更加融洽了。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把我们当亲人,生活上关心我们,有事找我们商量,生产上如何种好地听取我们的意见;我们带去的优良品种在当地扎根了,两年生产队产量翻了一番,人均收入增加一倍多。当我们离开生产队时,广大农民和队干部难舍难分,全队老小送了一程又一程,真是激动万分,给我心灵深处留下了美好的回忆。1972年,我回到院里继续搞水稻科研工作。

三、探索水稻育种新技术的十年(1972—1981年)

1972—1974年,主要从事水稻辐射育种新技术研究。短短三年,初步摸清了水稻种子辐射适宜剂量;化学诱变剂的计量和效果,并明确了杂交后代(初世代)用辐射加化学诱变剂配合处理效果最明显,处理后代材料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分离,特别在熟期和株高上变化更为明显。三年时间选出了一批有苗头的突变体作为育种材料进行选拔,编写了水稻辐射育种阶段研究总结报告,参加了全国辐射育种会议,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1975—1981年,在全国出现了杂交水稻热的形势下,开展了粳型杂交稻选育研究,当时我们研究所投入科研力量较多(5名),由我协助吴鸿元副所长主持并与省内地区所合作,同时与湖南、辽宁、黑龙江、北京、新疆、云南等省(市、自治区)协作,广泛收集材料,南来北往,经过四年的努力(一年3代),从无到有,选育出一批较好的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1978年三系配套,选育出长白6号A×C58—80(R),松前A×C57—80(R)等优势较强的杂交稻新组合,填补了吉林省的空白。在省内经过小面积试种,比常规稻对照品种增产10%~15%,但由于成熟期较晚,结实率较低及杂种制种产量偏低等原因,在省内未能大面积推广。先后发表了几篇学术论文,其中一篇《北方粳型杂交稻杂种优势初步分析》1986年被第一届国际杂交水稻学术讨论会采用,选为大会发言,并编入国际杂交稻学术议论文集,同时论文摘要编入国际水稻所主编的《HYBRID RICE》一书之中。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

四、从事水稻所领导工作的十年(1980—1991年)

1979年10月,水稻所副所长吴鸿元老专家重病住院期间,院党委书记张一夫同志找我谈话,要求我协助所长于守礼处理吴鸿元老专家病逝后有关问题。当时所内一些同志议论曹静明可能要当副所长了,当时我对他们说的这事一点都不知道。

1980年我被任命为水稻所副所长(主持工作),1988年2月任水稻所所长,直至1991年11月,十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有欢笑也有悲伤,有成绩还有缺点。刚开始担任所领导时感到压力很大,担心所里老同志不服气。我始终牢记院领导唐川、张一夫的“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为生产服务”,关心群众、关心知识分子、关心生产的有关教导,一定要把水稻研究所办好。

1.及时调整水稻所科研任务,为快出品种打下基础。

根据吉林省政府和省农业厅领导指示,要我所尽快选育出水稻新品种,迅速取代生产上日本品种占主导地位。我所在水稻育种上还是集中主要科技人员搞杂交水稻选育研究,常规育种仅2人,已不适应省政府提出任务的要求。当时我是杂交稻课题主持人,经反复思考,痛下决心,调整育种任务,加强常规育种科技力量,并以常规育种为主,杂交稻选育和生物技术育种为辅,加强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创新,为育种提供骨干亲本。经过调整后几年努力,不断选育出吉粳63、长白9号、超产一号等新品种,在生产上迅速推广,替代了日本品种,并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先后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受到省政府领导和省农业厅领导的表扬。

2.所内改革和民主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创新。

通过几年摸索,进一步完善了所长负责制和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在体制上取消了研究室建制,所长直接领导课题组。减少了中间层次,有利于工作开展,所内实行所长负责制,所务委员会是所里权力机构,学术委员会是所里咨询机构。课题组自由组合,主持人有一定的人权、财权和研究工作的指挥权。在所内生产上取消工人工资,实现“五定一奖”生产承包经济责任制,充分调动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后勤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同时还制订了“十奖五罚”的奖惩制度,加强平时考核工作,由于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奖惩分明,有利于领导检查和群众监督,以上各项改革引起院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同志的重视。

3.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了水稻所人才梯队。

水稻所建所时,科技人员较少,而且年龄偏大,缺少中坚力量。为了迅速建立起水稻所人才梯队,先后从全国主要农业大学挑选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主要从北农大、沈阳农大、东北农大、吉林农大及延边农学院挑选一批品学兼优的毕业生来所工作,分配到各课题组充当科技中坚力量。同时为了使在职科技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所内还制订了在职科技人员攻读硕士、博士有关待遇,规定主要是工资、奖金照发,攻读期间经费由所支付,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先后有10余名中青年科技人员攻读硕士和博士,我自己还亲自培养了一名硕士研究生。在课题组内要求以老带新,放手使用。水稻所离院区较远,在农村,条件比较艰苦。当时,我院玉米所、大豆所、畜牧所很多研究生纷纷出国留学和到别处工作,在这一不利的形势下,为了稳定水稻所科技人员,所内还制订了管理办法:(1)政治上要充分信任,不论是党员、团员还是群众要求政治上要充分信任,让他们有安全感和信任感。(2)工作上大胆使用,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安排他们担任课题主持人和科技骨干,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3)生活上关心、帮助他们解决夫妻分居问题,调来的配偶,帮助他们在院内安排工作,使他们无后顾之忧。(4)为青年科技人员解决住房问题,所内在开发创收收入中拿出经费为他们解决14套两室一厅的住房。科技人员很高兴,表示一定要好好工作。(5)年终发给奖励,根据开发创收收入多少,发放奖金,平均每年每人3000~5000元。通过上述几项措施使水稻所科技人员比较安心,没有要求调走的,而且很多人已成为水稻所学科带头人和项目负责人。他们的科研素质和学历在全院是一流的,其中有的已成为省管专家、省拔尖人才和特殊贡献人才,受到院人事处和科研处的好评。

4.为研究所争取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

在任期间,所长组织主要科技人员向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和计委及省科委、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及省开发办、省计委争取到科研重大项目20余项,争取到三项科研经费300~350万元。水稻常规育种列为国家攻关重大项目,生物技术育种、品种资源项目也列为农业部攻关项目。在省内,水稻常规育种、杂交稻育种、生物技术育种也列为主要攻关任务,水稻科技示范区品种区试研究也被列为省开发办和省计委重大科研项目。此外,还申请到农业部水稻原原种繁殖中心拨款40万元,建成了大型种子库和种子化验室和开发室。为全所课题争取了经费,人人有工作干,保证了科研条件,加快科研进度,受到各方面好评,这是所长应尽的责任。

5.加强开发创收,为所增加经济收入,科研开发双丰收。

水稻所是事业单位,每年院下拨事业费较少,除发工资外没有余钱了。为了逐步改善水稻所经济状况,从1981年开始加强开发创收工作,当时主要搞种子经营,每年为课题组下达种子经营数量,由各课题组自己繁殖种子和销售。1981年收入仅6.3万元。1983年上升到8.16万元。直至“七五”开始,每年创收增加到30万元以上。每年按创收总额的30%作为奖金发给职工,其余上缴所统一使用。从“七五”开始科技人员每年可发奖金3000~5000元,等于全年工资的1~2倍,以后开发创收逐年增加,除经营种子外,还经营大米和农药,为全院开发创收带了一个好头。水稻所开发创收增加了收入,除发奖金外,还为职工盖房,水稻所工人宿舍改造,装上暖气和自来水,同时还改善了科研条件。

6.对外搞好学术交流

在担任水稻所所长期间,我非常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多次派遣专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外著名水稻专家来所讲学以及鼓励青年科技人员出国进修。我多次接待日本专家、韩国专家、国际水稻研究所专家、俄罗斯国家水稻所专家来我所访问和学术交流。我本人五次出国访问(两次去日本,一次去菲律宾国际水稻所,两次去俄罗斯国家水稻研究所)。在访问日本期间感到日本科研单位研究方向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条件设备先进,研究单位环境优美,历史悠久,日本人讲究文明礼貌,无论在火车上,在饭店十分注意清洁卫生,很值得我们学习。去菲律宾国际水稻所参观访问,感到进入学习天堂,该所学术空气浓厚,每周五进行一次全所性的学术讲座,由著名专家讲课,研究所规章制度比较严格,平时约见专家一定要预约,否则不能见面,所内各系室主任都是国际知名专家,通过参观学习,进一步了解到国际水稻育种研究的新动态,学到许多先进经验,开阔了眼界,增强了信心,同时还收集到一些宝贵的研究资料和抗寒、抗病新的种质资源30余份,对我们开展抗寒、抗病、优质高产育种有很大推动作用;俄罗斯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是前苏联水稻科研中心,该所创建于1931年,有着光荣的历史,并涌现出许多著名水稻育种、栽培、生理、生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专家,是一个规模较大、专业齐全、设备先进的水稻科研、生产、开发综合研究中心。该所主要研究任务是培育综合优良性状的高产品种,研究集约栽培技术、生物技术、电子计算机在农业上应用等。在参观学习期间还与该所签订了互派科技人员学习的意向书。为了提高青年科技人员技术水平,先后选派7名同志去日本学习,5名同志去俄罗斯水稻所学习,收获很大。

7.为省领导当好参谋

从1981年开始,院领导让我先后为副省长王金山、省长高德占提供技术咨询服务。1982年开始,王金山副省长每年召开全省水稻生产会议,要求省农科院对全省水稻生产发展提出建议。我先后提出“发展我省水稻生产的意见”(1983年)、“吉林省水稻生产发展战略的探讨”(1985年)、“关于发展吉林省水稻优质米研究和生产的意见”(1987年)。

此外,院领导让玉米所所长李维岳、综合所所长薛中天、水稻所所长曹静明为高德占省长当参谋。高省长每年定期约我们到他办公室商讨问题,了解每年我省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生产情况和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1986—1987年),我省遭春冻,玉米受冻,造成部分缺苗,要不要毁种?当时农业主管部门意见不统一,高省长把我们找去听取意见,当时李所长和薛所长把玉米遭冻情况分地区向高省长汇报,并提出不用毁种,只要加强管理即可,省长最后决策不用毁种,结果当年玉米丰收。又有一次秋天,找我们去听听当年我省粮食产量情况,我们三人根据调查数据,一致认为当年是丰收年,高省长听了高兴地笑了,你们的意见为我下了决心,可以把我省粮食向四川等地调运了。

在为高省长当参谋期间,我向高省长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全省农业科研单位中晋升高级职称要考外语,并规定作为否决条件,即外语不合格,不准晋升高级职称。1987年10月,高省长来公主岭市视察粮食生产,在市宾馆召开会议,我与孙寰副院长、薛中天所长等参加会议。在会上高省长问孙寰农科院科技人员有没有下乡调查生产情况,孙寰副院长说有人去,但不多。我搭话,农科院很多同志因为要考外语现在在院里复习外语呢?高省长当时没有表态,去长春后找人事部门了解此事,并指示外语可以考,但不能作为否决条件,不要伤害老科技人员的心,当晚人事部门领导给孙寰副院长来电话,根据高省长意见外语考试不作为否决条件,全院老同志听了这一消息非常高兴,我也是一样,感谢高省长的关怀。第二问题:是农科院能否经营种子,特别是玉米种子,因为当时农业厅种子公司不同意我院经营种子,并多次开协调会议也没有解决问题。当时李维岳所长也向高省长建议,我们(指高省长和他)在美国参观时,美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可以经营自己选育的品种种子,高省长听了以后说他要调查调查,两个月后,高省长在我院宾馆,省有关领导会议上讲话,谈到种子经销的问题时说,我在美国参观时他们允许科研部门和高校经营种子。因此,我省也应允许省农科院和吉林农大经营种子,从此为我院种子经营开了绿灯,受到我院领导和科技人员的拥护和欢迎。

8.关心生产,搞好科技兴农。

自省开发办提出要在全省建立10个科技示范区的意见后,我所迅速落实任务,分别在西部镇赉嘎什根乡和扶余县蔡家沟镇建立两个科技示范区。镇赉县由李学谌、赵国臣、郭晞明、隋朋举等在嘎什根乡建立水稻科技示范区,蔡家沟镇由我及张福生、姜占林、付珍玉、王淑珍、都兴林及综合所刘士达、李军建立水旱田科技示范区,同时还在前郭灌区建立盐碱地科技开发示范区,为我省科技兴农做了大量工作。1989年省主管部门评选我所为全省科技兴农先进单位,省委省政府为我们所颁发了全省科技兴农先进单位奖牌,并奖励10万元。当时我用这10万元购置了一台大客车作为所职工通勤车,受到职工的欢迎,这是我省第一次奖励。在表彰大会上,我所兰士珍研究员和李学谌高级农艺师评为先进个人,并奖励2000元。以后我也评为全省科技兴农先进个人,并记功一次。1995年春节受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报道组的邀请,我和我儿子曹忠一起去农安县兴隆乡科技示范户于治平家拜年,赠送科技书籍,受到当地群众夹道欢迎。中央电视台在大年初三晚7点中央新闻联播节目中第一个报道了我去示范户家中拜年的活动。这是我院科技兴农又一个重大新闻,开创了我院科技兴农新闻报道的先河,使我和全所全院职工受到很大鼓舞。

在关心我省水稻生产方面,先后提出具体建议10余篇,受到院领导和省农业厅的好评。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把水稻所办成一个科研项目众多、三项经费充足、成果累累、人才济济、管理民主、秩序井然、生龙活虎、敢于创新,不断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科研单位,为北方稻区和吉林省水稻科研和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水稻研究所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一个重要的科技创新主体,是水稻新技术、新成果的展示平台,是学术创新的前沿阵地。历经50年沧桑,水稻研究所不断地发展壮大,聚集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队伍,拥有一系列先进的仪器设备。至今,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已成为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农业部水稻原原种繁殖基地、吉林省优质米繁育中心。

长期以来,水稻所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128项。开展了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研究,选育出了高产优质、耐盐碱、耐低温及特种稻等优良品种117个,在吉林省乃至北方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同时开展了低温冷害发生规律与防御措施、盐碱地种稻技术、高产优质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形成了适用于吉林省水稻生产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水稻研究所全体职工辛勤耕耘,努力拼搏,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6项。大批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为吉林省乃至我国北方稻区的生产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发挥余热,再创辉煌(1994—2004年)

1994年我退休后,所内继续回聘,协助课题研究。主要从事超高产新品种选育、水稻跨越计划研究、水稻丰收计划研究、水稻新品种成果转化和水稻科技示范区工作,2003年不再回聘,但仍然担任所长顾问,主要协助所长争取课题及负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志》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志》编写工作等。

1.协助所长争取科研项目和经费

(1)新品种成果转化项目:协助所长编写新品种成果转化可行性报告两项均获得通过,争取项目经费190万元。

(2)协助所长编写丰收计划可行性报告获得通过,争取项目经费40万元。

(3)协助所长编写科技示范区可行性报告(吉林孤店镇水稻高产节水节本科技示范区),获得通过,争取经费45万元。

2.协助科技示范区和丰收计划项目进行科技培训

多年来,走遍了全省水稻生产各县(市),为全省各地区重点水稻县(市)讲授水稻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特别是通过丰收计划和科技示范区活动,深入到全省水稻重点市县的榆树、德惠、吉林郊区、永吉县、梅河口市、公主岭市、梨树县、双辽市、前郭县、扶余县、镇赉县等重点乡(镇)讲课1000多场次,听众数十万人次,为广大稻农排忧解难,深受稻农欢迎和尊敬,另外还与农业厅科技处到延边、吉林、四平、通化、辽源、松原、白城地区为广大基层科技推广人员讲课,传授技术和经验,2001年在吉林市农科所还为朝鲜人民共和国水稻科技培训班讲课,受到朝鲜朋友的欢迎。

3.为院所科技改革提出建议

2003年,我为水稻所体制改革向院长提出建议,院长非常重视,并由院办公室批发给院吉农公司和各所,主要建议是把水稻公司科研和开发分开,科研工作进入院创新主体,归院直属领导,水稻公司由原来10个科研开发主体,合并成三个分公司(即种业公司、米业公司和农药公司),主要从事科研成果转化和开发研究,水稻公司经过改革后科研开发均取得重大进展,理顺了关系,得到了广大员工的支持和拥护。

4.为院人才培养和人事制度改革提出建议

针对我院科技人员中存在的只重视科研不关心生产,在科研工作中,只强调单项研究不重视综合研究和协作攻关,及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院报上发表4篇文章(“关于组织综合研究和协作攻关的几点体会”、“关心生产,当好参谋是科技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我院人才培养的几点认识”、“赞我院人事制度改革”),受到有关领导和科技人员的好评。

5.为吉林省和北方稻区“十一五”科研生产发展提出建议

2005年,我撰写“吉林省水稻生产和科研发展现状及今后五年的发展设想”,供省领导和农委、科技厅参考,2005年7月在公主岭,中国农业科学院九三学社基层委员会和吉林省农科院九三基层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上,我撰写的“我国北方稻区水稻生产科研情况及今后五年发展设想”在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受到同行的好评。

6.协助水稻所编写科技著作

(1)吉林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主编,1998年出版

(2)吉林省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参加编写,2002年出版

(3)水稻品种超产二号种植和加工技术,参加编写,2002年出版(4)参加《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志》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志》编写,2008年出版

在此期间还发表了科技论文和生产建议20余篇(见《曹静明文集》),为我省水稻科研和生产发展继续发挥余热。

2004年,水稻所所长赵国臣同志为了表彰我在水稻所工作成绩,在《垦殖与稻作》刊物上发表了“献身水稻科研事业,辛勤耕耘,成绩斐然”一文:“在吉林大地上有一位和善可亲,受人尊敬的老人,他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水稻科研生产事业上,专心科学研究,重视成果推广,著书立说,培养新人,辛勤耕耘50年之久,硕果累累,功勋卓著,他就是吉林省学科带头人、知名水稻专家曹静明研究员。曹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治学严谨,造诣颇深,他为北方稻区和吉林省水稻科研、生产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所长的赞扬也是对我一生工作的评价,使我甚感欣慰。吉林省农科院党委和院领导为了表彰我在水稻所工作成绩,1998年院庆时授予我“优秀科学家”称号,2008年院庆时授予我“吉林省农科院优秀管理者”称号,这是对我一生工作的肯定和评价。

中国梦,我的梦。我为吉林省水稻科研和生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我毫不夸张地说,我的中国梦已经实现了,这是多么高兴的事啊!在这里我要感谢院党委和院领导的关怀和帮助;感谢吉林省政府、省科委、省农委、省开发办有关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感谢有关新闻媒体、中央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吉林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吉林日报报道我的事迹;感谢农业学报、中国农业科学、吉林农业科学为我发表科学论文,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为我出版科技著作;感谢我的同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湖南省农科院、江苏扬州大学农学院、吉林省农科院、辽宁省农科院、黑龙江省农科院同行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更要感谢吉林省广大技术推广人员和稻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才使我的中国梦能够实现,这是我一生中感到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刻。

长江后浪推前浪,继往开来有后人。

2013年11月于长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