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的科技工作经历

我的科技工作经历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休学二年被取消学籍。1960年重新考入吉林农大土化系,1964年毕业于吉林农大土化系。1969年被调到洮安县瓦房农业站,1975年从瓦房农业站又调回洮安县农业总站,1978年调到吉林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家乡的父老打土壕分了田地,欢天喜地拥护“八路军”。1978年,迎着科学的春天,面对改革开放大潮的到来,我迈入了吉林省农科院的大门,成为我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第一项工作就是承担全省第二次土壤普查任务,一干就是五年。

1939年农历二月初九,我在长春市郊区万顺堡村出生。直到1949年长春解放的10年中,在老家万顺堡东边离家3里地的三家子小学念了三年小学。之后随着大哥(吕耀先)、二哥(吕宪起)进入长春市(长春解放时,二位哥哥已参加了工作。家也搬入市内)到长春市同光路小学念到毕业。接着考入东北师大附中,念完了初中和高中。1958年高中毕业考入辽宁矿冶学院。由于赶上1958年大跃进,到煤矿挖煤大炼钢铁,累吐了血(实际是得了肺结核)。休学二年被取消学籍。1960年重新考入吉林农大土化系,1964年毕业于吉林农大土化系。同年被分配到洮农县(洮南市)农业局工作。1969年被调到洮安县瓦房农业站,1975年从瓦房农业站又调回洮安县农业总站,1978年调到吉林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回顾近50年的工作历程,可分为:1964年到1978年的14年农业基层工作;1978年到2000年的22年科研工作和退休后的10年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工作。

从痛苦的童年盼到了解放

在我记事的时候,正是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东北的年代。作为农民的孩子,照样要跟着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忍辱负重。照样是过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生活。还记得,我们屯一帮小伙伴到当时日本开拓团种的牛蒡地边去挖野菜,被看守牛蒡日本兵看见了,“离拉哇拉”跑到我们跟前动手就打!把我们吓的撒腿就跑,连采野菜的筐都跑丢了,怕挨骂,回到家里还不敢跟大人说。还记得我家的西南边是一片荒草甸子,平常老百姓家的几头猪,各家养的小鸡、鸭子、鹅都赶到这里放养。我是给家里和三大爷家放了大小十多头猪,天天都到这甸子来。有一天几个骑高头大马的日本鬼子突然跑到甸子边开枪打猪、打鸡鸭。放猪放鸭的小伙伴吓得嗷嗷哭,拼命往家跑。我脚上的两只鞋也跑没了。后来听大人说,那天日本鬼子打了两口猪十几只鸡、鸭跑了,日本鬼子横行霸道,地主老财更是穷凶恶极。记得有一天,我和屯邻的六个小伙伴到高粱地去打“乌米”吃。也不知道去的地竟是地主“王麻子”的地。我们刚刚进地,还没掰上几支“乌米”,就被地主家人看见了。到地里把我们三个小伙伴抓住了,硬说我们掰了他家的高粱包了。不由分说,就一顿拳打脚踢,把我们打得满嘴流血,幸好那三个小伙伴跑了。回到家,母亲问咋整的?我只好说跑“卡”的。童年的这几件事在我的记忆中太深刻了。从这时起,在我童年的心中,就打上了好好念书、长本领,将来把这帮坏蛋打跑,为穷苦农民干事的烙印。

吕跃双

1949年,随着长春的解放,我和穷苦农民孩子一样也解放了,喊啊,跳哇,欢呼啊。家乡的父老打土壕分了田地,欢天喜地拥护“八路军”。从这时起,我才知道“八路军”就是共产党的队伍。解放后,我与全屯农民子弟一样上学念书,从小学到中学,从高中念到大学,可以说一帆风顺。只是大学的前三年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学校一天三顿饭,每顿一碗高粱米饭掺黄豆粒,一大盒白菜汤。这在当时是被其他大学羡慕的大学。据说其他学校有吃“代食品”的。学校考虑学生身体健康,就取消了一切体育活动。可那时,所有大学生没有怨言,个个奋发学习。1963年毛主席号召学雷锋,大学生们争先恐后,都偷偷做好事。团结友爱共同向上,同学们之间真情相处,共同进步,回忆起来终生难忘。

基层工作磨练了我

还记得,1964年我刚参加工作到洮安县胡里吐蒙族公社双庙大队蹲点。五间泥房大筒炕。晚上就剩我一个人睡觉看屋。点的油灯,吹灯之后,耗子(老鼠)满地满炕跑,再点上灯老鼠就钻进被褥里,吓的连动都不敢动,只好守着油灯熬到天亮。背行李下乡、吃派饭,摊上不卫生人家只好饿肚子。那时的农业站没办公地点,没办公桌,人走家空。学大寨搞水利建设、睡炕席帐篷,真是白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上堤坝挑土方,滚下来,浑身泥猴一样。

推广氨水(液体氮肥)群众不接受,就得亲自动手卸车装缸,一不小心手脚都烧成泡;熏的头晕脑胀,吃不下饭。

推广黑龙江省肇源玉米一埯双株经验,群众接受不了,就硬性推广。结果群众说:“一埯种双株,一细一粗,书记种,社长哭”,让你技术员解释为啥一细一粗。

割资本主义尾巴,把你派下边去总结上报材料。干了四五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交县委农工部长看,说没上纲没上线,啪地给摔在地上,让你重写!学大寨种高产田,谷子地串带玉米叫“金子镶边”,土豆地串带玉米叫“粮菜双丰收”。 这种违背自然和生物学规律的做法到处可见。如果你提出建议不能这样种植,保证批评你右倾。

一次县长让我到一个乡检查种植出苗情况,有五六垧地玉米种深了出苗不全。我与当地队干部研究后,要用托子将垄上土拖掉,县长批评我瞎指挥;过几天这些地块苗出全了,县长又说,你真行!

回忆这些真是心酸掉泪。但又觉得苦中有甜。后来再下到基层,遇到农村中一些农业生产问题,由于碰到多了,见识就广了,就能给群众解释生产中遇到的一些难题。给我感触最深的是那里的各级干部虽然受形势所迫,但他们抓工作实、肯干、真心实意地帮助年轻人进步成长。那时作为农业科技干部的口号是:说走就走,说干就干,不挑三拣四、不讲条件。今天回忆起来真是吃不消。记得我结婚只给了三天假,就下乡蹲点抓工作,一蹲就是20多天,哪有怨言。之后再想想随着历史潮流的涌进,让你面对大千世界,让你从事各类工作实践,不正是一个千锤百炼的好机会吗,不经历风雨见世面,就有可能真的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说心里话,我由衷地感激那个时代给予我的机会。没有苦、辣、酸、甜就不可能给你打下后续工作的基础。

基层工作的十多年,使我深刻认识到,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在基层、在第一线,在实践中拼搏才能获得真智,磨练是考验人生的试金石。

在大地上留下深深足迹

1978年,迎着科学的春天,面对改革开放大潮的到来,我迈入了吉林省农科院的大门,成为我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80年代初期,我国正值“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初期,科学研究也被历史潮流推到了风口浪尖。我因为初来乍到,一切研究工作就是听从所里的安排。第一项工作就是承担全省第二次土壤普查任务,一干就是五年。从全省农安试点到白城的乾安、通榆担当技术顾问。土壤普查是我们大学的专业课。然而从毕业到真正抓这项研究已经过去了十四五年,即感到生熟又感到亲切。幸好有前辈老所长、土壤专家杨国荣带队做技术指导。心想,这回得好好学,通过实践掌握真本领。所以,那时尽管每天勘察土壤路线,观察土壤剖面,一跑就是一二百里地,就甭说多辛苦多累了。杨国荣老所长为了让我们尽快掌握土壤分类知识,让我们在实践中学到东西,他先是讲解亲自跳到土壤剖面坑中一层一层给我们说明。然后,就让你亲自操作。记得那年四月末五月初,我们在农安县巴基垒乡挖了一年草甸土剖面2米深1米宽,实际挖到1.6米深就见冰渣了。杨所长说,这个剖面谁分析解释,我第一个带着忐忑的心里跳进坑里,从划层次说明到取样完了约有三四十分钟,杨所长给我打了90分。结果,当天晚上我就开始尿痛、尿尿带血,把我送到医院经诊断是急性肾炎。病因是由于严重受凉,挂了一天吊瓶也没见效,农业局高局长给我弄了个偏方,就是鲫鱼开堂掏出内脏塞药,红茶煮沸肉烂后,一天三次连喝汤带吃肉,用后真的好了,都说基层干部是万能的,高局长就是明证。历经四年,我承担的乾安县土壤普查获得了农业部优秀科技成果奖,并被省评为先进工作者。

舍身扶桑志不移

1991年,省农发办与省农科院确定,要在我省西部最典型的风沙盐碱地带建立示范区,寻找治沙、治碱、致富的路子。带着使命,顶着“一个沙一个碱,谁干谁丢脸”的经验舆论压力。我带着一班人马在“老风口,盐碱窝”的通榆县新华乡马莲根村安营扎寨了。

1986年的马莲根村。五个自然屯,沙碱地700多公顷,人口1800多,是全县出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活靠扶贫)。党支部书记郭士臣跟我们说,我们这个村受风沙盐碱的灾害是多年的事了。1984年春季一场大风,好险没把我们后面这个屯给吞埋了。屯西头13户人家房屋门前、窗前、院中、牲畜圈都被沙子堆满了。人从门出不去,只好从窗户往外爬,连井口都找不到了,不能住了。只好扒房子拆檩木,另选地方盖房子,全屯先后20多家投亲靠友搬家逃走了。这几年我们全村就靠政府扶贫救济了,1986年人均收入只有39元钱。面对这严峻的现实,我们进驻了。然而使命在身,虽然这地方生态破坏这么严重,但它具有多方面的代表性。整治好了,可向全省西部地区做出响亮回答。

在东北师大、白城地区农科所10多名专家的支持参与下,我们全盘拟定了整治规划。整治分四个方面进行:

第一,治沙。在流动风水沙里,宽林带与宽草带相间种植。林带里乔灌木并重,与草带形成“山”形结构,起到树防风、草固沙的作用。在沙平耕地上,宽林带小网眼,林草田结合。每个网眼5公顷,外围是宽林带,里圈是草带——主要种植沙打旺。最里面是农田。经两年努力,整治区内植被覆盖率已达90%以上。威胁马莲根屯的沙丘被封住。原来准备搬家的农户,现在高举地说:“不用搬家了!”

第二,治碱。更新草原。引种耐盐碱牧草——子。1986年种16公顷,长到2米高。每公顷产草5000多公斤,草籽750多公斤,营养价值比谷草还高。同时采取围栏和秋翻整地办法,秋播或冬播草木樨。这样,草原产草量由原来的亩产几十公斤提高到1500多公斤。沙坨上种沙打旺,草原上种子和草木樨,用来喂牲畜,每公顷产草等于7500公斤粮食。牧业因此发展了起来。屯里养了100多头奶牛,成立了饲料加工厂。仅牧业一项,人均收入可达200元。奶牛业的兴起,又带起了运输户,把奶送到县城。

第三,治涝。马莲根屯有100多公顷易涝耕地,已经盐碱化。连续3年没收成。当年,我们试种4亩水稻成功,获得丰收。水田排出的水养苇、养鱼,形成稻、苇、鱼的系统工程

第四,泡沼利用。白城地区有泡沼1200多个,多数没有很好利用。为摸索利用途径,我们在马莲根进行实践,帮助专业户在泡沼中养苇、养鱼获得成功。农民张德军利用五个相连的泡子养鱼,被称为“五小连池”。泡子周围栽了杨树和葡萄都成活了,迄今已成为全县治沙致富模范。

林、草、稻、苇、鱼,在原来荒凉的土地上发展起来。农民看到了希望,脸上露出笑容。马莲根所在地的新华乡,放开手脚,在盐碱地上种子300公顷,沙地上种沙打旺1000公顷。开始了治沙治碱的工作。

由于我和同志们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经多年努力,终于使黄沙滚滚、沙进人退、房屋被埋的新华村变了样。

全村人均收入由1986年的39元增长到1990年507元,沙地生态全面恢复,农业生产大幅度转机。望沙兴叹、望碱生威的历史宣告结束。对此,《吉林日报》、《金桥报》1987年、1994年和1996年先后作了报道。

几年来,我不仅带领同志们巩固了沙碱化土地综合治理成果,而且在实践中经过探索,组建了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典型治理模式。比如果、药杂配套治理半流动沙地;乔、灌、草结合治理流动沙地;田、林、草并举治理沙平地等技术体系,很快就被扩大沙区群众、干部所认识和接受。当时就推广到8016公顷,创经济效益3226万元。

我在抓沙碱化土地治理的同时,积极组织乡村社干部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几年来,在通榆县以及新华乡推广应用新技术15项,并先后配合《吉林日报》、吉林电视台撰写了《马莲根——西部一盏明灯》、《沙坨深处绿洲》、《科技治沙造福一方百姓》等文章,并多次为县、乡政府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农业生产建议。

在这场国土整治征程中,为了探知科技的真谛,我是付出了汗水和心血的。

通榆县遍布一种叫“风剥板”的沙丘。由于大风吹光了表面沙层,裸露出坚硬的碱土层寸草不生。连续两年,我试遍了所有的牧草,不是被风刮走,就是被雨吹走。特殊的自然条件就得采用特殊的办法。经过总结经验,拉马驾犁,沿沙丘的等高线每0.8米打一个大垄,然后把禾本科的谷子和豆科的沙打旺掺到一起在雨季播种。终于,小苗吐绿了。能不能抗住沙丘表面径流的冲刷为积累数据,我就顶块塑料布在大雨中一待就是一个多小时,为防雷击,还必须伏在洼坑里。一次次观察下来,我浑身湿透,嘴唇冻的铁青。就这样,经过几十次试验,示范区采用沙打旺、杨树、小叶锦鸡固定流动沙丘的模式找到了,针对半流动沙丘的果、药、杂综合治理模式也成功了。我们推出的3种治沙模式在国际持续农业会议上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被北京农大收入了教科书和参考教材。

坚定信念走到底

20多年前,我在入党申请书上明确写着:“跟党走,做党人,终生追求共产主义。”1996年9月7日,土肥所党支部通知我,已被党委批准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了。我自豪地告诉大家,30年的夙愿得以实现了,当时我的感受是难以言表的,时年58岁的我,终于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一名“年轻的”老共产党员。1997年9月我按期转为正式党员。

回想起我入党过程,当时就有不同看法,一种说法:“都那么大岁数了,也不想捞一官半职的,入党干啥!”还有一种说法:“你这么大年岁了,奔求个啥呀!明天站到党旗下宣誓,满脸是褶子,人家不笑话你?!”等等。有些人的嘲笑、议论,丝毫没有动摇我的坚定信念,我有我的信仰,这是谁也动摇不了。

从我的人生经历来说,只有共产党能够把中华民族拯救,把中国治理得如此繁荣,走上富强之路。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国际地位、综合国力都让世人瞩目,我认为这就是共产党的英明伟大。虽然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阻力,也包括我们党内的不正之风以及腐败的现象。因为共产党人也是人,也生活在地球上,必然逃避不了人间烟火的种种考验和潜移默化的腐蚀。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新旧体制转换时期,遇到一些不顺心、看不惯的事,就是骂街、发牢骚甚至于浑水摸鱼,实在不应该。当然,我们必须承认,一部分党内的败类,他们借改革之机、钻法制不健全之空隙,大捞一把,也是大有人在的。但他们毕竟是8000万党员之中的极少数。总之我认为我们这个党整体上是好的。是党领导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打下了江山,巩固了江山,带领群众治了穷、奔了富;是党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把我们国家不断引向现代化强国,人民安居乐业。我对党充满了无限感情。还记得在1997年9月7日入党宣誓那一天,我写下了如下的话:

入党是我人生转折的新起点,

胸怀理想肩负使命走到暮年。

回首征程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只因为心中有个坚强的信念,

终于实现了在党旗下宣誓的一天。

我虽然58岁进入中晚年,

但却要把入党宣誓作为新起点。

科学的春天,浪潮涌进继续扬帆,

攻坚克难,一定实现对党的诺言,

呕心沥血,也要走向科学的彼岸,

为祖国为人民还要续写新篇。

迄今虽然褶皱满脸,

但不能丢掉年轻的风范,

落实科学发展观,任重道远。

我要鼓励自己务实争先;

我要告诫自己谦虚、谨慎,

做一名堂堂正正、铮铮有骨的老党员,

保持党的纯洁性,是我终生的夙愿。

用热血和汗水向人民递交满意答卷

1980~1984年承担吉林省科委“吉林四平、白城地区土壤基层分类及航片判读技术研究”项目。其中主持航片判读技术研究,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0~1984年承担吉林省土壤普查办公室“乾安县土壤普查”任务,时任该项目主持人及技术顾问。此项成果获得农牧渔业部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1984~1985年承担吉林省科委和吉林省国土整治办公室“吉林省西部沙碱化土地类型调查”项目,任航片判读技术主持人,获得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二等奖;1986~1998年承担吉林省科委“吉林省西部沙碱化土地综合治理研究”课题第二主持人,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1993年主持“吉林省西部风沙盐碱中低产田综合治理示范区建设”项目,获得省政府一等奖;1991~1994年,主持(中方组长)完成日本援助项目:“霍林河流域人才培训、土壤调查及提高作物产量”任务。1994~1998年主持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通榆县瞻榆镇沙碱地优质双增综合配套技术项目(作为子项目)获得国家农业区划委员会”农业资源区划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

1982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1985年为副研究员,1992年晋升为研究员。从1982年到2000年先后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会员;1991年被吉林省农科院推荐为土壤生态方面专家,作为中国科学院基金评审委员;1994年被选为吉林省遥感学会理事;1992年被选为吉林省农业生态工程协会委员;2005年吉林省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同年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2009年被选为吉林省农科院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1985年到1993年先后四次被吉林省人民政府、人事厅命名为先进科技工作者、记大功一次。1995年获得国家科委扶贫奖一次;1997年荣获吉林省英才奖章。

在我的科研工作生涯中,我时刻注意学术积累,积极参加科技交流和学术会议,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工作能力。1990年,我作为第三编著人,由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主要土壤航片判读》一书。199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效益农业与科技示范》一书,本人担任编辑和主审。1994年,为日本援助项目编著了《中国吉林省霍林河流域通榆、长岭、乾安县土壤调查报告》。1990年,由吉林省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吉林省农业实用技术手册》为主要编委之一。2003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东北沙地与生态建设》一书,本人为主编列第四名。并撰写航片应用于土壤调查、土壤分类、土壤改良、生态建设以及专题论文50余篇。其中被各类出版社编入论文18篇。

1995年9月11~15日,由中国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和加拿大农业部列桥研究中心发出倡议,并得到中加两国农业部、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作物学会、河北省人民政府以及国内知名学者的支持,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了《半干旱地区持续农业国际会议》。此会中本人担任第二组分组组长,并作了题为《吉林省西部沙碱化土地农业体系建立的实践》专题报告,并于9月15日与印度专家Nader.Foruol共同主持了分组研讨会。

党和祖国给了我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我老伴张桂芝1942年出生,洮安县人,1963年吉林省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同年被分配到洮安县工作。1978年调到吉林省农科院从事土壤微生物工作,1996年退休,曾获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二次;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发表论文十几篇,职称农艺师。

长子吕鹏飞,1967年在洮安县出生,高中毕业后到部队当兵三年。转业后回到省农科院地富肥料公司任经营科长。其妻刘爱华1969年生于公主岭市,高中毕业后考入公主岭市人民法院,共产党员,现任法院经济庭审判员。他们的女儿吕京鸿1992年生于公主岭。现在是吉林财经大学三年级学生。

二儿吕鹏程,党员,1970年生于洮安县。高中毕业后考入吉林高等特产专科学校,毕业后考入公主岭市公安局督察大队,任副大队长。其妻吴金英,党员,1975年生于梨树县,毕业于吉林高等特产专科学校,被分配到公主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工作,职称农艺师。他们的儿子吕禹航,就读于公主岭一中,高中一年级学生。

全家八口人,我和老伴都退休享受国家退休和医疗保险待遇。儿子儿媳都有优越的工作条件,孙女大学即将毕业,小孙子读高中,现在我们这个家不愁吃,不愁穿。我和老伴在温暖、和谐、幸福的家中享受着退休后的晚年生活。所以我当家中的孩子说,咱家今天的幸福生活,别忘了这是党和祖国给的,一定要倍加珍惜。

老骥伏枥更奋蹄

2005年9月5日,是不平凡的一天。这一天省农科院党委召开离退休科技人员大会,宣布吉林省农科院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成立,与会人员欢欣鼓舞。就在这次会上,我当选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此时此刻,感到担子十分沉重。从参加工作以来,就没担任过领导。这种带有半行政性质的工作,怎样负起重任。一时感到茫然。不过,既然大家选我了,就学着干呗。

两年后党的“十七”大召开了,通过电视和报纸学习了有关文件。烙印最深的就是要坚定不移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岗工作时,无论蹲点抓示范,还是科技攻关研究都和所学专业息息相关,亲身体验到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没有生产的持续发展。深深感到,能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关系到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兴亡的大事。

当时,我省农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粮食生产成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但由于传统农业的影响,现代农业先进技术还没有被广大农民所掌握,栽培技术中的农机、种子、化肥、农药等技术根本没落到实处。直接关系到农民致富奔小康。面对现实,更需要、更迫切的要求把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如何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我认为关键在人,在于如何把掌握科学技术的人积极性调动起来。

老科协容纳百川,广招贤士,随着人口老龄速度的加快,还会有更多的“年轻”老科技工作者们源源不断的加入这个队伍中来。这些人工作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务实求真,勇于进取,这种精神是某些年轻人与之无法相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老科协是“人才库”是“智囊团”,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百宝箱”。通过老科协把这些科技工作者组织起来,调动起来,建言献策,科技咨询。有的还能走进一线,或搞科技示范或办服务实体。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科技大军。

通过学习和思考使我认识到,搞好老科协工作,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就是在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只有开拓进取的道理,没有后退的理由。

2009年9月,院老科协在党委主持下召开第二届理事扩大会。这次会上,我被推选为协会会长,说大家信任或被逼上梁山都行。截止2013年,我在两届老科协已干了近10年,这10年中,我带领大家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当技术顾问:2004年我被四平市铁西区政府聘为农业顾问,为政府出谋划策,规划农业发展的布局定位。在两年中铁西区的蔬菜棚模经济较过去翻了两番。

蹲点抓示范:2008年我带着孟宪财同志共同进驻农安县吉林省展程牧业公司。我抓了20公顷盐碱涝洼地改造。挖深沟排水减盐碱,增施农家肥。过去种不了庄稼,现在玉米公顷产量达10000斤。与此同时,破除林业部门常规育紫穗槐(树)的做法。原来的做法,人工打小畦,铺沙子,浇水,开水烫种,播种,盖草帘子。每三天再浇一次水的育苗流程。

我把它改为,机械打畦,在土壤含水量20%~22%的情况下机械开沟,干种下地,踩格子后覆1.5厘米厚的土,轻磙子镇压,2公顷紫穗槐全苗壮苗,苗后第一次用除草剂。公司老总说:“这种育苗办法省了4倍工,保苗率达100%,再也不用人工除草了”。创新了三个第一,科技就是生产力。孟宪财同志,亲自规划设计四栋猪舍,并亲自带队到外地引进种猪和育肥猪。使公司养猪存栏达到2500头,收到了可观的效益。

建言献策:老科协每年都通过理事扩大会的形式,集中对我省的“三农”工作建言献策。并主办了老科协简讯通报,已出了15期。其中“关于全省农村牲畜粪便污染及其对策的建议”得到了常务副省长马俊清和副省长王守臣的批复。2013年7月2日召开的理事扩大会上,集中大家意见给省政府写了“关于全省‘十二五’期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已报给副省长隋忠诚。

科技培训:我每年都带领协会主要成员,利用科技之冬或科技之春的机会,下到乡、镇、村,面对面讲解农业现代实用技术。据不完全统计近八九年每年都要下去五六次,共培训农民近2万人次。

科技攻关研究:针对我国北方各地区沼气冬季不产气或很少产气的现状。我带领老科协三位同志,展开了我国北方冬季能产气并多产气的沼气研究。我们最终研制成功了,铁制发酵罐体,外包聚氨脂增温保温,以太阳能热水加热物料,天天进料,自动进料、排料的新型发酵技术。已在公主岭市刘房子、怀德、朝阳坡、毛城子、双龙等乡镇推广使用。这项技术已向国家申请了实用型专利。并被四平市科技局通过科技成果审查鉴定,省科技厅颁发了成果鉴定证书。

2008年我向院建议成立“农村能源研究所”,2009年我院农村能源研究所成立并聘我当了顾问。

院老科协已被省老科协两次评为先进集体;我个人三次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同时被省关工委、老龄委、四平市关工委、公主岭市关工委评为先进集体。我和其他四位同志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2013年10月于公主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