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我出生在辽宁省大连庄河黄海之滨的一个小山村里。1960年考入沈阳农学院土壤农化系,1964年毕业分配到吉林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从事土壤保持规划与治理工作。
从家门入学校门再到机关门,当时心里高兴,对未来满怀憧憬,决心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吉林省土壤工作中。
1977年,科学的春天来到了。令我难忘的是省农科院土肥所杨国荣先生,借出差之机,不辞辛苦来到龙井,同我商量科研归队,我久已盼望的机会终于来临。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达成协议,决定到土肥所搞科研工作。
1978年,我正式调入吉林省农科院土肥所,那时我已经38岁了。美好的青春年华已经过去,有效工作年限已过去三分之一。在过去的四年里除了劳动锻炼、搞阶级斗争,几乎没做什么实际的土壤工作。多年的风雨经历,将我刚出校门到机关工作时的雄心壮志消磨殆尽,有一种灰心丧气的情绪。如今,到了土肥所,战火重新燃起,思想更加趋于实际,决心在今后20多年时间里,踏踏实实地做事,虚心学习,从头开始。
从1978年到1980年,我跟随杨国荣先生在吉林省西部搞盐碱地改良试验研究。我从搞行政到搞科研有一个熟悉适应的过程,刚迈进这一门槛,跟随从事土壤科学多年的老同志是十分必要的。在两年老同志的言传身教之下,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经验。可概括为三点:一是老杨经常告诉我,打铁还需本身硬,要搞好科研必须先把自己武装起来。首要一点是多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做好卡片,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研究动态。要寻找机会多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会,参观学习。二是多深入农村,与土地、农民、作物打交道,才能开阔思路,从中寻找课题。多参加农民座谈会,多参加实际土壤调查。一句话,需多联系实际。三是土壤研究,离不开化验室,离不开室内和田间试验,三者缺一不可。
李军
我接触的第一个课题是“苏打盐碱土种稻压沙改碱试验”。吉林省前郭灌区苏打盐碱土灌溉种稻改碱试验研究始于五十年代,主要由中科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陈恩凤等当地的水利部门合作进行的。到六十年代已经明确了灌水排碱效果,并肯定了使用厩肥、石膏、压沙等农业措施对改良苏打盐碱土的作用。我与老杨同志同前郭灌区红旗农场二分场、五分场的农民座谈中确定,在当地现有资源中,只有压沙这一措施是可行的。压沙技术,压沙量要研究确定,这是当地同一类型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压沙改碱试验确立之后,先确定试验地块,通过在二分场、五分场现场采土取土样,在化验室分析结果结合当地农民的意见,确定了高中低盐碱度地块作压沙田间试验。在院试验室里同步安排了盆栽压沙试验。
两年试验结果,压沙改碱效果明显。重度盐碱化地块,0-25厘米土层,压沙量每亩46立方,土壤碱化度10.67%,压沙20立方,碱化度26.28%,对照区碱化度为47.5%。田间试验证明,亩压沙量33立方比较适宜。在五分场重度盐碱化小区,水稻产量比对照区增产一倍以上。这一成果,通过现场示范,获得了前郭灌区领导层和农民的一致好评,在灌区同类盐碱土稻区迅速推广应用,获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农业科研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科研,它与农作物周期密不可分,布置一个试验,从春到秋,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这一年试验就算报废,下一年重来。所以,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就要有细致的工作作风,就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刻苦精神。我在红旗农场搞压沙改碱试验期间,就碰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是在五分场重度盐碱土上安排了一个硝基腐殖酸水稻育秧床土改良试验,事先已与五分场一个农民试验员说好,到吉林市一个部队工厂取硝基腐殖酸试验用材料。当年,四月中旬我到达五分场准备布置试验时,发现硝基腐殖酸没有到位。当时正是水稻育秧期,那个试验员家里出了点事,吉林方面没有我熟悉,为了顺利解决这一难题,我当即从五分场徒步走到七家子火车站,经过十五公里的跋涉,当晚到达长春,连夜奔赴吉林,终于在第二天我背着五十多斤的试验材料回到了七家子火车站,在红旗农场场部借用一台自行车,把硝基腐殖酸运到试验地。顺利地安排了试验,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硝基腐殖酸有调酸作用,还有激素作用,对苏打碱土水稻育秧效果明显,难以推广的原因是材料资源不够充足。
1980年冬季,随着科学春天的到来,土肥所新调入的科技人员已有十人之多。所里很重视这批新生力量。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合理发挥这些同志的作用,摆在大家的面前。
经过两年的科研学习实践,对吉林省的土壤肥料研究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肥料研究(包括化肥、绿肥和微肥)侧重在中部,土壤研究侧重在西部(黑钙土、淡黑钙土、风沙土、盐碱土)。当时,土肥所的科研方向是以中西部为主,兼顾东部。我认为,中部黑土应该列为今后土肥所土壤研究室的主攻阵地之一。理由是,中部黑土区是吉林省主要商品粮基地县主要分布地区,黑土经过多年的垦殖,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经调查,黑土开垦之初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在4%-6%,开垦之后,多年耕作,投入少,产出多,连年施用化肥,肥力开始大幅度下降。当前黑土表层有机质含量多在2%-3%,风水侵蚀,黑土层变薄,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导致粮食产量不高不稳,农作物抗逆性降低。当时,孙宏德同志已经从院政工处回到土肥所,我们俩认识有共同点。老孙已着手中部黑土的调研工作,我也决心在黑土地上大干一番。当时作为土壤研究室主任的老杨同志反复动员我在西部地区单独主持盐碱土研究,他的意思是“一山不容二虎”,我和老孙是同期同学校同专业的同学关系,根据以往的经验,老杨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社会上也流行的说法是“宁为鸡头,不做牛尾”。我认为,一个人活在世上不在于你做多大的官,关键是要走出自己的科研之路,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议论。我和老孙的共同点是,毕业到现在,在科研上基本上是碌碌无为,没做什么事,我们剩下的时间不多了,科研基本上是从头做起,我们合作一定是利大于弊。我们俩的做法是共同主持课题,老孙第一主持,我为第二主持,老孙主抓全面,侧重对外联络,总结报告,我则主抓科研布设、试验结果统计分析、资料整理。
我们选择的课题是“黑土肥力指标与秸秆农肥培肥技术”,是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这个项目的参加单位有白城所(淡黑钙土)、吉林所(白浆土),公主岭、德惠、榆树县科委。试验选在公主岭刘房子(薄层黑土)、德惠达家沟杏山(中层黑土)、榆树弓棚子长发(厚层黑土)。
课题工作开始后,首先面临的是大量土壤样本采集工作。采土区域分布在哈达铁路沿线,从南部公主岭刘房子开始,向北推进,直到榆树长发为止。采土时间集中在秋收后到封冻前一个月左右时间,工作量大,时间紧。当时课题组共4人,除我外还有尚惠贤和王柏涛同志。尚惠贤主要在化验室搞分析测试工作,老孙和我、王柏涛同志就成了外出采土的主要人员,王柏涛同志年轻力壮,除了完成采土工作,还要参加化验室化验分析,是课题组主力之一。
经过三年的努力工作,于1983年完成了课题所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研究明确了黑土肥力高低,反映在有机质含量与组成、养分状况、物理性状、微形态等方面的差异明显。统计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理化、生化等特性呈显著相关。土壤有机质的数量与质量是黑土肥力的主要指标。高肥力好土耕层有机质含量为2.5%—3.5%, 20-40厘米为1.5%—2.5%。提出了秸秆还田的方式与效果,秸秆有机质含量为70%—80%,秸秆肥为20%-50%,通过定位监测和腐殖化系数研究,每公顷施用15立方米秸秆肥,年增加土壤有机质0.05%,增产15%左右。秸秆间接还田,当年增产效果好于直接还田。秸秆直接还田要调节碳氮比,比例为20-30:1,切碎三厘米左右,结合秋翻埋入耕层下。间接还田,一是作饲料,起圈发酵;二是造秸秆肥,将秸秆切碎与马粪、人粪尿按4:1:0.5,堆积发酵。每公顷施用15立方米。该研究还提出优质农肥指标及培肥增产效果。优质农肥有机质含量应在10%以上,粪土比小于1:3,每公顷施用30立方米,年增加土壤有机质0.03%左右。这项成果被评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们的合作研究初获战果,更加坚定了扩大队伍,向深层次研究进军的决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想在征程上无风无浪地走下去,就必须做到未雨绸缪。搞科研要靠团队作战。为此,我曾亲赴辽宁寻找同学,考察科研人才,老孙亲自去昌图调来吴广礼同学(65届沈阳农学院土化系毕业)。吸收了本省的毕业生和科技人才,先后有朱平、张为政、孙国发、安卫红、赵洪翔、刘淑环等同志加入。我们这个科研团队有三名60年代毕业的领军人物,有两名硕士研究生和两名本科生,科研实力不容小觑。科研开始逐步深入,先后在院内中层黑土、德惠杏山厚层黑土、刘房子薄层黑土区分别建立了长期定位肥力监测试验基地,开展定位监测试验。与此同时,我们开始扩大研究项目,先后争取到了国家纪委的工业性试验项目“国家黑土肥力和肥力效益监测基地建设及其技术体系的研究”、科技部项目“培肥薄层黑土配套技术及提高中低产田效益的研究”、农业部重点科技项目“黑土肥力演变规律与有效施肥技术的研究”、省科委星火计划项目“长白山山参生态环境和土壤特性的研究”、“月见草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的研究”、省农业厅科技项目“油料和蔬菜符合高效专用肥研究”。为了拿下国家计委工业性试验项目,争取把黑土监测基地落到我省我院,我和孙宏德同志,多次参加该项目的论证,参加有关考察工作,老孙在立项上发挥了很大作用。项目争取到之后,调动了全课题组人员齐头并进,分工协作,哪里需要到哪里去。有些科研器材、建筑材料都得我们亲自考察、亲自把关。为了调运有关设备和器材,我曾经过花一周时间亲赴山东青岛地区。经过全课题组的共同努力,“基地”按期顺利落成,通过国家验收。
“国家黑土和肥料效益监测基地建设及其技术体系的研究”是长期定位观测基地,它的落成意义非凡。“基地”设田间长期试验区,位于院内中层黑土,试验区面积3.6万平方米。辅助性试验区100个,试验面积210平方米。养分渗漏池设40个微区,试验面积80平方米,土层深1.2-2.0米,底细观测室42平方米,可提取地表迳流向下渗透20、40、60、120、200厘米各不同深度层次的渗漏液和土壤样本。生产示范区设在刘房子(薄层黑土)、杏山(厚层黑土),试验面积667公顷。本基地的设施,为东北地区土壤肥料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具有里程碑意义,成为对内对外开发研究的基地。该成果获得1992年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1994年国家科技成果奖。
我们开展的长期定位试验也取得丰硕成果。经过11年试验结果证明:玉米连作制度下,优质农肥加化肥区,土壤有机质呈增加趋势,年递增0.02%~0.03%;单施化肥区呈递减趋势,年递减0.01%~0.02%;氮、氮磷、氮磷钾区,每公顷玉米产量均在7500公斤以上,农肥加化肥区玉米产量可达9000公斤以上。二年玉米一年大豆轮作制度下,玉米产量比连作玉米增产5%左右。玉米与草木犀(或秣食豆)2:1间作制度下,比玉米连作增产10%左右。玉米茎腐病发病率,农肥加化肥区为22%,单施化肥区为28%以上。氮肥利用率,农肥加化肥区比单施化肥提高5%~10%。
在承担“长白山山参生态环境和土壤特性的研究”项目时,碰到了科研当中经常碰到的问题,项目主持单位和排名顺序问题。因为这个项目必须在抚松县野生人参保护区内完成,所以抚松县政府强调,必须以他们为主,抚松县方面负责此项目执行的,一个是县长,一个是一参场场长,将来研究成果,他们要求前两名。
面对这一难题,我和老孙经过反复商量,认为这是我们土壤工作者从未涉足的领域,要解开山参生长土壤条件及其生长环境的神秘面纱,必须依靠他们基地,要有大局观,要以大事业为重,局部的利益,个人名利都在其次,同意他们的意见,共同主持完成这一项目。
研究工作是在抚松县野生人参基地开始的。先从环境调查开始,测量地形地貌,调查各种植被,然后测量光照强度,在各项观测工作进行同时,采集大量的土壤样本,分析化验。整个课题组的同志,从1987年到1990年三年间,本身都承担其他课题研究任务,经过有效组织、协作,还是圆满地把山参这一课题完成了。
山参的生态环境:平均温度4.2℃,降水量700~900毫米,无霜期110-120天,平均日照2350小时左右,林间气温10℃~30℃,昼夜温差5℃-10℃,空气相对湿度50%-80%;微地形为起伏不平“鸡爪地”或排水良好的坡地,坡度为5-25度;植被为针阔混交林,有乔、灌、草三层植被遮阴,郁闭度为0.6-0.8;人参叶面光照度为1400-1800勒克斯;土壤为暗棕壤和白浆土,0-10厘米为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
山参生长的适宜土壤理化、生化性状:团粒结构,上松下紧,透水通气,水气热适宜。0~29厘米土层,土壤容重0.55克/立方厘米~0.90克/立方厘米,总孔隙度65%~70%,表层富含有机质,全量养分丰富,速效养分适量,上下层差异明显。0~12厘米土层,每克干土微生物总量为3.8万。脲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含量高,酶活性较强。
为了调查山参的生长条件,我和老孙还有朱平,同当地的两位参“把头”搞了一次“放山”(当地人每年秋季进入山中采人参成为“放山”)活动。可谓十分惊险刺激,收获很大。上山之前,有参把头根据以往的放山经验先确定山方位和目的地。进入之后,我们五人分散开,每人相距10米左右,各自手持木棍,拨打草木,搜索前进。我们三人都是头一次进入原始森林,根本没有路,不光没有路,而且由于乔木之下灌木丛生,有些还长有尖刺,一不小心就扎破手臂,由于是秋季林中温度较高,大家穿的不多,尖刺透衣而入,扎的皮肤又痛又痒,还有扑面而前来的大群小咬(蚊子),挥赶不掉,两脚踩到的是厚厚的枯枝落叶,叶下暗藏水沟小溪,一不小心就踩进水沟里,搞得膝盖以下包括鞋子全部湿透。这真是一次历险。时间紧,日落前必须走出森林,否则容易迷路。我们相互鼓励,继续穿行。临近中午时分,有鞭炮声响起,参把头说这是有人挖到山参了。中午我们来到了一个山沟,不远处的参把头突然大喊一声“棒槌(山参的俗称)!”听到这声喊,我们都明白了,已经发现了野生山参。那株人参长在一棵大树之下,没有结籽,凭我们三人的直觉根本发现不了。经过查看,参把头说,这仅仅是一株小山参,二品叶,不值得挖出,让它继续生长。说完,在那棵大树上砍下一块树皮,作为标记,以后挖走。我们则把这株小山参周围环境拍摄下来,做了记录。
这次放山,我们对野生人参生长条件有了进一步的直观感觉,充分认识到这种有极高药用价值的经济植物对生长环境要求十分苛刻,生长速度极其缓慢。我们发现这株山参时,从它所在处有两条蛤蚧跑掉,参把头说野生人参具有一定的灵性,蛇类动物等会待在它的旁边。这次与参把头一起放山,我们亲眼目睹了老参农对山参的崇拜与熟识,对他们的丰富山里采参经验和刻苦精神钦佩不已。这个项目最终被省政府评为科技进步三等奖。
我于1993年,开始承担土肥所技术开发室主任工作,这是科研成果转化的需要。随着科技发展,各项成果不断涌现,一个研究成果能否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成果推广工作十分重要。
我们课题组承担的“月见草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的研究”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委当初确立的这个星火计划项目,就是看到了它的巨大的医疗、保健价值,看到了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月见草油中含有10%左右的 γ-亚麻酸,它对人身体中许多疾病有治疗作用。成果研究成功后, “公选一号”月见草品种,在北方各省推广应用,开始时供不应求。各种植户、各榨油厂受利益驱使,大量种植,大量榨油,产品几乎都销往国外。从1993年到1996年,短短三年内,东北三省遍地都有月见草的踪迹。最后达到推广面积9993公顷,各种植户、榨油厂、销售商,获得利润达到6-7亿元人民币。土肥所从中获利60余万元。
从1997年后,国际市场月见草油已饱和,国内市场没有扩展开,月见草油滞销,这项推广工作不得不暂告一段落。
几年的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使我深深认识到科学研究要与市场挂钩,我们的研发成果能不能得到推广应用,能否形成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和市场挂钩。要综观全局,投入市场,我们的市场主要在农村、农民。从中寻找项目,研发应用,推而广之。这样方能掌握好机会和尺度,才能搞好预测,安排好计划。我们院曾经出现的种子滞销,造成多个环节经济损失,甚至出现了合同纠纷,这都与市场有关。
从1979—1995年,我所在的课题组,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计委工业性试验项目1个,科技部项目1个,农业部项目1个,省科委项目3个,农业厅项目1个。先后获得国家计委颁发的项目奖1项,科技部三等奖1项,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农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先后发表科技论文百余篇,其中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1篇,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10余篇。回顾我在土肥所20余年的科研经历,深深感到,要搞好科学研究,就要脚踏实地,以平稳的心态,每个人都把自己放在最适当位置,齐心协力,才能发挥出这个科研团队的综合力量。
作为一名普通的土壤科学工作者,踏入这条无限长的科研道路,我把自己比作行走在这条道路上的一分子。如果把这条长路看成一个链条我则是这链条当中的小小一环。科研需要高瞻远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正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科研需要沉淀,这种沉淀需要时间作为代价,没有任何捷径可言。别看自己的贡献不大,可也是这种沉淀当中的一个颗粒,正是这种无数的微小颗粒,才能构成科研的大结晶。
2013年10月于长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