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9月,我从华中农学院来到了慕名已久的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事牧草与草原的研究,由不情愿到逐渐适应,进而热爱了这个专业。生命力顽强的小草,伴随我走过了四十年,经历了艰辛与困苦,同时也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一、在农安万金塔乡蹲点
1958年3月,我参加了由张乃武同志主持的“农安马流产原因调查与防治措施的研究”,当时全省成立了高级农业合作社,马匹集中饲养、管理和使役,母马流产现象比较普遍,引起了农业领导部门的重视,建议畜牧研究所深入调查研究。我作为牧草饲料专业的一员,参加了该项目的综合研究。
研究基点设在全省马匹重点县的农安县万金塔乡勇进农业合作社,首先对怀孕母马登记造册,编号烙印,建立档案,每天记录马匹饲用的饲料饲草种类、数量、使役的项目、强度、时间、饮水地点、水质、气候变化及有无特殊情况发生。我作为课题组的成员,不仅参与上述活动,而且作为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人,理应承担一些较艰苦的工作,如每月一次的采血检验,由我送回所内化验。基点距县城30公里,往返全是步行,土道坑洼不平,行走更加劳累。除每月一次的送检血清样本外,采购物品、汇报工作、联系事情,也多由我承担。饥渴劳累,风吹日晒,炎夏酷暑,都曾不止一次的经历。第二年7月,所里给一台旧自行车让我运至基点,火车拖运至长春,由长春至农安需汽车拖运,若办理货运需2~3天后到达,而办理快运随本人同车到达,则按2人票价收费。为了节省运费,决定骑车去基点。长春至农安70公里的沙石路面,尚平坦顺利,而农安至基点的乡间土道,十分费力。从上午10点由长春出发,至晚上7点到达,经过9个小时,行程100多公里,饥饿劳累和严热酷暑之情,至今仍记忆犹新。由于十分疲劳,在饭店吃饭时钱包被盗,第二天就没有钱粮,在课题组同志们的接济下,才度过了难关。当年由于孩子手术住院,年末亏空50多元,致使过春节时院里低价供应的肉蛋,一大半匀给了邻居,过一个清苦的春节。当时我月工资59元,老伴作临时工30元,养活一家六口人,本人又常年下点,增加了家庭支出,一旦孩子有病,就需借钱度日。
陈自胜
1958年10月,老同志回所参加“交心运动”,点上留下我一个人负责全面工作,按照课题主持人的要求,跟踪调查孕马的有关情况,一天也不能间断,所以在我老伴生孩子和孩子住院都未回家,这在今天是很难做到的。这一年的农历年三十,中午在乡政府食堂吃饭时,乡长问我为什么还未回去?我说领导没有通知,不知能否让回?乡长说食堂晚上停伙,春节期间也关门,你再不快走,下午5点后就没有去长春的汽车了。我当即收拾行李,到基点把有关待办事情委托给队长和会计,才匆匆离开,到家时已是除夕夜的2点多钟了。
在农安蹲点的3年里,一年有9个月在点上,对家庭很少照顾,老伴当时在鸡舍做临时工,早上5点就上早班,把煤炉点燃后,就让7岁的儿子看锅加煤,在幼儿园学习的孩子,就开始买米买菜,其困难情况可见一斑。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查明孕马流产不是流产病菌引起的,而是由于孕马营养不良,使役过重和饲养管理不周而造成,提出了防治马流产的预防措施,圆满完成了研究任务。
二、在通榆三家子的十年
1965年春节后第一天上班,唐川院长到畜牧所找我谈话,宣布省拟在通榆县三家子牛场筹建省草原试验站,草原研究室大部分人员与白城畜牧试验站合并建立该站,并命我负责搬迁工作。要求3月20日前将研究室物资、仪器、设备登记造册,安全运至三家子。4月20日前由我带头第一个搬家。我曾多次去过三家子牛场,全是“干打垒”的土平房,距县城25公里,是地地道道的农村。每个月需到县城买米,吃菜更是困难,特别是孩子上学,当地只有小学,两个孩子上中学也必须到县城食宿,大大增加了经济负担,虽然很不情愿前往,但无丝毫商量的余地,只能按计划完成了搬迁任务。
我在农村吃“百家饭”前后有4年多,而且是在国家级贫困县通榆县的贫困社——边昭公社。只能在贫下中农家吃派饭,看到家里十分贫困,就不忍心吃饱。生产队集体干活,天亮就下地,妇女孩子六七点钟吃饭,多数是前一天的剩饭,所以我们早上就不麻烦群众了,实在太饿时,就偷偷地买点代食品(地瓜干、玉米面饼干)充饥。当时国家粮食十分紧缺,农民除交纳征粮(即农业税)外,还要交纳购粮,而且任务较重,广大群众宁可自己挨饿,也尽力完成上级下达的购粮任务。这些情况我亲眼目睹,深受教育。
我家搬到三家子后,吃粮问题有所缓解,有少许自留地种点玉米、豆角。试验站秋菜供应不限量,有一年我家曾买3000斤土豆、4000斤白菜和1000斤大萝卜,一个冬春全吃完了。世良(老二)下乡插队后,冬天放假带回半年的口粮(知识青年口粮标准较高),基本上可吃饱饭,每天可以吃两顿大饼子了。
1969年学校停课,世超(老大)到牛场做临时工,因铲地慢受人欺负而生闷气,最后变成精神分裂症,在洮南精神病住院4个月,加上当年母亲病故,从此欠下外债近千元。我当时月工资62元,偿还很困难,多亏世良在乡下积极劳动,每年能拿回来300~400元,秋天三个孩子打羊草可收入200~300元,加上工资收入,至1971年才还清外债。我参加工作17年的1973年,才戴上了一块上海牌手表。
1974年10月,省政府决定撤销白城畜牧试验站,原农科院草原研究室人员回公主岭,原白城人员回白城成立地区畜牧研究所。从1965年4月至1974年10月,在三家子前后将近10年,也是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从34岁~44岁),中断了正规的科学研究,也是“十年浩劫”所造成的巨大损失。
三、难忘的哲盟珠日河牧场
1978年,农业部农垦总局决定在内蒙古哲里木盟珠日河牧场建立现代化草原畜牧业试验基地,由该场承担建设任务,吉林省农科院为主持单位,负责方案制定和技术指导。1978年进行现场考察调研,制定实施方案。要求改良天然草场5万公顷,提高产草量1倍以上,达到草场围栏、防护林、道路、排水沟渠,机械设备等完整配套。建立苜蓿、羊草、沙打旺、高产人工草地2万公顷。开展牧草、饲料作物引种试验,主要牧草施肥、混播以及育肥牛5000头等多项试验。
1979年3月,所长带领养牛专家孙守贵和我前往哲盟,同盟农场局、畜牧局、畜牧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究,成立了科研协作组,到牧场落实各项建设任务后,所长就把这项工作交与孙守贵和我二人负责。工作刚开展2个月,孙因病回所需长期休养,指示我作为代理负责人,主持基地全面工作(包括试验室内基建、经费支出、养牛等)。
牧草试验基地距场部20华里,有20个试验工人由我通过队长安排工作。每天早上6点我和工人一起乘拖拉机下点,中午在试验区吃饭休息一小时,晚上6点收工,到达场部已7点多,食堂早已关门,炊事员把现成的饭菜热一下就算晚餐了。饭后经常和场领导或有关部门研究明天的工作,一般晚上10点后才睡觉,一天工作长达16个小时,好在当时我身体健康,正是年富力强时期(时年48岁),肩负重任,忘记了疲劳。
牧草试验基地设大面积生产和小区试验两部分,当年播种紫花苜蓿、沙打旺各5000亩、羊草1万亩。小区试验面积500亩,主要试验项目为:牧草、饲料作物引种试验(200多种)、多年生牧草及一年生饲料作物各10种的肥料试验(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及配比)、羊草、苜蓿、沙打旺、无芒雀麦四种牧草的混播试验。上述3项试验小区数共700多个。
这一年是对我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考验,由于场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创造了良好的试验条件(人力、机械、设备等),协作组人员的团结努力和风调雨顺的气候条件,使各项试验超过预期结果。
1979年7月1日起,哲里木盟原由吉林省管辖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我由主人变成了客人,但试验工作必须到年底才能移交。珠日河牧场也是内蒙古较大的牧场,并承担国家试验项目,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所以自治区的党、政、军和社会团体,经常有领导来视察、考察、调研和学习参观。我作试验基地的技术总负责人,与场领导一起接待来访者,介绍试验情况与试验结果。七八月份的天然草场,牧草生长繁茂,野花星罗棋布,具有“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自然景观。高产优质的人工草地,郁郁葱葱。紫花苜蓿像一床厚厚的棉被,覆盖在地面上,紫花点缀其间,淡淡清香,随风飘来,沁人肺腑。试验小区更是百花争艳,尤其是牧草饲料作物引种区,种类繁多,姿态各异,一些从国外引进的草种,经常引起参观者的浓厚兴趣。当我看到参观者的笑脸,不绝于耳的赞美,也是我最高兴的时刻,忘记了往日的艰辛。这些丰收的果实,是对辛勤耕耘者最好的回报。
当年10月下旬,田间试验结束,转入室内分析、化验、整理标本、统计资料、编写工作报告和专题试验报告,至年末完成了上述任务,将全部资料移交给内蒙古农牧场总局,受到好评。他们曾向农业部建议借调我继续主持试验,我院经研究婉言谢绝。
这一年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年,是对我的组织领导、团结协作和业务水平的考验和锻炼,也是我自参加工作以来任务最重,责任最大和取得成绩最满意的一年。
四、专题研究的起点站——镇南
自1956年至1980年的25年间,我一直作为试验辅助人员,在老同志领导下工作。1981年向省畜牧局申报“羊草草甸草原退化羊场松土改良”课题,获得批准,每年资助1万元课题费,试验期为5年。研究基点选在省畜牧局直属牧场——镇南种羊场,邀请白城农机研究所承担松土机械的研制,白城畜牧所参与草场改良技术的研究。基点牧场对此项研究十分重视,配备1名青年工人作为助手,安排两间房作为办公室及宿舍,并关照场部招待所在食宿生活方面提供方便。
首次主持研究课题,既高兴又有压力。在学习老同志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试验区设在该场宝山羊队,距住地有10公里,往返步行。春秋季还比较轻松,而七八月份烈日炎炎,中午吃干馒头就咸菜,喝凉开水,草原上很少树木,想在树荫下休息都很困难。每半月一次的定期调查,项目多,样地数多,需两天才能完成。蹲在草丛中测牧草高度、密度、产量等,不仅受蚊蝇叮咬,而且经常遇到暴风雨袭击。为了保护试验数据资料不受损失,防雨工具首先用于保护仪器和资料。在5年的试验期间,在草原上遇雨次数不计其数,这也是对草原工作者的锻炼和考验,但也炼成了一副健康的体魄。
1983年试验进入关键时期,往返试验区的次数增多,经有关领导批准,买了两台自行车,不仅节约了时间,减轻了步行的劳累,而且还可以到较远地方的草原区调查研究,丰富了研究内容,当时兴奋的心情,可与现在拥有私人轿车相媲美。
镇南种羊场南北60公里,东西20公里,天然草场面积80多万公顷, 有羊草草甸、羊草、针茅草甸草原、低湿沼泽草地等多种类型。自从有了自行车,在3年多时间里,多次到不同类型草地采集标本、调查植被、估测产草量以及草场退化程度等,大大丰富了研究内容。
经过5年的调查研究,圆满完成了计划任务,于1985年8月在省畜牧局主持下,邀请省科委成果处及东北三省的草原界的专家教授,到现场进行验收鉴定,得到了较高的评价。认为此项成果,对东北西部及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场改良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改良措施,居国内先进水平,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五、协作愉快的双辽草原站
1986年,向省科委申报“羊草退化草场松土、施肥与补播配套技术的研究”获得批准。计划5年内改良退化草场1万亩,产草量比改良前提高2倍,经费10万元。
研究课题确定后,亟待选择试验基地。根据研究任务,基地草场面积必须在1万亩以上,每年改良2000亩,按照当时机械作业费用、围栏建设、看护与管理、肥料、种子等,经费只能解决一半,另一半必须依靠当地自筹,所以这个试验基地就更难选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长岭去郑家屯,路经双辽市的兴隆乡及永加乡,在两个乡之间的203公路道北,有一片平坦退化草场,四周已建设好网电围栏,草场的四个角各住一户草原管理员,草场内无牲畜放牧,围栏保护完好,这使我眼前一亮,真是一块较理想的试验基地。
自1960~1985年的25年里,我一直在原白城地区的十多个市县活动,从未到过双辽市所属草场,当第一眼看到这片万亩草场时,犹如从天上掉下个大馅饼,心中无比兴奋。当天到双辽市畜牧局和草原工作站说明来意后,他们当即答应愿意科研协作,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使我多日来悬着的心,安然放下,当天睡了一个踏实的好觉。
1986年5月正式进入试验基地,我将试验任务、要求与经费情况同草原站站长和盘托出,得到了对方的积极支持。双方商定每年2万元的研究费,除解决两人的旅差费以外,全部汇到草原站,同他们的草原建设费捆在一起使用,而且双方的目的要求,基本一致,这就为团结协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试验项目正式开始,不仅站长亲自参与和指挥,还委派一名同志专职协助我们工作和安排生活。在租用拖拉机松土施肥时,站长在永加乡乡长的帮助下,找到熟练的拖拉机手,保证了作业质量,而且费用较低,在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试验任务。
试验区距县城50多公里,每次下点都安排专车接送,并且随车带去米、面、油、肉及蔬菜、水果等,在护草员家食宿,安排十分周到。
在双辽蹲点的5年里,去基点仅坐过一次公共汽车,站长事后还批评有关人员安排不周。每年5月至9月的5个月里,每15天定期进行生育调查和采样分析,每次需2~3天。站上除有一名同志参加外,经常还派2~3名人员临时参加,在保证调查质量的基础上,尽量缩短野外工作时间,以减轻我们的工作强度,可谓关怀备至。
为了保证试验区内的安全,草原站对四位护草人员签订责任状,牧草生育期绝不允许牲畜进入,一旦违约,轻则罚款,重则辞退。所以在5年试验期内,各项试验材料,从未受到干扰和损失。在1990年专家组验收鉴定时,看到草场内未发现牲畜蹄印,各项试验区保存完整,产草量比改良前提高2~3倍,超额完成计划任务。该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六、退休20年来的美好回忆
自1994年退休至今,不觉已过去20年了。这20年心情愉快,心态良好,作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保持了较健康的体魄。这20年也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20年,没有工作压力,在政治上不再受歧视,特别是退休金不断提高,不再为缺粮、缺钱而苦恼,有比较充沛的精力,作了一些有益的事情。
退休后应原单位聘请担任顾问,协助在岗同志搜集整理资料,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带领新来同志,下基点种植牧草,并为基层干部和农民讲授牧草栽培技术。《牧草与饲料》为院内主编的科技季刊,畜牧分院院长为主编,我被聘为该刊顾问,并负责草业方面的稿件审定,自2006年9月复刊,至2012年7月停刊,共出版23期,绝大部分稿件由本人审阅和修改,多年来未发现技术性错误。除审稿外,还与有关同志合作,撰写论文25篇在该刊发表。
1994~2004年被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聘为专家顾问组成员,协助有关同志对全省的草场改良、草地建设和饲料生产等方面审查项目和实施方案,现场技术指导和成果检查验收。参与科技示范区的选点、定项和检查验收等工作。10年间由我亲自参与的草场建设面积达10万公顷以上,遍布于白城、松原两市所属的10多个县、市、区。
退休后积极参加院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的活动,被选为省农科院老科协常务理事,先后向省老科协提出多份书面建议,2006年9月荣获吉林省老科协颁发的“吉林省优秀老科技工作者提名奖”。
退休后同徐安凯等同志合作,先后编写出版了《草地与牧草》科学出版社(1999年3月)、《粗饲料调制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8月)、《耐盐优良牧草——碱茅》台海出版社(2002年7月)、《优质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技术》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12月)。此外还参与了洪绂曾同志主编的《中国草业史》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9月)部分章节的编写。
退休后在畜牧分院的关心支持下,还参加一些草业学术活动。1998年8月参加了“中国草原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在山西五台山召开的学术年会、2004年8月在河南郑州召开的草业学术研讨会、2003年3月在浙江杭州召开的“21世纪首届草业系统工程理论与技术学术研讨会”、2010年12月在广西北海召开的《中国草业史》编写会议等。通过参加上述学术活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同新老朋友聚会,受益匪浅。
近年来学术活动逐年减少,为了丰富退休生活,订阅了《夕阳红》、《新周报》和《中国电视报》等刊物,每天上午阅读1小时,下午去院老干部活动室看报1小时,《参考消息》、《文摘旬刊》、《新文化报》、《老年报》等报纸每天必读。每天上午及下午步行活动各1小时,已形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了较健康的体魄,以安度幸福的晚年。
2013年5月于公主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